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86节

  荣国府,荣庆堂。

  这里大早,贾琮入宫之后,东西两府便里外忙碌,到处洋溢喜庆气氛。

  因贾琮进士及第,来西府拜谒的贺客,多为贾家世交勋贵和姻亲故旧。

  辰时将尽,贾政便带着王夫人、宝玉入西府,在贾琮不在之时,帮着贾母接待老亲贺客。

  王夫人虽不愿见贾琮得意,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何况到西府帮着待客,是自己老爷的意思,夫为妻纲,她也没不来的道理。

  再说她也愿意多来西府走动,也好在世家老亲面前多露脸。

  否则旁人倒以为,二房搬出荣国府,就和贾家正溯没了牵扯,真觉得二房成了偏支,岂不是丢脸。

  至于宝玉却和王夫人不同,他虽平时爱在西府腻味,也好借此亲近家中姊妹。

  但这几日是贾琮及第之喜,这种让宝玉恶心的禄蠹之事,他是绝不愿沾惹的,否则岂不白白玷污了自己。

  但宝玉再自诩情怀清白,心志何等不迈俗流,行动何等卓然独立。

  只要父亲贾政对他不屑冷哼一声,宝玉立马就原形毕露,变成怂包软蛋,历来都是如此……

  所以,今天也同往常一样,即便心中不愿,最终还是低眉顺眼的跟来。

  宝玉刚走近荣庆堂,就看到堂口挡帘掀开,两个身形绰约动人的女子,正从荣庆堂中出来。

  他眼睛不禁一亮,这两个女子都十五六岁年纪,体态苗条婀娜,姿容俏美无双,皆为一等一人物。

  宝玉认出其中一人,便是让他心心念念的五儿,另一女子举止如兰,气度出尘,比起五儿还要出众几分。

  宝玉一向都在这些上下功夫,这人虽少来西府,宝玉并不常见,却一眼认出,正是贾琮的大丫鬟芷芍。

  他听说过芷芍曾出家修行的故事,私下认为与自己好佛禅的情趣,竟有几分契合之处……

  只是这位芷芍姑娘,兰心蕙质,深居东府,从不爱走动,宝玉虽久有仰慕,却未有亲近说话的机遇,深以为憾。

  如今又再见到,心中顿生伤春悲秋之感,赞叹芷芍俏美动人,自己身边丫鬟,竟无人能及一二。

  又见她和五儿都手捧精致饰盒,俏脸红晕,神情娇羞,看着虽动人,却又有些古怪。

  他本满怀不愿的来西府,却偶遇两个出众女儿家,原先不愿不快,顿时一扫而空。

  心中又自怨自艾起来,早知如此,就应早些过来,方才荣庆堂也好偶遇说话……

  此时他的目光像是被黏住一般,一直追随芷芍和五儿走远。

  直到贾政在前面哼了一句,宝玉才屁颠着跟上。

  只是走到荣庆堂门口,他实在忍不住心中好奇,故意慢下脚步,等到贾政和王夫人进入堂中。

  他赶紧问掀开门帘的琥珀:“琥珀姐姐,东府芷芍和五儿两位姐姐,怎一大早就来荣庆堂,可有什么要紧事?”

第657章 纳房分亲疏

  荣国府,荣庆堂。

  琥珀从小服侍贾母,自然清楚宝玉的为人,甚至连宝玉想招惹鸳鸯,她也心知肚明。

  如今见他这等神色,这种问话,哪里不知他的心思,定是瞧着人家姑娘好看,又生出牵三挂四的念头。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要扔。

