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 第489节
“让众人勿要休整,即刻组装冲车,迅速准备出击!!”
“唯!!”
掖县却跟从前不太一样了。
城外已经没有那么多的逃亡之人了,随着官员们开始四处抓人,用以派往前线,亡人甚至都不敢往这边走了。
城外静悄悄的。
城门口紧闭,城墙上的几个守卒背对背坐着,耷拉着脑袋,半死不活。
就在一片寂静之中,一行人正在迅速靠近。
有士卒打了个哈欠,揉了揉双眼,站起身来,却是将靠着他的人给摔了一跤。
那人骂了起来,那士卒也不理会,走到了城头,解下了下裳,正要方便。
下一刻,他就看到了远处那数不清的火把。
那些火把竟然在悄无声息的朝着城池靠近。
士卒浑身颤抖,他指着城外,尖叫着就往后跑连下裳都没有提,那同僚看着他露着鸟就跑过来,也是被吓了一跳。
“敌袭!!”
“敌袭!!”
城墙上一声声的惊呼,终于有人亮起了火把,有人开始捶打战鼓。
王琳完全不理会城墙上的混乱,缓缓抽出了长刀,对准了前方。
“攻!!!”
“杀!!!”
甲士们嘶吼着冲了上去,弓弩手们不断的射击,进行压制,而步卒则是举起了大盾,护着冲车一路冲向了城门。
整个县城在这一刻顿时苏醒过来,那战鼓声不断的蔓延,将整个城池的人都给惊醒。
哭嚎声从各地响起,动乱进一步的扩大。
街道上满是在狂奔的人。
李祖勋躺在屋内,抱着妻子,睡得正昏沉。
忽然间,门外传来了尖叫声,这让李祖勋猛地惊醒,崔氏同时醒来,两人对视了一眼,崔氏披上了衣裳,急忙冲出了屋子。
“出了什么事?!”
“主母!!是刘贼!刘贼的军队正在攻城!!”
“什么?!”
崔氏瞪圆了那双小眼,她骂道:“狗屁!那刘贼的军队还在胶莱,怎么会出现在此处?!”
“是哪个在这里造谣生事,老娘非扒了他的.”
“轰~~~”
从远处传出了剧烈的声响,像是什么被推倒。
崔氏的脸色渐渐变得惶恐,她当即拉住了面前的奴仆,“快,快!!将人都叫进来!到后院仓房,搬东西!!搬东西!!”
刺史府乱作了一团,崔氏领着人冲到了仓房,亲自动手,抱着那些宝贝们往外走,让小厮们装上车。
众人都在忙着装卸,装了一车又一车。
喊杀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主母!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不成!宝贝!我的宝贝!岂能落在贼人手里!”
“再拿一件!”
“再多拿一件就好!!”
崔氏脸色狰狞,双眼布满血丝,上前抱住那半人高的玉佛不松手。
第327章 出兵十万,北破伪胡!
建康,太极殿。
新皇帝陈顼坐在上位,两个月前,皇帝陈蒨驾崩,陈顼正式上位,改年号为太建。
这两个月的时日里,陈顼尽忙着些繁琐的仪式以及安抚工作。
陈顼并非是庸碌之人,能得到陈蒨看重,显然是有些才能的。
他上位之后,赏赐了许多原先的老臣,又提拔了很多有才能的年轻人,而后用这些年轻人来分掉老臣手里的权力,很多原先跟随陈蒨的重臣们,此刻都带着满满当当的赏赐回了老家,这对谁都好。
在逐步获得朝政部分权力之后,陈顼便急忙召集了自己的爱将们。
他要着手开始进行北伐了。
徐度,吴明彻,黄法氍,裴忌等等众将分别坐在了他的周围,脸色皆肃穆。
陈顼打量着这些人,缓缓说道:“先帝驾崩之前,曾告知我,之所以让我继承大业,是因为贼势汹汹,不可遏制。”
“他吩咐我要尽快北伐,增强国力,与二贼争锋。”
“当下北胡境内大乱,皇帝被困晋阳,河水以南,各自为政,不再服从庙堂诏令。”
“胡人麾下的官员,残暴凶狠,贪婪无度,上下糜烂,毫无战心,正是我朝北伐建功之时。”
“我先前分别召见国内重臣,跟他们商谈这件事,他们大多反对,认为不该冒然起兵,支持者极少,诸公意下如何?”
“还望陛下勿要听取这些混账东西的谗言!”
