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515节

  高孝琬继续说道:“我就领着人想进宫去接他,没想到,叔父已经将他接走了.”

  “叔父跟段韶往来频繁,皇帝不敢动他。”

  “后来他又请我去狩猎,叔父又派人将我去巡查城外建楼,不让我们相见。”

  “还有你叔父为什么忽然让你去找段韶,跟他请教兵法上的事情?”

  “不就是拉段韶给你做靠山吗?”

  “还有那军棍的事情,如果不是叔父及时赶来,那可就不是一百军棍,是二百军棍打实了还不止啊。”

  高孝琬这么一一说着,高延宗脑海里许多的迷雾顿时扫空,原来如此!

  “不是我在保护他,是他在保护我??”

  高孝琬没有再理会这个不爱动脑的小老弟。

  田子礼请几个人进了城城内也没有专门接待的地方,只能是在县衙官署里设小宴款待。

  饭菜不算太多,高延宗开心的坐在一旁,看着那些奴仆进进出出。

  “怎么还不曾上酒呢?”

  “禁酒。”

  “啊??”

  高延宗一脸的沮丧,高淹笑呵呵的说道:“摆出这副脸做什么,若实在想吃酒,那就快点建功,打下个外城,那就不是治下了,便能吃酒了!”

  几个人吃了些饭菜,田子礼看了看周围,这才低声问道:“大王,您离开之前,城内可有什么异样?”

  高淹一脸困惑,“不曾,一如往常,可是出了什么事?”

  “皇帝死了,琅琊王高俨登基。”

  “什么?!”

  高淹一脸的惊愕,在度过双方接壤的前线时,他们耗费了很长的时日,此处的晋阳兵尚且还是段韶所安排的精锐,他们没有过所,还是临时逃出去的,若是被发现,就只能被抓,他们人少,根本冲不破那么多的晋阳兵,还是高延宗打头阵,领着他们绕绕转转,寻找缺口,高延宗先行离开,跟刘桃子这边的人取得联系后,其余众人方才得以安然通过。

  故而,在这段时日里所发生的事情,他们是一概不知情。

  其余几个宗室,此刻也是一脸呆滞,唯独高延宗,拍手大叫了起来,“当真是死了吗?!”

  “死了。”

  “好啊,是怎么死的?”

  “说是被段韶废掉之后忧惧而死,应当是被毒杀了。”

  “他妈的,可惜了,应当五马分尸!”

  高延宗破口大骂。

  高孝瑜和高孝琬对视了一眼,这对兄弟俩的眼里也带着几分欢快。

  这是好事。

  唯独高淹,听到段韶废掉了皇帝,拥立了新皇帝,还是不可置信。

  “段韶?这怎么可能呢?”

  “听说是高纬想要在皇宫内刺杀段韶,没有成功。”

  高淹当即闭上了嘴,这么说他就信了,是小皇帝能干出来的事情。

  田子礼皱起眉头来,“其实更重要的事情还不只是晋阳,还有伪周。”

  “这跟伪周又有什么关系?”

  “难道大司马还能去投奔伪周不成?”

  田子礼赶忙说道:“并州刺史尉囧派人告知,说是在汾水对岸,忽然聚集了不少的周兵,还有斥候公然进入他们的防线,与他们交战,这里不适合大军挺进,平日里交战,敌人要么是从武川,要么是从河洛这明显是有别的图谋,不只是并州,就是朔州最近也抓住了很多奸细。”

  “韦孝宽已经很久没有放出这么多的奸细了,这更是让我们担心,北面的突厥人又开始蠢蠢欲动。”

  “我怀疑,伪周可能在试图与大司马联络,想要一同来攻打我们。”

  “不可能。”

  高淹再次摇头,他认真的说道:“我记得很是清楚,在我离开之前,国库的粮食已经耗尽,没有办法再给军营输送粮草,就是从当地劫掠,只怕也凑不出大军出征所需的粮食,想稳住大军都不容易,何况是出兵呢?”

  “伪周总不可能派人来给他们送粮食吧?”

  “没有粮食,什么都做不了。”

  听到高淹的话,田子礼并不意外,因为对晋阳内部的情况,田子礼等人也是有所了解的,可能知道的都不比高淹要少。

  可田子礼也有自己的担忧,“当下二州,唯有朔州兵能用,但是朔州兵毕竟不多,又不能同时驻守二州之地,姚将军已经领兵前往并州一带了,可大司马到底想要做什么,我们还是不太明白。”

  高延宗忽然探出大头来,“他们不会是想过汾州,就是过去那个汾州来绕河洛吧?”

  “过去不就有大臣说应当跑去南边吗?”

  田子礼当即皱起了眉头,汾州如今属并州,而并州的对面,也就是伪周,二者是以河水为界。

  高孝瑜摇着头,“不可能的,晋阳兵是不会离开的,他们几代人都住在那里,除非是做了俘虏,否则不可能离开晋阳,让他们丢下晋阳逃离,哪怕是段韶也做不到。”

  高孝琬也赞同兄长的看法,“我倒是觉得,这可能是周人在边塞施压,逼迫大将军早些回来防守,大司马那里,毕竟没有粮食,无论是要走,还是出征,都要粮食,他现在应该还在为粮食的问题而头疼,哪里还能领着大军逃离,他要是带着大军逃离,那皇帝带不带?后宫带不带?百官呢?军队的家眷呢?”

