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415节
因为,一向谋深疑重的嘉昭帝,一定因此生疑,为何会有人在锦衣卫之外,提前得知这个消息,最终必定会对告密来源进行彻查。
只不过早晚几天的时间,贾琮没必要做这种留有后患的蠢事。
只有让消息来源,通过锦衣卫传入宫中,才是最合乎情理,才是最无懈可击,才能让自己这个贾赦的亲子,真正置身事外。
其罪在父,为人子者一无所知,等到贾赦论罪之时,他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大的主动和空间。
所以,以往他做事总要谋算为上,花心思做各种手段,但在这件事情上,静观其变,不轻举妄动,才是上策。
……
芷芍听了贾琮说确有件大事,也吓一跳,一双水润晶莹的妙目,静静望着贾琮,却并不开口去问,因为他想说,自然会告诉自己。
贾赦盗运火枪之事,贾琮和谁都没提过,即便迎春他也不说半句,因迎春是贾赦的亲女,她知道此事又该如何自处。
而且此事知道的人多了,万一走露风声,他无法自圆其说,自己是如何提前知道这个消息。
但是他对芷芍却没有这些顾忌,于是便把贾赦的缘故说了一遍。
芷芍满脸担忧,坐到他身边问道:“大老爷要是被问罪,会不会牵连到三爷。”
贾琮微微苦笑:“谁让他是我老子,受到牵连是肯定的,不过如今我身上有爵位,即便牵连也有限,更不会丢官落罪。”
芷芍问道:“他毕竟是你老子,三爷提前知道这事,不会想要去救他一救?”
贾琮哼了一声,说道:“大老爷做出这等事情,即便落罪,也是咎由自取,谁也救不了他!”
他回过头来,轻轻抚了抚芷芍的鬓发,说道:“当初要不是他,你也不会遭这么大的罪,流落江南,差点就再也找不回来。
我心里这口气一直都憋着,和你相比起来,他一文不值!”
芷芍听了虽心中甜蜜,但还是觉得古怪,红着脸捂住贾琮的嘴:“三爷,这话可不能随便说,让人听了过去,可是要生出大是非的。
再说,如今我不是好好在你身边……。”
芷芍这话倒不是杞人忧天,当下是以孝治天下的世道,孝礼之法大于天。
要是让别人听到,贾琮说比起这贴身小老婆,自己生父连狗的不如,只怕是要被人抓去浸猪笼的。
贾琮还不靠谱的在芷芍耳边说道:“我可不是哄你,说的都是真心话,自从把你从江南找回,你可不知我有多得意。”
芷芍一脸羞红,想笑又不敢笑,却被贾琮搂住细腰,轻轻带入怀中。
贾琮又说道:“其实我如今最担心的不是大老爷的事,而是我听到消息,只怕这几日宫中就会赐婚。
前后时间正好赶上大老爷事发,说不定要被抄家拿人,赐婚必定会出变数,西府多半要生出乱子。”
芷芍在他怀里抬起头,说道:“怪不得这两天,三爷让二姑娘封了院门,这是担心到时节外生枝。”
两个人一边说着悄悄话,正当耳鬓厮磨之际,却听外面传来娟儿的声音:“鸳鸯姐姐怎么有空来……?”
