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687节

  法正此计,这是一招引蛇出洞之计。

  你阳平关不是坚不可摧么,那好,那我干脆就不强攻。

  我就使计将你引出来,尔后围而歼之。

  你守城秦军一覆没,关城再坚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拿头来守城?

  “孝直所言极是,若能将夏侯渊军团引出来歼之,则阳平关便形同虚设也!”

  刘备点头赞同,尔后问道:

  “不知孝直可有何良策,能将那夏侯渊从阳平关中引出来?”

  法正似乎早就胸有成竹,当即一拱手:

  “臣此计,只怕还要冒犯陛下。”

  刘备一怔,奇道:“孝直是什么计策,还会冒犯到朕?”

  法正干咳几声,说道:

  “臣此计,是对外放出风声,就说陛下染了重疾一病不起,暴毙于军中,臣等不得不班师北退。”

  “夏侯渊得到这消息,多半会误以为我军军心混乱,一触即溃,以为觅到了可趁之机。”

  “到时他率军出关追击时,我们便于半路设伏,正好令夏侯渊自投罗网,将其一举歼灭。”

  “尔后再挥师南下,踏平阳平关,岂非易如反掌?”

  法正洋洋洒洒献上一计。

  简而言之,此计便是要刘备诈死,以诱使夏侯渊贪功,倾巢而出追击汉军。

  尔后,以伏兵歼之。

  法正这道计策一出口,立时掀起一片议论,众人的情绪皆是随之兴奋起来。

  “孝直此计怎能说是冒犯朕,此计乃是一出绝妙好计呀!”

  刘备眼眸放亮,捋着细髯连连赞许。

  在场众谋臣武将们,对法正此计多是赞同,皆认为可行。

  惟有萧方,目光却望着阳平关方向,始终一言不发。

  “丞相,孝直此计,你以为如何?”

  刘备自然不敢擅作决断,目光看向了萧方寻求意见。

  萧方在沉思之时,其实一直分出几分心神,也在倾听着法正的计策。

  此时刘备问起,萧方思绪收回,便是一笑:

  “孝直此计,若是放在陛下未得关中之前,甚至是曹操尚未逃入益州之时,不失为一出妙计,或许能令夏侯渊中计。”

  “可陛下以为,秦国落到如今这般田地,曹操还会不长记性,敢出关追击我军吗?”

  刘备一怔,未能领会萧方此言之意。

  法正却心头一震,隐隐已猜到了几分。

  萧方羽扇轻摇,不紧不慢道:

  “吃了那么多的亏,臣想曹操沦落到割据益州一隅的境地,早已是惊魂丧胆,没有了任何反击的心气和胆量。”

  “臣料曹操必会再三告诫夏侯渊,无论我军发生了什么,哪怕是陛下暴毙,也绝不可派一兵一卒出关,以免中了我军之计。”

  “那么如此来看,莫说是孝直这一出妙计,哪怕是孝直能想出比此计更精妙十倍的计策,怕也休想将那夏侯渊给引出来。”

  萧方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明了自己的意思。

  刘备恍然省悟。

  法正也眼神明悟,明白了萧方深意。

  曹操是被彻底打怕了,夏侯渊这些秦军武将,也都彻底打怕了。

  他们已没有任何出关一战的勇气,只想着龟缩于关城之中,仗着城池坚固死守益州这一亩三分地。

  一个已失去勇气的人,哪怕你法正的计策,再精妙个十倍,又有何用呢?

  就算天塌了,那夏侯渊也没胆量出关一战啊!

  “还是丞相洞察人心,将曹贼是伪秦君臣的心态,已是看得一清二楚。”

  法正啧啧叹服,目光看向刘备:

  “陛下,丞相言之有理,是臣有欠考虑了,臣这一计,确实无法将夏侯渊诱出。”

  刘备微微点头,认同了萧方的判断,便只得将法正这一计也否定。

  “如丞相所说,这引蛇出洞之计,亦是不可行了。”

  刘备一声轻叹,语气神情中,略显几分遗憾。

  这时。

  萧方眼中却透出一丝诡秘,冷笑道:

  “陛下,臣只是说,孝直此计未必能引出夏侯渊,却并不见得,这引蛇出洞之计不可行。”

  此言一出。

  刘备眼中涌起惊喜,急问道:

  “丞相,莫非你另有良策,可将夏侯渊从阳平关之中引出?”

