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596节
不攻自破!
这四个字听的刘备精神为之一振,立时从萧方的话中,听出了某种深意。
萧方定然另有奇策。
“怎么个不攻自破,还请丞相明言?”
刘备满眼期许,迫不及待的问道。
众臣好奇的目光,亦是齐聚向了萧方。
“陛下不要忘了,我们兵临长安城下,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上的胜利。”
“此刻长安城必已是人心震恐,对伪秦,对曹操丧失信心,想要另谋出路者,当不计其数。”
“倘若陛下能对这个人示恩笼络,便能在长安城内,凝聚起一股相当可观的反秦力量。”
“这一股力量若是运用得当,未必不能里应外合,助我们提前拿下长安!”
萧方羽扇一指长安沙盘,不紧不慢的将这一道计策道出。
帐中一片沸腾,众人神情惊喜,仿佛醍醐灌顶一般。
“丞相此计,乃是一道攻心之计!”
“自古用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丞相计策远胜臣的方略啊!”
法正向着萧方一揖,是由衷的佩服。
刘备哈哈一笑,大赞道:
“好好好,朕就知道,景略你必定有奇策。”
“那朕就双管齐下,用孝直之计削长安之外,用丞相之计谋长安之内!”
破长安的大计就此定下,接下来之事,就是选定可以笼络招抚的人选。
萧方便将事先拟定好的名单拿了出来。
这份名单上的人,多为关东人氏,有的是在曹操退往关中之时,就已在关中任职,也有的是不少当年追随曹操退往关中的曹家旧部。
这些人当中,除了荀氏这种大半族人皆追随曹操西退关中之外,大部分只是个人身在秦国,而家族则留在了大汉境内。
他们的族人之中,不乏在大汉为官,甚至居于高位者也不在少数。
且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并非曹操在东郡起家时的元从之臣,多数都是在曹操扩张的途中,半道加入了曹营。
家族身在大汉,又非曹操死忠元功之臣,现下又面临着秦国势危,倾覆在即这种大厦将倾的局面。
如此形势之下,这类人自然是最容易被招抚,选择弃曹投汉。
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刘晔。
除了家族在关东,半道投奔曹操之外,此人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刘氏后裔。
这样一个身份,若处于秦强汉弱的大势下,倒也不影响他在秦国的地位。
不仅不影响,反而这个身份是加分项,能得到曹家更多的重用。
一位汉室宗亲,刘氏后裔,都愿意为我曹家效忠,为我们尽心竭力出谋划策,这不更显示出我曹氏代刘的正统性吗?
事实上,原本历史中的刘晔,在曹魏确实也是混的风声水起,深得曹操父子的重用。
但现在形势不一样了。
汉强秦弱!
这种形势下,刘晔汉室宗亲的身份就有些尴尬了,势必会引起曹操的警惕防范,不可能再如历史上那般信任。
情报也证明,曹操自刘备称帝之后,对刘晔的态度渐渐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表面上依旧封以高官,实则军国大事皆不令其参与,等于是将其逐出了秦国的决策层。
刘晔这个在官渡一役中,为曹操进献霹雳车,立下功劳的谋臣,对此能不心怀怨言吗?
刘晔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曹操的猜疑防范下为官,能不如芒在背吗?
这样的人,当老刘这个同姓皇帝,招抚笼络的亲笔书信一到,能不为之心动吗?
刘备对萧方献上的这个名单,自然是尽皆认同,并在萧方的建议下,亲自修书一封,招抚刘晔这位同宗。
至于名单上其他人,也尽皆派人潜入长安,予以招抚笼络。
“陛下,臣以为,还有一个至关重要之人,我们必须要将其招抚过来才是!”
一直不作声的马谡,忽然间大声进言。
第469章 西凉人心向背,就靠他了!长安之变,罪在王允而不在他!
“幼常,你所指乃是何人?”
刘备好奇的目光转望向了马谡。
其余众臣的目光,皆也齐聚在了马谡身上,好奇这位去岁的科举状元,到底会将何人视为至关重要。
毕竟这份名单乃是丞相萧方所提,其中囊括了绝大部分人有大概率被策反的秦臣。
难道还能有遗漏?
“贾诩!”
