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80节
在场贡士听了此言,心中都欣喜雀跃,他们都是举业卓越之人,自然都知道传胪大典之事。
春闱殿试定榜之后,朝廷会在皇极殿对名列三甲之人,举行传胪唱名之礼,一甲三人会当庭封官,名入翰林,荣耀无比。
但是二甲和三甲之人,却没有一甲这般荣宠夺目,他们须经过朝考之后,翰林院监察考证,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的资格。
虽说通过朝考获得翰林之资,但是朝考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过程和形式,因为朝考也需要具备前提。
只有名列二甲前列之人,通过朝考才有机会入翰林院,大周官制定律,京都六部及各衙三品以上,内阁勋臣待选,非翰林不选。
整个翰林院官员设有定额,不是任何三甲进士都进入,遵循宁缺毋滥,彰显身份清贵。
因此,列甲靠后之人,即便去参加朝考,入翰林的机会等于无。
嘉昭帝将名声受污的林兆和,打入二甲末流,按照大周官制常规,就等同决断他的翰林之资,以免生出非议。
贾琮和在场同年告辞之后,登上马车匆匆回府,车轮滚滚,卷起烟尘,透着严正从容之气,在场不少贡士不由自主,驻足目送。
此刻,不少人都想到一问题,贾琮已官居正五品,可是即便头名状元,朝廷封官也不过从六品翰林修撰。
不管贾琮是不是状元,他注定都是传胪大典之上,光彩耀眼的异数……
……
伯爵府,外院正堂。
贾琮从礼部南院赶回府内,见堂中侧坐一位宫中内侍,在那里饮茶静候,正是乾阳宫六品值守太监袁竞。
贾琮笑道:“贾琮今日去礼部看榜,让袁公公久等,失礼之处勿怪。”
袁竞笑道:“威远伯客气,咱家出宫之时,已闻听喜讯,特来向伯爷宣诏。”
贾琮连忙让管家摆上香案,袁竞展开圣旨念道:
“国之伦才,以臻世无遗珠,文华高登,不负圣贤纶音,鳌头独占,鸿誉士林殷望,不特海内虔尊,抑亦社稷倚重。”
“朕感举业荣盛,君臣相祝殷殷,谨宣皇榜首甲,雍州神京贾琮,五月二十五日,辰时入皇极殿,奉迎传胪大典,唱名拜官,以彰荣耀。”
袁竞宣读过圣旨,笑道:“短短数载之内,威远伯光彩耀目,绵延不断,应接不暇,着实让咱家大开眼界,钦佩之至。”
贾琮寒暄说道:“袁公公太过誉,劳烦到府宣诏,还请留下盘桓片刻,让贾琮一尽礼数。”
袁竞微笑说道:“多谢伯爷盛情,只是还有圣旨宣诏,可不敢耽搁。”
贾琮问道:“据我所知殿试贡士三百余人,都需要参加传胪大典,公公这传诏……”
袁竞笑道:“威远伯乃是新科进士,不知其理,也在常理,贡士虽有三百余,能得到圣上传召之荣,不过一甲三人耳。
二甲三甲贡士,皆有礼部衙差,依各人录名住址传信罢了。”
贾琮送走袁竞,便连忙返回内院,还没走到自己院门口,便看到迎春、黛玉等姊妹已迎了出来,笑意盈盈,满脸喜气。
方才贾琮去外院正堂接旨,英莲和晴雯早把喜讯传回内院。
姊妹们人人向贾琮道喜,史湘云欣喜之余,似乎有些不足,说道:“三哥哥已得了解元、会元,要能再得状元,岂不是更美了。”
