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 第562节
斛律光点着头,“好。”
此时马车已经来到了斛律光的府邸内,刘桃子跟斛律光一同走下来。
“那就请丈人再好好想想凉,甘的事情。”
“若是觉得可行,开春就可以出发了。”
一直到刘桃子离开之前,斛律光都没有询问关于女儿的事情,对方没有询问,刘桃子便也没有提起,刘桃子将几封关于凉州和甘州的舆图以及相关文书留给了斛律光,自己则是匆匆离开。
斛律光的这种打法,还真的是适合对敌人搞这种长途奔袭,尤其是对敌人的薄弱地区。
从这里离开之后,刘桃子就在王宫的昭信殿里召开了另外一场‘商议’。
这次商议的参与者都是各地的刺史,除却光州刺史陆杳因为生病了无法赶来,其余各地的刺史们都没有漏掉的。
别的事情都可以不去,但是登基之事,不能不来。
包括高长恭在内的诸位刺史们坐在刘桃子的面前,祖珽,路去病,高浟三人则是单独的坐在了对面。
首先就是禀告各自治下的情况了。
在上位之前,刘桃子等人就对国内那极多的州进行了整顿,重新划分了区域,削减了州和郡,避免不会出现只有一个县的郡和州伪齐还真的就有一个县组成的郡和州,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按着祖珽他们的说法,是为了腾出更多的空位置来安排勋贵。
如今就清爽许多了,数百刺史被减到了如今这么多。
刺史们倒是跟朝臣不同,不能报喜不报忧,他们往往都是报忧不报喜。
面对君王和朝臣时,只有诉苦,哭穷,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救济,得到更多的照顾。
甚至不惜彼此拆台。
营州刺史袁聿修不经意的透露出官服下那缝补的衣裳,“陛下能减免营州一年的田税,营州百姓,感激不尽,营州苦寒之地,耕地少,气候恶劣,难以耕作百姓们无以为食.”
幽州刺史唐邕当即说道:“袁公此言,不太妥当,我可是看到许多马车前往营州,先前大雪封了路,还有商贾诉苦,请求我们想办法,让他们尽快到达营州,我听说您在营州开山泽之便,鼓励百姓们开采种植诸多草药山药,将这些东西卖给其余州郡的悲院医坊”
“唐公所言不假,而且卖的还贵,我们几个县的采购草药事就占据了不少支出,关键是这些草药还只能在他们那里生长,带到别的地方反而是生长不出来.”
冀州刺史崔劼证明了唐邕的话。
他认真的看向了袁聿修,“袁公,我倒是觉得,与其高价出售,若是我们能多合作,您为我们提供这些草药,我们也能为您提供粮种耕牛这不是更好吗?”
袁聿修还是那严谨的模样,“营州穷苦,草药山药也就那么多,商贾前来收购,也是在压价,其余郡县前来,也是以官威唬人,营州,尤其是最东面,百姓们冬季尚且不敢出门若是说要联手,那也可以,但是不能压价”
高长恭坐在众人之中,当真是如一股清流,他看着这些名声响当当的贤人们彼此争论,犹如商贾一般的讨价还价,平日里的那种名望和滤镜似乎都碎了一地。
高长恭有些不知所措。
在登基仪式的时候他听到午时过后要召开‘刺史朝议’。
那时他还很开心,想着要跟众人学一学治理地方的经验,都想好了自己该怎么分享灵州的政绩之类。
可他没想到,这刚刚开始,这些刺史们就开始一一叫苦,叫惨,没一个主动表政绩的,而后甚至开始就以草药的价格辩论起来,高长恭整个人都有些懵。
“陛下,还是朔州最苦啊!!”
田子礼坐在一旁,痛心疾首。
高长恭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能这么光明正大的说出这句话。
“陛下,朔州当下有大量的亡人,而朔州已经没有太多的土地来安置他们了,希望庙堂能允许明年朔州官府进行二次开垦,新开垦的耕地能免去部分的税赋”
“陛下,自从光州设立之后我青州的港口就再也没有船只停泊了,商贾们都不愿意前来,商税大降,请允许青州扩建港口吸引北上的商贾”
高长恭渐渐就明白了。
诉苦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大家都有想去做的事情,奈何,庙堂的钱粮匠人就那么多,不可能十个州的事情全部都办,而没有庙堂的扶持,光靠地方是干不成大工程的。
就说青州的港口问题,他要修建的可不是那种小码头,是类似光州的望海台,就是在海边修建个城池这玩意可不是当地能独自去干起来的,还有朔州的那个开垦,显然这是希望庙堂能提供粮草和人员上支持.
高长恭迅速醒悟,下一刻进入状态。
“陛下,灵州三面是敌!百姓苦矣!!”
