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689节
马超竟然率一万大军,走大巴山小道,就袭了定军山?
夏侯渊脸色错愕,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汉军是知我定军山乃屯粮之地,所以才敢派一万大军偷袭,以缴获我军的粮草,来解决运粮不便的困难!”
“他们这是以战养战,那五万斛粮草,足够他一万大军数月之用了啊!”
回过神的来的阎圃,一语点破了玄机所在。
夏侯渊身形一震,蓦然间省悟过来。
大巴山小路运粮不便,刘备原本是不敢派大军走的,但恰恰定军山脚有他粮营,屯有五万斛粮草。
如此一来,汉军只需携带数日干粮便可,只要攻下了定军山,缴获了山脚所屯粮草,自然就解决了运粮不便的难题!
“而且,定军山向西可威胁阳平关,截断我军粮道,向东又可威胁我南郑城。”
“此山,可以说是阳平关之咽喉啊!”
“我终于明白,为何刘备多日按兵不动,原来是为了谋划偷袭定军山。”
“骠骑将军,这必是那萧方的诡计,我早说过,我们不能小看了他啊!”
阎圃指着地图,道出了定军山失守的严重性,心中是懊悔不已。
夏侯渊倒吸着凉气,脸色越来越尴尬难看起来。
此刻,他先前那份自负,早已是荡然无存。
他感觉自己,被萧方狠狠的扇了一记耳光!
自己镇守益州多年,自诩对汉中地形了如指掌,却不想竟忽视了定军山这么一个咽喉所在,被刘备给钻了空子!
这就等于,他被刘备捏住了七寸,这阳平关还怎么守?
“好个萧方,你个奸贼,当真是诡诈多端依旧!”
“不过,你就算抢下我的定军山,又能如何!”
夏侯渊咬牙切齿大骂了半晌,陡然间扬鞭喝道:
“传令下去,调集大军,随本将即刻出关,本将要把定军山夺回!”
“诺!”
雷铜领命就要传令。
阎圃却大吃一惊。
曹操的旨意,可是令他们严守关城,绝不可出战。
现下出战,岂非违背了曹操旨意?
“骠骑将军息怒,陛下叫我们严守关城,绝不可出战,我们岂能背陛下旨意?”
“况且,刘备此举,分明是想将我们引出阳平关,好在关城之外击破我军,骠骑将军此举,岂非正中其下怀?”
“将军,千万冷静,万不可轻易出战啊!”
阎圃当即神色凝重,极力劝阻起来。
夏侯渊神色一震,蓦然间如被泼了一瓢冷水,整个人冷静了三分。
犹豫半晌后。
夏侯渊却一咬牙,说道:
“陛下是不许我出战,可现下定军山已失,倘若马超那狗贼,如你所说截断我阳平关粮道,或是向东直取南郑,汉中岂非不保?”
“汉中若是不保,我还守着阳平关有何用处?”
“形势已变,我岂能再迂腐不知变通,本将必须要率军出关,夺回定军山!”
第574章 丞相既有锦囊计,吾必再斩曹操一臂膀!
夏侯渊也是没办法啊。
定军山被夺,他被人家刘备掐住了咽喉,由不得他不出关一战。
听得夏侯渊所说,阎圃也沉默下来,明白了其苦衷。
半晌后。
阎圃叹了口气,说道:
“既是如此,看来我们是不得不出关一战了,只是不知骠骑将军,此去打算如何收复定军山?”
夏侯渊看了一眼阎圃表情,便猜测其多半心中已有良策。
“那依你之见,吾该如何应对?”
夏侯渊遂是目光锐利的直视阎圃。
阎圃清咳一声,沉声道:
“骠骑将军,圃以为,若你前往收复定军山,当可在山脚东西两翼,分别布下左右两营。”
“这右营的作用,乃是要防汉军趁机下山向东,威胁南郑。”
“而我军左营的作用,则需警惕汉军渡过沔水,切断我南郑通往阳平关的粮草补给线。”
夏侯渊微微点头,若有所思。
阎圃顿了一顿,进一步说道:
“马超虽占了定军山,抢了我军粮草,但所夺粮草毕竟有限,总有吃光的那一天。”
“而若将军强行攻山,那定军山易守难攻,我军势必会大为消耗,正中了刘备下怀。”
“所以,圃以为我们无需盲目进攻,只需包围定军山,待马超耗尽之时,届时他们必将不战自溃。”
“如此,我军便既能避免无谓牺牲,又能逼退敌军,从而不费吹灰之力,便夺回定军山。”
阎圃不紧不慢,道出了自己的战术。
而这计策一出,夏侯渊顿感眼前一亮。
“妙极!阎子苗,你这一策甚至得兵法之妙,好,本将就依你的计策行事!”
夏侯渊拍案叫绝,对阎圃智谋大加赞赏。
于是,夏侯渊当即下令,率领近两万精锐之师,当日便离开阳平关,率军直奔定军山。
因知刘备此乃调虎离山之计,夏侯渊不敢将太多兵马调走,在阳平关上,仍旧留了近两万兵马,以防汉军乘虚而入。
次日拂晓。
两万秦军过沔水,浩浩荡荡抵达定军山下。
夏侯渊举目察看山势,只见马超已将原先在山脚下的粮营,早已付之一炬,烧成了白地。
而营中所屯粮草,多半已被汉军给运上定军山山头。
此时的汉军,已按照萧方事先叮嘱,于山顶的天洼之地,扎下了一道坚固的营寨。
对于定军山下的形势,夏侯渊还是清楚的,毕竟那一座粮营,乃是他当初亲自修筑。
但山顶上的形势,夏侯渊就不清楚了。
故对汉军营盘形势,其军虚实,身处山脚的他都无法判断。
于是,夏侯渊索性也不多想,仍照阎圃的计策,在山脚布下了左右两个营。
右营方面,由雷铜统率七千精锐秦军防守。
左营一线,则由夏侯渊亲自坐镇,统领一万三千秦军主力。
两座军营,相隔数里之地,形成了犄角呼应之势。
夏侯渊一声令下,两营士兵便即刻修筑营墙,挖设鹿角,修起了营盘。
山顶处。
马超与庞统并肩而立,正俯视着山脚。
他们借助于居高临下之势,此时已将山脚秦军的一举一动,统统都尽收眼底。
当看到秦军分设两营,果然如萧方所料那般时,两人不禁相视而笑。
“萧丞相,真乃神人也啊!”
庞统捋着细髯,由衷的赞叹道。
马超也是啧啧慨叹,说道:
“萧丞相料事如神,不愧是谋圣再世,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二人感慨时。
身后的郭淮却上前一步,提醒道:
“孟起将军,庞中书,末将记得萧丞相在我们出发前,曾给了我们一个锦囊?”
“末将还记得,他可是特别嘱咐过,若夏侯渊依他判断,当真于定军山脚,设立左右两营,我们就应依照他锦囊中密计,依计破之。”
此言一出,正提醒了二人。
庞统眼眸一亮,便道:
“孟起,既是丞相有锦囊妙计,何不速速拿出?”
马超闻言恍然想起,忙是从怀中取出锦囊,小心翼翼地打开。
一道帛书密计,显现在了几人眼中。
三人聚首共阅,眼神逐渐由好奇转为惊喜,接着便是啧啧叹服。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愧是萧丞相啊,吾不及也!”
庞统再次发出由衷的赞叹。
马超则哈哈一笑,豪然道:
“丞相既有秘计,那咱们还有什么好想的,就按照萧丞相的计策来击破夏侯渊的围攻吧!”
“这一次,吾定要宰了夏侯渊,令曹贼再折一臂膀!”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