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535节

  王熙凤又问道:“怎么不见五儿,又去那里忙活了?”

  平儿说道:“刚才我陪奶奶去荣庆堂,五儿便让林之孝家的,带着去查内院的账目,按时辰应该查完了,估计现在回东府了。

  她托我帮她找些上好的羊肝鹿肉,等会儿我还要给她送去。”

  王熙凤笑道:“五儿也是个死心眼,一心一意给三弟卖命,也难怪三弟这么宠她。

  按理说你进了男人房里,我该教你怎么争宠才是,省的你没着没落,还丢了我的脸面。

  但是三弟那里却是不同的,他这人太过精明厉害,眼里揉不得沙子,你要是在他面前强势,多半要让他厌烦。

  你要是谦让柔弱,他必定还会多疼你爱你一些。”

  平儿小脸红红的,不知觉说道:“奶奶说的可是真的……”

  王熙凤忍着笑,说道:“傻丫头,我教你一个巧宗儿,如今你和五儿一同管家,关系亲近,便是近水楼台。

  你和这丫头要好些,以后在三弟房里也不独不孤了,有了守望相助的。

  只是我倒担心,有了老太太那边的事,芷芍谁也动不了她,只怕五儿多少要给人占了便宜。”

  主仆两人又说了些其他闲话,外头丰儿来说,平儿姐姐要的上等羊肝鹿肉已得了,正搬到院子里,用冰块镇着。

  因这些东西是五儿托平儿办的,平儿让婆子拎着东西,跟她去东府找五儿。

  王熙凤透着窗户看到平儿走出院子,微微一笑,轻轻摸了摸隆起的腹部,目光中已有一些慈爱。

  要论私心杂念,王熙凤的心腹丫鬟是平儿,她可不愿鸳鸯进了贾琮的房头,因鸳鸯是贾母的心腹,必定是偏向贾母的。

  到时多了一个这样的人,在贾琮耳边吹枕头风,万一带偏了贾琮的心思,对王熙凤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今贾琏发配辽东十五年才回,这么长一段日子,王熙凤和她的孩子,就指望着贾琮这颗大树挡风乘凉。

  她连平儿这样的心腹都送出去了,可是下足了血本,自然不想多一丝节外生枝,必定要事事缜密,防患未然才好。

  方才她已拿话点过平儿,却并没有明说,但以这丫头对琮老三软糯痴心的性子,或说出什么话,王熙凤心中多半能猜到的……

第554章 姻缘两重天

  伯爵府,贾琮院。

  五儿正坐在院子的水槽边,清洗一盘红艳艳的水果。

  她穿条烟松绿的薄袄,袖口点缀着白梅刺绣,搭一条艾绿色薄棉长裙,眉目如画,神态娇柔,袅娜宛如芙蓉。

  头上乌黑柔亮的纂儿,插支红宝翡翠步摇,在阳光映照下,闪烁着明媚动人的光华。

  院子的水槽边放着两桶井水,这是五儿让粗使丫鬟刚从井边提来。

  她用井水将几个果子重复漂洗几次,然后整齐摆盘,宛如红云盛开,细巧精致。

  又端果盘进了贾琮书房,说道:“三爷,这是林之孝家的让采办刚买的,新下树的含桃,味道可甜了。”

  贾琮看着一盘红通通的果子,样子十分红喜动人,如今称之为含桃,其实就是后世的樱桃。

  市面上价值不菲,可不是一般人家常吃的果子,贾琮尝了一个,果然汁液甘甜,毫无酸涩,十分可口。

  笑着拿起一个塞到五儿小嘴里,一旁英莲见了嘴馋,丢下身边的坚果罐子,也凑上来尝鲜。

  三人正享用一盘含桃,很是其乐融融,突然院子里传来脚步声,便听到平儿在叫五儿。

  五儿走出书房,见平儿后面跟着个婆子,拎着着两个竹篮,篮子底部铺着晶光闪耀的碎冰,还在不断滴水。

  平儿笑道:“你要的新鲜上好的羊肝鹿肉,都帮你置办了,是西府城外田庄散养的活物,早上宰杀,加了碎冰,还是活鲜得很。

  这些是给三爷准备的食材吗?”