祖珽等人就根据诸多州的情况,一直都在书写着什么。
在大家各自说完之后,才由这几个人来商谈决定。
最后也只是批准了灵州刺史高长恭和燕州刺史石耀两个人的上奏。
高长恭是希望能在灵州前往朔州的道路上修建驿舍和戍垒,维护道路,因为灵州距离平城实在太远,像是悬挂在敌人的腹部,后方的道路因为先前的战事而被破坏,导致来回很不容易,高长恭这次都是一路急行军而来的,却还是最晚到的那一个。
而石耀则是希望能重新修筑三座荒废的城池,这三座城池过去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废弃,随着天气回暖,石耀希望能重新开发这边塞三城
其余刺史们就是再无奈,也没有办法,庙堂的支出是有限的,就是刘桃子,也不能凭空变出东西来。
就是这两个大工程,只怕都要消耗庙堂极大的国力。
卖惨环节就这么结束,刺史们又回到了过去那正人君子时的模样。
方才的对峙和无礼顿时消失,彼此又是欢颜笑语。
他们跟朝臣们商谈起一些大事,例如今年的目标,发展方向等等。
高长恭发现刘桃子一直都很沉默,听刺史们说,刺史们说完又听祖珽他们说,自己很少言语,不是摇头就是点头。
等到会议结束,众人各自离开,高长恭和田子礼却没有急着离开。
高长恭略微靠近了些刘桃子,面带笑容,“多谢陛下,通过了我的上奏.”
“大臣们觉得可以,我就答应了。”
“我发现陛下很少自己开口啊”
刘桃子平静的说道:“若论作战,这些人只怕都不如我们,可若是说治理政务,我又如何能比得上祖珽高浟等人呢?”
“我懂得不如他们多,那就听他们做出决策,而后采纳就是了,何必胡乱开口?”
“当下国内的诸多政策,也基本都是延续过去的政策,或是借鉴其他国家的政策,按部就班,有些时候也不是坏事。”
高长恭重重的点头,“有道理。”
“倒是高刺史,你融入的还挺快啊这么快就学会诉苦了?”
“哈哈哈~~”
第371章 押送
冀州。
史万岁手持马槊,沿着官路的左侧缓缓前进,其目光一直都盯着自己右侧的大军。
在他的右面,是一大群士卒。
这些士卒们都不曾披甲,也没有携带武器,是以空手白身的状态在行军的。
哪怕是赤手白身,这些人看起来也是格外的凶猛。
他们身材普遍高大,留着各种各样的发饰,行军时阵型不乱,速度较快。
而在最前方,则是有全副武装的骑士和步卒带路,在后方也有百余人的步卒和车马,运输粮草军械。
在大军的两侧,则是有许多山魈营的骑士们来回的穿梭。
中间这些赤手白身的,有近三千人。
这些都是晋阳兵。
一群不事农桑,整日只操练杀人技,并且能大吃大喝,在体魄和训练上都遥遥领先的晋阳老卒。
两个年轻的军官跟在史万岁的身边,看起来有些不悦。
“将军,像这种运输士卒钱粮的事情,寻常的士卒就可以去做了,何必让我们帮着他们去押送呢?自家境内,还能被人劫了不成?”
“听闻大将军登基,我们却不能在平城参与庆贺,却在这鬼地方押送东西,当真是扫兴!”
两个军官在路上多次听到驿吏或关吏提起登基的事情,各地的百姓们也都在庆祝。
而作为大将军最为核心的军队,他们对未能参与登基仪式很有怨念。
史万岁瞥了眼两人,又小心翼翼的盯着赶路的晋阳兵。
“你以为我们是来保护这些人的?”
“晋阳兵向来凶悍,此刻又没有他们熟悉的将领,哪怕是赤手空拳,可一旦出了什么事,这百余人的朔州兵,还真拦不住他们,但凡跑出去一百个,那对地方来说都有极大的危害。”
“先前在晋阳,他们连皇宫都敢去攻打.若是没有我们相助,如何能将他们平稳押送到各地去?”
两个军官不再反驳,只是依旧有些无奈。
史万岁又说道:“勿要担心,等我们忙完了这些事,自然能返回平城,大将军.不对,是陛下定有犒赏!!”
众人皆喜。
刘桃子当下的这个王,跟伪周当初的那个天王一样,其王号类似周天子的王号,比皇帝差一点,但是比诸侯王又强许多,算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复古行为。
故而在称呼和礼节上都是基本采用皇帝的制式,只是要简单很多,并没有单独的年号,但是有王年号,例如今年,就是汉王元年。
众人快步走到路上,史万岁特意避开了一些沿路的村庄和耕地,乃至适合逃离的密林等地。
虽然这么走可能会多耗费一些时日,但是至少能降低许多风险。
临出行的时候,高延宗多次告诫他,一定不要轻信这些家伙们,若是有人说病了走不动,万万不可迟疑,直接鞭打。
若是有人围绕在其身边,想一同恐吓,那就都抓起来,捆绑起来,哪怕是挂在马鞍上拖着走,也不要低头。
若是让这帮虎狼发现你没有那么凶狠,他们就可能随时反咬你一口。
高延宗的话让史万岁听着都有些惊愕。
他在父亲麾下的时候,见过父亲以仁掌兵,故而士卒们都愿意为他所用,他还是头次听说这样的治军办法。
不过,史万岁知道自己远道而来,对晋阳兵的熟悉程度肯定不如高延宗,也就听从他的建议,这一路上,他都没给晋阳兵什么好脸色,有几个借故挑事的,都被史万岁捆绑起来,直接绑进囚车走在最后。
从晋阳一路赶到冀州,一切都还算顺利,没有出什么大事。
山魈营还是发挥了不少的震慑作用。
晋阳兵就是再凶猛,面对全副武装的精锐骑士,也得再三考虑自己是否真的能走脱。
随着他们越来越靠近信都,沿路所遇到的百姓就越来越多。
在官路两边,立有许多的篝火,有不少人在篝火前取暖,发现有行军而来的甲士,他们都显得很惧怕,赶忙躲进两旁。
山魈营的骑士在周围探查,又抓了几个人来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