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423节

  “何必在刺史面前如此无礼呢?”

  徐别驾抱怨着,陈长史却很生气,“岂能让敌人在我们城内这般蛮横?”

  “这帮狗贼,是被我们平城王给打怕了,不敢从北面进攻,就只能从南面侵犯.”

  徐别驾瞥了眼长史,“你总是提那平城王做什么,刺史公不喜欢他.”

  “你不知道,你要是见过他一次,你就知道我为何总是提起他了。”

  “你见过??”

  “那是当然,几年前,我担任顿丘县丞的时候,大王领兵来过我们顿丘县,当时有百姓拦路告状,哎,算了,这些事,往后再告诉你!”

  陈长史跃跃欲试,“周人绝对不是我们的对手,权景宣才多少兵啊,撑死了不到三万,而且还都算不上是什么精锐,想靠这点人就拿下豫州,简直笑话!只要我们拖住他们,等到朝中援军,或许我们也能以军功封爵,往后或许还能跟着平城王去攻打长安嘞!”

  徐别驾眯起双眼,没有说话。

  内屋里,郭恩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看向了王刺史。

  “刺史公,您妻弟的书信,我家将军已经见过了.”

  “什么书信?我不知道。”

  郭恩一愣,缓缓说道:“是这样的,您的妻弟准备献城投降,如今外头有大军压迫,里头又有人为难,您是出于无奈,这是因为您的过错,还是因为伪齐不得人心,上下离心,请将军以城内百姓为重,开门投降吧。”

  王士良长叹了一声,满脸的悲伤。

  “我受陛下厚爱,便是内忧外患,又岂能轻易说投降?”

  “我家将军向来敬重您的为人,愿意为您上表,封公爵,授大将军,都督之职”

  “城内百姓何其无辜啊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我岂不是只能以死报国吗?”

  王士良悲怆的感慨着。

  郭恩急忙说道:“我们同为太原老乡,两家素来交好,过去便有很深的交情,我的族兄郭彦,如今就在将军身边,为他出谋划策,由他作为担保,王公完全不必有什么顾虑!”

  “况且,如今的战事,您也是没有了希望,不失名节。”

  “也罢,那便与你出城受降吧。”

  郭恩笑着抚摸着胡须。

  前不久,王士良的妻弟派人联络了郭彦,郭彦是权景宣的副将参军,为他出谋划策,他跟老王都是太原人,太原王氏,太原郭氏。

  那时起,周人就知道王士良要投降了,故而没有任何的惧怕或者担忧。

  郭恩正要开口,忽想起什么,“王公,只是方才那位长史”

  “无碍。”

  悬瓠城门大开。

  大周大将军权景宣骑着战马,领着众人来到了城门口。

  王士良低着头在路边跪拜迎接。

  权景宣赶忙下马,亲自将他扶起,“王公何必如此呢?”

  “伪齐君王失德,您不愿意看到城内百姓伤亡,故而投诚,此仁人也!”

  王士良擦起眼泪,郭彦急忙从一旁走出来,感动的说道:“王公为了天下而背负骂名,实在令人动容啊!”

  权景宣当即就下令赦免城内的众人,又进行了职权之内的初步赏赐。

  连别驾都得到了黄金赏赐。

  城门口之上,孤零零的挂着一颗头颅。

  头颅瞪圆了双眼,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与绝望。

  城楼下,贤人们接受册封,笑着寒暄攀谈。

  冷风吹来,头颅晃动了起来,直勾勾的盯着城门下的众人,一言不发。

  众人欢笑着走进城内,权景宣忽抬起头来,看向了那颗孤零零的头。

  “那是谁?”

  一旁的郭恩急忙走上前来,笑呵呵的说道:“将军,此贼乃是州内长史,不愿意投降,被王公所诛。”

  权景宣没有说话,脸色肃穆的看着那颗头颅,眼神复杂。

  “取下来。”

  “安葬。”

  “啊唯,唯。”

  官署内依旧平静。

  远处的奴仆还在翻修地窖。

  南边的还在裁剪树枝,北边的还在梳洗骏马。

  众人坐在内屋里,谈笑风生,奴仆们端着佳肴,放在众人面前。

  郭彦与王士良相谈甚欢频繁敬酒。

  权景宣坐在上位,面带微笑,轻轻吃着酒。

  宴会进行的还不错,结束的时候,王士良告知郭彦城内几处好玩的地方,提议他可以去玩一玩。

  送走了这些人,屋内就只剩下了权景宣与郭彦二人。

  郭彦看着权景宣,笑了笑,“大将军可是觉得有些厌恶?”

