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880节

  至于三爷为何对着老太太没亲热话,那是三爷小时被老太太冷落,在东路院吃了太多苦头。

  想到贾琮在东路院的传闻,平儿心中便一阵心疼,三爷那时该多不容易。

  虽已经过去多年,祖孙两个心中的疙瘩,只怕是很难彻底消除。

  平儿说道:“我来东府的时候,要知道三爷今日早回来,便拦着奶奶在院里等着了。”

  贾琮说道:“既然二嫂在荣庆堂,你过去传话,二嫂只要起身离开,老太太多半要问缘故。

  左右都是躲不过,我要是过府不入,过年过节多些话头,大家就少些自在,见个礼数,大家清净。”

  平儿心中苦笑,自己想的简单了,想帮着三爷躲事,但西府耳报神太多,就像三爷说的哪躲得过去。

  ……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斜靠罗汉榻上,正和王熙凤说着闲话,王夫人今日过来请安,也在一旁陪着说笑。

  宝玉无精打采坐一边,姊妹们早上倒来过荣庆堂,只宝玉记着前几日之事,心里害臊不敢出来露脸。

  王夫人到西府走动,硬是拉着宝玉过来,陪着贾母说说闲话。

  因她知道在老太太心中,自己远不如儿子金贵,想老太太时时记着二房,宝玉自然要多露脸孝顺。

  鸳鸯穿艾绿色交领长背心,水蓝色长裙,腰上系松花绿汗巾子,正站在榻旁案几边,给贾母沏滚热的老君眉。

  贾母虽上了年纪,但饮食精细富贵,常用鱼肉等油腴菜式,老君眉最是消食解腻,贾母日常少不得喝。

  王熙凤言语利索,常有如珠妙语,时而逗得贾母开怀大笑,王夫人虽也在旁陪笑,只是笑容有些牵强。

  她如今到西府走动不便,自然希望每次都和贾母说些体己话,只是王熙凤杵在跟前,实在不得其便。

  让她心中有些郁闷,这凤丫头管着这么大府邸,居然这等空闲坐着不走,一味在老太太跟前耍宝扯淡。

  自己当初管着荣国府,一天当晚哪有这么空。

  王夫人心中腹诽,却只是以己推人,她并没想得通透,王熙凤如今管家,与她坐镇之时大不相同。

  当年王熙凤只是王夫人的跑腿,事事依王夫人眼色办事,事多心累,难以尽情施展手脚。

  如今少了王夫人肘制,事事都按自己意思办理,做事敞亮痛快太多,自然处处事半功倍。

  加之原本身边只有平儿帮扶,手头得用之人捉襟见肘,如今多了个处事细密的五儿。

  等同于一个平儿变成两个,自然让她比往年轻松许多。

  加上西府如今少了二房人口,连带一大帮子奴才,迎春等姊妹又搬去东府,满府主子就剩贾母和她自己。

  宝玉虽还赖在西府,不过那就是个棒槌,没了王夫人撑腰,王熙凤随便就能拿捏。

  而且林知孝夫妇被贾琮收心,里外家务打理细致,比往年还要用心三分,更让王熙凤多了轻松。

  所以,即便眼下已入腊月,西府家务日渐增多,但王熙凤依旧应付自如,忙过上半日,过午时便得清闲。

  迎春、黛玉等姊妹都上午来荣庆堂走动,而王熙凤大多午后才过来露脸。

  因她知贾母上了年纪,冬季白天短,不敢睡午觉,以免晚上睡不安稳。

  她挑午后来请安说话,既给自己方便,也讨老太太欢喜,因只要说话散闷,贾母什么睡意也没了。

  往日王熙凤过来坐上盏茶功夫,说话散闷几刻钟也就走了。

  可今日见王夫人过来,她倒不愿意怎么快离开。

  她知道自己姑妈壮心不已,二房都到了这个份上,还整日想着咸鱼翻身。

  自己要是独自起身走了,姑妈还不知在老太太跟前,挑唆什么是非闲话。

  左右下午没事,回去也是白闲着,杵着这里还能搅和搅和。

  ……

  正当王熙凤妙语如珠,抢尽风头,将贾母哄的热络欢快。

  王夫人踌躇满志,满腹话语,却无用武之处,成为堂上陪衬布景,心中郁闷不宁。

  此时,堂外传来脚步声,门帘掀开见贾琮和平儿进来。

  贾母和王熙凤这时辰见到贾琮,虽说也有些也意外,但也没怎么在意。

  只有王夫人见到贾琮,脸上有些不自在。

  二房虽早已搬出荣国府,但王夫人心中执念难忘,依旧当西府是自家的,时不时便回来露脸巡视。

  只是她每次过来,都挑贾琮白日上衙之时,尽量回避与贾琮碰面。

  往常午后之时,除非是衙门休沐,贾琮不会在两府出现。

  今日她出门之时,贾政便是照常上衙,所以她才会过来走动。

  没想偏偏就遇上贾琮,她心中十分清楚,贾琮并不待见自己,多少有些恶客遇上主人的尴尬。

  贾琮给贾母见过礼数,王熙凤笑道:“这时候琮兄弟在家,倒是难得,正有要紧事找你。”

  贾琮说道:“方才听平儿说起,不如到二嫂院里商议,省的吵着老太太。”

  贾母随口笑道:“你们叔嫂还有什么要紧事,莫非年底府上的事情?”

