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 第371节
高劢严肃的说道:“听闻老将军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上阵杀敌,老将军能扛得动,我为何扛不动呢?”
暴显看了眼刘桃子,不解的问道:“清河王乃是宗室,在庙堂也算是得到重用,往后或许就能进侍中,陪伴天子,何以到边塞去吃苦呢?”
高劢完全不像是个小娃娃,他认真的说道:“邺城之中,奸贼横行,肆虐滥杀,毫无法纪,彭城王,赵郡王皆不能治。”
“只有卫将军到来之后,城内忽然平息,奸贼不敢轻易出门,恶人不敢猖獗。”
“我愿跟随卫将军,学习对付这些奸贼的办法,往后治理好天下,匡扶社稷。”
看着对方那格外认真的脸,暴显都沉默了片刻,他看向刘桃子,“卫将军,不如就让他在你麾下任个职.”
三人离开了此处,三人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心情都很不错。
刘桃子站起身来,走向了别院。
石曜此刻还在跟祖珽商谈着那些客人,刘桃子忽走进来,打断了两人的攀谈。
“将军!”
石曜行礼拜见,刘桃子来到他的面前,上下打量着他。
“许久不见,石君无恙?”
“无恙,许久不见,将军当真是愈发强壮威武!”
几个人便在此坐下来。
“先前多亏了太守替我照看成安故人,还不曾答谢。”
“不敢,为将军做事,理所应当。”
石曜说着,忽感慨道:“将军,如今我走投无路,只能来投奔您了。”
刘桃子皱起眉头,“听闻你在黎阳做的很不错,当地大治,怎么便又说走投无路?”
“无用,皆是无用。”
石曜抬起头来,有些悲痛的说道:“如路县令那般大治成安,还是会有奸贼冲进城内,肆意杀戮。”
“又如我治黎阳,庙堂派遣一个新的刺史,领着骑士们前来,就能让我两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我还能怎么办呢?”
石曜摇着头,“我不愿意再眼睁睁看着他们祸害地方,也不想躲在府内不出来。”
“我想跟随将军前往边塞,为将军出力,只盼着有朝一日,能诛杀这些危害各地的奸贼。”
石曜其实有许多话要说,可真正见到刘桃子,他反而又不太想抱怨了。
他回想起自己治理许久的地方,此刻也只是摇着头。
不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怎么去治,都没有用处。
祖珽依旧是满脸的笑容。
当下的大齐,除却宗室和部分勋贵,其余的民心可以说都完全丧失了。
杨愔之死,开始使汉人士大夫们离心背德,都不愿意再去做为国事死的忠臣,朝中的汉人大臣,在这些时日里的斗争里,主打一个骑墙观望。
他们不支持任何一方,也不参与任何争斗,谁赢了他们就站谁。
哪怕是和士开这样的货色冒头,汉人大臣都没有一个去弹劾的,这要是放在杨愔之前,弹劾文书怕不是要堆满庙堂。
不只是不反对,甚至还积极靠拢,魏收这样名声极大的,都不管了,上位的是谁,那就给谁服务。
祖珽忽又想起那天高睿前来的事情。
高睿等这些宗室们,还在为了国事而拼搏,也算是最后一道防线了,可高睿心里大概也知道,已经使众人离心的庙堂,又失去了作为庙堂的威望,大概率是难以救活。
主公在邺城待了几天,前来拜访他的人便有了近百人。
大齐已失人心啊。
刘桃子听着石曜的话,脸色却愈发的凝重。
他没有因为石曜前来投奔而感到开心。
“好,跟我去边塞吧。”
刘桃子开了口,他缓缓看向了通往黎阳的方向。
“放心吧,不会太久的。”
石曜似是知道他在说什么,重重的点头。
“多谢主公!”
刘府再次忙碌了起来,刘桃子急着要离开邺城,返回武川,他来的时候,是带着数百人的骑士们前来的,可要离开的时候,却是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队伍。
朝中那些被罢免官职的大臣们,此刻都在忙碌的准备着,要跟着刘桃子一同前往边塞。
当然,还有那些决定‘投奔’他的将军们。
祖珽以刘桃子的名义,分别向过去高演的那些大臣们写信,希望他们能前往边塞。
想要通过庙堂来调走这些人,不太现实,高浟是不会答应的。
临行之前,祖珽算了算,跟随刘桃子离开的文臣有二十多位,其中有魏收这种当过太傅的前上三公级别的大臣,有袁聿修卢思道这种前任三台尚书级别大臣,也有石曜,元修伯,唐邕这种实干派干臣,他们也并非都是有过错的奸贼,有的是真心想跟刘桃子干大事,有的纯粹是厌恶庙堂内的争斗.