等到鸳鸯进来时,看到贾琮正一本正经的看书,芷芍正乖巧的在一边磨墨,只是俏脸晕着娇红,显得很是诱人。
鸳鸯眨了眨眼睛,笑道:“我是来给三爷道喜的,刚才有礼部的官员来传信,宫中已下旨给三爷和甄家姑娘赐婚。
后日吉时便要下赐婚诏书,老太太让三爷去荣庆堂说话,商量如何筹办亲事。”
一旁磨墨的芷芍惊讶的看着贾琮,刚才两人正说这件事呢,转眼就见了真章,没想到三爷竟猜得半分不差。
……
荣国府,荣庆堂。
贾琮进入堂中,不仅贾母和王夫人、薛姨妈都在,贾政也正满脸笑意坐在一旁。
贾母笑道:“鸳鸯刚才过去给你传话,你可是知道了喜讯,你一向心思多,既是你自己的喜事,叫听听你的主意。”
贾政笑道:“琮哥儿这次在金陵又立下大功,刚刚被圣上升了官职,抬了府上建制,这么快又得了宫中赐婚之荣。
只怕用不了两日时间,我贾家的这桩佳话盛事,定会传遍神京。”
贾母也罕见的也脸带笑容,没有对儿子自吹自擂觉得膈应。
只是一旁的王夫人,被他们两母子的举动,委实有些恶心到了。
觉得老太太和老爷,竟然都忘了,宝玉才是衔玉而生的贵人,才是掌上明珠,才是自己的亲儿子。
如今这位大张旗鼓被宫中赐婚,我的宝玉还是门庭冷落,怎么就没人来说亲,世上的事情何其不公。
王夫人看了薛姨妈一眼,想到自己最中意外甥女宝钗,不然自己也不会鼓捣金玉良缘的话题。
明年宝玉也到娶亲年岁,这事也该操持起来……。
王夫人心中思量着,却见自己那妹妹望着贾琮,目光中颇有艳羡失落的神情,心中又是一阵不快。
……
贾母又对王熙凤说道:“你兄弟后日便是大喜,到时天使会在荣禧堂传旨,明天你让人将堂中清扫干净,
再从库里取收藏的稀罕物件,多做摆设,既然是喜事,也不能堕了我荣国府的体面。
这府上从正门到仪门,再到内外院子,也都要披红挂彩,总要对皇家荣宠以示敬意。”
王熙凤笑道:“老太太请尽管放心,琮兄弟大喜,我这做嫂子的还不得尽力,这事必定妥妥当当,老祖宗你就瞧好吧。”
贾母对贾琮说道:“这即是你的喜事,你倒说说想要怎么操办才好,我和你老爷都在,自会为你做主。”
贾琮说道:“依琮所见,此次宫中赐婚,东西两府还是以清简低调为上,不宜过于红喜张扬。”
贾母一听这话,便皱了眉头,说道:“你这人怎么又说起怪话来,这办亲事可不既要大肆红喜张扬,那里还有简单低调的歪理。”
贾琮说道:“我听说老太太上次进宫,探望甄老太妃的病情,老太太年高有见识,据你看老太妃病情何时能痊愈?”
贾母心中正有些生气,见贾琮突然转移了话题,微微一愣,转而叹道:“人生八十古来稀,老太妃已是高寿了。
这么大年纪没事都好,但只要病症缠身,哎,说句不敬的话,那都是极为凶险之事。”
贾琮说道:“老太太的猜想多半是没错的,宫中赐婚,尊崇清贵,繁文缛节,一般都需多日筹备,以示皇家荣宠。
可此次赐婚,今天宫中才下了圣旨,选定的宣诏吉日就在后天,如此急切仓促,大非寻常。
琮担心老太妃有不忍之言,所以上皇才速昭赐婚,以此喜兆,宣慰老太妃之心。”
贾琮话语一出,贾母和贾政等人都脸色一变,贾琮虽然说的婉转隐晦,但他们都听出其中意思。
此次赐婚从下旨到宣诏,掐头去尾,不到三天时间。
贾母更是出身贵勋世家,见多识广,往年也见过赐婚之事,仔细回想起来,的确不像自己家这桩如此仓促。
其中原因,必定就是贾琮猜想的那样,甄老太妃的病情已回天无力,生死只在旦夕之间,所以宫中才会加快赐婚进程。
贾琮说道:“琮往日听人说起旧事,旧年如有太皇太后或太妃等薨逝,朝廷曾下谕旨:
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官民皆三月不得婚嫁。
琮担心就算后日赐婚,前后数日,如传出不虞之言,必定来不及办喜事。
这等情形之下,东西两府只要洒扫清洁,更换器皿礼器即可,过于红喜张扬,犯了老太妃的喜寿,反而会有不妥。”
贾政听了贾琮一番话,也脸色一变,说道:“老太太,琮哥儿所言甚是有理,此次等到赐婚诏书,想办喜事多半要数月之后了。
不过这赐婚之荣我贾家也算得了,余事按琮哥儿所言办理,便再稳妥不过。”
贾母心中细想,可不就是贾琮说的这个理,宫中急促赐婚宣诏,必定是老太妃生死已在旦夕之间。
只要宫中传出哀讯,举国皆丧,那里还可能办得了喜事……。
贾琮见了贾母的神情,知道她已听进了自己的话,心中微微叹息。
眼下忽悠一天算一天,只要等到锦衣卫消息入京,便是风云转变之时!
