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 第389节
“若是有了冀,定等大州呢?”
刘桃枝再次沉思了片刻,“五成?”
“我只是个妇道人家,不知道战事,不知道局势,以我粗浅的眼光,也能看出来,桃子如今便已有五成的胜算。”
“桃子的边兵本就强悍,所新操练的汉人大军,先前跟杨忠多次交战,战力非凡,如今暴显又在为他操练另外一支军队.他过去所缺乏的只是粮食而已,如今外头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进入他的麾下,北地又开始出现祥瑞,粮草渐渐充足,到了秋季,他就不会再受制于粮草。”
“到那个时候,上下一心,粮草充足,士卒彪悍,将领勇武,段韶就是再厉害,麾下将士再强,还能说可以轻易战胜桃子吗?”
“彭城王未必就不知勇士营去了桃子身边的事情,只是,他不敢管。”
“不只是他,高睿也不敢管。”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信心能稳赢桃子,即便是段韶,也是如此。”
“彭城王和赵郡王当然不会允许桃子的势力再次扩大,若是桃子真的有了河北大州,那便不是边兵势力了,兵力随时都能杀到邺城,能绕开晋阳来作战.可并非所有人都这么想。”
“就比如那位陆令萱,她图谋甚大,又颇为自负,当下她没有什么盟友,为了扶持皇帝亲政,她会不惜代价的做事。”
“给您封王是这样。”
“若是能给夫君封王,那为什么不能给桃子大州呢?”
“对她来说,尽快掌握权势,能开始做事才是重要的,至于这么做会引发什么影响,她哪里在意?”
刘桃枝皱起眉头,“这可不一样,给我封王,不过是多了一个王爵,没什么影响。”
“可要给刘公大州,她就不怕刘公大军压境,将她作为阶下囚吗?”
刘张氏轻轻摇头,“像她这样的人,往往都很自私,心里只有自己唯一在意的事情,为了达到目的而不足手段,不在意什么社稷,不在意什么危害,若是桃子大军杀来,没准她会说服皇帝投降,换取一个爵位,照样能过得滋润。”
“你怎么知道?”
刘张氏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刘桃枝长叹了一声,揉着自己的额头。
“大敌当前,国内却还是如此。”
“韦孝宽的贼儿军又开始频繁在邺城做事了,我却不能制止。”
“唉,今年西贼定然大举进攻,还不知道我们能否抵挡”
周,玉璧城。
官署内静悄悄的。
有三十余武士坐在前院,皆低着头。
韦孝宽双手后背,就在他们面前来回的走动着。
他看起来比从前衰老了许多,发丝之间的灰白越来越多,他就这么来回的走着。
众人不敢开口,甚至都不敢抬头。
“又消失了.又消失了。”
“赵苦僧也失去了联络?”
韦孝宽终于停了下来,他满脸困惑的看向面前的众人。
他从未在这个领域里吃过这么大的亏,过去对他单向透明的齐国边塞,此刻却是充斥着战争迷雾,视野里一大片的黑暗。
他试图去插眼点亮地图。
为了确保今年的战事顺利,他耗费了极大的心血,设立了一个点灯计划。
有一位掌灯郎亲自前往朔州,有超出八百人的庞大组织为他所用,发誓要点亮边塞各地,做到对刘桃子的知根知底。
计划已经施展了三个月,可收获极其有限。
大量的人员一去不复还,很多都是直接失去联络。
韦孝宽一时间都懵了,他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他再次看向了面前的众人,眉头紧锁。
莫非是我的身边出了人??
刘桃子用我的办法来对付我了??
可此刻坐在他面前的这三十余人,那都是跟随韦孝宽许多许多的年的老人,各个都是他的铁杆心腹,韦孝宽根本不相信这些人里会有人出卖自己。
可若不是内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不只是韦孝宽,就是此刻麾下的诸多亲信们,也是惴惴不安,他们也觉得是身边出了问题。
韦孝宽长叹了一声,“这么大的投入,岂能白费?”
“文先,还是你继续操办这件事,尽快跟掌灯郎取得联络,先问清楚众人失联的事情!!”
“唯!”
韦孝宽挥了挥手,就让众人离开了。
就在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准备回去休息的时候,又有一个亲信急忙挡在了他的身边,那人拿出了文书,低声说道:“将军,是突厥人那边的情报。”
“出了什么事?”
