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 第391节
宇文护继续说道:“揜于啊,伱因为愤怒而失了神智啊。”
“这伪齐的江山,不只是有恒朔。”
“这伪齐的将领,也不只是有刘桃子一个人。”
“刘桃子算得了什么呢?什么恒朔兵,什么幽燕兵,就是让他练出来,四万人而已,我将马鞭对准阴山的方向,举起武器为我冲锋的将士便有二十余万!”
“区区四万人,能改变天下大势吗?”
“我们与齐人在边塞鏖战许久,谁又占了便宜?不过是损兵折将,对大事没有任何的利益。”
“勿要将眼光局限在边塞,局限在小小的刘桃子身上,要在意天下大势,不然,怎么能算是天下名将呢?”
杨忠此番真的是不知该怎么去反驳对方了。
他有心直接开骂,可又承担不起这后果。
你说四万人如何能改变天下局势?你现在分给我四万人试试,你看看能不能改天下大势。
杨忠深吸了一口气,低着头,“国公说的很对,只是,伪齐当下朝政虽然混乱,朝中却有高睿高浟,地方悍将许多,想要一战而定乾坤,只怕是不容易。”
“不过,伪齐病入膏肓,就是高睿高浟,段韶斛律光等人,也无法医治。”
“只是,刘桃子这个人,他不是寻常的将领,也不是寻常的大臣。”
“他在边塞另开新制,令魏收,祖珽,元修伯,唐邕等人革新科,增设诸吏,重法典,安民生”
宇文护大手一挥,不悦的说道:“对边塞之事,我亦有耳闻。”
“我听闻他用残酷的律法来对付百姓,刑罚峻急,上下震恐,大量的百姓都往周境逃亡,这是商鞅之秦法,是自取灭亡的手段,这算是什么本事呢?”
杨忠摇着头,“逃来的那些人,不是贼寇便是豪强。”
“我私以为,这绝非是商鞅之酷法.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罪不惩,无善不显,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这是古代诸葛武侯治蜀时的风范!!”
宇文护有些绷不住了,他的脸色变得格外阴沉,“杨将军在说什么?”
杨忠再次说道:“国公,我并非是吹捧敌人,只是刘桃子并非是寻常的将领,他在边塞所推行的诸多政策,都是效仿各家之所长,绝对不能轻视!”
“偏偏齐国朝中混乱,二王争功,外戚做大,这些人无心去对付刘桃子。”
“若是我们放任不管,刘桃子的势力将会越来越大,现在还只是边塞六州有教化,恒朔幽燕兵壮。”
“再过几年,便是河北之地竟归其所有,精兵十万,直逼玉璧!”
宇文护眯着双眼,“提前出兵,就能解决这样的大祸患了?”
“不只是如此,还要分兵才成。”
“当下齐人的军队虽然凶猛,但是数量却不多。”
北周早早完成了军事改革,军中许多汉人,人口不多,可军队数量却不少,北齐的军头势力实在太强,反对一切军事改革,导致他们在军队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是在质量上,那就不太好说了,反正北周以大兵力吃亏的次数也不少。
杨忠说道:“若是二十万人一同进军,只怕是难以突破敌人,可若是我们分成五支大军,以将军们统率,从不同方向进攻,牵扯进攻,敌人的兵力就得逼迫分散,他们的将领们彼此大多不和睦,只要分开作战,就难以被统一命令,那就是我们分而击破的最好时机.他们的地方官员大多怯弱无能,只要我们的军队到达,投降归顺的人一定有许多”
“国公,您看”
杨忠从衣袖里拿出了一封关于此次出征的建议,递给了宇文护。
从这里离开的时候,杨忠心里依旧是带着一点点的侥幸。
万一他就听了呢?
走出了府邸,杨忠看到道路上满是斑斑血迹。
有国公府奴仆抱怨着,埋头清扫。
杨忠问起来,奴仆也只是告知:
有几个玉璧来的疯子,竟自戕与此。
第270章 浪费,奢侈啊!!
长安,食肆。
食肆很狭小,没有院墙,屋门敞开,里外都有位置。
郑道谦就坐在最里头,点了份莼羹,鲈鱼脍,又要了酥,吃得津津有味。
屋内也就他这么一个食客。
那小厮就站在郑道谦的身边,点头哈腰的说着些奉承话,激动的连着搓自己身上的衣裳。
这可是大客。
门外再次闪过人影,小厮更加开心,急忙上去迎接。
可进来的却是一个经典的组合。
一个持着文书的吏,身后两个刀卒。
小厮脸上的笑容一凝,却还是壮起胆子,“食客且坐.”
