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759节

  嘉昭帝目光如刀,说道:“朕恕你无过,尽管明言!”

  许坤说道:“臣以为甄芳青如此料事如神,或许并不只是她天资聪慧,思虑精深。

  而是当初甄世文参与火枪私造,她早知事情究竟,所以才会深知其害。

  甄芳青历来才干出众,是甄家生意的掌控人,手中财势更大于甄世文。

  甚至她和甄世文都涉及火枪私造,也为未可知,只是她隐蔽至深,一直不露行迹。

  否则她为何费尽心机,早早营造后路,而且甄世文被杀灭口,至今仍是悬案……”

  ……

  许坤此言一出,整个大殿的温度似都降低几分,透着一丝莫测的阴冷。

  金陵火枪私造大案,在甄世文被杀之后,便从此失去后续线索。

  王漳江虽精明能干,自接任金陵锦衣卫千户,费尽心机,无所不用其极。

  但他也只能查证甄世文蓄意参与火枪私造,却也无法揪出此事幕后主使之人。

  而方才许坤的揣测之言,显得十分阴沉深险,暗指甄芳青就是金陵火枪私造案幕后之人。

  甚至堂兄甄世文就是被她杀死灭口……

  虽然他并无实证,但方才一番言语,对照前后因果,似乎不是毫无情理逻辑。

  毕竟甄芳青未雨绸缪之举,料事如神,筹谋细密,仔细思量,也有几分可惊可怖,难免让人生疑。

  ……

  一旁的郭霖听了许坤的深险之言,心中不由一阵发寒。

  这位许指挥使是真敢说,没有任何实证,就在圣上面前暗指映射,甄芳青是火枪私造幕后之人。

  甄芳青即便暗中转移家财,也在甄家尚未定罪之时,宫中还未有圣旨下诏之前。

  严格来说算是处置名下私产,居然也会被冠上偌大罪名。

  许坤难道不知甄芳青从小长在宫中,由甄老太妃亲手教养长大,并且得太上皇看重喜爱。

  甄芳青的背后站着太上皇,她如果是金陵火枪私造主谋,岂不是将太上皇也牵扯进来……

  郭霖也是宫中老人,十分清楚十六年前,父子君王进退换位,皇权更迭,表面上是堂堂煌煌。

  可隐藏萧墙之内的凶险和血腥,有多少难对人言之事……

  这个许坤难道不知其中深浅,竟敢挑起这种阴森禁忌,他这是在玩火。

  ……

  随着许坤这番话说出口,那一瞬大殿里死一般寂静,郭霖能清晰感受莫名的窒息压抑。

  他偷窥嘉昭帝脸色,发现圣上无悲无喜,双眉微挑,眼神幽深,透着彻骨的寒意……

  但作为皇帝多年的心腹内侍,郭霖十分清楚皇帝心中的忌惮和担忧。

  嘉昭帝说道:“许坤,严令各地锦衣卫千户所,加紧搜寻甄芳青下落,一旦发现踪迹,立即请她回京。

  锦衣卫行文大理寺,详述甄芳青诸般疑窦,由大理寺立档暗中稽查此事,不得有误!”

  郭霖听了嘉昭帝此言,心中已十分明了,虽说是锦衣卫发现踪迹,便请甄芳青回京,似乎言语还留有余地。

  这是圣上给重华宫中的太上皇,留下最后的情面。

  但圣上又命许坤行文大理寺,让大理寺立案严查甄芳青之事。

  大理寺是三法司中枢,大理寺介入稽查,便已隐晦落定甄芳青的罪名。

  一旦甄芳青落网,不知重华宫中的太上皇会做何感想,父子君王只怕会有一场对峙……

  ……

  次日,神京城天色暗沉,阴雨绵绵,街市上的繁华都减去几分,透着颓废压抑气息。

  崇正街大理寺官衙,突然门户大开,冲出十余匹快马,沿着雨水淅沥的街道飞驰。

  马上骑士皆身穿蓑衣,悬挂大理寺腰牌,身佩雁翎腰刀。

  马蹄如闷雷般震响,无数未及落地的雨水,被飞驰骏马冲撞得四处飞溅。

  等到马队冲到一处路口,便分成三路,一路七八骑直奔正阳门而去,那是南下的必经要道。

  另外两骑快马却分别跑向城东,其中一骑正往宁荣街方向。

  ……

  宁荣街,伯爵府。

  贾琮今早尚在翰林院点卯,只是还没在官廨安坐多久,便有家中小厮过来传信。

  言大理寺有官差到府拜访,带了大理寺卿韦大人手令,要向伯爷询问要紧公务,请伯爷回府接洽。

  贾琮听是大理寺首官经手之事,心中微微一动,想来事项必定要紧,不然不会让家人来传信。

  贾琮虽贵为伯爵,但他官场品级只有正五品,远低于大理寺卿正三品,官场礼数规矩不可废。

  等到他返回府中,入了外院正堂,看到一位大理寺官员已在等候,门外还放着件雨水滴答的蓑衣。

  那官员见到贾琮,连忙起身说道:“下官大理寺评事吴宏图,奉上官之命,登府叨扰,向伯爷闻讯公务。”

