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417节

  根据火器司监正贾琮的公文通函,金陵私造工坊仿造的改进型鲁密铳,已完全达到官造水准。

  幕后主使之人,如没有极大的权势和财力,以及缜密的运筹之能,是做不到这等大事的。

  而贾赦只不过整件事情中的一个环节,那幕后之人才让人忌惮,其谋逆之心昭然若揭,此人必成朝廷的心腹之患!

  如今贾赦盗运之事暴露,以臣愚见,不外乎两种结果。

  一为贾赦贪图金银,帮人运送货物,但不知所运之物夹带失窃火枪,如此倒还罢了。

  二为贾赦明知运送之物,为辽东失窃火枪,却依然为之,四王八公旧勋参与此事,此事便成捅天之祸,其中深危难测!”

  嘉昭帝心中一阵栗然,他自然听懂许坤话里的意思,不外乎贾赦如是蓄意参与,四王八公同气连枝,那是否还有其他旧勋牵扯其中?

  …

  他自登基以来,对四王八公旧勋进行压制,想要防备的不就是这些人合纵结党,日积月累,尾大不掉,挟持君王。

  如果四王八公之中,参与火器私造的不仅仅是贾赦一人,那就是捅了天的大祸了!

  嘉昭帝脸色阴沉难言,他看了一眼御案上那张后膛枪草图,目光复杂难言,图纸的边缘因时时常翻看摩擦,都已起了毛边。

  他微微吸了一口气,思索便可,说道:“你立即出宫,亲自入荣国府,带贾赦入锦衣卫衙门问讯。

  务必在辰时将尽之前,从贾赦口中问出实证,急报宫中,不得有误!”

  一旁的郭霖,听到嘉昭帝要许坤在辰时将尽之前,确证贾赦罪状,目光闪动,便明白了皇帝的心思。

  郭霖身为嘉昭帝的心腹内侍,自然非常清楚,圣上反对贾琮和金陵甄家联姻,只是碍于对太上皇的孝道体面,才一直隐忍不发。

  今日巳时六刻,就是礼部为贾琮宣诏赐婚的吉时,圣上是要在吉时之前,取得贾赦罪愆的实证,借此断绝赐婚之事!

  …

  许坤脸有难色的说道:“圣上,辰时将尽之前,时间是否过于仓促,清圣上宽限一些时间,臣必定不负所望。”

  嘉昭帝阴恻恻的说道:“贾赦不过是一闲散勋贵,你锦衣卫有这么多手段,入了你的衙门,你还问不出底细?

  记住,慎用大刑,留他性命,一旦问出实证,封锁消息,急报宫中,等朕裁断!”

  嘉昭帝看着许坤急匆匆出了乾阳殿,目光再次回到御案上那张后膛枪草图。

  “郭霖,立刻派出中车司人手,盯住重华宫的动静,还有礼部赐婚的进程。”

  郭霖说道:“圣上,锦衣卫已查到贾赦涉嫌火枪盗运,不管他是不是被人蒙蔽,都已经难逃罪愆,据此就可革去其子贾琮赐婚之荣。

  奴才担心辰时将尽之前,时间短促,难用大刑,许坤一旦问不出实证,到时礼部赐婚吉时在即,只怕要棘手。”

  嘉昭帝冷冷说道:“你将事情想得得太简单了,锦衣卫索取不过是贾赦的疑证。

  那两只出现在工坊的木箱,没有人证和旁证,就不足构成实证。

  荣国先祖跟随太祖,立下建国之功,后辈子弟如无实证而诛,难堵悠悠之口。

  况且,赐婚之说,已经朝野尽知,牵扯太上皇和老太妃的体面,牵一发而动全身。

  贾琮已出户荣国,封爵立户,在宗人府登录别籍,单凭其父罪愆疑证,就夺其赐婚之荣,实在难以堂而皇之。

  朕不能给自己留下洗不干净的把柄!

  可惜锦衣卫的消息,没有早两天到神京,不然诸事也可游刃有余,如今仓促之间,只能看贾琮的命数了!”

