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513节

  王夫人本就是王熙凤那样干练狠辣的女人,只是嫁入贾家之后,贾母的厉害,长子贾珠的过世。

  促使她换上一副佛口善面的模样,以此让自己在贾家留下好名,愈发站稳脚跟。

  她虽有和王熙凤一样的狠辣干练,同样对于权势财富的热衷,她却没有王熙凤机变顺势的精明,只是更多了一份古板偏执的疯狂。

  如今无法从公中提银,她只能忍痛动用自己多年的体己,她盘算着即使银子不够使,将几间陪嫁铺子的东西变卖一些,也就足够了。

  贾琮见了王夫人脸色筹谋思索的表情,知道她还是不死心。

  轻飘飘的说道:“太太说大姐姐不用家中筹谋,自己便能得到圣上恩宠,据我看来是绝计不能的。

  前头我也说过,大姐姐容貌品行都是上上之选,本足具圣君青睐之资,但入宫九年,贾家花去不少银子,却并无所成。

  可见未能成事并非大姐姐才貌不足,如今贾家爵位新承,时过境迁,有些事以前都没发生,以后更不可能发生!”

  贾琮为了打消王夫人的妄念,虽然将话说的刻薄冷厉,但却没有把话说透明。

  当初宝玉在内院一句赐婚就是愚夫愚妇所为,不到两天就被传入宫中,荣国府本就是豁嘴的葫芦,只怕什么都藏不住。

  今天他进入荣庆堂的那一刻起,就准备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有被传扬出去的可能。

  方才他话语之中,不吝溢美之词,将嘉昭帝说成古来少有的睿智之君,也不外乎如此。

  自然也不能对王夫人把话说透,元春无法得到嘉昭帝恩宠,是因皇帝厌弃打压四王八公,不可能去宠幸荣国府嫡长孙女,以助长老勋气焰。

  这话要真的宣之于口,可是大大犯了嘉昭帝的忌讳……。

  ……

  王夫人听了贾琮的刻薄冷僻之言,气得脸都白了,自己女儿如此出色,不过是时运不济罢了。

  这小畜生竟然如此诅咒她,心思当真是狭隘恶毒到极点,胡说八道,毫无道理!

  如今,元春就是王夫人心中最深的执念。

  入宫九年,几经屏选,多经波折。

  佛前十拜灵山,前面九拜已过,就差最后一哆嗦,说不得就能见到西天,那里能够半途而废!

  她并没有因贾琮的话气馁,反而激起火热的偏执,心中越发思量着如何筹措出四千两银子,要想事成或许还需要更多……。

  王夫人想着只要银子筹措到手,靠着兄长王子腾在官场上的人脉,必定能给女儿争来一份机缘。

  而且,那日和夏太太攀谈,让她知道夏家和在内务府和宫中,都有深厚人脉,只怕比兄长的势力能为还要得用几分。

  王夫人想起那日夏太太话语中的亲近和热络,越发觉得必定能从夏家借势。

  只要她和夏太太将话说开,夏家如能助贾家二房成事,将来必定也能惠及夏家。

  王夫人想着既然是合则两利之事,夏太太必定动心,并且施以援手……。

第538章 魍魉引天威

  伯爵府,迎春院。

  院落外清流蜿蜒,石桥宛然,岸边蓼花苇叶经一季严冬,虽呈大片枯黄衰败,但向阳处却已生出新绿嫩芽。

  院落中三间开面的两层绣楼,朱梁画栋,白墙黑瓦,甚为别致精美。

  正屋中堂门口,垂挂着奇海香木珠帘,南窗下座炕上铺着大红毡子,东边板壁摆着锁子锦靠背引枕,铺着淡粉闪缎坐褥。

  午后的阳光照进堂屋,俏丽窈窕的身影晃动,香气隐隐,光影婆娑,笑语晏晏,显得生气盎然。

  迎春和黛玉正对坐在暖炕上,喝着暖茶说闲话儿。

  堂屋中央大理石面圆桌上摆着棋盘,史湘云正在和邢岫烟对弈,棋子落坪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姊妹之中迎春棋力最好,黛玉次之、贾琮再次之、宝钗日常只观棋,却从不下棋,因还有史湘云垫底,贾琮逃过臭棋篓子的尴尬。

