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805节

  他又向嘉昭帝上了专事奏本,言战阵火器攻防,宜用火枪杀场老兵,必能更好发挥后膛枪威力。

  辽东火器营曾在白山黑水,跟随他千里转战,经历大小战役,一举平定女真,都是难得的火器战阵精兵。

  请求嘉昭帝从辽东火器营选调精锐,入京参与新式后膛枪整训,将来九边战事必有大用。

  皇帝圣谕下到辽东后,身为火器营主官的魏勇胄,当即挑选七百火枪精兵,日夜兼程赶赴回京。

  等到后膛枪整训兵力齐备,贾琮从新造后膛枪中拨出两百支,用于火枪兵整训。

  并将自己编撰的后膛枪整训手册,交给魏勇胄依法练兵,如今时间过去近两月,枪兵整训卓有成效。

  魏勇胄笑道:“伯爷,当初我们对战女真人,如果有这后膛火枪,必定能事半功倍,少费许多功夫。”

  他是火器营主将,久经火器战阵之人,对火器运用的认识,高于寻常之人,自然对后膛枪威力赞不绝口。

  贾琮说道:“再厉害的火器,因地制宜,运用得法,才能发挥完整威力。

  辽东乃白山黑水之地,地势多丘陵缓坡,森林水脉,不利于集群战马奔袭,却可作为火器推进屏障。

  后膛枪如用在辽东战场,只要调配得度,自然是能事倍功半。

  但眼下朝廷的心腹大患在漠北,大草原一望无际,无遮无挡,火枪列阵齐射,毫无屏障。

  辽东一战,火器犀利,天下皆知,蒙古人必定多有防范。

  他们战马精良,骑术高超,一旦遇险,讯息之间,远遁百里,能轻松逃出火枪射程。

  或是借着草原宽阔,迂回包抄,两侧袭扰,也能有效打乱火枪列阵。

  火器在漠北战阵运用,可比在辽东要难上许多。”

  魏勇胄是火器营领军之之人,贾琮的这番话语,他自然一听就能明白,而且觉得大有道理。

  说道:“按伯爷的说法,后膛枪这等神兵利器,到了大草原岂不是变成鸡肋之物。”

  贾琮笑道:“那倒不至于,火器在不同地方,运用方法不同,正奇相辅,取长补短,一样能克敌制胜。”

  ……

  两人又就后膛枪运用,相互探讨推演一番,贾琮突然想到一事,问道:“志贵在军中可好?”

  魏勇胄笑道:“此次还望大人见谅,我知道志贵曾是大人小厮,大人必定挂念。

  原本这次卑职想带他一起回来,但此次军中精锐尽出,留下的都是些新兵蛋子。

  虽说如今辽东大军镇压,并不会有战事之忧,但总要留下可靠之人,看守辽东家底。

  伯爷你是不知道,志贵这小子天生就是当兵的料,不怕苦,不怕死,在军中很容易冒头。

  不管是上阵还是练兵,这小子都很会用脑子,虽然年纪还轻,但兵卒都对他服气。

  刘永正都很看好这小子,几次想来挖墙脚,想调他做亲兵头子,都被我撅回去了。

  我出来之前,思前想后,还是把他留在辽东,帮我看着火器营家当。

  我已向总兵大人举荐,升他做我的把总。”

  贾琮微微一笑:“好男儿志在四方,志贵能得魏兄看重,那是他的机缘福分,回不回来倒是不打紧。”

  把总虽只是军中基层军官,但手下也掌管过百之兵,郭志贵只有十五岁,已算很出色的表现。

  只是赵嬷嬷数年未见儿子,只怕会多有失望,贾琮想着最近多抽些空闲,带着芷芍多去看望奶娘。

  ……

  荣国府,凤姐院。

  王熙凤正在案几上翻开账本,五儿坐在罗汉榻上,正在逗弄大姐儿,笑嫣灿烂,爱不释手

  小丫头伸手蹬腿,咿咿呀呀,一双大眼眯成月牙,很是可爱。

  因为将要入冬,丰儿带着一个针线婆子,在外间缝制大姐儿过冬的襁褓、棉衣裤、冬鞋等物。

  她还不时跑到里间,将做了样子的衣物,在大姐儿手脚上来回比对,还笑着拨弄她的小手。

  此时,平儿忙过家务事情,从外头回了里屋,倒了一杯暖茶,在那里喝着解渴。

  说道:“奶奶今早去荣庆堂问安,老太太可问了那事,如今可定下了章法?”

  王熙凤笑道:“这事情也凉了好几天,今日过去老太太熬不住,便又问起这事。

  这次我才回明了,宝玉的婚事东西两府公中,各出一千两礼金,老太太听了也没话说。”

  五儿笑道:“老太太倒是体谅家中的难处。”

  王熙凤笑道:“上回我只说出一千两,早将价码压得狠了,老太太和二太太已泄了气。

  老太太可比二太太灵醒许多,她老人家不耐烦在这上头较劲,如今一千两变二千两,自然趁势下坡。

  好在这几日二太太忙事儿,早上并不在堂中,我也不急着去传话,自有老太太和她说道,我也省些唾沫。

  只是今日我过去时,老太太说闲话提起一事,倒是有些好笑。

  说是前几日二太太过来唠嗑,说袭人和彩云入房数月,也都没个动静,想着不太容易生养。

  要把彩霞也给了宝玉,巴望着早些有个结果,这话听着也是奇怪,二太太竟然就急成这样。

  这养孩子又不是田里种麦子,浇水晒日头几天,它就能发出芽儿来,袭人她们入房这才多少日子。

  这儿媳妇马上要进门,二太太还急着往宝玉房里塞女人,也不怕留下话柄,将来小夫妻打架吵闹。”

