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420节

  ……

  宁荣街,伯爵府,黛玉院。

  黛玉坐在琴凳上,有些聊赖的擦拭瑶琴,神情有些心不在焉。

  一头乌黑如云般的秀发,随意的挽着,散挂在胸前,遮住了已有些微微起伏的酥胸。

  俏美的脸庞依旧有些苍白,粉糯的樱唇也少了些血色,看起来十分惹人怜爱。

  只有一双灵秀的双眸,依旧如满蕴着秋水,眼波婉转,流光盈盈,动人心魄。

  紫鹃端着药碗过来,说道:“姑娘,该吃药了。”

  黛玉微微皱眉,似乎不喜药汤的味道,说道:“不是吃了好几天了吗,怎么还要吃。”

  紫鹃劝道:“这是最后两剂,姑娘吃了才完,后面不用再吃。”

  紫鹃端来的汤药,是那天张友士开的方子。

  其实那日贾琮开解过黛玉,她的病症便去了一半,本就是一时心病,未伤根源,张友士开出的也只是温养补气方子。

  黛玉依然摆弄瑶琴,也不去接紫鹃手中的药碗。

  紫鹃笑道:“往日姑娘进药,三爷常会过来,带些蜜饯糖霜,还要试试药汤烫不烫,苦不苦,姑娘喝起来可爽利的很,怎么现在又不喝了。”

  在书架上翻找书籍的探春,听了忍不住噗嗤一笑,她以前却不知道,三哥哥还有这般哄人的手段。

  黛玉听了俏脸一红,紫鹃嗔怪道:“就你多嘴。”说完便从紫鹃手中接过药碗,皱着秀眉,一骨碌就喝了干净。

  ……

  紫鹃笑着端走了药碗,黛玉突然对看书的探春说道:“三妹妹,今天西府那边,是不是忙着给三哥接旨赐婚。”

  探春乍听这话,心中一惊,手中的书差点掉在地上,三哥哥连府门都封了,今日出门,特地嘱咐自己过来看着林姐姐。

  也没有人乱传话,林姐姐怎么还会猜到。

  黛玉见探春脸有吃惊,说道:“这两日三哥哥突然封了府门,就有些古怪。

  今早我本来去他院里说话,遇上他一早去了西府,我和芷芍姐姐聊了几句,她见到了我,言语比往日小心了许多,怎么瞒得了我。

  后来我又去了二姐院里,院里婆子说,二姐大早和三哥哥去了西府,还说二姐用了攒珠累丝金凤,很是贵气体面。

  那支攒珠累丝金凤是三哥哥送二姐的,她日常宝贝的很,逢年过节才会拿出来戴,我又不傻,这还猜不出事情。”

  探春心中叹息,这种大事本来就瞒不住,况且林姐姐心思剔透,更加骗不过她。

  探春心中担心这事穿帮,黛玉因此又郁气成病,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她上前牵着黛玉的手说道:“你是个明白人,三哥哥从小和我们姊妹相好,他对你更是格外用心,他做什么也是想要顾着你。”

  黛玉微微一笑,神情有些哀痛,说道:“我知道三妹妹这话的意思,如今我也想明白了,人有所思所想,却怎么也拧不过天理命数。

  即便再纠葛自伤,也都是白费的,且还累的别人白操多少心,都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局,老想以后做什么,过好眼前就是了。”

  探春正想安慰黛玉几句,就听见雪雁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说道:“姑娘,不好了,西府那边出了大事了。”

  黛玉和探春听了都吓一跳,黛玉脸色苍白的问道:“出了什么大事,三哥哥不是就在西府。”

  雪雁说道:“我刚才本想去厨房,让柳嫂子帮姑娘炖一盅燕窝粥,路上遇到二姑娘身边的绣橘,她刚从西府过来。

  是二姑娘让她回来传话,她说今天礼部派人到西府,要给三爷宣诏赐婚……。”

  黛玉一听赐婚,虽然她早就猜到,但是听了准信,还是忍不住掉下眼泪。

  一旁的探春听出不对,连忙问道:“既然赐婚,又怎么出了大事?”

  雪雁连忙说道:“姑娘先不要慌,听绣橘说礼部的官还没读完诏书,宫里又突然传出圣旨。

  说……说西府的大老爷突然就没了,让三爷恪守孝道,守制三年,赐婚也被皇上撤回,绣橘就是回来和管家传话,府上要马上披白挂孝。”

  黛玉和探春听了这话,一下都站了起来,满脸都是震惊莫名。

  ……

  贾琮和贾琏出了府门,早有家人帮他们系上白色孝带,连马上都已经挂了百花。

  两人上马刚跑出宁荣街,突然从南边方向,传来轰鸣的钟声,一声接着一声,凝重洪亮,似乎要震动寰宇。

  这时,路上很多行人,都不约而同停下脚步,驻足向着南边望去,倾听这震耳欲聋的钟声。

  贾琮听到这钟声立刻脸色一变,回头北望片刻,脑海中浮现甄芳青的影子,心中微微叹息。

  一旁贾琏神情迷惑,说道:“三弟,这是哪家寺庙的在敲钟,怎么会如此响亮。”

  贾琮沉声道:“北边是宫城方向,并没有什么寺庙,那是宫里的丧龙钟,钟声连响七下,是有先皇妃嫔薨了……。”

  ……

  大周宫城,清和宫。

  从昨夜开始,甄老太妃已口不能言,病体煎熬许久,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尽头。

  但是甄芳青依旧不死心,日夜陪侍在身边,在太医的指点下,甄芳青每半个时辰,都会给太妃灌了一些参汤,总算挨过了天亮。

  但是过了巳时,甄老太妃突然满脸红光,开口叫甄芳青,周围的人都大惊失色,但凡知事的人,都知道这是回光返照。

  甄芳青走到床前,消瘦的脸庞都是泪痕,蹲下身子轻轻笑道:“老祖宗,你能说话了,好好歇着就能好的。”