  像湘云这样外向直爽的性子,心里大概会少些丘壑弯绕,表现在棋路上也会憨直一些。

  每次她和迎春对弈,都是输多胜少,即便是偶尔胜上一局,多半也是迎春放水哄她高兴。

  湘云虽然直爽,却不是真胡涂,下棋的次数多了,自然就对迎春退避三舍。

  好在和她同住迎春院子的邢岫烟,对她来说是个极好的对手。

  邢岫烟从小跟着妙玉读书写字,下棋也是跟着妙玉学的,她心智颇有灵透,其实棋力并不差。

  但是她生了副淡泊自处的性子,对输赢胜败半点不在乎,棋盘上也是随遇而安,曲径通幽,少有锋芒锐进之举。

  她遇上棋路直爽勇决的湘云,刚柔相遇,恰好能相互克制,两人对弈常能胜负对半,让在迎春面前丢盔卸甲的湘云大感有趣。

  常日里湘云但凡有安静的时刻,几乎都是拉着邢岫烟下棋的时候。

  暖炕上黛玉抿了一口暖茶,听到史湘云欢声笑语,竟是赢了一局,邢岫烟脸带微笑,毫不在乎,两人收拾棋子重新对局。

  黛玉饶有兴致的看了自得其乐的两人,见迎春坐在那里有些发呆,目光老是往院门口看。

  问道:“二姐姐怎么心神不定的,是因为三哥哥的事吗?”

  迎春回道:“方才太太和老太太提到元春姐,定要说道公中提取四千两银子的事,这事已被琮弟否了。

  太太将大姐姐的前程看得很重,肯定是不甘心的,方才绣橘回来说,老太太叫了琮弟去荣庆堂,定是要牵扯此事,琮弟多少要头疼的。”

  黛玉微笑道:“老太太虽然年纪大了,但却没有真糊涂了,如今贾家东西两府,都靠三哥哥支撑门户,可不是靠宫里的大姐姐。

  这样浅显的道理,老太太心里必定清楚的,再说自那年三哥哥搬到了西府,遇到多少里外事情,你见三哥哥什么时候吃过亏的。

  迎春听了黛玉的话,心中也是一松,笑道:“妹妹说的有理,倒是我糊涂了,如今他可不是东路院那个十岁少年。

  这些年他在外头走南闯北,都是毫无妨害,还能建功立业,哪里会被家里的小事难住。”

  黛玉笑道:“二姐姐不是糊涂,是太在乎三哥哥了,事事都要为他操心,三哥哥有你这个姐姐真是福气。”

  迎春听了微微一愣,笑道:“妹妹这话倒是说反了,我有琮弟这样的兄弟,才是真有福气,没有他我哪里会有今天。”

  ……

  黛玉微笑道:“自我小时入府以来,倒是听过几次,家中出银为大姐姐谋划,可今年三哥哥却反对如此行事。

  三哥哥虽从未和我说过此事,但其中原由倒是不难猜,如今三哥哥树大招风,太过引人瞩目。

  想想也是古怪,三哥哥才多大点年纪,居然就要学琼俊和尚韬光养晦的法子,让那些蹉跎半生无所成之人,岂不是要羞死。

  二姐有这样的弟弟,还是真有福气,可是半点不掺假。”

  迎春听了黛玉这话,忍不住展颜一笑,神情灿然,清妍夺目,目光之中难掩骄傲。

  黛玉又说道:“我虽从来没见元春大姐姐,可听外祖母和家中姊妹常说起,都说她是个极出色的人物。

  可是有些可惜了,少时入宫,年华空掷,如今岁过双十,二舅母还老想着让她……。”

  迎春说道:“大姐姐我小时候相处过许久,她的确是个出色的,如不是少年入宫,如今早就披上红妆,嫁为人妇。”