而武将就更是不凡了,一个暴显就能顶文臣那边的全部了,加上还有其余的大大小小的汉人将领,也有十余人。
祖珽一一负责为他们表官,刘桃子这个六州大都督,相当的有实权,对各州的官员将领,有自己的建议人选权,而高浟也不太会去反对他所推荐的人选,只要能尽快让那边恢复安定就好。
除了这些光明正大跟着刘桃子离开的,实际上还有很多人正在辞官,他们是想要偷偷去边塞的。
祖珽对这样的结果很是满意。
主公这一趟算是没白来。
这邺城最好的东西,差不多都被主公给带走了。
就在刘桃子准备着出城,返回自家边地,大干一场的时候,刘桃枝匆匆回到了府邸内。
他的脸色极为难看,刚一回来,就让刘桃子单独前来,跟自己商谈大事。
内屋里,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刘桃子并没能坐到上位,被刘桃枝快了一步。
刘桃枝眉头紧锁,“方才,太子召见了我。”
“太子奖赏了许多,又吩咐我尽快控制朝中禁军。”
张彩芣一点都不意外,她问道:“是太子身边的哪个乳母吗?”
“不错。”
“我看,她是个极为野心的人,她教唆太子,似是想要对皇后出手。”
第258章 南陈
皇宫内,群臣们早已准备妥当。
正是吉祥的时日。
随着礼仪官出场,登基仪式也即将进行。
仪式总感觉有些潦草,或许是大齐一直都不太注意这方面的内容,便是在登基仪式上,都会出现空缺,有官员缺勤,甚至是出现念错词的情况。
粗糙。
没有人因为新皇帝的登基而表现得多么喜悦,或许也只有胡家那一帮子,此刻还能觉得有些欣慰。
大殿外站满了大臣,他们穿着奢华,周围站着许多的甲士,全副武装。
礼乐并起,礼官演奏高诵。
各类的礼器从四面八方被举起来,汇聚到一起。
小皇帝穿着冕服,怯生生的看着周围众人,有阉人陪在他身边,不断告知他下一步的流程。
一切看起来又很奢华,很是不凡。
可那成群的官员们,脸色却格外的平静,许多人都是一脸的平静,看不出对新皇帝的敬重,也看不到对太上皇的不舍,无喜无悲,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
周围那些甲士,那高大坚固的甲胄之下,似乎也是空荡荡的,看不出一点的情绪来。
便是扶持皇帝上位的宗室,此刻也是脸色凝重,眉头紧皱。
邺城之外。
浩浩荡荡的一行人早已驱车行驶在路上。
皇宫内的大事与他们并不相干。
刘桃子骑着战马,走在最前头,身后有各类的马车,许多人跟随在队伍之中。
前往目的地的道路格外漫长,冷风吹起,马车在这不平坦的道路上剧烈的摇晃着。
他们没有打出什么大旗来。
就这么匆匆往远处走去,祖珽跟石曜分别跟在刘桃子的左右,此刻低声说着什么。
“那陆女肯定是想要扶持太子,他拉拢老太公,主要还是想拉拢主公。”
“这女人很不简单,当今皇后又愚蠢,只怕不是她的对手,虽说太子是被拥立上去的,又年幼,没什么权力,可若是有人依附在他的身边,通过他来做事,那还真的是能做出许多事情。”
祖珽认真的分析了起来,他说道:“我看这女人是想先搞定太后,自己总领后宫事,而后再借助主公和老太公来杀掉高睿,搞定高浟,扶持新一批勋贵来执掌邺城”
“不过,我看高睿似乎也有些想法,可能他也试图做什么大事。”
祖珽最后说道:“主公,让老太公勿要参与这些事,他们要斗,就让他们先斗去,我们不要干涉我们若是能经营好边塞各州,那势力便不是邺城所能媲美的。”
祖珽对未来信心满满。
他笑着说道:“恒州产战马,朔州产铜铁,燕州有耕地,安州有百姓”
“此番回去,又有了诸多人才相助,当下主公麾下实有八州,而营,显,肆等州,其实也能纳入麾下。”
“再加上这些人才,推行授田与府兵之政,一年之后.”
祖珽笑了起来,“定然能给予杨忠一个天大的惊喜。”
“杨忠领兵十万前来,尚且不知要面对什么呢!”
石曜就没有祖珽这么的自信,他忧心忡忡,“祖公,边塞土地虽多,却刚刚经历战乱,人烟稀少,若是杨忠以十万精锐前来攻打.那可不是说笑的,况且,这治理之事,向来是难见成效,一年的时日,光是安排官员都未必足够”
祖珽大手一挥,“你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