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583节
凤丫头,他才多大年纪,又是个没成家的,家门里的分寸,又能知道多少呢。
你这个做长嫂的多提点,他服侍的人就这几个,哪怎么成呢,你挑几个出色的,发到他房里伺候。
怎么也不能坠了荣国家主的排场,要是真挑不出好的丫头,我身边但凡有特意的,我也就给他了。”
……
正在身边服侍的鸳鸯,听了这话,一双明眸忍不住一亮……
王熙凤多么精乖的一个人,听了贾母的这番话,那里不知老太太这是要顺杆子爬。
明里说琮老三服侍的人太少,不成体统,要给他多安排丫鬟小厮,暗里不过是遮掩宝玉用度奢靡的短处。
且老太太不仅要加人,还开口用自己人,这是要乘势在琮老三身边埋钉子,真不愧姜还是老的辣,虽上了年纪,脑子一点没落下。
王熙凤目光不由自主转动,看了眼站在贾母身边的鸳鸯。
见她身形婀娜,肌润貌美,双眸盈盈,当真年华好佳人,这个琮老三,真是不得了……
王熙凤想到昨天听闻,鸳鸯知道王夫人讨要自己,便放出话锋,伺候老太太到老,一辈子也不许人,话语烈性刚硬。
要是老太太将她给了琮老三,看她还能不能嘴硬起来。
……
王熙凤说道:“老太太想到的,我也早想到了,昨儿我就和琮兄弟提过这事。
可他说身边几个丫鬟,都是从小服侍他的心腹,用得十分称心舒服,不愿意再用其他人,怎么劝也不听。
老太太这番好意,只怕他也消受不了了……
琮兄弟自己做派清简,那也就罢了,可他如今偏偏是家主,旁人还不好太越过他,我想到这事就脑袋疼。
况且,如今外头的世道,总觉得比以前厉害许多,这一年以来,家中出了多少古怪事情。
上回二老爷只是在荣禧堂多住了几日,竟能惹来这么些爱管闲事的官儿,居然联名弹劾二老爷。
宝玉不过在内院说了几句玩笑话,就能传到宫里去,那个宗人府忠顺王爷,还派人到家里这一通闹腾。
孙媳妇如今想起来,心里还是后怕得很,如今家里又传出宝兄弟的闲话。
我就担心哪个黑了心的东西,要把这些事情传到外头,给宝兄弟按个僭越家主的名头,却不知又闹出什么事……”
……
贾母一听这话,心中猛一激灵,脸上已变了脸色。
不说儿子贾政被朝官联名弹劾,单说宝玉因为宗人府的缘故,就差点被他老子活活打死,贾母如今想起都心有余悸。
王熙凤看到贾母脸色,说道:“现在琮兄弟虽承袭爵位,不过西府是降等袭爵,少了大笔爵产,公中没以前宽裕。
老太太是不知道,这半年我是到处缩减,东腾西挪,背地里也不知得罪多少人,但不管再难,也不能短了老太太和家里人用度。
只要老太太能知孙媳妇的难处,我就是再吃些苦头,也是心甘情愿的。”
贾母听了王熙凤这番诉苦,脸上也有些讪然,她也当了一辈子家,知道王熙凤说的不是虚言。
她不过是宠宝玉一辈子,把他留在西府,让他多些受用罢了。
难道她还真的没有知觉,如今是西府是大房的家业,让二房的宝玉还这等排场,已经有些不妥,她只是故作不知,得过且过……
但眼下这事已被人戳破,便再也捂不住了。
贾琮不愿意添补丫鬟小厮,就只能裁撤宝玉的身边人,不然事情闹大了,被那些奴才传了话头出门,不知会惹出什么事故……
贾母说道:“我也是当过家的,你说的难处我自然清楚,少不得只能裁撤宝玉的丫鬟小厮,省得留下话柄,大家都安生些。
只是如何裁减总要有个章法,减掉几人才算妥当。”
王熙凤早胸有成竹,说道:”依我看来,宝玉十四个丫鬟,裁减掉八人,只留六人即可,其中四个大丫鬟,两个粗使小丫鬟。
原先的十个小厮,那里用得过来,裁减为一人即可。”
贾母听了这话,倒吸一口凉气,我的宝玉还要不要脸面!
第586章 慧巧问衷心
荣国府,荣庆堂。
王熙凤提的裁撤幅度颇大,连一旁的鸳鸯听了都有些意外。
贾母心中不快,说道:“凤丫头,你这裁减的可也太厉害,宝玉只留这些人,怎么够服侍的?”
王熙凤赔笑道:“老太太多虑了,我们日常也是丫鬟小子服侍,心中多少有数,宝玉只留这些人,也是足够指派了。
以前他房里不过是人多事少,许多人白闲着,还容易惹事,这会子裁减之后,不过是剩下的人事情丰裕,并没有什么两样。
况且宝玉这等用度,我也是循例办事,因琮兄弟如今是家主,同辈的子弟不好越过他,更不用说宝玉如今还在西府……
琮兄弟身边之人,英莲和龄官不是奴籍,也都不占公中份例,不能算丫鬟。
即便芷芍姑娘是领了月钱,她勉强算在内,琮兄弟也是四个大丫鬟,二个小丫鬟,小厮也只是一个。
宝玉这等用度已和琮兄弟一样了,也算极有体面了,总不能还多了去,不然家里内外会不好看。”
贾母有些苦笑,说道:“这一裁撤,外头脸面上是好看了,只怕家里是非也少不了,要不再合计合计?”