  甄老太妃握着她的手,却已说不出话了,只是对她微笑了一下,疲倦的阖上眼帘。

  闻讯赶到的永安帝,还没走进太妃的寝堂,便听到甄芳青凄惨的叫道:“老祖宗啊……。”

  永安帝如遭雷殛,整个人都楞在那里,竟没勇气跨入寝堂。

  他想起刚才皇帝亲往重华宫,奏报贾赦身亡之事,那一刻,弥漫在永安帝心头,难以派遣的沉重无力感。

  永安帝望着寝堂,心中喃喃自语:太妃,朕连你最后的遗愿,都无法达成,朕心中愧啊。

  太妃用心良苦,只是悯爱之心,难敌天道胜负,这大概是他的命数,峥嵘难弃,风云不离……。

  ……

  神京,宏德门,两辆马车首尾相顾,马车上有回春药铺的徽号。

  后面那辆马车堆满装了草药的麻袋,透着一股浓重的药味。

  随着城中钟声震响,头前马车的车帘掀开,露出一个中年男子,腰背挺直,目光有神,回望神京北城,若有所思。

  当他放下车帘时,两辆马车已经穿过宏德门,向着金陵的方向而去。

  ……

  神京,崇清坊,贾赦外宅。

  不远处路口,贾琏身边跟着薛蟠,两人押着一辆马车,车上是从薛家寿材铺,挑选的上好棺木。

  死了主人的宅院中,四五个小厮进入正房,整理贾赦遗体,更换寿衣。

  贾琮却独自站在院子里,脸上不露悲戚之色,只是望着北向的天空。

  他虽不知贾赦的死因,但是以贾赦之罪,却被人粉饰无罪之身,使自己能堂而皇之恪守孝道,从上皇赐婚中全身而退。

  他相信这一定是嘉昭帝的手笔。

  他也相信以皇帝的谋算和心计,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因贾赦之罪,削弱四王八公旧勋势力的机会。

  当然还有这些旧勋身上,从没消失过的巨大向心力,重华宫中的那位上皇。

  ……

  神京,宏平街,宏椿皮货店。

  店里的掌柜定时开张,只是到了这个时辰,都没有看到贾赦露面。

  掌柜的也不意外,因大老爷是甩手掌柜,并不是天天会来,只有来了北边的大生意,他才会出现。

  没过去一会儿,店里突然三三两两进来十几个客人,一下将店堂站的满满的。

  掌柜的心中一喜,没想到今天人气这么旺,来这么些客人,必定多做几单生意。

  他正要上前招呼客人,其中一个客人突然挥了一下手,另外两个客人快步上前,关上了店门。

  掌柜的一下变得脸色苍白,心中一阵打鼓,如今神京也变得这么乱了,青天白日也能出盗匪。

  他声厉内荏的说道:“你们想干什么,这可是荣国府贾大将军的产业,你们要知道厉害,万不敢乱来!”

  那客人阴恻恻笑了一笑:“锦衣卫办案,找的就是你家,全部拿下!”

  其余十多客人一拥而上,将店里的一个掌柜和三个伙计,全部五花大绑,又取了店里所有的账本。

  然后,将人和账本从店堂后门带走,上了一辆马车,便消失在熙攘的街市中。

  等待这些掌柜和伙计将是无穷酷刑,直到他们说出锦衣卫想要的东西。

  即使这掌柜和伙计所知有限,店里那些详尽的来往账本,也能找出有价值的蛛丝马迹。

  由此溯源,瓜蔓藤抄,关于宏椿皮货生意上的私隐,很难可以隐藏住,那将是一记血淋淋的回马枪。

  没过一会儿,宏椿皮货店重新开门,柜台上依旧有掌柜,几个伙计在店堂里忙碌。

  只是很少会有人注意,店里的人都换了新面孔。

第476章 父死子承爵

  宁荣街,荣国府。

  贾琮和贾琏从崇清坊扶了贾赦灵柩返回,在荣国府中设了灵堂,分派家仆操办设牌、停灵、祭奠等事宜。

  荣国府正门洞开,四处悬挂白帷丧旛,两边灯笼日夜点燃,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

  贾赦虽是个纨绔之辈,但却是荣国府承爵人,在荣国府位份不凡,生前只能蜗居东路院,死了倒堂而皇之入了荣国正府。

  嘉昭帝粉饰贾赦无罪之身,夺情贾琮的赐婚之荣,在和太上皇的隐形角力之后,最终取得完胜。

  虽暗中令锦衣卫秘查宏椿皮货之事,但在明面上自然要把戏份做满,贾赦一应丧事都按贵勋亡故之礼。

  宗人府官员到府接洽礼仪规矩,钦天监阴阳司特地送来择日之期,择准停灵十八日,贾家也定三日后开丧送讣闻。

  荣国府又请一百零八高僧在灵堂拜大悲忏,超度贾赦阴魂安稳,以免亡者之罪。

  贾母又再设祭坛,又从城中清虚观、长春观等知名道观,选聘九十九位修真道士,在东路院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

  贾赦灵柩安灵三日之后,贾家向神京至金陵的贵勋世家、亲朋故旧等发送讣闻,上门致悼的勋贵、官员、亲朋络绎不绝。

  贾赦的丧礼办的哀荣豪盛,完全是百年国公之家的气度,在里外人等看了,也都觉得本该如此。

首节 上一节 420/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