黛玉笑道:“你这人好生贪心,这是让三哥哥把天下好处都占了,三哥哥才十五岁,三元及第,实在太惊世骇俗。
俗话常说,月有圆缺,事有荣衰,过犹不及,反而不美,三哥哥眼下这般,便也是最好。”
迎春笑道:“林妹妹这话,正合我心,琮弟双爵贵勋,朝廷正官,双元登科,风光荣耀,早已冠盖同伦。
进士及第,仕途通达,已经足够,那些虚名,有与没有,都不打紧。”
湘云莞尔笑道:“二姐姐只要说起自己兄弟,什么都是最好,除了三哥哥之外,她什么都不放眼里,有与没有,都不打紧。”
众人听了这话,都不由发笑,仔细想来,湘云说的真是半点没错……
姊妹们围着贾琮说说笑笑,一起便往他院子而去,迎春让丫鬟绣橘去荣庆堂报喜,又让人向外院传信,燃放烟花爆竹庆贺。
……
荣国府,东路院,外院正堂。
贾家二房和桂花夏家本日定亲,两家事先皆排定吉时,这里辰时一刻,王夫人便安排官媒,将宝玉的男命庚帖送往夏家,示为求亲。
等到巳时一刻,夏家请官媒送来夏金桂女命庚帖,作为回帖,以全两家定亲之礼。
贾收到女方庚帖之后,王夫人又下帖宴请夏太太,两家共贺秦晋之喜。
正堂之中气氛喜庆,夏太太本为寡居,但如今两家已成亲家,又是首亲之日,倒也不用避讳。
贾政和王夫人都是一身新衣,陪着夏太太在堂中说话,宝玉和探春皆在一旁陪坐。
探春穿淡蓝折枝梅花刺绣圆领袍,纤腰扶柳,秀雅俏丽,云鬓如墨,颊晕幽香,头上精致红宝凤钗,光华闪动。
虽然她只是陪坐,几乎没有说话,但神情气韵,文采精华,娇艳英媚,甚为动人,给堂中平添璨然丽色。
坐在探春左首的宝玉,是为今日主角,一身华贵红艳,也算夺人眼目。
他今日缘订佳人,本该意气风发,却眼帘低垂,神思不属,多少有些魂不守舍。
贾政一边和夏太太寒暄几句,以尽两家姻亲之意,目光偶尔掠过堂一对儿女。
探春神采灿灿,芳华夺目,宝玉却神魂游荡,七魄不归,让他不禁皱眉,不过今日亲家在堂,他不好发作罢了,不然必定要训斥的……
……
东路院黑油大门,侍书坐东府马车匆匆赶来,下车后快步进了院子,对身边路过丫鬟仆妇,视若不见,只是匆匆赶往内院,小脸跑得通红。
等到走到正堂门口,才慢下脚步,乖巧的侧身进入堂中,贾政和王夫人都不在意,但探春看到侍书,美眸却是一亮。
探春离开东府之时,就留下侍书探听消息,如今见她进来,必定是已得了贾琮上榜的消息。
侍书见了自己姑娘神色,连忙走到探春身边,附耳把贾琮得中一甲的消息说了。
即便此刻正当宝玉大喜,堂中尚有长辈贵客,探春依旧喜动颜色,难掩欢欣。
此时,外院一个婆子进来,说道:“老爷的小厮从东府过来,说是得了要紧消息,但因有女客在堂,不便入内,让我来传信。
他说东府那边得了消息,琮三爷进士及第,高中一甲榜眼,特来告知老爷。”
那婆子话音刚落,满堂俱惊,探春已笑颜逐开,愈发俏美动人,贾政惊喜交加,生出满脸笑容。
贾政笑道:“没想到今日双喜临门,琮哥儿名入一甲,这等举业华彩,贾家自金陵开府,百多年从未有之文华盛事。”
王夫人听了这话,几乎用尽全力才绷紧脸皮,以免做出脸色,让夏太太察觉而丢了脸面,心中却如同吃了堆苍蝇一般恶心。
今日是宝玉定亲大喜,原本多好的一件事,东府那小子偏今日中劳什子狗屁榜眼,生生抢走宝玉的风头喜兆,真是命中的魔星!
