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531节

  薛姨妈也是世故通达之人,当着晴雯的面,便说了王夫人许诺不向人提起此事。

  宝钗和晴雯听了这话,心中都各自松了一口气,只是金钏目光闪烁,心中居然有些失望。

  在金钏看来王夫人把事闹大才好,三爷可比宝玉有担当许多,说不得就此要了自己姑娘,那才叫好事呢……

  晴雯得了准信,便向薛姨妈告辞,忙着回去向自己三爷通风报信。

  等到晴雯走后,薛姨妈才叹了口气,神情颇有些烦恼。

  宝钗问道:“妈,姨妈既然都答应不张扬此事,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薛姨妈说道:“你姨妈心中认定和你和琮哥儿有牵扯,说出来的话颇为难听。”

  宝钗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咬牙说道:“我和琮兄弟清清白白,他只是在我摔倒时扶了一把,我们问心无愧,管别人怎么想。”

  薛姨妈说道:“我说了不少好话,总算把你姨妈哄住,算是堵住了她的嘴,只是她另外提了一件事,却有些棘手。

  她说自己都已搬出了荣国府,我们家还是借住梨香院,其实已颇为不便,劝我们早日搬出去,省得以后生出是非。”

  宝钗听了这话,脸色微微有些苍白,如果薛家搬出了荣国府,以后想见他一面都不容易了。

  本来自己和他的情份就单薄,以后只怕就更加疏远了,将来还能有什么指望……

  宝钗心中明白,自己那姨妈说这话,有些不怀好意。

  他二房搬出荣国府已数月,为什么早不提这话头,偏偏出了今天的事才提。

  不外乎姨妈原先指望自己许给宝玉,才从不提薛家搬走的事,如今必定猜出自己心思,便想从中作梗,让自己断了念想……

  宝钗虽心中不愿,但王夫人这话偏偏在道理上,让人很难反驳。

  一时之间,两母女都有些沉默,王夫人揭开了话题,自己一家再留在贾家,脸面上就很难过去了。

  ……

  这时,外屋响起敦实的脚步声,薛蟠掀开门帘进来,见母亲和妹妹都脸色难看,心中微微讶异。

  问道:“妈,你和妹妹怎么都愁眉苦脸的,这是遇到什么事了?”

  薛姨妈训道:“你就是个没笼头的马,整日在外面瞎逛,家里的事你哪日操心过。”

  薛蟠不服气的说道:“妈,儿子虽爱在外面走动,那也是为多结交朋友,也是对家里有好处的事,我总比宝玉窝里横强多了。”

  薛姨妈苦笑道:“你结交的酒肉朋友有什么用,今天你姨妈说现在她身份大变,让我们也早日搬出荣国府,省的生出是非怨怼。

  这些日子你也消停些,明天你去安排人手,把我们的别苑归置打扫,等事情都妥当了,我们也好收拾搬过去。”

  薛蟠一听这话,一脸的不乐意,说道:“我们住得好好的,干嘛要莫名其妙搬走,反正我是不搬的。

  妈,我姨妈又是闹哪门子玄虚,怎么突然说让我们搬走,总该有个原故吧?”

  薛姨妈担心儿子犯混,因不肯搬走,又闹出事情,亲戚之间生出难堪,便把早上发生的事和薛蟠说了。

  又让薛蟠这段时间收敛些,别临了要搬走了,又留下什么话柄,让亲戚故交笑话。

  没想到薛蟠听了事情来由,并没有办法气馁,反而眉花眼笑起来。

  他对宝钗说道:“妹妹,今天琮哥儿到底扶你哪里了,竟能气得姨妈发疯,原来琮哥儿也是个懂事的,居然还有这手段……”

  宝钗被哥哥的话气的满脸通红,担心哥哥又说出什么混账话,自己要被他活活臊死,气得起身就进了里屋,不肯再出来。

  薛姨姨妈也被儿子的浑话气倒,随手拿起针线篮里没纳完的鞋底,在薛蟠大头上抽了一记。

  骂道:“你这杀千刀的,有这样和自己妹妹说话的吗,被黄汤熏坏了脑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薛蟠呲嘴咧牙的摸着大头,皱眉说道:“妈,你的手劲也太大了,我说吐噜嘴了还不行吗,只是儿子劝你一句,这事可要想清楚些。

  依我看来,必定今日的事情,让我姨妈看出妹妹对琮哥儿有情意,姨妈知道再也鼓捣不了劳什子金玉良缘。

  心中一定是恨上了,这才拿话歪派你,逼着我们搬出荣国府,想要生生搅合了琮哥儿和我妹妹的好事,她真是损人不利己。”

  薛姨妈听到儿子说什么好事,心里便一阵膈应,喝道:“什么好事不好事,你就这么巴望让你妹子做小,没良心的东西!”

