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744节

  三人接过北静王的奏章,快速浏览一遍,脸上也露出古怪的神情。

  北静王在奏章之中,先是恳述其情,言王府与甄家藏银之事,绝无半点瓜葛。

  甄家奴仆上门向王妃投帖,只言寻常家礼之事,并未提起藏银之意。

  其人在锦衣卫供述之言,完全是恶意污蔑。

  又言甄家身为获罪之门,不思悔过自新,藏银枉法,蒙蔽视听,罪愆已昭。

  北静王府虽为金陵甄氏姻亲,绝不敢因亲亲之情,与其同流合污。

  奏章末尾,水溶对甄应嘉之举,痛陈利弊,恳请圣驾予以严惩,不可因皇恩宽宥而姑息养患……

  ……

  韦观繇等人看过这份自辩奏章,心中都颇为震惊,还有一丝油然而生的寒意。

  素闻北静王水溶颇有贤名,却从不知他这等深明大义。

  甄应嘉可是他的老泰山,他为让北静王府撇清此事,言辞之中竟毫不留情,颇有杀之以快天下的愤慨……

  怪不得四王八公之中,唯独北静王一脉,至今都未降等传袭,依旧稳坐王爵之位,名不虚传。

  嘉昭帝淡然说道:“北静王身为甄家姻亲,对甄应嘉之罪,能这般深明大义,颇为难得,不可辜负其情。

  可见三位爱卿论罪之言,精确中肯,符合众议民心,按方才所议审断此事,即日向金陵传旨。

  郭霖,传朕旨意,御赐北静王府金帛二十匹,以彰其德……”

  ……

  伯爵府,探春院。

  绣房之中,站了满满当当的人,贾琮正给探春更换伤药。

  迎春、黛玉等姊妹在旁好奇端详,还不时指点说笑。

  探春的掌伤快养了十日,这是最后一次敷药,之后只需保养一月,便可以痊愈。

  贾琮正忙到一半,内院看守小门的婆子来传话,说西府有位袭人姑娘,过来探望三姑娘。

  众人听了都知道其中究竟,这段时间袭人已来过一次,自然是宝玉托她过来看望。

  黛玉问道:“袭人姑娘一人来的,可还有跟着旁人?”

  那婆子说道:“我看的真真的,自然是那姑娘一人来,伯爷吩咐过多次,两府小门不许入外男。”

  迎春听了嘴角微微一抽,知道黛玉问这话的意思,也知她心里防着哪个。

  琮弟说什么小门不近外男,可西府除薛家大哥,就只有宝玉一个外男。

  也不知道什么缘故,自那次宝玉过了生日之后,琮弟似乎愈发不待见宝兄弟。

  每次有人偶尔提起,自己常会察觉到他皱眉头,如今连林妹妹都这样,他们倒是特别同声同气。

  但迎春等姊妹虽懂这规矩的含义,多半觉得是贾琮不喜宝玉纨绔,才会格外不愿亲近。

  只有探春多少猜到其中隐秘,心中多少有些叹息。

  因她曾听侍书说当日疑窦,猜到宝玉生日那天,似乎做了污秽之事……

  而这件事知道的人极少,三哥哥恰好是清楚的,并且从来不愿和自己说起。

  宝玉做了这等事情,寻常又爱牵扯林姐姐,东府后宅又都是家中姊妹,三哥哥哪还会让宝玉踏进半步……

  ……

  没过一会儿,袭人便笑着进来,看到家中各位姑娘都在,聚了满满一屋子,倒是微微一愣。

  看到琮三爷握住三姑娘的手,在哪里涂药膏扎绷带,显得异常亲密和睦,家中姑娘都在旁笑看。

  袭人看到这等情形,不禁微微一愣,这场景不是自家二爷最喜欢,好在他没见到,不然还不知怎么说酸话。

  在座之人中,黛玉和宝钗,一个因宝玉向来痴缠,一个因王夫人恶意诬赖。

  宝玉又爱标榜清高,还常说贾琮的歪话,她们都和宝玉生了嫌隙,自然也不太和袭人多说话。

  探春原本和宝玉同父,但自被王夫人家法责打,身心皆创痛懊恼。

  宝玉是王夫人掌上明珠,让她对宝玉生出疏远之情,自然和袭人也无话可谈。

  贾琮原本就和袭人不熟,如今在自己的府邸,更不会特意去应酬宝玉的丫鬟,自然更无话可说。

  只有迎春在西府和袭人熟悉,又因她曾是贾母的丫鬟,才不时和她应酬几句。

  迎春自做了贾琮的管家小姐,这等照顾场面,顾全大局,周到礼数也成了她自然而然举止。

  邢岫烟自来贾家就住进东府,西府都没去过几次,她对袭人很是陌生,又是个少言之人,自然更没话说。

  唯独史湘云最心无旁骛,她和袭人说话最多。

  因她对宝玉并没有曲折心思,从小就是两人高兴说不停,不高兴就吵上一架,自然对袭人没有芥蒂。

  加上她小时在贾母身边长大,袭人因是贾母的丫鬟,曾指派服侍过湘云,所有两人向来要好。

  也多可有了湘云插科打诨,笑语盈盈,让袭人忽视了众人隐含的疏远冷淡。

  她想起自己二爷交待的话,原本是不想去说的,可这时被湘云活络气氛,话语多了些便利。

  她想着要是不提这话头,回去自己哪位爷必定啰嗦唠叨。

  便笑着说道:“这眼看着乞巧节快到了,我们府上最多女儿家,来时我们二爷让问,姑娘们打算怎么过节。

  我们二爷可以帮着出出主意。”

