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562节

  她微笑说道:“二爷,我也就配在西府走动,东府的门槛那是我能迈进去的,三爷立府以来,我便一趟东府都没去过。

  那里的奴才认识我是谁啊,听说三爷治家严谨,寻常人都不让随意进出内院,我过去了还不不被人打出去。

  再说上回的事情闹开了,紫鹃那日也是在场,林姑娘必定清楚事情究竟,如今对我们只怕有些不喜。

  我就这么急赤白脸去东府,让人看到就是讨人嫌弃,算个什么意思呢。

  二爷还是给我留些脸面,让我少些狼狈,我这人笨笨的,二爷使唤我端茶送水就成,其余的事我可做不好,省的给二爷惹祸。”

  宝玉听到麝月说黛玉对自己不喜,又说去了东府讨人嫌弃,心中越发有些悲怆,只是终究不死心。

  说道:“我也知道东府的门槛不好迈,也不好难为姐姐,你只去荣庆堂那边走动一些,遇到熟人打听一下,林妹妹有否来走动就成。

  也省得我每日挂念林妹妹,我这身子又不利索,这世上也没个人知道我的心。”

  麝月听了这话,想起那日宝玉闹出的变故,心中突然生出从未有过的膈应。

  事情都已成了这样,二爷怎么还是这个脾性……

  ……

  其实那日麝月和袭人一样,知道整个事情始末,觉得二爷不要再对林姑娘空想,那才是正经,左右是不可能的事,何必还拉拉扯扯。

  但是,她觉得宝玉这人,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求个丫鬟做事,也是好话好说的,自己也不好赖着不干。

  麝月说道:“如今太太管得严厉,我寻常没要紧事,都不敢在外头逛。

  上次小红只是出去逛了一趟,还被人告诉到太太哪里,生生被撵出去,我可是不敢讨这个罪受。

  小红还有老子娘罩着,二爷,我要是被撵出去,可就再回不来了。”

  宝玉赔笑道:“你只管放心去逛,别人问起,我只说我有事让你去的。”

  麝月笑道:“那成,我就去走一趟,二爷给我兜着就行。”

  麝月将托盘中的药碗端了放桌上,说道:“这药是我刚煎好的,二爷趁热喝了,等我回来再取空碗。”

  她说完便转身翩然出了屋子,宝玉看着那碗冒着热气的汤药,端起闻了一下,眉头便皱成一团,随手将药汤都浇在花盆里。

  他又没真的生病,喝什么苦药,弄不好还要拉肚子……

  ……

  麝月出门没多久,宝玉便听外头院子脚步响动,门帘子被人掀开,见到王夫人笑着进来。

  问道:“我的儿,这几日吃了药,身子是不是好利索了些?”

  宝玉见自己母亲精神格外敞亮,满面春风的样子,一改这段时间满脸愁绪,心愿不足的模样,心中微微有些奇怪。

  说道:“吃了药好了少许,不过还有些不妥当,儿子再好好将养,总要等到大好了,也免得让太太担心。”

  王夫人微笑说道:“你还没好利索,就安心养着就是,老爷那里我只会去说话。”

  又拉了宝玉的双手来看,见他手上的红肿也消去,王夫人也算放心一些。

  她颇有些语重心长的说道:“宝玉啊,为娘也是快五十的人了,下半辈子唯一能指望的,也就是你和你大姐姐。

  你大姐姐入宫已九年了,如今眼看着就要得了前程,你也要给我争口气,日常多花些心思读书,不要老是惹你老子生气。

  父子两个总是打打闹闹的,让人瞧着也不够体面,你这两年也狠狠心思,专心读书,也不用你考进士中状元。

  但凡能进学业就够了,以后你大姐姐得了体面,也好有个由头提携你这兄弟,别人能当官体面,咱们也一定可以!”