  薛蟠颇有些苦口婆心,说道:“妈,你怎么忘了我的话,皇后才是皇上的妻,其实贵妃……”

  只是薛蟠的好话没说完,大头上就挨了薛姨妈一鞋底,低声喝道:“你就闭嘴吧,又说这些作死的话!”

  ……

  薛蟠苦恼的揉了揉脑袋,说道:“妈你不喜欢听好话,儿子就跟你说正经话,当初我们能借住荣国府,的确是姨妈的情面,这事不假。

  但如今贾家的情景大不相同了,荣国府的正主子是琮哥儿,说句不中听的,我姨妈和荣国府已经没一钱银子关系。

  这地界都不是姨妈的,她凭什么让我们搬走,这话只有琮哥儿才有名份说,妈,你说是不是在这个道理。

  如今妈要是因为姨妈一句话,就这样搬出了荣国府,琮哥儿这家主可不成了摆设,妈你这不是存心下琮哥儿的脸面吗。

  而且,儿子也听到些风声,姨妈因为二房丢了爵位,她和琮哥儿正不对付呢,如今琮哥儿又勾引我妹子……”

  薛蟠信口而说,正有些特意,见薛姨妈怒目圆睁,又举起了鞋底,慌忙改口说道:“妈,我又说错话了,是琮哥儿和妹妹生了嫌疑。

  我姨妈没了妹妹做儿媳妇,她和琮哥儿可不是愈发卯上了,他们两个掐起来,是他们的事情,妈何必这个关口掺和进去。

  你这个时候搬出去,倒像是帮着姨妈示威一般,岂不是当面下琮哥儿的脸面,这又何苦来呢,咱们两不相帮,也不得罪人不好吗?

  所以,依儿子的主意,我们踏踏实实住下去,那才叫正理,说不得将来还能给妹妹挣个前程……”

  里屋门帘后一直站着宝钗,她虽知道哥哥言语粗俗,但一心想要撮合自己和贾琮,虽也是出于他的私心,但行事并不悖逆自己心意……

  所以宝钗也想听他会说些什么,等到听清哥哥一番歪理,差点把她逗得笑出声来,可是仔细一想,倒像是挺有道理。

  薛姨妈听了儿子一套道路,也一下愣住了,薛蟠见了母亲的神情,知道她已被自己说动,对方才超常发挥颇有些得意。

  过了半晌之后,薛姨妈才说道:“你说的未尝没有道理,但你姨妈既已提出这话头,这事就算摆在那里了,以后必定还有其他人说起。

  总要想办法化解了此事,不然我们薛家会留下好大一个话柄……”

  薛蟠笑道:“妈这话说得有理,只要不被姨妈哄的搬出贾家就行,据我看来,如果琮哥儿知道这事,他必舍不得妹妹这样的。

  必定是要留我们住下去,只要他开了口子,姨妈就是急死也没用。”

  门帘后的宝钗,听到哥哥话语露骨,说什么贾琮舍不得自己,忍不住满脸通红,啐了一口。

  薛蟠说到这里,如果话语踌躇了一下,问道:“妈,儿子再多问一句,夏家姑娘那事,真的就没有下文了?”

  薛姨妈一听这话,眉头微微一皱,没想到自己儿子对那夏姑娘,还真有几分痴心。

  不过听他问的小心翼翼,也没和自己犯浑,薛姨妈心中微微一软。

  说道:“妈还能哄你不成,这事找了高僧算过卦,你们两人命数不合,强携姻缘,必生祸患,没有结果。

  你也安生些放下这事,天下好姑娘多得是,妈一定给你找个更可心的。”