  众人惊喜的目光,亦是齐聚向萧方。

  天下第一谋士,神机妙算,谋圣再世的丞相发话了,自然是有必胜之策啊!

  “若想将夏侯渊引出,其实也简单,那就是攻其之必救。”

  “而夏侯渊必救之地,便在那里!”

  萧方羽扇向着阳平关东南方向,遥遥一指。

  刘备和众人的目光,顺着萧方所指望去,眼神却由惊喜变的茫然起来。

第572章 奇袭定军山,捏住夏侯渊的七寸!

  “仲康,地图速速拿来,给陛下呈上!”

  萧方一声令下,目光看向了许褚。

  许褚闻言,先是一愣,尔后快步上前,将汉中地图小心翼翼的展开在众人眼前。

  阳平关一带的山川河流,地形地貌,顿时清晰展现在众人面前。

  “陛下,若论敌军之命脉,非此地莫属!”

  萧方伸出手指,重重的点在地图上的一处要害之地。

  定军山!

  刘备的目光紧随萧方所指,落在了阳平关以东那座看似平平无奇的山峰之上。

  他眉头微挑,显露出几分好奇与疑惑。

  “丞相,这定军山究竟有何特殊之处,竟能成为夏侯渊的必救之地?”

  刘备面带询问之色,显然一时间,未能领悟萧方深意。

  萧方轻摇羽扇,神色从容的开始解释:

  “陛下请细看,定军山位于阳平关之东,北依沔水,南靠大巴山,可谓山水环绕,地势险要。”

  “若我军能占据此地,便如同在阳平关背后插入一柄尖刀。”

  说到此处,萧方顿了顿,羽扇指向地图上的沔水:

  “我军占据此山,则向北可以轻松的渡过沔水,袭取南郑至阳平关间的粮草运输线,断了秦军的粮道,使夏侯渊三万大军不战自乱。”

  接着。

  萧方手中羽扇,又转向东方:

  “即便不攻秦军的粮道,我军亦可以从定军山出发,沿沔水南岸一路向东,直逼南郑城下。

  “南郑城可是汉中治所,守军不过曹真及五千秦军而已,夏侯渊焉能坐看其被攻而不救?”

  “如此一来,定军山便成了阳平关,乃至整个汉中的七寸之地。”

  “夺取定军山,便等同于扼住了夏侯渊的七寸,他岂能坐视不理?”

  “臣料定,他必定会尽起大军出关,全力争夺。”

  萧方娓娓道来,将自己的计策和盘托出。

  每一句话,都直指夏侯渊的软肋。

  刘备一边听着萧方的讲述,一边目光盯着地图上的定军山。

  渐渐的,刘备脸上的表情,逐渐由疑惑转为惊喜。

  “真没想到,丞相对汉中地形的了解,竟如此之透澈!”

  一旁法正面露几分愧色,感慨道:

  “我曾多次往返阳平关,此前却从未注意到,这定军山的竟然如此之重要。”

  “今日听丞相一席话,正方才真是茅塞顿开,正对丞相当真是佩服之至!”

  众人跟着是一片赞叹。

  萧方却是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不过此计若想成功,还需派一员大将,率领精兵上万人,沿南面山路秘密行军,绕过阳平关,突袭定军山。

  “一旦定军山得手,则立即在山上筑营固守。”

  “夏侯渊得知消息后,必定率阳平关之军前来攻取,以图收复定军山。”

  “届时,我军只需以逸待劳,趁夏侯渊及秦军其立营未稳之时,突然从山上冲下,发动突袭。”

  “如此,必能一举击溃秦军,乃至于斩杀夏侯渊。”

首节 上一节 687/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