第473章 生死转乾坤
翌日,神京,宏德门,残阳西沉,夜幕降临。
在城门关闭的前一刻,一骑快马冲到城门,守门兵丁正要阻拦盘查。
马上骑士出掏出枚黑沉铁牌,守门队正接过查看,心中微微一惊,那是一块锦衣卫诏令铁牌。
锦衣卫一旦有秘昭军令之事,都会随身携带此令牌,所有城门关卡,一律不得阻挠。
守门队正连忙恭敬递回令牌,马上骑士一言不发,快速策马通过城门。
他望着眼前恢弘壮丽的神京城,微微叹了口气,扶了扶背后行囊中的秘盒文牍,策马汇入人群之中。
这人正是金陵锦衣卫百户刘海,他入城后不敢再耽搁,京城耳目众多,免得落人口实,但这个时辰锦衣卫衙门已散衙。
他按着葛贽成给的地址,去往锦衣卫指挥佥事何宏辉宅邸,将秘盒文牍交给何宏辉,他也就完成了使命。
至于何宏辉何时传呈锦衣卫指挥使许坤,那就不关他刘海的事了。
刘海一路找到何宏辉宅邸的宅邸,让何府门房传递锦衣卫令牌和口信,不一会就被请到何宏辉的书房。
何宏辉不到四十的年纪,身材健硕,白面微须,一脸的精明强干,这等年纪能做到锦衣卫衙门次官,自然不是等闲之辈。
“何大人,卑职奉金陵诸千户之命,送来秘盒书信和文牍,其中有关于神京的大事!”
何宏辉听到关于神京大事,脸色微微一变。
葛贽成向神京锦衣卫衙门发送秘信,不是直接给指挥使许坤,而是让心腹先呈给自己,也让他意识到事情不寻常。
何宏辉仔细查看秘盒封蜡完好,开启秘盒取出书信,等浏览完书信内容,脸色大变!
他皱眉问道:“我观书信上的日期,按常理你前两日就该抵京,如此重要的书信,为何延误两天才送到!”
刘海神色不变,说道:“卑职路过处州时遇到连日大雨,山洪冲毁道路,只好绕道而行,耽搁了两天时间。”
何宏辉说道:“此事紧急,但如今宫门已经落锁,消息无法送入宫内,我要马上上报许指挥使,请他定夺。”
…
神京,崇清坊,贾赦外宅。
荣国府面临赐婚之喜,都没有披红挂绿,贾赦只是买个歌伎做外室,倒是把宅院布置的桃红柳绿,喜气盈门。
之所以会这样捯饬,是这个叫翠红的二八歌伎,实在生得太过妖娆甜美。
贾赦把院子布置成这样,不过是讨那小娘子的欢心,入了洞房上了秀榻,也好对自己更加殷勤迎合。
不过他毕竟是私设外室,在荣国府这种世家大族,是败坏门风之事,自然不会张扬,更不会荒唐到请亲友吃酒道贺。
也正赶上金陵来的陈永川得知此事,还送他一大笔贺礼,所以今晚纳美之喜,便请他一起过来吃酒热闹。
陈永川为人油滑,言语对贾赦极尽奉承,两人推杯换盏,酒到即干,喝得十分尽兴。
最后陈永川又开了那坛白虎宝酒,笑道:”老大人,眼下正是饮用宝酒的时辰,让在下也沾沾大人的光,你我共饮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