  如两府没有贾琮这样的人物,宝玉在贾家也算个周正公子,对丫鬟们嘴甜口乖,颇有些人缘。

  但众人见识过贾琮的光彩夺目,再照见宝玉就都是一身毛病,言语虚妄,行动乖张,举止看似自矜,实在暗藏猥琐。

  加之前面出了金钏的事,差点丢了一条小命,闹得沸沸扬扬。

  如今除宝玉房里袭人等丫鬟,因都上了烙印,没有其他出路,一味对他奉迎热络,西府其他丫鬟对宝玉已敬而远之。

  像琥珀这等贾母身边的大丫鬟,日常所见比旁人更多些,她亲眼见过贾琮如何厚待长姐,将原先无人问津的二姑娘,宠成了东府的管家小姐。

  这才是真正疼惜爱护女儿家,比宝玉嘴巴甜言蜜语,事后撒丫子跑路,两者实在不能相比。

  琥珀碍着贾母的脸面,日常对宝玉都是以礼相待,但说心里会向着谁,几乎是不用考虑的事。

  一个是正经家主伯爷,一身本事,待人以诚,一个是偏门纨绔少爷,一事无成,好色轻浮,这都用不着去掂量的事。

  现在宝玉问话暧昧,琥珀心灵嘴巧之人,自然踩火头泼凉水,随手而为之事……

  她微微一笑,说道:“可不是要紧事吗,而且还是喜事,三爷今年满舞象之年,按府里规矩,要行纳房之礼。

  老太太选定吉日,正好就是今天,所以一大早就请芷芍和五儿姑娘。

  方才在荣庆堂里面,两位姑娘向老太太奉茶行礼,老太太赏了贵重头面首饰,以后她们俩就算三爷正经屋里人了。

  老太太还说,三爷如今大孝在身,这几年都不能娶亲,眼下有了屋里人,说不得三爷能早些开枝散叶,多美的事。”

  宝玉一听这话,脸色顿时煞白,屋里人、奉茶行礼、开枝散叶等话语,听得他心中如遭暴击,一时忘记入堂,仰头看天,一脸悲忿欲绝之态。

  至于他心里悲愤何来,心思龌龊轻浮,自然难对人言。

  不过是自己有之,都是赤条条清白白之事,他人有之,都是亵渎女儿蹈入污浊之举。

  此时,堂内传来贾政的声音:“宝玉呢?”

  正一腔悲情酝酿正浓的宝玉,刚刚进入状态,被贾政轻描淡写一句,顿时吓得哆嗦,一下便收了神通,慌忙进入堂中。

  ……

  此时,鸳鸯从不远处风雨游廊走来,见到琥珀放了门帘,正站荣庆堂门口,脸色神情还有些古怪。

  她走过去问道:“你怎么一个人站这里,刚才和宝玉嘀咕什么呢?”

  琥珀见是鸳鸯,将她拉到一边,在耳边咬了几句,将方才的事说了,又说道:“这宝二爷愈发古怪起来,像天底下生得好的姑娘,都关他事情一样。

  三爷收屋里人,又不关他的事情,也没有个高低算计,摆出那副脸子,也不知给谁看的……”

  鸳鸯听了微哼一声,说道:“宝二爷不是一辈子都这样,这也不稀奇了,他也就自己心里闹一阵,谁又会当回事。

  如今他定亲了,等到娶亲之后,搬回东路院去住,大家也就清静了,你想看他脸色,也瞧不着了。”

  琥珀轻笑道:“就是这个道理,那位宝二奶奶可是厉害的,以后有她坐镇,宝二爷也不会作怪。”

  鸳鸯神情奇怪,问道:“你这话奇怪,你才见过人家几面,怎么就知道夏家姑娘厉害了,我瞧着她相貌出众,举止大方,可是正经千金小姐。”

  琥珀笑道:“鸳鸯姐姐说的是没错,可你也不想想,桂花夏家好大名头,夏太太寡妇失业的人,能把家业操持那么大,该是多厉害的人物。

  她养出来的女儿,你说会不厉害吗?”

  鸳鸯笑道:“这话倒是在理,按这样说宝二爷也算有福了,他自己倒也罢了,娶了这样的媳妇,说不定就撑起门户了。”

  琥珀又问道:“这一大早的,你从哪里回来?”