  宝玉见母亲突然壮志满怀的说话,怎么看着都有些膈应,话里还都是争气读书,科举进学,当官体面的话。

  宝玉心中一阵悲鸣,自己被老爷一顿整治,至今还是心有余悸,怎么连太太都不省心,尽说这些仕途经济的话,还让不让人活了。

  一直跟着身边袭人,听了王夫人这番话,心中也有些诧异。

  太太这话怎么没头没脑的,透着一股子古怪,大姑娘入宫九年,明年满了十年就能出宫。

  早些年家中一直往宫中使银子,想让大姑娘在后宫上位,可这么多年过去都没动静。

  自从琮三爷承袭了家业,都已放出话来,为了家门安稳,以后不再给大姑娘谋前程,老太太和老爷都同意这事。

  难道大姑娘出宫,也算得了前程,这话怎么听着也不通……

  ……

  伯爵府,贾琮院。

  正房之后的后院之中,修筑了一间水房,里面隔成前后两间,后间放着铁锅灶台,从屋外引入活水烧开。

  前间修筑得雅致许多,四壁修葺平整,镶嵌着打磨光滑的础石,中间摆着宽敞的枣木浴桶。

  房间顶部开着活动的气窗,靠墙的地方,摆着放置衣物用具的木柜,墙上的安了打磨光滑的木钩子,挂着两件长衫裙褂。

  这间浴室是东西两府唯一的,完全按照贾琮的意思修筑,刚开始芷芍晴雯等人,都觉得有些古怪,但各自用过后都说极好。

  这天贾琮读了半日书,用过午食,便入了浴室沐浴,此时正躺在盛满热汤的枣木浴桶中,蒸腾的热气让他有些昏昏欲睡。

  五儿除了外套,只穿一身松江软绵小衣,头上的钗簪都也已除去,俏美的小脸被热气蒸腾,泛着两朵红晕,更显娇丽动人。

  她拆开贾琮的发髻,用鑫春号出的香水胰子,给贾琮的头发打上浓浓的泡沫。

  双手十指纤纤,不停地揉搓贾琮的头发,然后又用水瓢勺了热水,很是细心的漂洗干净。

  她歪头看了贾琮一眼,见他双目微闭,眉眼润泽俊美,比起小时候更加好看,不禁微微一笑。

  说道:“三爷,前几日二奶奶听说太太变卖嫁妆铺子的财货,心中便有些好奇,让林之孝家的稍作打听。

  回来说二太太最近和夏家走的很久,大概八九日之前,太太坐了马车去夏家,竟带四个小厮随行,像是身边带了要紧东西,举止有些怪异。

  今天一大早,林之孝家的又来说,太太的陪嫁王婆子,带了不少礼物出门,看着马车去的方向,正是庆逾坊的方向。”

  贾琮听了睁开眼睛,好奇问道:“庆逾坊又是个什么说法?”

  五儿说道:“桂花夏家的府邸,就坐落在庆逾坊。”

  贾琮目光中若有所思,说道:“难道太太变卖资材,竟和桂花夏家有关,这事听着有些古怪。”

  五儿说道:“林之孝家的得了二奶奶吩咐,拐弯抹角找东路院的人打听,但都说不清楚这事,都说只有太太跟前的王婆子知道底细。

  但王婆子是太太的陪嫁心腹,那张嘴巴也严实得很,林之孝家的即便本事再大,也是没法打听出底细的。”

  贾琮说道:“打听不出来就不打听了,如今二房不再是荣国府正溯,太太即便背地做些事,依着她的性子,也没能为闯出大祸。

  她爱折腾自己的私产,旁人也管不着,真闹出一些事情,也很难牵扯到西府,随她去便是。”

  五儿说道:“下午我回了西府,就把三爷的话告诉二奶奶,不再理会这事就好。”

  她又笑道:“上午三爷在书房读书,小红拎了一篮皮青橘过来,说是林家的亲戚,从泉州回来送的,拿来给三爷尝鲜。

  东西也交给晴雯收拾,等三爷出去时尝尝,味道很是爽口呢……”

