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343节
贾琮听了目光一亮,知道这是中车司收到来自姑苏的信息,派人转呈给自己。
这次贾琮分派苏州的那批人,由原来火器营队正蒋小六带领,同行的还有位金陵中车司的干员。
他拆开信件,快速浏览一遍,心中不由泛起惊喜。
贾琮来金陵已有不短时间,不仅自己亲下姑苏查访,并联同中车司派出大量人手,在沿江各州搜索,一直没有什么发现。
但总算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信上说自己派去苏州的那批人,在姑苏一家叫潘香楼的妓院,发现了周正阳的踪迹。
眼下沿江各州盘查森严,各地锦衣卫千户所封锁水路要道,周正阳必定无法逃匿入海,很可能还藏匿在姑苏。
贾琮兴冲冲的进入内院,将这消息告诉了邹敏儿。
邹敏儿重伤假死脱身,原先承接中车司的使命,如今虽已事不关己。
但是只要抓到周正阳,当年水监司大案的内幕,就会因此揭开,压在她心头多年的心结才能化解。
因此听到这个消息,她心中也很是振奋。
只是突然想到,如今周正阳有了下落,以贾琮的本事,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能将此人缉拿归案。
到了那个时候,金陵之事只怕很快就能了结,他大概也很快就会回神京缴旨复命,心中不禁一阵怅然若失。
突然到来的消息,将明泽巷宅院中原本的温馨平静,鼓荡出阵阵波澜。
这一顿饭贾琮吃得充忙,邹敏儿吃得有些心不在焉。
只有龄官心思单纯,并没有察觉到什么,细嚼慢咽的享用自己的手艺。
只是见贾琮吃得如同囫囵吞枣,微微有些遗憾,也不知他有没有尝出味道,自己费了不少功夫,可是专门做给他吃的。
……
贾琮匆匆吃过,便回来邹敏儿的房间,将她收藏的各时期从姑苏发回的线报,以及姑苏当地的图舆资料,都仔细翻阅了一遍。
他准备去鑫春号,让曲泓秀启动飞羽,向分派到镇江常州两地的人手传递消息。
让这原先分派这两地的二十人尽快向姑苏汇集,加大姑苏的人手力量,希望能尽快找到周正阳具体下落。
当初艾丽训练的两名女弟子,携带一批经过训练的飞禽达到金陵,在鑫春号财力的支持下,飞羽的力量一直在稳定增长。
随着鑫春号在江南各州府开始分号,分羽也跟着鑫春分号在各地设置分站。
飞羽寻常之时以最高的效率,互通各地分号商路信息;
而到了如今的关口,它传递的就是人员分派和调动信息。
以他的估算,以飞羽传递信息的快捷,镇江和常州两地的人手,不到两天时间就能赶到姑苏。
他还会另外从金陵抽调自己的人手,往姑苏之地加重砝码。
他还要再去一趟杏花巷姚家酒铺。
送信的人说铺子来了新酒,让他去看货色,这是许七娘请他过去见面,必定是有什么事情要谈。
周正阳身为金陵卫指挥使,在金陵为官多年,官场关系盘根错节。
不要说张康年、杜衡鑫都曾与他同僚为官,在金陵各大官衙之中,他又有多少隐晦不明的人脉,谁也说不清楚。
不管是金陵锦衣千户所,还是与此事密切相关的陪都兵部、刑部、应天府等衙门,很难说没有存在泄密的耳目。
相比起来,隐于暗中的金陵中车司,因其监察坐探百官的职司,与金陵官场极少纠葛,反而是最可信重的力量。
他会让许七娘调配中车司得力人手,驰援姑苏。
他计划自己和中车司的人手,集结入驻姑苏,并尽快确定周正阳的行踪后。
才会把消息传递给锦衣卫、大理寺杨宏斌,让他们因此进行联动。
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因为信息扩散后,极可能会带来泄密的负面影响。
当初神京大理寺消息泄露,才使周正阳提前逃遁,便已是前车之鉴。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如果一直是死水微澜,想要在前路迷茫中追根究底,必定举步维艰,难有建树。
打草虽然惊蛇,但也能因此察觉蛇踪。
贾相信自己和中车司的人手,提前在姑苏布局,他便又七成以上把握,控制住姑苏的事态。
他仔细将整个过程有梳理了一遍,一直到所有关窍之处,都可以清晰而确定无误。
他又把邹敏儿重新安置回房内,将刚才的一番设想,和她说了一遍,两人又推敲了一次,查缺补漏细节,他才匆匆的出了门。
……
邹敏儿靠着床上微微发呆,将贾琮刚才所说想了一遍。
他才刚刚收到消息,片刻之间便有了详尽的筹谋。
让邹敏儿隐约感到,整件事的节奏突然被加快,最终的结果似乎变得触手可及。
龄官在外面收拾过碗筷,又进了房间,小心的扶着邹敏儿躺下休息。