  鸳鸯笑道:“今日一早,史家大太太过府道贺,她知道官场上规矩,说三爷是一甲进士,今日进宫受礼,按惯例是要封官的。

  说这是进士及第的规矩,到时候又是一喜,老太太听了就让我去东府走动,看有没有宫里的消息。

  我去东府呆了许久,都没等到消息,那边忙着待客筹备,二姑娘她们都操持事情,我又插不上手,不好在那里闲等着,便先回来了。

  晴雯说要是得到三爷喜讯,就让人报到荣庆堂。”

  琥珀说道:“如今老太太也和以往不同,愈发在意三爷的事情。”

  鸳鸯笑道:“这也是常理,你听说过谁家爷们,能像我们三爷这样,一年到头都这般风光体面,老太太是个有福气的。”

  两人闲话了几句,也不好耽搁太久,便都回了荣庆堂。

  ……

  荣庆堂中气氛融和,济济一堂,不仅贾政和王夫人在座,薛姨妈今日已大早过来,陪着贾母说话待客。

  因如今宫中传胪大典还在进行,因此许多贾家许多世袭老亲,都还没来得及上门道贺。

  贾母等人还算有些空闲,自家几个人在堂中唠嗑。

  在座的还有忠靖侯李氏,陪坐的还有史湘云。

  宝玉原本以为,东府姊妹也会来走动,却没想到来史湘云一人,心中有些失望。

  今日忠靖侯李氏大早就过府,给自己姑母道喜,因史鼎今日也要入宫观礼,所以并没一同前来。

  好在宝玉入堂之时,李氏刚和贾母絮叨过贾琮封官的事,不然宝玉听了又要膈应。

  此刻他坐在那里,想到方才琥珀的话,心中还有些不自在,连湘云和她说话,他都有些心不在焉。

  只是他坐下没多久,便听李氏说道:“姑太太,原本我想接湘云回去住段时间,可这丫头就是不肯,一味在姑太太这里闹,让你老费心麻烦。”

  贾母笑道:“这有什么麻烦的,她从小就有一半时候在我这里养,只要她还没出阁,我都帮你们养着,不用你们操一点心,你说可好。”

  李氏笑道:“那自然是好事,有姑太太教养湘云,那可是她的大福气,以后出阁也多层体面。”

  一旁湘云听了心中稀罕,怎么老太太和婶婶,突然说起出阁的事,我这才多大年纪,用得着唠这种事吗?

  出阁有什么好的,如今这样才真痛快自在呢……

  ……

  宝玉方才在门口,刚被琥珀踩火浇水,心中正不自在,听到湘云出阁之类的话,心中更生郁闷,觉得世事苦涩,这些钟灵毓秀最终都会离他而去……

  薛姨妈心中叹息,这琮哥儿还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加袭荣国爵还不算,这回子又成了一甲进士公,愈发高不可攀。

  史家太太这是打起哑谜了,老太太连养到出阁的话头,都已经说了出口,多半要肥水不流外人田,把自己孙子便宜给自家侄孙女。

  薛姨妈想到自己女儿死心眼,如今还在凤姐院里,帮琮哥儿操持西府事情,可女儿要想遂了心愿,只怕是跋山涉水都难赶上趟……

  薛姨妈听出堂中话外之音,王夫人自然也不会听不出来。

  她心中不禁有些冷笑,当初琮哥儿要不是被宫中赐婚,后来又接着亡了大老爷,事情不得便利,只怕老太太早把湘云许给他定亲。

  如今史家人见这小子成了进士,愈发看上的他的前程,话里话外的暗示,这是想旧事重提,老太太看来也乐意的很。

  她们倒是算计的清楚,琮哥儿三年大孝过去,湘云也正好过了及笄之年,可不是正养到出阁吗……

  他们都以为这小子是个好的,光看重他外表体面,却不知他内里淫邪,早就暗地里和宝钗搞到一起,恬不知耻的货色!

  要不是顾忌妹妹的脸面,不想以后姊妹反目成仇,断了一条后路,自己早就嚷出这件事情,看那小子以后还有什么脸得意……

  ……

  忠靖侯李氏笑道:“姑太太府上可算是喜事连连,宝玉刚定下亲事,琮哥儿又进士及第,这是仕途青云直上,还带着子孙红喜盈门。

  宝玉如今算是妥当了,桂花夏家也是神京有名的门户。

  眼看着宝玉就成家立业,只是琮哥儿却不巧,如今孝礼未尽,三年后怕是要十八了,也真是一年大似一年。

  好在姑太太想的妥当,挑好日子给他安排了屋里人,也让琮哥儿赶上双喜临门。

首节 上一节 686/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