  ……

  荣国府,荣禧堂。

  麝月得了宝玉的吩咐,出了院子便往荣庆堂方向而去。

  其实她和袭人是同样心思,对宝玉还想牵扯林姑娘,心中很是不以为然。

  左右也是出去走一趟,回来交个差也就罢了。

  她看着是往荣庆堂的方向去,走了半道路过荣禧堂,便停下脚步,见周围没人走动,便拐进了大门。

  小红在宝玉院里当差时,麝月便和她要好,小红被王夫人撵走,也是麝月帮她收拾行李,还给她指了明路。

  自小红做了荣禧堂管事丫鬟,麝月顾忌王夫人的厉害,且宝玉院里有秋纹这样的耳目,一直不敢去和小红走动。

  如今得了宝玉的吩咐出门,正好趁便去看看小红。

  并且,小红如今是贾琮的丫鬟,只要问一下她,便知黛玉的情状,回头对宝玉有个回复……

第572章 帝宫传隐危

  荣国府,宝玉院。

  王夫人嘱咐了宝玉不少闲话,正要起身离开,闻到房中古怪的味道。

  说道:“袭人,房里的药味有些浓重,日常让小丫头多开窗子通风,不要呕坏了宝玉。”

  宝玉听了脸色一红,将书案旁的一盆杜若,用脚轻轻踢到案底,那花盆里被他倒了太多药汤,泥土都浸成黑色。

  王夫人走到门口,突然想起什么,问道:“我来了许久,其他丫鬟都见到,怎么惟独不见了麝月?”

  袭人听了也是一愣,她倒是没留意到这事,一旁的宝玉眼神有些慌张,说道:“方才我有事让麝月去做,呆会儿就能回来。”

  袭人听了宝玉这话,心中有些怀疑,宝玉日常都是在院里使唤丫鬟,极少叫丫鬟出门办事。

  即便使唤丫鬟出院子跑腿,多半也是三等粗使丫头去办,没有让麝月这等大丫鬟跑腿的道理?

  王夫人想到原先宝玉房里的小红,就是个有心计的,经常没事出去闲逛,结果和东府那人牵上关系。

  自己因这小红不安分,就把她撵了出去,结果东府那小子愣是抬举了她,硬生生做了荣禧堂管事丫鬟,让王夫人丢尽了脸面。

  这事在王夫人心中留下阴影,使得她对宝玉身边的一众丫鬟,都起了不小疑虑,多少有些草木皆兵的意思。

  王夫人听宝玉话语有些发虚,眉头微微一皱,她知道儿子一贯纵容丫鬟,常给她们护短,一时也不去说破。

  说道:“袭人,院子里的人你要看好,日常不要闹出什么事,现在府上不比以前了,省得给人落下话柄,我和老爷脸上不好看!”

  袭人连忙应了,王夫人又让宝玉留在房里休息,自己带着袭人出了房间。

  等到两人走到院子口,王夫人话音有些严慎,问道:“这些时日,宝玉在房里可都安稳,有没有其他什么事情?”

  袭人听了这话,心中微微一跳,说道:“其他倒没什么事,只是二爷挂念林姑娘的病情,让我出门打听了几次。

  不过,最近林姑娘都在东府调养,并没怎么来西府走动。”

  王夫人听了脸色愤懑,说道:“林家以为多读了几本书,有了一些功名,便说出那样要文要武的话,如此奚落我的宝玉。

  宝玉也是个实心眼的,如今还想着那丫头,实在是多此一举,以后宝玉再让你去打听,你应付一下就成,不要又让他牵扯起来。”

  袭人一听这话,心中一松,她在王夫人面前提这样的话头,不外乎就是想得这样的话头,只是可惜如今太太再不提宝姑娘……

  说道:“太太尽管放心,我会按太太的意思去办,宝二爷是个重情义之人,如今也是年轻才会这样。

  眼下二爷满了十五,过一二年只要成了家,心思也就稳妥了,也就不会再有这些杂念了。”

  王夫人颔首微笑:“你倒是有见识的,这话也是在理,照理按宝玉的身份,要配一个贵勋官宦之女。

  但是老爷的话未尝没有道理,不拘泥门第高贵,给宝玉找一个知礼本份的女子,好生过安稳日子,才是长远之计。

  再说,贾家本就是国公门第,我们这样的人家议亲,对家的门第高低,本也不是什么打紧之事。

首节 上一节 562/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