  “厌恶什么?”

  “表里不一的小人呀?”

  “不厌恶,这样的人多了,我的人就能少死一些。”

  郭彦笑着吃了口酒,“大将军说的是啊,好在,齐人之中,多的就是这样的人。”

  “如今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豫州,接下来便是永州了。”

  “永州,我认为也不会耗费什么代价。”

  “哦?”

  “永州刺史萧世怡也是您的故交?”

  “哈哈哈,我可没这个荣幸。”

  “这个萧刺史,他是过去南边的宗室,梁武之侄,萧家宗室,要论出身那可是比太原王还要厉害呢。”

  “先祖是前汉萧何,便是母族,那都是晋时忠臣张华之后.”

  郭彦似是调笑了几句,忽又严肃的说道:“王士良投降了,他也一定会投降。”

  “只要将军能领兵前往,他就一定会投降。”

  “我们收下二州,就可以暂时休整,等待国公和杨摽的好消息。”

  怀州,武德郡。

  三万精锐正在全速前进,浩浩荡荡。

  旌旗如云,马蹄声响彻不绝,便是两旁密林之中的野兽,都被这架势吓得四散而逃。

  杨摽骑着战马,飞奔在全军的最前头。

  来到了一处岔路口,杨摽这才猛地停下来,打出了将旗,全军当即停止。

  杨摽眯着双眼,抬头仰望着远处的道路,有斥候飞奔往返,禀告情况。

  韩盛紧紧握着缰绳,喘着气。

  他看着一旁气势无双的杨摽,急忙说道:

  “大将军,我们走的太快了!再往前走,便是要到黎阳郡了!”

  “可以暂时停下来休整等到后续的军令。”

  杨摽冷哼了一声,他举起了马鞭,指着远处,“黎阳算什么!我要打到邺城去!”

  “我过去率领孱弱的军队,尚且能击破齐人,战无不胜,我自投军,与齐人交手四十余次,不曾有一败!齐人有什么好怕的?!”

  “国公让我出关作战,不就是让我深入敌境,让他们不敢无顾虑的救援洛阳吗?!”

  韩盛擦了擦汗水,“将军的威名,天下人皆知,国公也确实是让我们威胁齐军,可我们现在太过深入,舆图跟这里的地形都对不上,斥候出现了迷失的情况,不能再这么行军了。”

  “这么说,韩将军比我善战?”

  杨摽轻飘飘的问道。

  韩盛顿时说不出话来,自己是个文臣,只是临时随军作战,哪里敢跟杨摽这样的悍将去比。

  杨摽也没有说大话,他确实没有败过,始终保持着面对齐人的百分百胜率。

  杨摽得意的眺望着远处的地形,轻声说道:“现在是个很好的时机啊。”

  “洛阳等诸地被围攻,齐人肯定是要去救援的,晋阳兵和邺城兵肯定都要抽出来去作战,邺城的军队本来就不多,若是再被抽调出去,岂不是就成了空城?”

  “若是我们能趁着敌人反应不及的时候杀到邺城去,邺城定然投降!”

  “一举便能获得灭齐之功!!”

  杨摽的眼神狂热,可战略却很明确。

  韩盛顿时满头大汗,我说怎么如此急切,一路狂奔,合着您是要效仿邓艾来一出奇袭灭国?

  “可是,大将军,我们如此大张旗鼓的奔赴,此处是官道,又不是山路,敌人应该是知道我们动向的”

  “知道也无碍,晋阳兵来不及支援,邺城兵能有多少?还能拦得住我们不成?”

  斥候此刻带来了消息,在北面发现了敌人的踪影,似是正在列阵。

  杨摽大喜过望。

  “这定然就是邺城兵了,他们放弃坚固的城池主动出来作战,必败无疑!”

  “在此休整,明日与我击破敌人大军!!”

  而对面的高坡上,大片枯林之中,娄睿正盯着杨摽大军的方向,眼里闪烁着怒火。

  “杨摽这厮,当真是一点都不将我们放在眼里,敢在平原列阵休整??”

首节 上一节 423/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