“摄图战死,阿史那燕都非常的生气,他麾下的谋臣告诉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惨败,是因为我们给予的情报有误。”
“他们以为是我们说错了幽州的情况,让他们轻视了高长恭,方才造成这样的下场,要我们补偿。”
韦孝宽一愣,“补偿?”
“哈,他们是疯了?”
“我们告知的情况有什么不对?幽州刺史高长恭,一个后生.军队不多,哪一点没对上?”
“几万人打不过高长恭数百骑兵,还想来跟我们问罪,要我给说法?给补偿?”
亲信没有说话。
其实,这次他们所提供的很多消息,跟过去完全没得比,过去,他们甚至连副将有几个,过去有什么战绩,性格如何都能查找出来,可如今,他们顶多能知道些谁都知道的情报,高长恭在幽州当刺史的情况,就算是突厥人,有心也能打探到。
韦孝宽初次展现出了些急躁。
“情况不妙啊,燕都这是都不敢再聚集到幽州外了?若是没有突厥人掠阵,永丰怎么办?!”
“刘桃子刘桃子.”
韦孝宽猛地拉住了亲信,“你现在就出发,即刻前往长安。”
“你去告诉晋国公。”
“我想要回长安跟他商谈出兵大事.请他,务必让我回一次长安!!”
那亲信看着这一脸紧张的韦孝宽,整个人也变得肃穆起来,“将军,定不负使命。”
他转身就走。
若是没能完成这件事,他便不会活着回来。
韦孝宽伸出手来,想要叫住他,却又发不出声音来。
他落魄且茫然的看向了北方。
在另外一个钢铁般牢固的监牢里,同样住着一个浑身镣铐的‘小老头’,眼睁睁看着大势渐去。
ps:数出诣佛寺,又与沙门昙献通。布金钱于献席下,又挂宝装胡床于献屋壁,武成平生之所御也。乃置百僧于内殿,托以听讲,日夜与昙献寝处。以献为昭玄统。僧徒遥指太后以弄昙献,乃至谓之为太上者。——《北齐书》
第269章 如诸葛武侯复生!
长安。
高大的城墙之上,甲士们来回的巡视。
时不时有恶鸟在半空之中徘徊,注视着下头这冰冷的大堡垒。
城门外的八条官道,此刻堵的满满当当。
马车和驮马堆积成了一团,一眼望不到尽头,车夫的叫嚷声,民夫的哀嚎声,武士的训斥声,交织在一起,使得长安四周变得更加喧嚣。
马车上堆满了粮食,物资。
城门口的官吏们四处跑动,有的在查看过所,有的在记录钱粮。
远处的校场内又爆发出了阵阵喊杀声。
天边的乌云又低又沉重。
城内的道路也被完全堵住了,斥候都难以通行,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城内只剩下了民夫,官吏,以及骑士。
晋国公府内。
宇文护板着脸,肃穆的坐在上位,诸多心腹们站在他的两侧。
有士人手持文书,此刻正在讲述着军队聚集的情况。
“京城兵户四万六千人,已武装齐全,蜀国公尉迟迥正在操练点将。”
“秦,陇,巴,蜀等地的大军,诸藩国大军,都在途中,预计兵力为十五万八千人。”
“需粮草辎重”
宇文护听着文士的言语,双手化作拳头,一捏一放,心里并没有脸上所表现出来的那般平静。
整个大周的国家机器都开始了疯狂的运转,共计有二十余万人的大军,再加上突厥那边的援军,此番讨伐伪齐的多方总兵力能达到三十余万人。
说不激动是假的。
可宇文护此刻心里着实也有些迟疑。
他这次出征,并非是自己想要去打,而是有着太多不能不打的因素。
一来,他需要军功,才能压得住国内那么多的彪悍猛将,别人只当他麾下人才济济,一群虎狼之将,可没人知道要制服这么一群虎狼需要多大的代价。
二来,还有塞外突厥人的因素,前几次跟突厥人合作去攻打伪齐,成果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是惨败。
偏偏他们周人还打回了不少东西,可突厥人却先后损兵折将。
这让阿史那燕都格外不满,他认为周人不出力,不是合格的盟友。
宇文护还得拉住这位盟友,尽管当下大周正在国力上追赶大齐,可没有突厥人,真的还不好说输赢。
主要就是伪齐这里能打的人实在太多了,不只是段韶斛律光刘桃子那么几个人,就是随便找出一个勋贵来,人品怎么样不好说,但是能打敢冲那是实打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