  嘉昭帝心中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

  荣国府,荣庆堂。

  这日天还没亮,王熙凤便早早起身,带着平儿在府上四处巡视,检查各处清扫、摆设、悬挂等事项。

  又将荣国府各处管事聚在二门内偏厅,详细分派各人所领事务、人手调拨、行止法度等等,内外都井井有条布置。

  虽然府上各处按贾琮的提示,并没有张灯结彩,但荣国府却依然洋溢喜庆气息,因今天是宫中赐婚贾琮的大喜之日。

  贾母因年纪大了,本就睡不得长久,也是天还没亮就起身,只在堂上坐了,等那荣耀体面的时辰来临。

  没过一会,王熙凤忙过事情来请安,王夫人也不早不晚的过来,几个妇人就堂中闲话。

  贾母正想问这两日,自己那几个孙女儿,怎么都窝在东府不出门,今天大喜的日子,也不过来凑凑热闹,正想让王熙凤去叫人。

  突然门外有婆子惊慌失措进来,对着贾母说道:“老太太,事情不好了,东路院那里闯进来很多锦衣卫,说是要拿大老爷!”

  贾母等人听了都大惊失色!

第474章 喜祸两重天

  荣国府,东路院。

  昨夜贾赦一夜未回,邢夫人自然知道他去做什么勾当,气得一夜没睡安稳,天亮时刚昏昏睡去,就听见外头一片混乱。

  等到慌忙穿衣出去,见满院子都是锦衣校尉,手上绣春刀亮着冰冷的寒光,在四下各处房屋穿梭搜掠。

  府上的丫鬟婆子时而发出惊惧的叫声,夹杂着瓷器桌椅翻倒打碎的声音,整日东路院恍如末日来临。

  邢夫人站在主屋门前,被眼前凄惶混乱的场景,吓得混身发抖,一屁股软倒在地上。

  ……

  锦衣卫指挥使许坤得了嘉昭帝的令谕,飞快出宫,争分夺秒,亲自带人到荣国府拿人。

  许坤这人也算心思缜密,他记得嘉昭帝交待的每一句话。

  其中最关键的一句,皇帝让自己带贾赦回锦衣卫衙门问话,而不是缉拿入狱。

  这两句话,咋听上去似乎意思相近,细究之下其实相差极大。

  许坤升到锦衣卫指挥使已有多年,日常与嘉昭帝接触极多,私下善于揣摩圣心,他自然品味的出其中意思。

  圣上虽对贾赦涉及火枪盗运,心底十分愤怒,但是言行之间,却对他留下余地。

  不仅是变缉拿为问话,而且还严令,不用大刑,保其性命,在取得实证之后,封锁消息,急报宫中,由圣驾裁断。

  圣上如此作为,是让自己在处置贾赦之时,保持最大的灵活和主动。

  但是,圣上为何会对一个纨绔无能的勋贵,这般手下留情?

  旁人或许捉摸不出其中深意,但许坤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耳目众多,消息灵通,却知今日正是上皇赐婚威远伯贾琮的日子。

