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734节
但那日早朝群臣弹劾甄家,嘉昭帝下旨严查甄家之案,闹出极大风声。
贾政虽没资格入朝听政,却也听同僚详说此事。
因甄家和贾家同为金陵世家,两家几辈子素有往来,上年因为宫中赐婚之事,两家还差些成了姻亲。
所以贾政对这事颇为入心,回府后还和王夫人提过一次,王夫人多少知道甄家眼下正在犯事。
因此刘宝正家的说明事由,王夫人对收藏甄家私银之事,一时间有些犹豫。
但刘宝正家的巧舌如簧,将此事说的并无风险,又让她让有些动心。
王夫人也是出身世家大族,自然和王熙凤一样听多世家典故,家道中落藏银保身,也是大家门第常有之事……
刘宝正家的见王夫人神情犹疑不定,想起昨日在西府的遭遇,一颗心已提到嗓子眼。
言语略显急迫说道:“贾太太倒不必多虑,即便东西先放到府上,事情必定做的隐秘,外人难以得知。
即便外人听说风声,真要在其中挑刺生事,这些财货金银之上,又没刻上甄家的名字。
那个还能硬说是甄家东西,太太只说是府上家藏,旁人如何能分清……”
刘宝正家的这话十分大胆,她也是走投无路,有些孤注一掷。
王夫人听了这话,心中一阵狂跳,提紧的心思一下松了大半……
刘宝正家的继续说道:“这一小箱物件,只是给你家哥儿的红喜贺礼。
我家太太临行前交待,贾太太能施以援手,甄家感激不尽,必定要另有重谢。”
王夫人听了这些话,愈发心动起来,她刚才听刘宝正家的说过,这次运来的一共十三口大箱子。
王夫人看了眼案几上的小箱,甄家略表心意这口小箱,里面的珠宝财货布下四五千两。
那十三口大箱子,这得值多少银子……
……
此时,刘宝正家的数番言语,已真正撬动了王夫人的心防。
她想到刘宝正家的担心王熙凤年轻不顶事,这次特找自己这辈分高的。
如果自己不敢接这份银子,这婆子转身找了王熙凤,凤丫头如接了这批银子,那自己可就成了贾家的笑话。
那婆子回到金陵说起,在金陵娘年老亲之中,自己还会成为他人奚落的对象。
这等丢尽脸面之事,以王夫人的深谋远虑,绝对不允许出这种错漏。
而且,刘宝正家的那句银子没有刻字,不得不让王夫人妄念丛生。
要是甄家真的出了大事,这十三口大箱子岂成了无主之物……
自从二房失去权柄,被人生生挤兑出荣国府,让王夫人屈辱万分,心中一直憋着一口郁气,一直都喘不直……
还有她的宝玉,堂堂荣国府嫡子嫡孙,这么尊贵出色的人物,连成亲银子都捉襟见肘,实在让人心酸。
为何他们二房就要受这等屈辱,就不能像东府那小子,日日占尽阖族风光。
王夫人想到这些,不由胆气横生,心中愈发笃定主意。
慨然说道:“刘家的,贾甄两家是金陵世交,几辈子的交情,守望相助是应有之义,这事……”
王夫人正要说出义不容辞、施以援手之类话语。
突然听到正堂门口传来脚步声,传来俏巧利落声音:“太太,此事不妥,还请三思!”
……
刘宝正家的见王夫人话风松动,知道她要应允此事,心中不禁欣喜若狂。
她从金陵带来的十三口箱子,哪里是万贯金银,而是火热要命的烫手山芋。
她心中巴不得早些甩出去,好让自己齐全的返回金陵,至于后事如何,她却撂开手管不着了。
只等王夫人说出应允之语,她就会趁热打铁,将箱子快速送入东路院,就此万事大吉。
做梦没想到这要命时刻,居然会有人说话,未见其人,话音锋利,明明是要来坏事!
她回头望去,只见进了个年轻姑娘,美貌俏丽,削肩细腰,高挑成材,亭亭玉立,姿容绰约。
一双水汪汪的明眸,闪动着削冰截玉般的清冷眼神,让人有些不敢逼视。
……
王夫人见探春突然闯入,身后跟着丫鬟翠墨,而且出言不善,让自己在世家女眷面前,如何抹得开脸面。
皱眉说道:“三丫头,我正在堂中待客,你这说的什么话,也太没规矩了!”
探春脸色微微发白,今日家中父亲不在,三哥哥一时又不得过来。
自己如不截断话头,让太太言辞上应允这婆子,即便箱子不得送入,也从此留下话柄。
上回宝玉在内宅说了几句僭越之言,不出两天时间,宗人府就上门下文训斥,闹出好大一桩丑事。
三哥哥曾说过,神京贵勋豪门之内,都有朝廷中车司眼线,否则宝玉几句歪话,如果会传到外头。
今日之事一旦落下口实,往日之危未必不会再现。
如再像上次那样闹得沸扬一片,御史上本弹劾不轨,老爷还要不要做官,以后还如何见人。
她想清楚这些,微微咬了下樱唇,大着胆子说道:“太太有所不知,这甄家刘大娘昨日已去了西府。
找了琏二嫂子游说,要将他家财货箱子藏在西府,二嫂子知道甄家已是戴罪之身,只怕有抄家落罪之祸。
他家私银形同赃银,我们贾家一旦沾惹,必定要惹上朝廷罪名,给家门带来灾祸。
所以昨日二嫂子就已回绝了她,这也是三哥哥的意思。
没想到这位刘大娘好不晓事,西府已回绝之事,不过一日之隔,还来东路院在太太面前蒙混。
女儿担心太太被她欺瞒,即便在太太面前不敬,也一定要出言阻拦,就算违了家法,也甘愿认罚!”