  “这都能凑出多少人了,本来粮食就不够,要是还敢这么折腾,那都不需要我们动手,等着晋阳兵来投降就好了。”

  “若是什么都不带,只带小批精锐,凑出粮食,领着皇帝就跑呢?”

第343章 弑君,弑君,还是弑君

  建康。

  天色已深,只是城池之内,依旧能看到闪烁着的光芒。

  建康的城池规划跟北方完全不同,他们的巷子并非是井字形的规划,而是连绵不绝的彼此堆砌,中间也仅有封火高墙来进行区别,而这些高墙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高矮宽窄各自不同。

  在这里,能看到真正幽静的小巷子,就在这些连绵不绝的院落堆与堆之间,若是个外来者,只怕是很难能走出这些巷子。

  城东的一处府邸外,几个武士从院墙露出头来,小心翼翼的张望着周围。

  院落内,有武士持着火把,以五人为一队,正在亭楼之间来回的巡视。

  最里头的屋内,隐隐约约的能看到火光。

  狭窄的书房内,竟坐着十余人。

  他们靠的很近,彼此几乎都挨着,几个人发出不悦的哼哼声,对老爷们来说,这环境还是太小了点。

  刘师知坐在上位,其余众人皆面向他,只有一个姿容壮美的老文士,是坐在他的左手边,面向众人的。

  刘师知看向了面前的众人。

  “当初文皇帝以为陈顼能成就大业,立他为皇太弟,让我们用心辅佐他。”

  “只是,陈顼的为人,实在辜负了文皇帝的信任!”

  “他上位之后,便不再顾及民生,穷兵黩武,只想要出兵与北人作战,彰显自己的威武!”

  “他召集了全国的士卒,动用了无数粮草,不顾群臣的反对,不顾天象的异常,执意出兵。”

  “当下的情况已经很清晰了,吴明彻葬送大军,身死敌手,数万老卒死伤殆尽,逃回来的军士们还不到四成!”

  “他又不许黄法氍和徐度返回,让他们继续与北人交战,还无故的查抄了许多无辜之人,企图用他们的家产来充当军费,残暴之状与北人有何异?!”

  刘师知越说越是激动,说起前线的战事,他也忍不住的红了眼。

  陈顼是通过正当的手续来上位的,刘师知本来都已经决定认命,但是多年在北方当俘虏的陈顼,无论在想法还是在性格上,都跟这些大臣们处不到一起去。

  尤其是这些跟着陈蒨一同扭转了局势,稳定了南国的大臣们,他们更是看不得陈顼如此浪费他们的心血。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投机的野心勃勃之辈。

  刘师知愤怒的说道:“当下的办法,唯有让前太子上位,由我们来暂时治理朝政,收回大军,治理地方,安抚百姓.”

  到仲举坐在大臣之中,却是忧心忡忡。

  他压根就没想要造反。

  但是他所亲近的朋友们都参与了这件事,到仲举是被裹挟了进去,他们都谈论到这个地步了,自己又能如何?

  知情不报也是死罪啊。

  莫非要出卖友人吗?

  王暹赶忙说道:“刘公,太子本来就是文皇帝嫡出,按着礼法,也当是他来继承大位,只是因为他年幼,文皇帝担心外敌,方才让陈顼来继承,陈顼继承大位之后,迟迟都不许太子返回封地,将他囚禁在城内,派遣军士去盯着他,还有想要杀掉他的想法!”

  “我们身为文皇帝的故臣,岂能看着太子死在他的手里?”

  “当下举起旗帜,拥立太子,乃是仁义之举也!”

  其余众人纷纷应和。

  刘师知也笑了起来,他看向了一旁的男人,眼里带着些敬畏。

  “诸位,今日能请到淳于将军前来参与大事,那事情便已经成功了!”

  坐在这一边的英俊老男人,他叫淳于量。

  这位一脸儒雅的老将军,是国内能压吴明彻一头的军中大佬。

  他的父亲乃是前梁国的光烈将军,后来以布衣的身份跟随萧绎作战,这一生的经历不可谓不传奇,帮助王僧辩大败荆襄蛮人,跟随他平侯景之乱,打过周,打过齐,带着吴明彻平过华皎,他有着自己的老部将,比起国内的将军,更像是一个国内诸侯,因此也受到很大的忌惮,官职是不断的被罢免又不断的被册封。

  是属于那种朝廷不敢杀也不敢重用也不敢不提拔的狠人。

  他坐在那里,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来,看起来跟周围的这些文士们似乎没有区别。

  可他坐在这里,却是能让大多数人都感到安心。

  刘师知认真的说道:“过去文皇帝还在的时候,对老将军是何等的重视,从不曾怠慢,可如今的陈顼,刚刚上位,就以荒唐的借口罢免了老将军的官职,让吴明彻这个无能之人取代了他.”

  听到这句话,淳于量脸上的笑容一凝,又迅速恢复自然。

  “将军的部下,如今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刘师知看向了他,“将军.您来说吧。”

  淳于量点点头,看向了众人,“是这样的,我的麾下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都可以动手。”

  王暹大喜过望,“好!好啊!”

  “将军!”

首节 上一节 515/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