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447节

  高浟的到来虽然让刘桃子有了名义和完善的体系,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的争吵。

  就比如这次的大扫除,元老们几乎都是支持的,而高浟所带来的这些人,很多都反对,胡长粲是个古板的人,高浟让他去办,他就一定会去办,但是多少对这样的事情还是有些抵触,先前就几次劝说寇流,勿要杀的太多,诛杀首恶即可。

  双方的出身不同,遭遇不同,想法自然也就不同。

  胡长粲却摇着头,“不是。”

  他示意了一下手里的文书,而后沉重的说道:“只有部分户籍文书得以保留,从文书内容上来看,从天保元年到最后一次登记的天保九年,沧州竟少了七万户。”

  “多少???”

  寇流的声音都不由得放大。

  这可不是人数,这是户数啊!

  一家一户,九年少了七万个家庭,便是几十万人。

  看着寇流那惊愕的眼神,胡长粲不可置信的说道:“而均田却还在照样进行,哪怕人口大减,均田却越来越多,官府手里的耕地都在民间,若是按着文册的记录,这沧州的百姓,每一户大概都是良田万亩了……”

  寇流只是摇着头,无话可说。

  胡长粲却看向了他,“沧州的这几个县,定要清扫干净,勿要留下祸患,该杀就杀,勿要多虑。”

  “哦?”

  寇流有些惊讶,胡长粲强忍着愤怒,幽幽的说道:“我出发之前,彭城王曾告知我许多与当地有关的事情,只因为他曾担任过沧州刺史,对这里的情况很是熟悉,他还曾告知我当初在他治理下的许多成果。”

  “可今日看来,无论是治理成了何等模样,只要人一走,一切都会变得跟过去一样,毫无改变。”

  “祖珽是对的。”

  “治无可治,唯有杀!”

  寇流更加惊讶。

  “不曾想竟能从胡公的嘴里听到这般话。”

  “不过,这些事情也不劳您费心,这些人平日里做事,从来不掩饰,所找到的罪证已经齐全的不能再齐全了,我不会留下什么祸患的。”

  就在寇流和胡长粲连续拿下瀛,沧二州后,其余各州郡都很快得知了消息,随后乱作一团。

  一瞬间,各州郡的官员,豪强等人纷纷开始逃亡,官员们几乎都是逃去了邺城,而其余豪强则是南下,河水边的渡船价格是一涨再涨,他们在各地传播谣言,声称大将军屠城,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随逃离。

  寇流的行军速度同样也很快,他麾下另外一支军队是跟着高劢从西边进军的,两边都是大开杀戒,杀的人头滚滚。

  河北因此而变得动乱,盗贼再起,但是也有州郡没有遭受影响,例如定州,刘桃子过去在这里当过官,因此此处的官员和百姓都逃亡的较少,倒是跟其他地方完全不同。

  随着刘桃子的正式动手,越来越多的消息也是传到了邺城,传到了胡长仁的手里。

  邺城,胡府。

  天色略显的有些昏暗。

  而屋内却是灯火通明。

  胡长仁坐在上位,许多重臣分别坐在他的两侧。

  胡长仁的身上还带着酒水的臭味,可脸色是清醒的。

  他的酒劲被吓醒了。

  就在方才,有奴仆前来告知:北道大行台尚书令,平城王,大将军,持节,恒朔大刺史,都督燕营安幽肆显定济瀛沧十州军务事大都督刘桃子造反了。

  这噩耗吓得胡长仁脸都白了,当即召集了麾下的众人前来,商谈大事。

  胡长仁坐在上位,而麾下诸多亲信,此刻分别坐在两侧,朝中那些重臣们,此刻也都到齐。

  他们或是都得知了最新的消息,看起来都有些不自在。

  有人时不时擦着额头的汗水,有人则是低声跟身边人说着什么。

  胡长仁喘着大气,看向了众人,“大将军…大将军这件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听到胡长仁的询问,邹孝裕赶忙起身,“大王,这件事定然是有误会的。”

  “像那北方的几个州郡,本来就是大将军职权之下的地区,大将军觉得那里的官员做了错事,派人前往抓捕,这能算是什么造反呢?”

  陆仁惠也急忙说道:“正是这个道理,况且,命令乃是北道大行台所下达的,也不能算是谋反。”

  三狗此刻站在了同一个阵线上,都认为刘桃子此举不算谋反。

  胡长仁再次擦拭脸上的细汗,长舒了一口气。

  若是大将军造反,胡长仁是真的不知道该拿什么来对付他。

  朝臣们看着胡长仁与麾下三狗的应对,眼里多有不屑。

  高元海此刻看了看左右幽幽的说道:“宗室的郡王,说抓就抓,有功的郡王,说杀就杀,瀛沧也就算了,这汾州又该如何解释呢?”

  “大将军都没有告知庙堂一句,他的大军一分为二,一支从汾州往晋州,一支从瀛州往沧州,沿路杀害官员,残害贤良,裹挟百姓,若是这都不算谋反,那我真的就不知道什么才算是谋反了。”

  胡长仁急忙看向他,“你勿要这么说!”

  “大将军或许是有别的想法呢?”

  “怎么就非得是谋反呢?”