马谡在众人瞩目之下,道出了那个名字。
众人则是眼神茫然,依旧一头雾水,显然对马谡提出的这个名字,相当的意外。
可以说,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个颇为冷门的名字。
贾诩自归顺曹操后,表现的相当低调,罕有主动为曹操出谋画策。
并州之战,荀攸打主攻,杨修打辅助。
蒲坂关一战,渭水一战,又是张松在出风头。
根据细作情报,贾诩几乎都是在“不得已”情况下,才被曹操逼的说几句,在秦国谋士团之中,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甚至连刘晔这等被曹操提防冷落的人都不如。
这么一个冷门的秦臣,却被马谡给找了出来,还认定乃是至关重要的人物,这岂能不令众人感到意外。
唯有萧方,嘴角微微上扬,瞬间已明白了马谡举荐贾诩的原因。
当下他也不点破,只静看马谡如何给大家解释。
“贾诩此人自降曹后,虽是不显山露水,但不要忘了,他原本就出身于西凉军,在西凉人中极有影响力。”
“且他当年反攻长安一计,救了十万西凉军,这些人当中的幸存健在者,多已为曹操所收编为秦军。”
“而现下长安的九万秦军中,至少有近三万余人,乃是西凉士卒,足足占据了秦军三成左右。”
“倘若我们能招抚贾诩,借助于其在西凉人心中的影响力,未必不能策反西凉军团,倒戈投向我大汉。”
“光靠刘晔等这些士人,臣以为不足以成事,必得有一支相当实力的军队倒戈,长安的反秦势力方才能成事。”
“若得西凉军团支持,他成事的希望便极大。”
“而能影响西凉军团心人向背者,臣以为非贾诩莫属,这便是臣以为当招抚此人的原因。”
马谡滔滔不绝,将自己的判断全盘道出。
刘备恍然大悟,法正等众臣亦是恍然明悟,明白了马谡的意思。
萧方则微微点头,眼神中流露几分赞许。
不愧是当年历史上,能为小舅子献上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战略的那个人,对人心把握这块上,确实有独到之处。
“幼常所言不错,倘若能招降了贾诩,确实有机会策动西凉人倒戈。”
法正亦点头赞同,却又反问道:
“只是贾诩现下于秦廷之中,也算是位居高位,幼常你有没有想过,想要劝说这样一个人倒戈,谈何容易?”
刘备亦是微微点头。
贾诩虽然低调,但在秦国之中,却位居九卿之一,地位已经不算低了。
而萧方给出的招抚名单中,多数人的官位其实并不高,皆不在九卿之列,招抚起来相对要容易的多。
可要招抚贾诩这种级别的官员,其中难度便可想而知了。
“这一点,谡自然是考虑过,不过在谡看来,贾诩此人与旁人不同。”
“这个人对于官爵名位,似乎并不在太意,此人生平所为,皆是为求自保。”
“也就是说,于贾诩而言,自保方才是他人生信条!”
“当年他策动西凉军团反攻长安也好,说服马氏归顺曹操也罢,皆是为求自保。”
“而眼下的形势时,我大军兵临长安城下,秦国覆亡的大势再明朗不过,以贾诩的智计,又岂会看不清这大势?”
“以贾诩追求自保的人生信条,他当真会为秦国陪葬,为曹家陪葬?”
萧方眼眸一亮,眼中那份对马谡的欣赏之意,再添了几分。
“这小子,连贾诩追求自保的本性,竟然都能看穿,当真是不简单呐…”
萧方轻摇羽扇,心中暗暗赞叹。
听得马谡这番解释后,法正眼中的顾虑质疑烟销云散。
心中思绪飞转,将贾诩生平细细一琢磨,他惊奇的发现,马谡对贾诩的评价竟无比的精准。
这个西凉毒士,确实是生平每一计,皆为谋求自保。
一个追求自保,对官位名利淡迫,又心如明镜,能看出秦国必亡之人,当此存亡时刻,顺应大势归顺大汉,不是再正常不过之事吗?
“幼常言之有理,如此看来,招降这贾诩,未偿没有可能。”
“不,应该是可能性极大!”
法正成功被说服,立时收起了质疑,赞同马谡的判断。
众人的目光,齐聚向了刘备。
刘备却沉默不语,此刻脸上是极为复杂的神色。
既有赞同,又存顾虑。
“陛下莫非是觉得,贾诩当年献计反攻长安,使西凉军重新掌控朝廷,挟握了先帝,身上背负着乱汉罪名。”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