见到书桌上被贾琮摆放的一堆文牍资料,便顺手整理起来。
当她看到这堆文牍中一张画像,清亮明媚的双眸中都是惊诧的神情。
邹敏儿见龄官拿着一张画像,歪着脑袋在那里左右端详,秀眉微蹙,似乎在思索什么,不禁心中好奇。
邹敏儿知道贾琮对龄官与众不同,平时很是宠溺,小丫头自从到了金陵,事事有贾琮维护,一向无忧无虑。
很少见到她会露出这样费解迷惑的神情。
而且,她认出龄官手中拿的正是周正阳的画像。
当日她发现各地用来缉拿周正阳的画像,是从兵部文牍中提取,并且与周正阳本人样貌相差极大。
那副似是而非的画像,会对搜寻和缉拿周正阳,造成极大的误导。
甚至她判断周正阳逃匿无踪,一直无法缉拿归案,和这份老画像有很大一部分关系。
当邹敏儿察觉到这个漏洞,便请了金陵最好的画师。
又根据熟悉周正阳形貌之人的描述,重新描成相似度极高的画像,分发沿江各州。
她自己也留下一副画像存档,这幅画像日常和她收藏的文牍放在一起。
贾琮和她都看惯了这份画像,都已经有些熟视无睹了。
但龄官自从到了金陵,一直深居兴隆坊贾府,自然从来没有机会见过这画像。
刚才如果不是贾琮将文牍资料都拿出来查阅,出门匆忙又没顾得上收拾,只怕龄官依然没机会看到。
龄官说道:“邹姑娘,这画上的人好生面熟,我好像在那里见过的。”
邹敏儿目光微微亮起,她想起当日在姑苏金碧园遇到龄官的情景。
那个时候龄官得罪了客人,还摔坏了戏班里价值不菲的头冠,被戏班班主罚去洗衣服。
邹敏儿试探的问道:“你到了金陵都住在贾家老宅,你如果见过画像上的人,必定不会是在金陵。
是不是以前在姑苏的时候见过的?”
龄官听了这话,突然恍然大悟,急声说道:“我想起来他是谁了!”
第427章 深危多奇情
金陵,杏花巷,姚家酒铺。
贾琮看过中车司转呈的姑苏信报,便第一时间赶到了这里。
邹敏儿‘过世’之后,在神京中车司没下达谕令之前,许七娘暂时承担邹敏儿负责的事务。
因此缉拿周正阳归案,成了许七娘当务之事,如今姑苏发现周正阳阳的踪迹,她自然十分慎重。
两人商议之后,并按贾琮的建议,从神京中车司抽调精干人员派往姑苏。
但是她今天约贾琮前来,却不单单是为了这件事。
等到两人协商过姑苏的事情,许七娘拿出几张文牍,说道:“按大人的意思,中车司已对杜衡鑫日常行止进行监察。
并收集他自嘉昭元年至今的官场履事。
我们通过中车司在陪都吏部的关系,拿到他在吏部的履事文牍,不过吏部案牍,大多是官样文章,很难看出蹊跷。
我又调用中车司人力,寻访他当年的同僚、故旧,甚至一些解甲的卫所军官。
涉及人数有十七人,对他这十四年的官场经历,根据各人的描述,做了详尽的搜集。
大人原先的思虑,确有一定道理,他这十几年的履事确有些不同寻常。”
贾琮翻看这几页写得密密麻麻的文牍,心中多有惊异。
他第一次来杏花巷,是在三天之前。
就这么短短三天时间,金陵中车司不仅可以从吏部拿到杜衡鑫的履事文牍,甚至还接触了十七个和他相关的人物。
完整拼凑出他这十几年的官场经历,这等理事的利落和快捷,实在让贾琮有点咋舌。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只要谁被中车司关注和怀疑,那他几乎很难藏得住秘密。
也或者是这位酒铺女掌柜,其本人精明强干过于卓越。
这人明明是隐门在中车司的暗桩,但是她的敬业和高效,似乎比中车司还像中车司……。
许七娘说道:“大人原先说过,杜衡鑫当年受圣上器重,从小旗直接擢升到百户,按常理他应该能平步青云,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嘉昭元年他从神京突然调回金陵,具体原因金陵这边无从查起,需要调用神京中车司秘劄才能得知。
但杜衡鑫调回金陵之后,他的好运似乎耗尽,圣上好像就忘记了这个人。
之后近十年时间,他在金陵卫中蹉跎,一直都只是一个百户,再无擢升官职。
据当年的旧人说,杜衡鑫在军中口碑不好,都说他心狠手辣,为仕途升官不择手段。
这样的名声,让他的同僚和上官,都对他心存防范,让他在军中常受排挤和打压。”
贾琮心中冷笑,当年杜衡鑫出卖自己的族人,用亲族身家性命换来自己的前程,这事必定会做得十分隐秘。
但是阖族皆败,唯独他独善其身,事后还能伴驾新君,连升两级,实在是昭然若揭。
虽然谁也不会宣扬是他向嘉昭帝告密,但是明眼人必定能看出其中的龌龊和根由。
所以,杜衡鑫从神京调回,在金陵卫军中传出不择手段的恶名,一点都不奇怪。
虽然为官者想要往上爬,多少会用些鬼蜮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