王熙凤一听贾母这话,便知老太太说的是东路院那边。
她心中有些冷笑,如今早就变了天日,老太太还想大房二房相互牵制,她自己这老封君独坐钓鱼台。
可自己姑妈对上琮老三,她根本不是那块料,这两人能是一回事吗?
老太太还想这样不清不楚糊涂下去,索性就把这事戳破,王熙凤看了鸳鸯一眼。
说道:“老太太的意思,是担心宝玉身边人被裁撤,二太太那边会有话说,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她是宝玉的亲娘。
这事也简单,叫二太太过来说话就成了,不管如何,既然是家里的事,大家一起商议着办,总是没错的。
我再去把琮兄弟也请来,如今他可是家主,可不能事事不管,左右西府是他的家当,他也该发个话,不能老让我这嫂子做恶人。”
贾母心中一跳,自己那孙子如今闭门读书,轻易不管家里的杂事,这西府才能多些安生。
如今宝玉的人要是裁撤不了,凤丫头这话就要撂挑子,真把琮哥儿招出来说话,以这小子冷厉的性子,他还能说出什么好话。
宝玉的人多半要裁撤,自己二媳妇出面,就她那几两狗肚子,还能斗得过那小子,多半也只能讨臊。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这老祖宗脸面也不好看……
……
王熙凤看了贾母的脸色,多半也猜到她的心思,她意味深长看了鸳鸯一眼。
鸳鸯和王熙凤目光相碰,一下便有些明白过来,她厌恶王夫人对自己生了心思,又想到在后园之中宝玉那份嘴脸。
二奶奶裁撤冗余也是正理,况且他如今是家主,鸳鸯觉得他不用卷入这等琐事……
微笑说道:“二奶奶,这事并没我插嘴的份,但是觉得似乎有些不妥。”
王熙凤眼睛一亮,心中暗赞,确是个机灵的丫头。
说道:“鸳鸯姐姐不用外道,你得老太太教诲,一向是有些见识的,有什么话尽管说,我和老太太也好过份参详。”
鸳鸯笑着看了贾母一眼,贾母点了点头。
鸳鸯才说道:“三爷自己就用几个丫鬟,这做派再低调清减不过,据我看请他来说话,必定是赞同裁撤的。
三爷眼看要下场考功名,何必还去打搅他呢。
况且裁撤的是西府丫鬟和小厮,二太太如今是东路院的主母,让她给西府的事出主意,这岂不是为难二太太。
这等裁撤分派人手,也就家里常有的事,只老太太和二奶奶拿主意就足够了,事情办起来也顺当轻便,下面的人见了也信服。”
王熙凤心中称赞,好厉害的丫头,这话说的乖巧伶俐,严丝合缝,竟比自己说的还没破绽。
她这话明里顾着二太太的脸面,暗里却是断了她掺和进来牵扯,虽是一心给琮老三站台,但也正合自己心意。
贾母无奈点了点头,说道:“鸳鸯这话也在理,就这么办吧,至于裁撤那些人,让宝玉自己挑合用的就是。”
……
伯爵府,贾琮院。
贾琮的书案上整齐码放好几摞书籍,这些都是这半年以来,柳静庵给他罗列的研读书名。
这些书籍除去小部分私家时文集注,其余都是文、史、农、法、军等各类著述。
这些著述都是柳静庵精心筛选,作为贾琮策论习作之根基,对他下场春闱有相当助力。
这些书籍他在金陵公差之时,都曾抽时间研读,回到神京之后,也花了不少时间揣摩。
如今临考在即,他又将这些书籍重新翻阅,最近来往洛苍山请益,大都也是从这些书籍中设问。。
虽然都是重读复习之书,有些书他读得极快,但有些书却看得很慢,反复揣摩贯通。
如今离三月十八日下场,剩下已没多少日子,贾琮的书房紧闭,除了英莲和龄官,旁人都不去出入,让他安心备考。
院子堂屋之中,一个早已收拾干净的考箱,摆在南窗下罗汉床上。
黛玉和芷芍在那里说话,两人已开始给贾琮整理入场的家当。
几只已开墨完毕的紫毫湖笔、一块上等葫芦端砚、几块用过的上等宋墨、还有一对荔枝冻镇尺。
这对名贵的镇尺,还是前几日在城东皇陵守制的甄芳清,特地让刘显家的送来,赠给贾琮作为入场贺礼。
晴雯又挑了两身换洗衣物,放进考箱备用。
芷芍取了一块骆绒褥子,一条熊裘披风,也折好装入考箱。
贾琮要在考场监号之中,度过九日时间,晚上睡觉都在里面。
如今虽已三月末,但神京春夜还是颇为料峭,必要的安寝保暖之物,都是必不可少。
廊外屋檐下,还挂着一对粗壮的竹筒,被龄官和豆官仔细刷洗,用有沸水煮过,挂着檐下晾干。
等到贾琮入场之时,这两个竹筒会装满凉透的开水,足够贾琮在号监的日常饮水。
众人一边归置东西,一边说说笑笑,心中对贾琮春闱之后,都心怀期待。
……
不知不觉时间临近午时,贾琮走出书房稍作歇息,正和黛玉等人闲话。
见五儿正进了堂屋,看模样是从西府回来。
她见了贾琮说道:“三爷,宝二爷房里人口裁撤之事,二奶奶已回过老太太,原先十四个丫鬟,裁剪到六人,小厮只留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