小吏挥了挥手,“我不是什么食客。”
他翻看着手里的文书,找到了对方的消息,“马六平,是你吗?”
“是我.”
“嗯,恭贺你,今年成人了,对吧?”
小厮哆嗦了一下,擦了擦手,“是的。”
“嗯,我们是来给你授田的,既是成人,就按着规定,分发授田,从今日起,你便授田四十亩。”
“秋后交税,入役,勿要忘了。”
小吏说完,转身就要走,那小厮急忙挡在了他们的面前,“上吏,这授发的耕地在何处?”
“哦,当下耕地紧张,还没有足够的耕地给你发,一旦齐全,即刻就给你发,不要着急。”
小厮满头大汗,“上吏,如今是春种啊,若是错过了,再次授发,那今年这粮税”
小吏很是生气,“官府给你授田,你不想着感谢,还想催促我们?”
“当下耕地确实不够,伱就先等着就是了,我这都记下你的四十亩耕地了,官府还能一直不发给你吗?”
“让开!让开!”
小吏推开了面前的后生,领着众人走向了下一户人家。
小厮就这么茫然的目送着对方离开,也不说话,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屋内,埋头开始清扫。
郑道谦轻轻抚摸着肚子,“饭不错。”
小厮这才急忙走上前,脸上再次挤出笑容来,只是比方才要难了许多,“公吃好了就是,我再送您些韭,春时吃着最好.”
郑道谦若有深意的看着他,问道:“我听他们说要授田了,怎么你一点都不开心呢?”
“四十亩耕田啊,多好。”
小厮苦笑着,“食客富贵人家,自然是不知这其中的道理.说是授田,他拿笔一写,我就有了四十亩耕地,交税要缴四十亩的,可这耕地,就怕是见不着影了。”
“我阿爷还活着的时候,全家名下共计有一百二十亩耕地,大富大贵,可我到现在都不曾见过那耕地嘞.”
“过去还都是说十亩,二十亩,现在可好,一张嘴就是四十亩,再这样下去,过個十余年,怕不是家家户户都是千亩万亩,天下大治,这房顶上都得长耕地喽~~”
郑道谦被他这番话逗得笑了起来。
他又从怀里多拿出了些钱,放在了一旁。
小厮大喜,连忙感谢。
一路将他送到了门口,又多送了些东西。
郑道谦就这么提着饭菜,走在路上,正要四处观望一二,就看到有几个骑士急匆匆的飞奔而来,停在了他的面前。
“郑君!!国公正在找您呢!”
郑道谦来到了杨忠的府邸,他是最晚到来的那一个,他们也并没有等着郑道谦,早已开始商谈了。
郑道谦赶忙向杨忠请罪,杨忠示意他坐在一旁,继续说起要事来。
杨忠此刻所商谈的,乃是攻取永丰的事情。
李穆就坐在他的身边,两人皱着眉头,低声说着战事,大家的脸色都很难看。
郑道谦看了看周围,看向了左侧的高阿那肱,低声问道:“出了什么事?”
高阿那肱瞥了他一眼,没有理会他。
郑道谦也不生气,又扭头看向了另一边的慕容延。
“出了什么事?”
慕容延看着在上头商谈大事的杨忠跟李穆,压低了声音,解释道:“给国公封赏太傅,留在朝中的封赏结果作罢了。”
“啊??不封赏了??为什么啊?刚回长安的时候,不是说重重有赏吗?”
“改封赏了。”
“授了国公泾豳灵云盐显六州大都督,泾州总管”
郑道谦满脸的不可思议,“又派往地方?光封个六州大都督有什么用?那些人又不能随意处置,又不听话”
“谁说不是呢?”
“为何要改封啊?”
慕容延露出了个你知道的表情,“这还用问?”
郑道谦恍然大悟,无奈的叹息了一声,“同为国公,何须如此啊?”
慕容延又低声说道:“还有呢,将军那强攻刘桃子的想法被否决了”
“否决了?”
“是啊,将军几次上书,宇文护很是愤怒,就直接下令说:若是要提前讨伐,那就你自己去讨伐。”
“他令将军在七月出兵,伙同突厥人,攻打永丰。”
郑道谦这才松了一口气,“至少允许我们出兵了,我们自己去打也好啊,宇文护派去的那些人,我看没一个能打的,提前出兵,不给对方收粮的机会.”
“给了三千人啊!!!”
“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