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473节

  “这么一急躁,做事反而是不如从前了。”

  “高元海的事情,是祖公做的吗?”

  “祖公若是要杀他,为什么不上书,却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进行?”

  “还有魏收,他来找我,告知了一些事情。”

  “祖公,恐吓勒索同僚,让他们为自己做事,这也能治理天下吗?”

  祖珽沉默了下来。

  祖珽看向了刘桃子,“主公也觉得是我放火烧牢房吗?”

  “我不知道,所以才问你。”

  “主公,我是想要杀死高元海他们,可若是我动手,就不会出现烧不死的情况,我都不会采用这样粗糙的手段来杀人,完全可以让他们死的无影无踪。”

  “先前主公曾告知我让我遵守律法,不可做律法所禁止的事情。”

  “从那时起,臣就没有再做过违背律法的事情,纵火杀人,乃是重罪,我怎么会去做呢?”

  “至于您所说的勒索,律法规定了勒索他人钱财是罪,以利器凶器恐吓他人做事为罪,我并不曾索要什么钱财,也不曾用什么凶器,只是给魏收等人看了几张文书而已,按着大齐律,我不算有罪。”

  刘桃子点了点头,“看来齐律还有需要增订的地方。”

  祖珽忍不住笑了起来,“主公先想到的是这个?”

  “嗯。”

  “高元海案,是何人所为?”

  “臣不知也,不过,这种小人的粗糙手段,一看就是邺城故计。”

  祖珽不屑的说道:“主公,当初邺城的人刚刚来到这里,他们是客,我们是主。”

  “他们便各个都像狸奴那般低头哈气,不敢作恶。”

  “如今行台建立,许多大臣云集,他们就又想回到邺城那个时候了。”

  “他们为什么反对我诛杀高元海等人呢?”

  “他们是不想开这个先例过去的邺城,只有因为得罪皇帝而死的大臣,没有因为其他罪行而死的大臣。”

  “这是我朝的传统,从过去到现在,主公可知道有一个因为贪污而被处死的大臣?可知道一个因为抢占民女,抢夺土地,鱼肉百姓而被处死的大臣?”

  祖珽摇着头,“没有。”

  “被处死的都是得罪了皇帝的,是得罪了权臣的,是得罪了勋贵的.”

  “我要杀了他们,是为天下开先河,在新王治下,官员即便没有得罪皇帝,犯下过错也一定要被处死!”

  “可他们却不愿意,便想了所有的办法来害我,在此处的主人里,以我最强,其余人实在太过年轻,不能给与他们什么威胁。”

  “为了将我拉下来,甚至不惜用栽赃陷害的手段。”

  “崔季舒过去一直都不曾前来,这就是所谓的大族风格了,一人在主公这里,那就一定要有一个人在对面。”

  “他为什么会忽然前来此处呢?还是在我们刚刚获得北地的时候?”

  “他是被朝中这些人给临时请过来的,目的就是来跟臣打擂。”

  “主公,我敲打魏收等人,是为了继续保持主人与客人的地位,并不想让平城变成第二个邺城。”

  祖珽说的很是诚恳。

  但是对这个人的话,向来只能相信七八成,不能全部相信。

  刘桃子点点头,也不知他相信了多少。

  他开口说道:“祖公这番主人与客人的说法,我倒是第一次听说。”

  “祖公既然都说出来了,那想来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急躁的了,现在再说一说伪周的事情吧。”

  祖珽的脸色此刻也变得平静,他再次想了想宇文邕的这件事,在抛开了崔季舒这些琐碎的国内事后,他的思绪也重新变得清晰起来。

  “主公,宇文邕乃是大敌。”

  “不过,宇文护先前的一败,并非是换个君王就可以抹平的。”

  “宇文邕就是再雄才武略,想要平定好国内的事情,只怕也不容易,何况宇文护死在他的手里,伪周各地的很多人都是宇文护所提拔上来的,想要完全消除这些影响,恢复国力,前来讨伐,最快也得有个五六年才成。”

  “这五六年的时日,足够我们拿下南边的土地,完成整合。”

  “到时候,以双方的国力来说,宇文邕也未必就能兴起什么风浪来。”

  刘桃子点着头,“我觉得你这个想法比方才那个好了许多,吸纳宇文护麾下?宇文护麾下,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你没见过,我却见了不少。”

  “我当初决定听你的,不是因为魏收等人跟着上书。”

  “只是我觉得战胜敌人,还是需要本身足够强大。”

  “齐地本就是天下最富裕最肥沃的地区,便只是河北之地,用心经营,都能为天下先,何以惧之?”

