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刚成仙秦人皇,你跟我说这是洪荒

刚成仙秦人皇,你跟我说这是洪荒 第164节

  但相对而言的话,也就意味着,大秦若要北上和西进,面对那些掌握着移山填海,腾云驾雾手段的妖魔和僧兵,赢宣就要对整个大秦皇朝的所有兵马……进行一次整体的升级。

  “陛下,如此大手笔,必然需要庞大的资源,即便是将国库搬空,只怕也填不满这个窟窿!”

  冯去疾神色凝重,沉声道:“就算我大秦一统九州之后,揽尽了无数修行资源,但仍然无法做到人人如龙!”

  “昔年,三皇五帝时期,人族也仍然力有不逮,难以逾越这道仙凡的门坎。”

  “如今……虽说九州已经渐渐恢复过来了,但诸子百家的存在,仍然是成为横亘在无数人头顶的一道桎梏。”

  九州之地的修行者,实力其实并不弱,他们代表着人族的现在,有着极高的修炼天赋和潜力。

  只是,由于诸子百家的存在,阻断了这些修行者的出头之路,以至于他们只能沦为散修,在山林之中隐居闭关,或是寻找修炼资源、

  “此事,朕心中有决断,不必再说!”赢宣神色平静的说道,手上动作不停,亲自为王翦和冯去疾泡了一壶茶。

  茶香浓郁,萦绕着淡淡灵光,令人心旷神怡。

  正是智慧树的树叶所泡的茶。

  本来赢宣是想效仿一下无当圣母,以咸阳城的百姓,此时的热情为茶叶,煮泡出来一壶浓茶。

  但奈何,那种手段似乎有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妙,赢宣搬运周身法力,甚至运转恒数定命御运经,最终都没能成功。

  最后,也就放弃了。

  只是他心中也在想,改日再去一趟骊山,拜访无当圣母,询问这种手段。

  王翦和冯去疾相视一眼,这位大秦丞相欲言又止,正想再度开口之时,前者微微摇头,随后说道:“陛下,章邯带着浮屠军离开了咸阳城,此行北上和西进,是否要带上章邯的浮屠军?”

  大秦目前一共有三支可以比肩天庭的天兵天将、佛门僧兵的精锐,分别是铁鹰锐士、浮屠军和九幽军。

  在赢宣出巡之后,九幽军随行护驾,浮屠军留在了咸阳城,进行了扩建。

  在赢宣出巡归来之前,已经从一万人扩建到了十万人,章邯更是凭着军魂之法,突破到了金仙境巅峰,只差一步就要突破至太乙金仙!

  若是等章邯归来,只怕就要凭着这一趟平定楚地之乱的战功,再进一步,突破至太乙金仙。

  到时候,扶苏若是还没有出关……那就要被章邯后来者居上了。

  这也是军魂之法如此受到众多将领追捧的原因。

  对于这些没有道统传承的武将而言,军魂之法就相当于九转玄功、九转元功,意喻着至高的修炼之法。

  “嗯,章邯的浮屠军为先锋,九幽军留在咸阳城,铁鹰锐士跟随扶苏一同北上!”赢宣点了点头。

  有些事情在朝会上,没有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出来,但在私底下,他却是可以跟冯去疾和王翦交个底。

  毕竟,这两人目前是大秦明面上的文武第一人。

  “铁鹰锐士……交由司马老将军统帅吗?”王翦怔了下问道。

  在浮屠军和九幽军出现以前,铁鹰锐士才是大秦皇朝的定海神针。

  其主将乃是司马家的老祖宗,一位玄仙境巅峰的修行者,只可惜是一位散修,并没有什么渊源颇深的传承。

  当然,或许也正是如此,当初始皇帝才会将铁鹰锐士交到了其手上。

  “不,铁鹰锐士由司马昌统帅!”赢宣摇了摇头。

  话音落下,冯去疾和王翦脸色微异,随即点了点头。

  两人都明白了赢宣的意思……这是要顺利将军权过渡到司马昌这个司马家下一任家主的手上了。

  作为铁鹰锐士的执掌者,司马家一直安分守己,忠于大秦皇帝。

  若是说到忠诚,只怕是就连王贲、章邯这些,由赢宣提拔上来的武将,都远不如司马昌。

  “铁鹰锐士,我等无权调动,只怕要陛下去旨一封,这才能让司马昌将军从太乙山返回。”

  冯去疾想了想后,缓缓说道:“只是,陛下,这么一来,太乙山就没有人能看住了。”

  在赢宣登基继位之前,司马昌就已经率三千铁鹰锐士,一直驻守在道家圣地太乙山的脚下,看着太乙山的动向。

  此前,由于上一任廷尉暴蕴之死,道家被牵扯进了此事的旋涡之中,扶苏还为此远赴万里之外,拜访太乙山,质询道家当代执牛耳者北冥子,结果却是不了了之。

  很显然,这一次赢宣抽调走司马昌……并不是要就此放过道家。

  而是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道家,甚至是整个诸子百家!

  这也是为他心中那一幅九州宏图,徐徐做着图谋与打算!

  “太乙山和诸子百家,朕心中已经有了解决他们的人选,冯相和王大将军不必担忧!”赢宣摇了摇头,眸光一转,看向咸阳城的方向,心中暗道:“现在,就等你出关了!”

  “扶苏……”

  就在赢宣思索之时,冯去疾和王翦都很识趣的不再多问。

  然而,这时从殿外传来了一阵匆忙的脚步声!

  嗡!