  高元海都愣了,这个大和尚愤怒的说道:“大将军造不造反,难道是我说了算吗?”

  “他的军队肆无忌惮,若只是杀官杀贤也就算了,他的军队竟然还对佛门清净之地动手,沿路的寺庙都不放过,几个天下闻名的大师都被他们抓了起来,简直是目无王法,大王难道就要看着他如此祸害地方吗?!”

  高元海格外的生气。

  这位大和尚,是朝中最信佛的那位,不过,他的信佛跟其他人还不太一样,他拜的可能是金钱佛他利用职权,把持玄昭寺,再跟各地的寺庙勾结,兼并土地,骗取钱财,看似人畜无害,实际上却大有作为。

  刘桃子杀官杀大族,高元海都懒得去理会,但是要搞寺庙生意,那他就有点坐不住了。

  面对高元海的咄咄逼人,胡长仁却有些愤怒。

  不看着他祸害地方,你让我怎么办??

  胡长仁的身体当即往后仰,“好,高侍中既然觉得大将军造反,那你觉得该怎么处置他呢?”

  高元海看向了周围的大臣们,他说道:“诸位,我很敬重大将军,也不敢对他无礼,只是,大将军此番的行为,着实不妥当!”

  “整个北方,此刻都被他弄乱了,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有许多人溺死在河水之中,就为了逃到南边去!”

  “邺城的几个城门,这几天几乎都被堵死了!”

  “还有,许多人死在了道路上,失去了家园,官员们没有心思治理地方,百姓们没有心思去耕作,如此下去,今年秋收要怎么办呢?!”

  “各地的传闻,大家或都听说了?”

  高元海闭上了双眼,脸上满是痛苦,“我听到地方上这些惨绝人寰的消息,心里悲痛万分,我佛慈悲,岂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们遭受苦难呢?”

  “诸位,如今所可以推行的办法,就是以庙堂的名义下达诏令,要求大将军即刻停止害民的举动!”

  “勿要再四处烧杀掠夺!”

  “他要粮食,要物资,我们可以给,怎么能从百姓身上抢呢?”

  高元海一脸的怜悯,看起来犹如一个得道高僧,他急切的看向了众人,希望能从他们这里得到些支持。

  可群臣们此刻却保持了沉默。

  高元海很是惊愕,他忍不住问道:“莫非大家便都如此轻视苍生大事吗?”

  胡长仁冷笑了起来,“高侍中,所以说,你的办法就是让庙堂给大将军下令,让他收手?”

  “若是大将军不遵守呢?又该怎么办?”

  “若不遵守诏令,那便是谋反,应当出兵讨伐!”

  胡长仁问道:“让谁讨伐?带哪里的军队去讨伐?”

  高元海不信邪,“晋阳精锐尚且还在,莫非大将军就不惧怕大司马吗?”

  “何况,大将军的家眷可都在邺城之中!”

  屋内依旧是静悄悄的,还是没有人起身赞同高元海。

  胡长仁沉默了许久,方才看向了目前唯一能做得出些决定的大臣,赵彦深。

  赵彦深还是过去那老样子,看起来人畜无害,浑浑噩噩的模样。

  “赵公,当下要怎么办呢?”

  “大将军这,到底算不算是谋反呢?”

  听到胡长仁的询问,赵彦深渐渐从那恍惚的状态里活了过来。

  “大将军素来忠心耿耿,谁敢说他是反贼?!”

  赵彦深这么一开口,胡长仁便瞥向了高元海,高元海大吃一惊,正要解释,赵彦深却又补充道:“说大将军是造反的人,其心可诛!”

  “不过,高侍中是因为担忧天下苍生,不属此类。”

  高元海当即坐下来,不敢再像方才那般硬气。

  论手腕和能力,赵彦深确实强了胡长仁好几个档次。

  他看向左右的众人,老态龙钟的说道:“大将军有他自己的想法,这不是我们所能去揣测的。”

  “不过,我们也不能看着河北如此动乱。”

  “我觉得,可以先将事情告知给陛下,让陛下知道当今百姓们的情况,而后,再让陛下去联络平原王,如今河北许多贼寇,沿路打劫,便是成安等地,都重新出现了贼寇,让平原王整顿军队,准备讨伐周围的贼寇。”

  “另外,就是联络南边的诸多州,郡,让他们好好接纳北边的这些受苦百姓,将他们安置下来,让他们勿要再遭受苦难。”

  赵彦深平静的说出了几条想法。

  每个想法看起来都是在为百姓而担忧,但是每个想法似乎都别有深意。

  群臣的眼神渐渐明亮。

  胡长仁终于安心了胡长仁当即就决定按着赵彦深的想法来办,甚至将这件事完全交给了对方来处置,包括了去告知陛下的事情。

  赵彦深几次推辞,最后还是无奈的领了命。

  当众人走出府邸的时候,几个人都跟在了他的身边,想要跟他商谈一些事,可赵彦深却只是推辞,不肯与他们详谈,匆匆上了车。

  胡长仁又可以安心在府内吃酒了。

  而赵彦深,此刻却出现在了陆令萱的面前。

  年幼的皇帝坐在上位,陆令萱跟赵彦深面向而坐,赵彦深的脸色凝重,言语极快。

  “大将军要动手了。”

首节 上一节 447/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