宝玉听到贾琮又来闹事,脸色一片苍白,原本今日定亲,生生斩断他多年奢望幻想,心中已极不情愿。
贾琮偏巧赶在今日,弄这禄蠹酸腐之事,劳什子一甲,狗屁榜眼,也值得这般得意炫耀,这要生生呕死自己这清白之人。
自己妹妹探春竟这般欢喜,可见林妹妹等姊妹,必定也更被那人哄骗,从此愈发泥足深陷。
宝玉想到这些,心中热血沸腾,悲愤交加,满腹癫狂痛哭之念,已要呼之欲出……
第653章 双喜临门庭
荣国府,东路院。
夏太太当堂听说这等消息,心中也是一片惊骇,心想那贾琮当真能为惊世,洪福齐天。
前些日子不仅中了头榜会元,而且还被皇帝升了官职,这才过去多少时间,居然又得了一甲进士。
这等桩桩占尽风光,事事独占鳌头,真是闻所未闻,模样还生的世间少有,怪不得女儿只见他几面,就这般神魂颠倒……
夏太太心中暗自庆幸,好在今日是两家定亲之喜,按照风俗,男女成亲之前,不得相见,所以今日女儿才没来贾府。
不然要是遇到这等情形,以女儿对贾琮的迷恋,只怕当场要失态生事……
夏太太虽心中思虑,脸面上的热络,却是半点都不少。
笑道:“进士及第,那可是文曲星下凡,天大的荣耀,当真要恭喜贾老爷了。
都中盛传,府上威远伯,文武双全,少年才俊,今日亲耳所闻,果然名不虚传。
我倒是常常听说,威远伯从小在贾家二房养大,他能有今日荣耀,必是贾老爷自小悉心教导之功。”
夏太太人精一般的人物,平时和王夫人闲谈,多少听出些二房和贾琮的牵联,方才贾政听了贾琮及第喜讯,又是这般由衷欢喜。
哪里看不出贾政的心思,自然是顺着杆子说好话,花花轿子抬得极为妥帖。
贾政听了夏太太的话语,心中颇为受用,也觉得这位亲家算个明白人。
抚须笑道:“琮哥儿自小天资颇高,读书刻苦,贾家子弟中无人可比,向来最得我心,我对他从小也最为关顾。
但他能有今日成就,却是得了静庵公的悉心教诲,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当真是半点不错。”
夏太太是个生意人,金万两最清楚,静庵公是什么,却没听说过,猜想必定是贾琮的读书师傅之类。
此时贾政思绪有些漂移,突然想着贾琮有今日之功,和拜得名师有极大关系。
要是自己的宝玉,也能得静庵公教导,说不定也会有前程……
只是这话连他自己都有些不信,不说宝玉能不能成事,要让文宗学圣收个四书都背不通的弟子,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年贾琮可是中了雍州院试案首,才被静庵公收入门墙,可知这位老文宗眼界有多高了。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宝玉,大喜之日,脸上还带着不称心的古怪表情,当真不知所谓,立刻心中有些羞耻,将宝玉拜师的想法掐灭。
不管如何,荣国出了贾琮这样的子弟,不仅靠举业发迹,进士及第,还名入一甲榜眼,当年宁国一脉贾敬都远远不如。
想到这一桩得意之事,一时之间对儿子宝玉的失望,都被掩盖了过去。
此时,东西两府方向,陆续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想来是因贾琮进士及第,两府正在燃放爆竹庆贺。
贾政一脸喜色,探春也是笑意盈盈,唯独王夫人脸色强忍不悦。
夏太太在旁冷眼旁观,愈发将二房和贾琮的关系,看得清晰通透。
贾政笑着对探春说道:“探丫头,今日是宝玉大喜,亲家莅临,我和太太不便走动。
琮哥儿如此大喜,两府肯定要忙碌,一应待客筹备需要谋划,明日必定有贺客上门。
进士及第之后,宫中必有传胪大礼,这两日他可不得闲,这里有我和太太在就成,你去东府帮琮哥儿一起操持俗事。”
探春听了心中欢喜,说道:“老爷想的周到,我这就过去,帮三哥哥和二姐姐一起操持。”
一旁的夏太太看到这场景,心中也惊讶,外头传言果然半点没错,这贾老爷对贾琮十分看重,当真视同己出,对亲儿子宝玉也不过如此。
今天是宝玉定亲的喜日子,他听说贾琮进士及第,看他那副欢喜劲头,就像自己中了进士一样。
他自己忙着儿子定亲之事,一时无法脱身,便派自己女儿帮贾琮操持俗务,这份亲密可是不同一般。
这位三姑娘听了贾琮中了进士,那副欢喜的样子,怎么都不像是对待隔房的堂兄,就像是对自己亲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