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 第537节
但是,这是大将军府张贴出来的呀!!
怎么回事,大将军要叛齐自立了吗?
站在那人周围的几个,此刻也是瞠目结舌,有几个转头就跑,都不敢在这里逗留。
围在最外层的百姓此刻却一头雾水。
“这是在说什么呢?怎么听不太懂,是在骂人什么的?说的谁啊?”
“能不能大声些啊?”
那士人读完了一次,却没有离开,而是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一旁的小贩忽拽了他一把,“后生,你是城西张老黑的儿子吧?你给说说啊,这是在说什么呢?”
那文士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这是在.骂皇帝。”
“嚯!!”
周围的人都惊呼了起来,纷纷叫道:“骂皇帝?最近不是好多皇帝吗?骂的是哪个?”
那文士的脸色愈发灰白,惊惧的看了看周围。
“不知道,我不知道.”
下一刻,这年轻人就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头也不回的跑掉了,其余几个人大叫着,也没留下他。
他们只能请其余后生来为自己解释。
一个身材高大,肤色黝黑的年轻人接替了他的位置,脸上却没多少惧怕,“我来说吧!”
“骂的是过去的文宣皇帝高洋,还有高湛,最近被杀的那个高纬!”
“我来给诸位解释啊,说齐国的皇帝高洋,天天吃酒,不控制自己的欲望,做事很猖狂,完全不顾道义.”
这后生认真的给左右解释,众人都听的很是认真。
听着年轻人的解释,有人沉思,有人叫骂。
“我说这日子怎么越来越苦,合着是因为有这样的皇帝,这强奸自己的亲嫂子?也太不是人了!”
“还能比得上这个高纬吗?刚听到了吗?说是给狗,马,鸡都册封了官职爵位,给他们提供府邸,安排很多人来照顾,这狗过的比我们都好嘞!”
“他还抓人来虐杀,为自己取乐,畜生一个!”
那黑面后生点着头,“确实如此!”
他恨恨的说道:“一群畜生,当初我父亲,三个哥哥,就是去给高洋修佛寺,一去不回!”
“高洋!高洋!!高洋!!”
后生大声的吼出了这个名字。
可见这团火在他心里憋了多少年。
周围的几个老农这才认出这个后生来,这后生几代人都是很出名的工匠,后来父亲兄弟都被带走,就母亲抚养他,后来母亲也死了,这小子也不见了,听说是上山当贼了,没想到竟然也回来了,还这么一副人样。
“你不是刘巧手家的老四吗?不是说你上山了?”
“是我,我已经下来了,在学室读书呢。”
“山上太冷,许多人都下来了.”
第一个后生踉踉跄跄的跑回了院内,冲进院子,他就急忙将大门关上,背靠着大门,大口喘着气。
下一刻,他就快步走进了屋内。
屋内有个老人,此刻正吃着饭,看到儿子慌慌张张的冲进来,也是吓了一跳,急忙起身,“出了什么事?”
“父亲,我们,我们还是赶紧跑吧。”
“跑?怎么了?陈人打过来了?”
“不是,刚刚我在路上看到告木,大将军府发布了檄文,指名道姓的将几个皇帝训斥了一顿,而后说齐国已经灭亡,北方的王是大将军了。”
老丈一愣,不可置信的问道:“当真?”
“当真!”
“好啊!!”
“上天有眼啊!!”
老丈猛地拍起手来,放声大笑。
“这狗日的齐国终于他妈的灭亡了!不想老子竟然能活着看到这一天!!”
“我入他妈的高洋!我入他妈的高湛!!”
“小儿,你去给我弄一壶.果子水!帮我把新衣裳给拿出来”
看着满脸堆笑的老父亲,后生都惊呆了。
“阿爷,我们亡国了,大将军要造反啊,你这是.”
“狗屁!我年轻的时候咱还是魏人呢,亡什么国?你母亲是怎么死的?你大爷大母是怎么死的?”
“我耗费钱财让你去读书,是为了让你去孝敬齐国吗?是想你能过上好日子!”
“读了那么多书你最后做出什么事来?连县吏都当不了,就因为咱出身低,让你去当散吏,说白了就是拿你当奴隶用!”