  平儿说道:“二太太怎想一出是一出,这会子竟急成这样,等宝二奶奶进门,还怕将来没有子嗣。”

  王熙凤笑道:“原本我也有些纳闷,后来荣庆堂传出风声。

  那日二太太和老太太嘀咕,说三弟房里又多了你。

  宝玉房里如今却只有两个,未免有些单薄,左右也添上一个。”

  五儿听王熙凤说的诙谐,看了平儿一眼,忍不住噗嗤一笑。

  平儿满脸通红,嘀咕说道:“二太太想孙子想疯了,她想抬人入房便是,干嘛牵扯上我,好没意思。”

  王熙凤神色不屑,说道:“二太太倒是有大志向,总把宝玉和三弟比较,只是这两人能是一回事吗。”

  她看了五儿和平儿一眼,调笑道:“那个彩霞这一年长开了,那身段像是个容易生养的。

  你们俩也是上好的盘子,这时间也不短了,怎么也没个动静,可别被那边拔了头筹,我们大房没面子。”

  五儿和平儿听王熙凤说起荤话,颇为大胆露骨,各自俏脸通红,想笑又不好意思出声。

  ……

  此时,林之孝家的笑着进门,先说了府上几项事务,向王熙凤讨了处置主意。

  等到讲过手头正事,说道:“二奶奶,听说东路院昨天闹出事了。”

  王熙凤眼睛一亮,透着幸灾乐祸的好奇,连声问道:“好端端怎就闹出事,快说说是什么典故。”

  林之孝家的说道:“昨东胡同口的璜大奶奶一早去了东路院,找二太太告状哭诉,闹得满院子沸沸扬扬。

  说是她娘家侄儿金荣,前日从族学出来,直到天黑都没回家,家里人急忙四处寻找。

  后来在胡同角落里找到人,一身伤痕,浑身是血,腿都给人打断。

  虽然没伤性命,但是找大夫诊治,说即便好了也会跛腿。

  金荣说当时虽天黑,他看不清下手之人相貌,但看背影和环三爷的小厮极相像。

  加上环三爷最近因争风吃醋,着实和金荣打了一架,弄得鼻青脸肿的狼狈,金荣便咬定是环三爷下毒手。

  金荣的母亲金寡妇哭天抢地,要死要活的,璜大奶奶气愤不过,才去东路院找二太太理论。”

  王熙凤听的兴致勃勃,脸上都是不怕事大的表情。

  笑道:“没想到环小子平日冻猫子一般,居然这等凶狠,还能把人打瘸,以前怎么就没看出来。

  只是他如何和金荣结仇的,怎么还争风吃醋起来。

  他才多大点年纪,居然就在外头勾搭女人,真不得了啊。”

  林之孝家的笑道:“二奶奶可会错了意,左右就是个笑话,就当说给奶奶听了,也算逗个闷子。

  环三爷这争风吃醋可和别人不同,如今街面上传的沸沸扬扬,说那个金荣是个好nan风的。

  日常和学里一个叫玉爱的相好,这人也是个真格儿少年郎,总之就是里面的话头,难听之极。

  环三爷就因此这事,竟然争风吃醋起来,这才和金荣结下仇怨,前头就已打了几架,没想竟下了黑手。

  二太太被闹得没法子,担心话头越传越难听,到时候二房要丢尽脸面。

  就给了金寡妇两百两银子,想把这事摁下去,可哪里还来得及,这话头已传出去,还能堵住众人的嘴。”

  ……

  一旁五儿和平儿听了这龌龊恶心事,都羞得俏脸通红。

  豪门大户之中,富贵奢靡,子弟荒唐,玩弄nanfeng之事,并不鲜见。

  如贾琏之流,行为放浪,不仅时常勾搭妇人,有时也拿二门外清俊小厮泻火。

  但这等事情在内院女眷口中,却是十分污秽无耻之事。

  王熙凤狠狠啐了一口,骂道:“贾璜媳妇当初腆着脸找我哀求,把他侄子弄到族学读书。

  我一时心软就给了她这脸面,没想她侄子金荣是这样货色,竟做这下三滥的事,我算是瞎了眼睛。

  活该这小子被人打断腿,我说她侄儿被人害了,她对我半点口风不露,敢情根本没脸和我说。

  环哥儿也是下贱种子,他这才多大年纪,竟就牵扯这不知廉耻的事,真是贾家的败类!

  这事既我现在知道了,贾璜媳妇想躲是躲不过的,林大娘你去给学里太爷带个话。

  请他老即刻将金荣革出族学,省得玷污了祖宗开办的学堂,金荣的束脩我出钱退还就是。

  这小子要想再靠近族学,再祸害族中其他子弟,我就让人打瘸他另一只腿!”

  ……

  荣国府,宝玉院。

  宝玉端坐书案,手拿书册,轻轻翻阅,神情专注,颇有些儒雅之气。

  只他读的并不是经史子集,而是茗烟寻的新话本《蜃楼野史》,内容得趣,让宝玉不忍释卷。

  他看了一会话本,便丢在案上,起身在房中走了几步,神情怡然,甚至有些踌躇满志。

  当日在荣庆堂被仙子妙玉鄙视,之后闻听国子监读书之噩耗,诸般苦痛打击,如今似乎都已远去。

首节 上一节 805/8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