  ……

  时间转眼到二月末,阳春三月在望,天气渐温煦,园子里冬日枯干枝丫,开始绽放新绿,早燕春归,万物生机勃发。

  荣庆堂里已撤去厚实的棉挡帘,收掉了青铜熏笼,展开了清爽的玻璃屏风,卧榻椅子都换了轻薄坐褥靠枕。

  这年虽然荣国府发生剧变,但贾母的安乐日子却丝毫没变,每日还是稳坐高堂,日常和媳妇孙女们说笑逗趣,逍遥度日。

  这日王熙凤挺着有些臃肿的身子,过来和贾母请安。

  自从她显怀以来,虽不像往常那样走动利索,因太医嘱咐眼下胎龄,还需时常走动手脚,将来分娩会少不少风险。

  王熙凤如今在贾母眼中也很金贵,虽贾琏发配辽东,但王熙凤腹中胎儿,却是正经的长房嫡出曾长子嗣。

  王熙凤被平儿搀扶着进荣庆堂,后面还跟着丫鬟丰儿,还有一个老道的陪嫁婆子,两个粗使丫头等在门外,排场着实不小。

  刚入了堂中,贾母就给她准备了往年用过的靠椅,上面铺了厚实松软的坐褥。

  两人刚坐下说了几句闲话,王夫人也进来请安,王熙凤因身子不方便,也不用行礼,只是口头客套即可。

  其实自从二房迁至东路院,王熙凤重新管理西府家务,这亲姑侄早已相敬如冰,大家也就脸面上糊弄着。

  虽王夫人移居东路院,贾政又封砌了东路院小门,两处来往十分不便。

  但王夫人还是每日过府,给贾母请安,如今二房地位尴尬,她愈发觉得要在老太太面前,常常露脸说话,省得西府都不记得她这人。

  她看着王熙凤隆起的腹部,还有她多了几分丰润的俏丽脸庞,心中不免升起一丝羡慕和妒忌。

  虽然贾琏发配辽东,十几年才能回来,但王熙凤一旦生下男丁,便占了长房曾长孙的名份。

  他们娘两个在西府的位份,也就愈发稳如泰山,二房在家中的地方,多少又被削弱了几分……

  贾母看着王熙凤腰身丰腴,气色也是莹润透红,看着很是喜性。

  笑道:“如今家务事你尽量少操心,让下面人操办就是,身边人要是不得力,我给你调几个老练的,你暂时使着也可以。”

  王夫人听了这话,心中微微一动,老太太莫非要趁凤丫头重身子,编排心腹来管家?

  却听王熙凤笑道:“还是老祖宗体恤我,不过我身边有平儿和五儿,平儿日常跟我管惯了家,五儿是琮兄弟多年亲自调教的。

  她们两个做事都是极得力的,根本不用我操一点心,下面又有林之孝两口子归置,家里的事情都很妥当,倒不要再派人过来。”

  贾母听了这话,也只好作罢,她虽有些心思,不过并不太执着,毕竟如今年纪大了,高乐还来不及,没太多心里算计了。

  王夫人听了却有些失望,她自然希望西府的水越混越好。

  只是贾琮不仅派心腹丫鬟五儿来看场,还将自己撵出去的丫鬟小红,生生提拔成荣禧堂管事丫鬟,就此收服了林之孝两口子。

  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西府家业就成了他的铁桶江山,连老太太都被悬空架了起来。

  这小子不禁在外头做官厉害,小小年纪,居然家宅里的道道,也十分狡诈奸滑,着实让王夫人心中十分无力……

  ……

  贾母又说道:“如今马上入春,正是年头家事最忙的时候,手头有事情早些分派,少些手忙脚乱,自己也少操些心。”

  王熙凤笑道:“日常的家务事,这两日都派下去了,爵产田地的春耕,也派了得力的人下去督促,不会有什么差错。

  只是下两个月,倒是有两桩要紧家务事,要说给老太太知道。

  今年琮兄弟和宝兄弟都到了舞象之年,琮兄弟是三月二十一日生辰,宝兄弟是四月十八日生辰。

  按我们府上估计,爷们满十五岁是大日子,需要操办不少事情。

  如今琮兄弟位份不同,我本想给他办一次贺宴,说不得还会有老亲来走动。

  但琮兄弟不喜张扬,况他马上要下场春闱,不想太过耗费心思,到时闭门摆几桌酒席,请老太太和家里人吃酒,也就过去了。

  至于宝兄弟如何置办,自然是等着太太的意思。”

  贾母和王夫人听了都心中便扭,她们的宝玉满十五,她们本想给宝玉操办热闹一场。

  只是贾琮身为家主,对这事却如此简单马虎,两下比较,宝玉如果大操大办,就显得有些不像了……

  王熙凤又说道:“她们两个还有一件要紧事,家里爷们满十五,房里就要安排两个姑娘服侍。

首节 上一节 531/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