  王熙凤听了这话,心中微微一动,下意识看了眼王夫人。

  想到当初荣庆堂上,薛姨妈提出要搬走,作为姐姐的王夫人,半句挽留话都没有,显得颇为冷淡。

  后来琮兄弟诚心挽留薛家留居,自己姑母脸上的不自在,可是傻子都能看的出来。

  这事王熙凤一直不明缘故,事后不时翻出来琢磨。

  虽想不出所以然,但她却心中笃定,两位姑妈必暗自生了嫌隙,只是两人都不挑明。

  她见王夫人至今不肯死心,言语行动依旧放不下西府家业,自然是有挤兑打压之机,绝不会空白错过。

  薛家好端端还住梨香院,让姑妈清楚薛家和大房,关系越发紧密,自然能臊她一脸。

  西府这边是铁桶江山,水泼不进,针扎不入,里外就膈应她一人,也好让她趁早断了念想。

  笑道:“瞧老太太说的,这事虽是要紧,但也是不避人的好事。

  薛家在金陵有偌大生意,只是如今世道艰难,想请琮兄弟伸手帮忙……”

第777章 阴私诬春情

  荣国府,荣庆堂。

  贾琮听王熙凤要当堂说事,心中虽有些意外。

  但他知王熙凤精明强干,一等拔尖的内宅翘楚,处事分寸周到,并不会轻易失措。

  她既然会当面说事,必定就有她的道理,说明薛家托办之事,并无避人之处,更加让人放心。

  贾母听了话语,心中奇怪,贾琮做的是神京的官,如何鞭长莫及,帮到薛家在金陵的生意。

  但她也不太在意,左右听王熙凤说道,只当之逗趣散闷子。

  鸳鸯正沏好了老君眉,倒了一盅到白瓷粉彩盖碗,端到贾母跟前。

  贾母接过抿了两口,笑道:“今日这老君眉沏得香纯,琮哥儿刚来,也不用让丫鬟另外沏茶。

  鸳鸯,把这新砌的老君眉,端一碗给琮哥儿,让他也尝尝味道。”

  鸳鸯连忙应了,取新盖碗沏了一盅,端到了贾琮跟前,贾琮笑道:“谢谢,鸳鸯姐姐。”

  站着贾琮身后的平儿,明眸流转,看到鸳鸯听了贾琮道谢,俏脸上泛出一丝红晕。

  心中不禁怪异,鸳鸯平时爽利大方,怎么三爷说句话,她就要脸红什么?

  平儿毕竟也是女儿家,心思只是微转,马上便意识到什么,娇俏嘴角一抿,忍住生出的笑意。

  想到当初奶奶曾提过此事,自己以为只是老太太的算计。

  没想鸳鸯自己早生出心思,三爷可真是能招惹,鸳鸯又是个烈性的,也不知以后怎么收场……

  ……

  比起贾母的从容淡定,王夫人听说薛家金陵生意,要请贾琮帮忙,心中猛地一跳。

  金陵四大家贾王史薛,薛家早两代就断了官身,其他三家如今依旧官爵隆重。

  但薛家是数代皇商,是江南有名的商贾巨富,单论家中金银财货,比之其他三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谓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句流传金陵的谚语,虽有一些夸大,但绝不是白给的。

  当初王夫人看上薛宝钗,一心想促成金玉良缘,不仅因她和薛姨妈是同胞血亲。

  也不单因宝钗人物相貌出众,是王夫人的嫡亲外甥女,更因薛家世代积累的惊人财富。

  原本世家大族之中,嫁出去女儿泼出去的水。

  宝钗即便人物出众,只要嫁作人妇,除了得些嫁妆外,家中财富沾惹不到半分。

  可偏生薛家的情形与众不同,薛家大房唯一承业嫡子薛蟠,是个纨绔无用的货色。

  不仅身无长处,一事无成,更是惹是生非,闯祸引灾,所谓继承家业,不过是个笑话。

  更因薛蟠在金陵闹出人命官司,王夫人亲手参与筹谋开脱。

  最终,贾雨村以薛蟠急症而死为由,帮薛蟠躲过刑律制裁,也使薛蟠从此变成黑户。

  但凡有些心机之人,都知贾雨村这等粗暴手段,会给薛家留下无穷后患。

  偏生王夫人对贾雨村这等做派,却是正中下怀,只是其中心思未免太过阴邪。

  ……

  薛家因薛蟠在金陵已成死户,这才举家迁往神京躲避风声。

  如今薛姨妈春秋正盛,是薛家生意当家主母,薛蟠黑户之事隐蔽后患,一时间还不得发作。

  但是薛姨妈百年之后,或者因为其他缘故,需要儿子继承管理家业。

  贾雨村埋下的黑户之祸,到时薛家祖业相传之事,便会出现难于逾越的灾祸。

  在官府文书案牍之上,薛蟠一个已死之人,无法继承薛家一两银子家产。

  那时薛宝钗就成薛家长房唯一血脉,虽按常理女子不能继承祖业。

  但是,薛蟠纨绔无能,身份不明,不懂操持家族生意,只能依靠明慧能干的妹妹宝钗。

首节 上一节 880/8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