王夫人听了这话,满腹愤怒,脸色铁青,眼神冰冷的看向探春……
第688章 问礼护娇颜
荣国府,东路院,外院正堂。
即便刘宝正家只是甄家奴才婆子,探春一番话还是留了礼数,依然称其为刘大娘,并没对她严词训斥。
但言语之间,述说原由,辞锋锐利,已是毫不留情面。
刘宝正家的心思狡黠,是个巧舌如簧之人,但探春这些话语,将她底子揭了干净,不由大惊失色。
只是对方句句都是实情,根本让她难以辩驳,一时之间哑口无言。
一旁王夫人已满腔愤怒,一张脸皮泛出赫红之色,强忍住破口大骂的冲动。
刘宝正家的居然当面诓骗她,这婆子明明已去西府找过凤丫头,被人家扫地出门,才来东路院找自己帮扶。
她方才不是嫌弃凤丫头年轻不牢靠,不愿舍近求远,特意来找自己这德高望重的,原来都是随口扯谎。
自己竟成了人家替补的剩货,岂有此理,这婆子当真瞎了心!
在这些世家大户眼里,自己做了荣国府十几年当家太太,还不如王熙凤这等晚辈小媳妇。
世人竟都没了见识,简直荒谬之极!
……
王夫人既恨被刘宝正家的轻视,更恨探春不顾及自己脸面,竟然当面戳破此事,让自己这嫡母脸面丧尽!
此事一旦传扬出去,就会成为神京勋贵高门笑柄,自己还有什么脸面见人。
这三丫头明知刘宝正家的去过西府,早晨假模假式拜见自己,却只字不提,让自己上这种恶当,当真可恶至极!
眼下自己困在这狭小膈应的东路院,只凭着探望宝玉或拜见老太太,才能踩一踩西府的门槛。
这丫头却堂而皇之在东府做小姐,锦衣玉食,排场体面,东西两府,出入自如。
她只是个卑贱的庶女,居然比自己这二房主妇嫡母,还要风光得意百倍,当真是尊卑不分,不知所谓。
她明明对东西两府的根底,知道的一清二楚,却从不和自己透露半句,女生外向,胳膊肘往外拐。
必是见自己这嫡母失势,心里不知怎么轻视耻笑,哪里还把自己放在眼里。
她日日和琮哥儿厮混,把一个堂哥哥当亲哥哥一般,从没见她对宝玉这正牌兄弟,一心一意的抬举帮衬。
她既在琮哥儿面前这么得脸,凤丫头要裁撤宝玉身边人,也不见她在琮哥儿面前帮兄弟说话。
但凡她说上几句好话,宝玉何至于弄得这等没脸。
好好的贵勋公子,荣国府嫡传,身边只有五六个丫鬟服侍,竟落得如此寒酸。
自己一向心慈手软,从小对这三丫头颇为宽容,却弄出个不敬嫡母、不亲兄弟的白眼狼,当真是养虎为患!
……
王夫人生来就是偏执狭隘的性子,从小就是金陵王家嫡长女,娇宠惯养。
贾敏出嫁之后,她更成了宁荣两府年轻女眷顶尖之人,做了十几年荣国当家太太,早习惯了高高在上。
自从贾家二房失去正溯之位,被迫搬出荣国府,一直是王夫人无法接受的挫败。
她既不能接受二房没落,从此难以翻身,内心又不愿归咎于自己。
不愿承认是自己阴狠狭隘,才让二房败落于此,那就只能在他人身上找错处了……
二房失去了爵位,她的宝玉过得愈发失意,都是贾琮阴险狡诈,抢走了二房的权势,夺走了他宝玉的气运。
她对庶女探春落居东府,从来不予反对,好让二房在东府埋下楔子,便于自己牵扯掺和正府之事。
探春便要对她感恩戴德,一心向着自己,时刻告知两府内务底细,贾琮日常隐私举动,让她有逞势弄权之由头。
探春如不是这样去做,便是不守孝道,不敬嫡母,便是自己养的白眼狼……
总之二房堕落如此,自己失去国公府当家太太名分,自己的宝玉连官宦之女都无法匹配。
这一切的恶果,都是他人迫害所致,她和她的宝玉何其无辜。
她和宝玉须得到所有人赞许惋惜,世上该有的得意,本该都是他们的,烟花孽种、偏支庶出如何能配……
……
刘宝正家的被探春的话,怼的无言以对,心中羞恼无比,想着今日之事,多半要被这死丫头坏了。
她在大宅门混一辈子,心思刁钻,最会察言观色,讨主子欢心,不然甄大太太也不会派她做这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