  袭人之所以有此一问,因七月初七乞巧节,又称女儿节,算是内宅姑娘的大节日。

  宝玉之所以让袭人有此一问,因为东府门槛太高,他实在跨过不去,只能借乞巧节和姊妹们多些亲近。

  ……

  在座的姊妹都是聪慧之人,听了袭人的话语,自然都知道宝玉的心思。

  黛玉和宝钗自然不接话头,平常躲着还来不及,姊妹们过女儿节,让他掺和进来算什么意思。

  探春也有些冷了心思,也是默默不语。

  迎春心中只有自己兄弟,她知道贾琮不喜宝玉,当然不会膈应自己兄弟,也不接袭人话茬。

  邢岫烟却看了贾琮一眼,心想过女儿节最好有表哥一起,哪里用那个宝玉操心。

  史湘云原本想要说笑,见到气氛有些压抑沉默,一下子也收住了话头。

  袭人见场面如此冷落,神情有些尴尬,想着原本这一年多时间,二爷就和姑娘们疏远。

  如今太太打了三姑娘,好像让二爷也更不受人待见,他这好心热乎的打算,竟也没有人说句应承话。

  ……

  袭人的一番话,倒让贾琮想到离七月初七,好像也没有几天时间。

  听说王熙凤已分娩在即,难道哪巧姐儿真在乞巧那日出生,这对自己倒是新奇事。

  这个有些猎奇的念头,只是在他心头一闪,然后才想到袭人话中意思。

  他看到探春包裹纱布的双手,心中忍不住痛惜,胸中不由生出郁气。

  淡淡说道:“袭人,我和宝玉虽同年,毕竟比他还大些,他已过舞象之年,又是已定了亲事之人。

  不能每日想着和姊妹们说笑,总要在读书这些正经事上多下功夫。

  如今他因还未成亲,可在老太太身边尽点孝心,等到成家立业,就该想着回东路院孝敬老爷太太了。

  孝道礼数,天经地义,才是他该多想的事,乞巧节毕竟是女儿节,要怎么过,让姊妹们自己打算就好。

  三妹妹在东路院遭罪,我自会好好照顾,以后不会让她再吃亏,让宝玉放心便是。”

  袭人听了这话,脸上顿时有些发白,一向以来,琮三爷从不会对二爷说什么话。

  即便三爷承袭荣国爵位,成了西府家主,老爷和太太都搬去东路院。

  但是二爷依旧安居西府,按照常理已有些不妥。

  但三爷似乎颇为大度,对此事也是不闻不问,任凭二爷住在西府,叫人都觉有些理所应当。

  如今怎么突然说起这等冷话……

第694章 七夕洗娇娆

  伯爵府,探春院。

  贾琮一番清冷话语,让绣房内的气氛有些凝固,一时之间众人都默默无语。

  姊妹们都是聪慧之人,都知自二房迁居东路院,宝玉却依旧栈留西府,还显得堂而皇之。

  虽其中有老太太宠爱不舍的原故,多少有些不合家门礼数。

  但作为家主的贾琮,却对此事不闻不问,从不说一句闲话,反倒让有些人觉得理所应当一般。

  但迎春、黛玉等姊妹心中清楚,贾琮不是不知内外礼数。

  只是他和姊妹们定居东府,偌大西府只剩下贾母和王熙凤,宝玉爱住就住,他懒得理会这等小事。

  他每次去西府走动,多半是按礼数去荣庆堂说话请安,或者去王熙凤院里商量事情。

  很少会和宝玉碰面,左右两人也是性情不和,日常少见面少说话,耳根清净罢了。

  即便宝玉常自视清高,在贾琮进士及第的喜日子,身处荣庆堂大放厥词。

  或在私下暗语贾琮为禄蠹之辈,整日只懂仕途经济,惯爱玷污清白女儿。

  还时常想要招惹黛玉,并在酒后言痴狂冲撞……

  甚至让贾琮目睹他在贾政书房,与夏家丫鬟胡混乱搞的丑态。

  这些虽让贾琮对他日渐厌恶,但也不屑多做理会,因觉得宝玉是个痴汉,不值得为他耽误工夫。

  但直到王夫人想沾惹金陵甄家藏银,还将出面劝阻的探春责打重伤,终于惹出贾琮的真火。

  而方才他对袭人那一番话,虽然话语显得淡然,但其中意思已很不客气。

  言下之意,如今宝玉还未成家,暂居荣国府,还算是给贾母尽点孝心。

  等到成亲之后,就要按着家门礼数,搬出荣国府,返居东路院,给自己父母尽孝才是正理。

  至于家中姊妹日后如何,不是他一个外男该管的事。

首节 上一节 744/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