  五儿微笑道:“三爷每日每夜读书,耗费心血,羊肝可以明目消火,鹿肉可以健身补气,用来给三爷做两日药膳,补补身子。”

  五儿说完话,就让娟儿带着那婆子,将新鲜羊肝鹿肉拎去厨房,让柳嫂子安排人清洗剥切干净,等着烹饪所用。

  ……

  平儿便拉着五儿,在院子里的风雨游廊上,找了地方坐了说话。

  “五儿,你也不要闷头做家里的事,旁边的风声也要多留心些,总归没有坏处的。”

  “平儿姐姐说的是什么风声,我却不知道,说来给我听听。”

  “方才我陪二奶奶去荣庆堂,老太太提了因三爷要满舞象之龄,按府上老规矩,房里要放两个开脸的姑娘服侍,这还不算大风声。”

  五儿一听这话,俏脸不知觉红了起来,口中却道:“二奶奶已将你给了三爷,这下你岂不是正称心,什么时候过门,我可等着你来。”

  平儿听了五儿调侃的话,脸色也是一红,表情有些发窘,有些嗔怪的在五儿腰上拧了一把。

  说道:“我可不赶这个趟,如今二奶奶正怀着身子,身边需要可靠的人服侍,我总要等到孩子分娩落地。

  而且头几个月也凶险,我估算着怎么也要过完夏天,才算踏实放心,也尽了主仆一场的情义。”

  五儿笑道:“你奶奶有你这样的,也是真有福气。”

  平儿不自禁的往书房看去,双眸闪亮,说道:“奶奶对我有恩,这些是我该做的。”

  五儿自然懂得她话中的意思,笑道:“你只管放心,三爷眼明心亮,院子里的人也都好相处,你以后来了就知道了。”

  平儿笑道:“我日常也听得多了,知道这是极好的去处,从没担心过,不过如今我却有些担心你。”

  五儿好奇问道:“我都好好的,有什么好担心的。”

  平儿笑道:”你可别和我说,三爷房里要进人开脸,你就没想过这事,就没想过早些落定,说了谁信。”

  五儿俏脸通红,说道:“三爷心里明镜似的,他想要那个人,便是那个,他如不要你,便是天天摆在他面前,也是没用的。”

  她嘴里虽这么说,怎么会没想过,跟着贾琮这么多年,贾琮对她一向亲昵,她也想将来得个结果。

  自从三爷封爵立府,又接了自己娘到东府做事,两府的人都说他们柳家走了大运。

  去岁过了年头,自己娘便经常唠叨,三爷就要长成,让自己日常细心伺候,将来能得个名份,有个一男半女,她死了也就闭眼了……

  平儿说道:“照理你和芷芍两个,当年都是和三爷共过患难的老人,三爷日常又这么疼你,多半是没有事情的。

  可今日在荣庆堂上,我和奶奶却看出些别的风声,少不得要提醒你一下。”

  平儿看了看周围,便在五儿耳朵边咬了几句。

  五儿听了也是微微一愣,说道:“去年闹出大老爷的事情,当时我们多少都看出来了,林姑娘还因此打趣过三爷。

  没想到老太太真有了这想头。”

  平儿说道:“我从小和她就相处,她算是极不错的,大方爽利,并不私心藏奸,可是夹着老太太的事,就会有些不好弄。

  三爷这样的人物,自己心里主意笃定,我估摸着他要是喜欢,宁可自己去要,也不喜欢别人辖制,所以提醒你一句罢了。”

  平儿又和五儿说了闲话,那婆子跟了娟儿从厨房回来,她便带了人回了西府。

  ……

  五儿一个人坐在游廊上,痴想了许久,才起身进了贾琮的书房。

  那一盘含桃已被贾琮和英莲吃掉了小半,贾琮见五儿脸色有些踌躇,想到刚才是平儿的声音。

  问道:“平儿姐姐过来找你有事?”