  贾琮微笑道:“吴评事无须客套,既是官衙公务,请尽管询问。”

  吴宏图说道:“昨日,锦衣卫得圣谕向大理寺行文,陪都户部查抄金陵甄氏家产,核校出巨额亏空。

  据审讯甄家店铺掌柜所得,自去岁九月,截止本年四月。

  甄芳青从本家各处店铺,抽调大笔银款,用于外海商贸。

  此笔银款数额巨大,近乎甄家半数家财,如今皆查无所踪,甄芳青自上月离京,至今杳无音讯。”

  ……

  贾琮听了吴宏图一番话,心中暗自震惊。

  一直以来,他从甄芳青言行之中,断定她对家门祸事,早有预料谋算,且已设下应对之法。

  如今才知道,她比自己想象预料,还要精明厉害许多。

  按照吴宏图的说法,她去年九月开始,便从甄家店铺抽取巨额资产。

  按照时间推算,那时自己在金陵稽查卫军大案,甄世文牵扯火枪私造,也刚刚浮出水面。

  那时甄芳青便料到,甄世文牵扯火枪私造,必定给甄家埋下祸根,并早早开始营造后路。

  她虽为女子,但是深谋远虑,处事章法严谨,手段果断利落,半点都不弱于须眉。

  而且,那时甄家还未落罪,抄家圣旨更是远未颁布,处置自家私产,难道也算罪愆?

  ……

  吴宏图继续说道:“圣上命大理寺彻查此事,寺卿大人将此案交由杨寺正主理。

  据大理寺查证,甄芳青在京城亲眷至交,唯有北静王府和伯爷府上。

  杨寺正按照大理寺稽查惯例,派下官和同僚分至两处问询事情。

  大理寺曾听闻,甄芳青离京之时,是伯爷亲自送出城外。

  下官此次上门,也是例行公事,甄芳青离京之时,可有何异常言行,或提起将去往何处。

  伯爷如知道内情,还请悉数告知,以备大理寺查探甄芳青下落,下官回衙也好向杨寺正交待。”

  当日贾琮为甄芳青送行,本就是众目睽睽之事,根本也瞒不住别人,吴宏图有此言语,半点都不奇怪。

  贾琮听说是杨宏斌主理此事,心中微微有些明悟。

  当年他在金陵侦破水监司大案,因此和杨宏斌结下交情,成了莫逆之交。

  如今杨宏斌依照大理寺规程,派属官上门问询公务事由,显得堂堂正正,还饶上一个北静王府。

  有些事情不言而明,其中深意他心知肚明……

第703章 雨夜侵鸿雁

  宁荣街,伯爵府,外院正堂。

  贾琮说道:“贾甄两家本是金陵世交,我和甄姑娘有过姻缘之约,离别送行不过应有礼数。

  当日送行之时,我两人只是闲谈家门趋势,世家情谊,并没有谈起什么特别话语。

  甄姑娘离开神京便是返回金陵,并没有提起要去其他地方,甄姑娘言语举止一切如常。

  本官仔细思量当日情形,并无任何异常之处,看来本官是帮不上吴评事了。”

  吴宏图听了贾琮话语,虽有一点失望,但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这位威远伯是位稽事断案的高手,曾在金陵屡破大案,素有睿智多谋之名。

  自己并不奢望从他口里得到什么……

  吴宏图拿出随身纸笔,将两人谈话详细笔录,又问了贾琮其他话语,贾琮自然回答得滴水不漏。

  但他也不算有意欺瞒,因为他对吴宏图所言,几乎都是真话。

  当日送行之时,甄芳青和她只聊家门趣事、儿女情长,对她的筹谋更是只字未提。

  或许从那个时候,她多半料想到今日之局,自己不知道事情,也更容易置身事外。

  他清楚杨宏斌派人上门问话的用意,既是堂堂正正例行公事,也是在隐晦提醒自己。

  他和甄芳青关系特殊,甄芳青已隐落罪名,凶险叵测,让自己不要牵联进去……

  吴宏图问询过事情,便要起身告辞。

  临走之前说道:“圣上对甄芳青之事,甚为在意,遂下诏大理寺严查此事。

  但念及甄老太妃遗泽,给离世之人留下体面,即是严查也是密查。

  还请伯爷对今日之事,守口如瓶,勿要传扬,下官叨扰告退。”

  贾琮看到吴宏图的背影,在淅沥密集的雨幕中渐渐远去,他的神情变得凝重。

  当初甄大太太送银入京藏匿,是在甄应嘉革职查办之后,彼时朝廷已颁下定罪抄家圣旨。

  所以甄家大房藏匿私银,难逃刑律,罪加一等,名正言顺。

首节 上一节 759/8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