老将军徐度开了口,徐度的资历极老,在陈霸先担任交州司马的时候,他就在陈霸先麾下了,可以说,陈朝从开辟到建立再到稳固,所有的战事他都参与了,一个都没落下。
当初陈蒨跟他见面的时候,都会先起身行礼。
资历和功劳便是达到了这种地步。
老将军脾气火爆,那双眼睛炯炯有神,他看向陈顼,毫不客气的说道:“陛下所召见的这些重臣,大多都是有难言之隐!”
“他们多次违背庙堂的律法,擅自跟北边的那些胡人来往,进行贸易!”
“私自收购战马,而后圈养在家中,作为向他人炫耀的工具!”
“他们还组织商船,大量的贩卖粮食!”
“当下就是北伐最好的时机!”
“河水以南的诸多齐土,找不出几个能打的刺史了,且他们没有统帅,各自为政,娄睿这个人,他能率领一支军队作战,却不能统帅数支大军作战!”
“我唯一所忌惮的,乃是河北的刘桃子,但是我们出兵突然,刘桃子就是想要来遏制,短时日内也根本来不了,何况,各地的刺史未必也愿意让他过来支援。”
“如此好的机会,几乎是让我们白取数州,若是还迟迟不敢动手,那与懦夫有何异?”
“群臣劝阻,是怕耽误了他们的生意!!”
“陛下大不可理会!”
徐度的声音洪亮,这语气也根本不将庙堂里的那些老臣们当回事。
其余几个将军听着徐度的话,也是纷纷点头,都觉得有道理。
当真还真的是属于那种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齐国内乱,庙堂失去管制力,各地乱成一团,而这些所谓的刺史将军们,一个比一个蠢,能打的就那么几个。
陈顼听着徐度的话,内心忽有些动摇。
他原先的想法,是让吴明彻领着三万人马,尝试着去拿下对岸的几个主要城池,作为往后进攻的桥头堡。
但是听许度这么一说,陈顼忽觉得自己好像还是有些保守了。
他忍不住问道:“老将军觉得,北伐应当出兵多少呢?”
“二十万。”
徐度平静的说道:“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攻取沿岸诸州,稳扎稳打,诛杀首恶,安抚其他。”
“过去的北伐总是失败,这是因为过去总是想着要一次性收回所有的领地,哪怕是在前期获得优势,也担心立足不稳被敌人击破,故而不断的进军,最后导致兵败,前期的收获也是荡然无存。”
“而如今不同。”
“北胡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力再进行反击了。”
“除却晋阳兵和边兵,胡人的其余军队已经没有多少战斗力。”
“我们以二十万大军,步步推进,设立好详细的目标,以五年,乃至是十年的计划来拿下整个中原。”
徐度分析了起来,徐度性格虽然急躁,但是打仗却很稳当,给出的战略也较为保守,攻一城治一城再攻一城。
对于徐度先前的提议,诸将领们都认可,但是对这一点,大家便有不同的看法了。
黄法氍反驳道:“老将军,我们攻取北地的目的,乃是为了提升国力,若是按着您所说的来交战,那就是要进行长期的作战,军队一直都在放在前线,可能长达数年,这耗费会是多少?这不是提升国力,这是在削弱国力。”
“与其如此,倒不如先集中力量攻取大州,而后设行台,稳固统治,而后再以此处为核心,往四周小股征伐”
“二十万大军实在是太多,若不是怀着拿下整个中原的想法,那就不能出征二十万人,否则便是入不敷出,我觉得可以出兵十万,以秦,广,和,合,江五州为必取之地攻占此五州,而后设防”
吴明彻也有不同的观点。
大家各自谈论。
陈顼却很是开心,他不怕大家说话,就怕大家都不说话。
将军们连着四天前往太极殿,每日都是在商谈这次的北伐之事。
而到了第五日的时候,一个消息却打乱了他们的商谈。
有密探前来,带来了北方的最新消息。
胡人的大将军刘桃子,领兵南下,正在攻打青州。
将军们当即便不再争执了。
他们认为,这是刘桃子准备拿下齐国南边的预兆,齐国南边这些猪狗,谁来谁拿,此时比的就是速度,绝对不能让刘桃子抢了先。
众人迅速达成了一致。
陈顼以吴明彻为都督,领兵六万,进攻秦郡,以黄法氍为都督,领兵四万攻历阳,以徐度为总督军,领兵四万,攻打枞阳。
面对皇帝急着北伐的决定,国内群臣纷纷表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