老丈一脸的愤怒,“你看看这光州,这些年里换了多少官员,换了多少皇帝,妈的,税赋一天比一天重,死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就这样的国?我就是胆子小,不敢起兵,不然,我自己也要去亡了他!”
“大将军要造反,这是多大的好事啊,大将军才来光州多久,你看这变化,又是分田,又是学室,而且不做限制,什么国人,汉人,契胡,谁都可以去做想做的事!”
后生呆愣了许久。
“不过,如此指名道姓,宣布告示,辱骂过去的皇帝,实在有些”
“只许他胡乱杀人,不许我们骂?来,跟着我骂,入他妈的高洋!”
“你要是不敢骂,我就当没你这个儿子!”
一时间,整个光州都陷入了巨大的喧闹之中。
随着檄文不断的传向各地,影响也是越来越巨大。
刘桃子骑着黑风,领着诸多将士们,此刻正在官道上前进,祖珽跟在他的一侧,一点都不像过去那能言善辩的模样,神色呆滞。
“主公,我还是觉得多少有些过了。”
“讨贼没有问题,但是就这么张贴出来,甚至要派遣官吏去给天下人讲述,这实在不合乎礼法就怕往后百姓不敬畏皇帝了.”
“况且,这影响也实在太大了,我们国内那么多的宗室,那么多的故将,他们若是看到了,又该是什么想法呢?”
刘桃子朝后挥了挥手。
片刻之后,尉迟伽和史万岁就冲到了刘桃子的身边。
刘桃子看了他们一眼,盯着尉迟迦,“迦,那篇讨贼檄文,你看了吗?”
“回主公!看过了!”
“你是什么想法?”
“愿追随主公,平定天下,建功立业!”
刘桃子而后看向了祖珽,“看来不会有什么想法。”
祖珽苦笑了起来,“这毛头小子懂什么.”
“娄睿.”
“娄睿我已经派人安置好了,往后就在光州养老,安心享受就是了。”
祖珽说不出话来,尽管他觉得主公的做法有些过激,但是再想想,做的彻底些也没什么不好。
主公每次的抉择都总是出乎祖珽的预料,这一次尤其是这样。
主公不愿意走过去的大丞相那一套,甚至都不愿意继承齐国,看他的意思,这是准备一次性罢免过去的所有爵位,也就是说,等到主公回到晋阳,过去的非大将军所封的所有爵位官职都要清零了。
宗室的那些王,只怕是最先要被清除的。
也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
往后可能要立新的官职,新的政策,新的体系。
但是,目前还有一件事,祖珽还有些迟疑。
他不知道,自家主公接下来是如何做‘我为王’。
在祖珽劝谏他北方需要有人做主的时候,他说了一句‘我为王’,祖珽明白他的意思,诸事要自己做主,但是,这个做主是做到什么地步?
是准备直接登基?
还是说先以亲王的身份来进行?
若是不承认齐国皇帝,那就相当于断了传承,另立门户,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来过,王的身份足够跟其余二国抗衡吗?
还是说,直接一步到位,到皇帝。
自己立自己为皇帝,新开一个国来跟其余众人竞争?
祖珽想到的事情有很多可现在却不是询问的好时机。
大将军安排陆杳担任刺史,让王琳担任将军,自己则是带着其余人返回河北,返回自己的老家。
先渡河,而后一路到邺,再到晋阳。
路程很远,但是好在四周再也没有虎视眈眈的敌人,大家都走的较为惬意。
当他们真正来到了河北的土地时,众人那疲惫的躯体仿佛才得到了些安抚,刘桃子在登岸之后,并没有急着行军,反而是带着众人在此处休息。
刘桃子离开了很长时日。
好在,河北并没有出现什么混乱。
渡河便是桃属青州的部分郡县,河水对岸的码头在寒冬季节显得有些冷寂,道路上也没有太多的行人。
但是走进城池却能看到那处处升起的炊烟。
这些炊烟迎面与雪花触碰,缓缓消失在屋顶。
前来迎接刘桃子,乃是青州刺史。
青州刺史高湝,前任城王高湝。
没错,正宗的十四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