  一阵微弱的空间波动泛起,赵成宛若横渡了时间光阴而至,跪在赢宣面前,双手呈上一份奏疏,低声道:“陛下,八百里急奏!”

  包括赢宣在内,王翦和冯去疾心头一震,隐隐有些不安,看向了赵成手上呈至的奏疏。

  能让这位御前内侍如此失态……必然是发生了大事!

  赢宣皱了下眉,伸手接过了奏疏,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有些怪异起来,喃喃自语道:“怎么会……”

  “大泽乡起义?”

  “竟然还是发生了!?”

第210章 天命不可逆,大泽乡的暴乱,幕后黑手,赢宣的反击来了!

  大殿中,赢宣眉头紧锁,手上拿着赵成刚刚呈送过来的奏疏,上面的内容,字字如重锤,敲在了他的心头。

  席间,王翦和冯去疾相视一眼,皆是有些不解。

  不过,以他们的敏锐嗅觉,也是觉察到了一丝异样。

  毕竟前有赵成这个御前内侍的失态,后有赢宣在大臣面前失仪……很显然,这奏疏的内容不简单!

  事实上,奏疏的内容何止不简单。

  赢宣眸光闪烁,心头压着一缕难言的沉重。

  这份奏疏是从三川之地送来,由洛阳郡的郡守,亲自封漆,有着郡守官印,无法作假。

  奏疏的内容是,不日前经三川之地的一队民夫,在前往北方途中,突然哗变,民夫中有两人,杀死了沿途押送的监军,数十名修行者全部殒落。

  而这一伙民夫在杀死了监军后,随即攻击了附近的城池,到奏疏发出的时候,三川之地已经有大半城池沦陷。

  “从得知消息到奏疏发出,前后不过半天的时间……三川之地是咸阳城前的屏障,如此轻易便被攻陷了大半城池!”

  赢宣皱紧眉头,眸底有一丝冷意,暗道:“这里面若是没有天庭或是佛门的捣鬼,我能把咸阳宫砸了!”

  在这个节骨眼下,突然冒出来一伙民夫起义,而且还在三川之地攻城略地,怎么看都是有心人在故意挑起九州之内的战火。

  然而,这还不是赢宣最在意的事情。

  他真正关注的是……奏疏上言明出现暴乱的地点。

  大泽乡!

  赢宣洞悉一切历史与神话,所以知道在原轨迹中,大秦皇朝在秦二世登基继位一年后,确实爆发了一场农民起义。

  而且,地点就是大泽乡!

  只是,如今登基继位的是他,而不是那个‘亡秦者胡’的胡亥。

  为何大泽乡的起义还会爆发?

  若是大泽乡起义依旧按照原轨迹发生了……那其他事情呢?

  楚汉相争?诸国复现?

  还有最重要的……大秦皇朝是否还会亡?

  想到这,赢宣的心绪一团乱麻,忍不住揉了揉眉心。

  就在这时,冯去疾见状开口道:“陛下,这份奏疏,可否让我与大将军过眼看一下?”

  闻言,赢宣没有丝毫犹豫,抬手将奏疏递了过去。

  他没想过隐瞒,因为三川之地离着咸阳城实在是太近了,大泽乡起义就像是一簇火苗,如今随着时间流逝,已经开始有了燎原之势。

  若不能及时扑灭,势必会引发更大的动乱。

  到时候,整个九州都会被战火卷入泥沼之中,难以自拔。

  冯去疾接过奏疏扫了一眼,脸色顿时就变了,随后与同样神色凝重的王翦对视一眼。

  两人没想到,在如今大秦国运蒸蒸日上的境况下,竟然会在距离咸阳城不足三千里外的三川之地,爆发了一起骇人的暴乱。

  而且,从奏疏上的内容来看,这伙民夫很不简单,刚一起义,立刻就开始攻城略地,屡战屡胜!

  “陛下,这其中定有仙神在幕后操弄,否则仅凭一群民夫,不可能有这样攻城略地的能力!”王翦掷地有声的道。

  他可是沙场宿将,大秦第一大将军,看了奏疏上提及三川之地大半城池沦陷,瞬间就觉察到了不对劲。

  大秦各地的城池,都受到了阵法加固,即便是寻常修行者,轻易都没法打破,更遑论一群民夫。

  “不是佛门,就是天庭!”

  赢宣点了点头,眸子有一丝寒意,说完顿了下,而后补充道:“地府也有一点可能!”

  那日洞庭湖中,酆都大帝相隔两界出手,现身与赢宣交谈,告知了他始皇帝崩逝的真相,可不是真的那么好心,纯粹就是要赢宣将怒火和仇恨,转到天庭和佛门的身上。

  不过,赢宣也没那么天真,酆都大帝如此清楚……难保在对始皇帝的那场杀局里没有出手,或者干脆就是扮演了其中一个角色。

  “地府?”

  “陛下,若是有仙神掺和其中,那我大秦就要做好准备了!”

  王翦皱了下眉,随着出巡车驾归来,他也听说了洞庭湖的事情,此时听到赢宣提及地府,没有反驳,只是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对于他们这些沙场征战的宿将来说,其实与阴间地府打交道的时候并不少。

  毕竟,沙场就意味着会死人,死人就意味着有鬼魂。

  恰巧的是,一切阴间之事,皆归于地府掌管。

  王翦甚至还认识地府中的几位鬼帝和阴帅,也与黑白无常这等阴间小卒打过交道。

  “与仙神之间的争斗……甚至是战争,决不能发生在九州!”

首节 上一节 164/4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下一篇:盗墓:民国军阀,开局劫了陈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