  祖珽低下头来,“臣受教。”

  刘桃子缓缓站起身来,领着祖珽来到了墙边。

  在墙壁之上,挂着一张巨大的舆图。

  舆图之上,所显示的正是当下刘桃子的势力范围。

  “我所委任的十位刺史,还算出色,没有辜负我的期待。”

  “春种虽然耽误了许多,但是各地斩获不少,明年,定然会有极大的变化。”

  “地方上的事情,我不必再操心了,现在最该做的事情有三个。”

  “中正考核,军府,以及南边的那些商贾。”

  “考核的事情,我准备交给去病来负责。”

  祖珽笑了起来,“主公英明!!!”

  祖珽之所以如此开心,是因为在北地准备推行科举制的时候,许多人都表示对这件事格外的上心,这些上心的自然就是祖珽口中的那些客人。

  这些‘客人们’在大齐的时候就长期把持着官员提拔系统。

  各地的中正基本都是大族出身,而后参与考核的士子,也必须要得到中正点名才能参与。

  九品中正制证明了这种选拔官员的制度有多烂之后,有识之士对其进行了改革,觉得应该增加考核的部分,加强考核的内容,不能只靠着家族出身来举荐当官。

  于是乎,北方就出现了这种披着科举外皮的中正制。

  你说他是中正,他有考试,你说他是科举,他需要有人举荐。

  庶民出身的士人想要参与考核,那就是异想天开,举荐名额有限,考试名额有限,简而言之,去你的吧。

  在这方面,南边的解决方式就先进很多,在梁朝的时候,正式打破了这种需要举荐才能考试的陋习,不限制身份,只要不是罪人之后,都能参与进来,挑选人才。

  很少有人知道,后来隋朝的科举制,用的还是北齐这一套,参与科举的士子还是需要有人举荐.

  从举孝廉到中正,再到初期的科举制,官员选拔还是牢牢把持在这些大族门阀的手里,关于这一点,只要翻开史书,看到那一连串的崔,卢,杨,郑,张,王等姓的大臣就知道了。

  在得知祖珽准备打破出身限制后,这些客人们都踊跃的表示,自己愿意负责这件事。

  祖珽是绝对不相信他们的,他们想负责这件事,只怕最后还是会变成不限制出身的大族子弟们聚会!

  此刻听到刘桃子说准备让路去病来担任,祖珽心里顿时就知道稳了!!

  刘桃子看向了他,看到了他眼里的喜悦。

  “你也觉得对?”

  “对!太对了!”

  祖珽说道:“路去病虽然也是出身大族,但是他的宗族并不庞大,况且他本人也没有那些大族的一贯作风,他来操办这件事,最稳妥不妥,不过,朝中许多人,可能都会上奏,希望帮助他来做这件事,主公可万万不能相信他们的鬼话!路去病很年轻不是这些老头们的对手。”

  “这些老头,有无数个办法来毁掉我们的新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一个都不要插手!”

  刘桃子轻轻点头。

  “这第二件事,军府.我准备,亲自来做。”

  祖珽脸上的笑容忽然消失,他急忙说道:“主公,这件事臣其实”

  “不必多说了。”

  “军府的事情相当复杂,涉及到行台与地方,州郡与军府,刺史与将军,粮草,军械,军官还是由我亲自来做较好。”

  祖珽急忙行礼说道:“主公英明!臣愿意协助主公!”

  “不必,这最后一件事,得由你来办。”

  祖珽皱起了眉头,“贸易?”

  刘桃子势力长期都生活在穷苦潦倒的情况下,缺粮,缺粮,还是缺粮。

  边塞贫瘠,纵然近些年气候回暖,粮产提升,也做不到养活那么多的人口。

  而新得的土地,刚刚经历了破坏,才到手,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反哺庙堂。

  各地都需要投入,抄家灭族倒是拿到了不少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也就够对地方进行投入的,行台没有让他们将粮食运过来,因此庙堂的粮食储备始终还是不达标的。

  过去,刘桃子便主动联系娄睿等人,从河水以南来购买粮食,甚至一度跟陈人有了间接贸易关系。

  刘桃子说道:“自从我们得到完整北地之后,南边前来运粮的车队和船队就越来越少了。”

  “而当下行台有太多要做的事情,若是手里没有粮食,什么都做不成。”

  祖珽沉吟了片刻,“主公的意思是?”

  “贸易同样重要,我希望你能重启过去的贸易,南北各取所需,民间的贸易也不能就此中断。”

  “很多人都劝我,他们说不该让你来负责这种事,说你一旦接手,定然会出问题。”

  刘桃子缓缓看向祖珽。

  “祖公,会是如他们说说的那样吗?”

  祖珽的脸色渐渐变得肃穆,眼神冷冽,“绝对不会。”

  “那我就将这件事交给你来负责了,所有的事情,你都可以自己拿定主意,若是想要地方相助,可以走行台,我会让行台全力相助。”

  “唯!!”

  祖珽行了大礼。

  当祖珽走出大将军府的时候,心里莫名的有些沉重,这种沉重跟他听说伪周变故之后的沉重并不相同。

首节 上一节 473/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