  迎春只是随口感叹,但这话却触到了自己心事……。

  自从贾琮被皇命钦封荣国爵,一体双爵的佳话响彻神京,使得迎春这个亲姐姐也为人所知。

  去年年节之时,已有多家上门贺岁走动的勋贵老亲,向贾母表露提亲之意,其实不外乎是冲着交好贾琮。

  贾母曾兴致勃勃的和迎春谈论定亲之事,都被迎春找了借口推脱掉。

  但在贾家姊妹中间,除了大姐元春,迎春居长,已过及笄之年,即便她推脱亲事,最多也就拖个一年二载,终究还是要嫁人的。

  她想到当年在西府之时,生父嫡母对她不闻不问,像是从没她这个庶女,老太太虽把她养在身边,但在姊妹之中并不太看重她。

  她在奴才下人眼中是有生气的死人,针戳了不知喊痛的二木头。

  自从那年贾琮从东路院搬到西府,对自己这个同父姐姐异常亲近孺慕。

  那时他虽常年在书院读书,但只要回到府中,其他事可以不在乎,却定会去她房里陪她说话下棋。

  因知道自己喜欢棋艺,他便常收罗稀有的棋具棋谱,送给自己讨自己欢心。

  迎春生母早逝,从小在寂寞中长大,从来没有被人这样对待过。

  她原本僵化拘谨的芳心,因贾琮这个弟弟的出现,开始变得松软萌动,身心如同焕然一新,从此把这个弟弟当成唯一寄托。

  贾琮封爵立府之后,又把她接到东府做了长小姐,她不仅可以在东府当家做主,还能和自己兄弟姊妹日日作伴,无忧无虑。

  这样的日子让迎春沉醉其中,感觉怎么都过不够,可是只要她一出嫁,这一切美好都要离她远去,再也难以留住。

  她将会嫁给一个陌生人,厮守终生,面对完全未知且让她恐惧的将来。

  她的琮弟也会离她远去,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日日守在她身边……。

  ……

  黛玉见迎春突然发起愣来,脸色也有些发白,关切问道:“二姐姐你怎么了,气色怎么有些不好。”

  迎春强颜一笑,说道:“昨晚没睡安稳,今日有些精神不济,不过也不敢白日补觉,省得夜里又不安稳,缓缓也就好了。”

  两人正说着话,便听到院子中传来脚步声,迎春听出脚步不像姊妹们那般轻盈,带着一丝沉稳,自然就是弟弟贾琮。

  她方才泛起沉郁的心绪,似乎瞬间一扫而空,脸上生出嫣然的笑容,不由自主从暖炕上起身迎了出去……。

  贾琮刚跨入堂屋,迎春见堂屋门口光线撩动,看到他清朗阳光的容颜,一颗心不由自主一松,生出莫名的安定。

  她让绣橘给贾琮上茶,问道:“老太太叫琮弟去荣庆堂,可是说那四千两的事情?”

  贾琮回道:“太太特地去找老太太,除了这事还能说什么呢,我去之前特地请老爷一同过去。

  荣庆堂上我已将此事利害关系说透,老太太和老爷都已首肯,不从西府公中支取银子操持此事,免的遭来外头猜忌和祸事。”

  迎春说道:“还是林妹妹说得有理,琮弟如今功业已成,很是引人注意,谨慎些总是没错的。

  贾家两府有琮弟支持门户,足够安定稳妥,何必还要大姐姐一个女子,为了些许荣耀富贵,将一辈子都赔进去。

  只是我也多年未见大姐姐,琮弟截停了此事,不知大姐姐心中作何想法?”

  贾琮微笑道:“二姐不需多虑,我两次入宫和大姐姐见面,多少知道她的心意,前几日我送年礼书信入宫,昨日已收到她的回信。”

  贾琮从怀中取出元春的亲笔回信,迎春和黛玉接过取出一看,迎春叹道:“难得大姐姐和你心意相通,这封信琮弟可有给太太看过?”

  贾琮摇了摇头说道:“本来我带这份信,就准备给太太老爷看,也好少费些唇舌。

  但太太对大姐姐谋取圣宠屏选之事,十分偏执热衷,绝不会轻易放弃。

  只要她不将荣国府公中牵扯进去,其他的事情我也阻拦不得……。

  如今公中不再为此事支银,太太必不会因此罢休,我猜测她会自己筹措银子,毕竟太太也是出身大家,多少有些根基。

  我私下问过鸳鸯,往年家中筹谋此事,都是太太亲自操持,手中定也有些人脉关系。

  即便我将大姐姐的信给她看了,也是于事无补,依太太的性子定会一意孤行!

首节 上一节 513/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