  五儿回道:“我让她帮我置办新鲜的羊肝鹿肉,给三爷做些可口的东西,也好补补身子……”

  贾琮对英莲说道:“这含桃挺可口的,你拿去和给芷芍、晴雯、龄官他们都尝尝鲜。”

  英莲应了便端着果盘出了房间,贾琮拉着五儿坐到身边,问道:“你怎有些吞吞吐吐,是平儿和你说了什么话吗?”

  五儿脸色红晕,心中有话却说不出口,总不能说贾琮房里要进姑娘,自己正想着这事。

  她还担心被人中途打岔,扰了自己多年思慕的心事,那还不得臊死……

  “都是女儿家该悄悄说的私房话,不好意思和三爷说的。”

  贾琮握着五儿修长柔滑的小手,在自己掌心中把玩,一双朗目璨璨有神,似乎能看到五儿心里。

  笑着哄道:“既不好意思说就不说,等你哪天想说了,再告诉我吧。”

  五儿脸色红晕,想到平儿说的事,毕竟也是揣测,也不值当拿来说,不然倒像是听风就是雨。

  这些年三爷对自己好得很,从没亏待自己,何必杞人忧天。

  她心里似乎松了口气,听了贾琮这话,便轻轻嗯了一声。

  ……

  荣国府,东路院。

  王夫人从宝玉院里出来,出荣国府西角门,又坐了马车回了东路院。

  一路上王夫人突然想到,方才在宝玉书房里,她隐约察觉脂粉味有些过重。

  不过王夫人知道儿子脾性,常爱和丫鬟一起调脂弄粉,沾惹些气味也寻常。

  只是这脂粉味有些古怪,并不是衣服家俱上的,隐约便是宝玉身上的味道。

  当时王夫人看到宝玉记得读书,心中一时高兴过头,所以虽有些意识,但一时没太在意。

  如今一个人离开荣国府,脑子冷静下来便联想起来。

  王夫人半辈子在内闱打滚,富贵大家子弟偷鸡摸狗的手段,她哪样没见识过。

  心里突然有了猜测,只怕是宝玉和丫鬟厮混沾惹上的,自己儿子一贯爱和丫鬟胡闹,王夫人自然心知肚明。

  只是方才在书房中只有宝玉一人,并没有丫鬟陪伴,也不知是哪个骚狐狸留下的。

  想到这些,王夫人心中暗自叹气,自己的宝玉已经十五,正是血气勃发之时,开始私慕男女之事。

  宝玉从小又被老太太宠爱,除了老爷之外,那个的话他能听进去几分,的确该给他早些娶一房妻室,也好好管管床第的事。

  不然身边这么多丫鬟,隔三差五的胡闹,长久了必定要弄坏身子。

  王夫人一路上思绪纷乱,想到那日老爷提起林家议亲之事。

  虽王夫人不喜黛玉,但二房今非昔比,林家的家世对二房多有臂助,王夫人为了宝玉的体面,即便勉为其难,也是没法子的。

  她决定回去找时机催促一下老爷,让他早些给林如海去信议亲,事情到底能不能成,也好早些有个落定。

  ……

  王夫人刚下马车,进了东路院内院,便有丫鬟来报,说夏太太派了心腹嬷嬷,送了一份书信给太太,如今人在内堂等太太。

  王夫人听了精神一振,夏太太会特地送书信过来,那必定是关于女儿元春的事。

  上次王夫人邀夏太太上门做客,两人便已谈定,夏太太会让宫中族亲打听元春的现状,才好算计如何让元春谋求圣恩。

首节 上一节 535/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