  威远伯贾琮极得当今圣上器重,而贾赦正是贾琮的父亲,按许坤揣测,圣上必定是顾及到贾琮,所以才会对贾赦事事留下余地。

  虽然君王偏爱某个臣子,也是常有的事情,但贾赦牵扯火器盗运,其罪不小,圣上居然还能因贾琮,而对其生父进行掩饰。

  贾琮能得这般君王荣宠,实在让许坤有些惊诧莫名。

  只是许坤却不知,就算锦衣卫耳聪目明,他许坤再心思灵活,也不可能探知,出现这种的情形,不过是贾琮提前设下伏笔。

  归根结底,是哪张惊艳的后膛枪图纸,在嘉昭帝的心中发生作用。

  ……

  许坤既然能深体圣心,自然不敢将事情做得太绝,更不会闹得太过张扬。

  所以他这次只带了二十多个锦衣卫,入府搜寻贾赦。

  但东路院的地方,远小于荣国正府,即便是二十多个锦衣卫闯入,其声势也已十分吓人。

  只是过去半盏茶功夫,锦衣卫搜过整个东路院,又对相关人等完成询问。

  带队百户过来和许坤回报:“大人,我们已搜过整个院落,都没发现贾赦踪迹,问询过贾赦的夫人,还有院中几个管事。

  他们都众口一辞,说贾赦昨晚并没有回府,说他最近在崇清坊置办一处外宅,养了一个新买的歌伎,昨晚可能是在那里过夜。

  大人,贾赦也有没有可能,躲藏在贾家东西两府,是否让属下带人入府搜拿!”

  许坤眉头一皱,说道:“不妥,贾赦如今未落实证,圣上也没下达抄家口谕,西府贾太夫人是超品诰命,未得明旨,不可轻举妄动。”

  至于东府威远伯贾琮,更是个不好惹的人物,多少卫军将领都断送在他手上,连南直隶正二品大员,遇上他都难逃劫数。

  他的府邸刚被圣上抬一等伯爵建制,没有圣谕无法入内搜查,不要自找霉头了。

  你拿我的手令,调配一个百户人马,把贾家东西两府给我看死了,其余人和我去崇清坊拿贾赦!”

  ……

  崇清坊,贾赦外宅。

  翠红昨晚累的差点断气,贾赦还没最后消停,她就已死人一样昏睡过去。

  虽然荡魂销骨,心中回想却有些后怕,这老鬼以前是个没用,昨晚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居然怎么大劲头,拱得自己好生快活。

  因为虚耗多大,翠红这一觉睡得死沉,一直到天大亮才苏醒过来。

  她醒来时,看到贾赦侧躺在身边,睡的死猪一般,身上连被子都被盖。

  翠红想起昨夜癫狂,声音骚媚的推了贾赦一把:“老爷昨晚好手段,还不快醒醒。”

  只是推了两下,贾赦毫无动静,而且身体僵硬冰冷。

  翠红吓了一跳,连忙将他身体扳过来,发现贾赦脸色紫涨,嘴巴微张,鼻孔和嘴角都渗出鲜血,探了鼻息发现早就断气了。

  翠红吓得惊恐大叫,心中还不死心,连忙叫丫鬟去请大夫,院子里顿时乱糟糟成一团。

  那丫鬟刚出门不久,翠红还在吓得两股战战,浑身酥软之际。

  突然看到大批锦衣卫冲进院子,换啦声响,好多把雪亮的绣春刀拔了出来,又将她吓得一声惊恐惨叫。

  带队的百户毫不怜香惜玉,一脚将翠红踹翻在地,让人守住四周院墙,自己带人冲入正屋。

  没一会儿就脸色古怪的出来,对着许坤说道:“大人,不好了,贾赦赤身露体,口鼻流血,死在床上!”

  许坤听了大吃一惊,快步冲进房间,发现贾赦一身狼藉的死在床上,许坤脸色一下变得难看之极。

  圣上还让他在辰时将尽之前,从贾赦口中问出实证,如今人都死了,还怎么去问!

  带队的锦衣百户,又恐吓询问过翠红,对方只说贾赦昨夜还是好好的,今晨醒来突然就断了气息。

  但许坤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见过太多阴森险恶之事,贾赦盗运火枪之事,刚刚败露,他就这么及时死了,这世上有这么凑巧的事?

  可是看贾赦死在绣床上的形状,其中浪荡荒淫,一目了然,怎么看也不像是被人谋杀。

  如今许坤也再不用费脑子审讯贾赦,距离辰时将尽之前,倒也不用急迫了,只有尽快将贾赦的死讯回报宫中。

  但是当今圣上智谋高绝,眼里不揉沙子,许坤回报之时,总要对贾赦的死因有个说法,不然万难糊弄过去。

  于是让手下百户,去镇安府调配最老道的仵作,速速刚到此地,查验贾赦的尸体。

  等到那仵作赶来,看过贾赦的尸体,大致断定死因和咽气时间。

首节 上一节 417/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