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 第574节
毕竟他在这方面有着多年的经验。
李文师将手里的文件交给了对方,而后也坐在了那些同僚们之中。
他略微低头,却发现同僚们都是在对比上一年的国库收支,他略微松了一口气。
果然是临时抽查。
李文师也就跟着同僚们忙碌了起来,正在对比着,外头却传来了许多杂乱的脚步声,看起来是一大堆人正在往这里走。
众人的呼吸声都降低了许多,各个屏气凝神,下一刻,祖珽就出现在了门口,身边围着大小十余位官吏。
他快步闯进来,赵彦深急忙起身。
“祖公。”
祖珽朝着他点点头,目光缓缓扫向了一旁的官员们,他们也赶忙起身拜见。
祖珽大步走到了赵彦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示意赵彦深将东西拿过来。
赵彦深赶忙将文书递给了他观看。
祖珽就这么翻看手里的文书,看了片刻,忽阴沉的问道:“这份统计是何人所写?”
赵彦深回答道:“乃是舍人李文师。”
祖珽缓缓看向李文师,冷笑了起来。
“我听说过你,年纪轻轻,政绩却是名列前茅不过”
祖珽重重的将手里文书丢在面前,“你就写出这么个东西来?!”
“看看这个!”
“数量统计上竟还多了一个万字!年产千就这么变成了年产千万?!你是疯了不成?”
“国库的统计,尚且能出现如此严重的纰漏!简直贻笑大方!!”
祖珽大发雷霆,李文师却觉得惊愕,自己怎么可能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呢?
他探出头来想要去看,可祖珽却将那文书收了起来。
“愚蠢!”
“你这样的也能当舍人吗?!”
李文师又不敢去索要,他看向了赵彦深。
赵彦深缓缓开口说道:“祖公,这几日,李文师身体不好.”
“身体不好便能轻视大事吗?”
祖珽举了举手里的文书:“这就是证据了,怠慢政务,理当重罚!”
他站起身来,瞪了李文师一眼,“你就等着被罢免吧。”
说完,祖珽转身离开了这里。
等到祖珽领着众人离去,李文师方才走到了赵彦深的身边,他满脸焦急,“赵公!!我怎么会犯下这种过错呢?!我在中书多年,您是知道的,您也看过我的上奏,哪里是如他所说的?便是有过错,也都修改过了,祖公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彦深还是那张老谋深算的脸,他瞥了李文师一眼,“我不知道。”
说完,他再次坐了下来,显然,他没有想参与这件事的想法。
李文师越想越怕,便跟赵彦深请了病假,匆匆离开。
魏府。
书房内欢声笑语。
魏收轻轻抿了一口茶,而后看向了坐在面前的魏长贤。
魏长贤的年纪要比魏收小很多,奈何,从辈份上来说,魏长贤乃是魏收的族叔。
大族尤其在意这种辈分,哪怕年纪上有差距,也不会无视。
“族叔早就该纳妾了,大丈夫岂能无后呢?”
“这么做是对的,勿要理会他人的看法。”
魏收笑呵呵的说道:“或许族叔还能老来得子,生出个能治理天下的贤才呢。”
魏长贤摇摇头,“我又不是钟繇.这把年纪,只怕是不行了。”
“可不能这么说族叔身体硬朗,生子不在话下,长大之后也定然是俊杰!”
“若有了子嗣,不求是什么俊杰,只要能秉持刚正的志向,不做恶事,我便知足。”
魏长贤原先有过几个孩子,可是都夭折了,没能活下来,这也是他年纪大了还要纳妾的原因。
魏长贤跟魏收虽然是同族,但是魏长贤因为先前被流放,两人官职上的差距太大,故而不是很亲近。
而当他跟着魏收来到刘桃子麾下后,两人才变得亲近起来,主要也是魏收实在是找不到能举荐给刘桃子的亲戚了,自家的亲戚,一个不如一个,举荐上去,出了事就是一起死,至少魏长贤还是靠谱的。
两人谈论了片刻魏收忽问道:“前些时日,你去了青州,是什么缘故啊?”
魏长贤看了眼对方,摇着头,“乃是些机密事,尚且不能说。”
“哈哈哈,此处又没有什么外人,说来也无妨啊。”
“不成,不说。”
魏长贤很是果断。
魏收一愣,继续吃起了茶。
就在此刻,有奴仆进来禀告。
“家主,李文师前来求见。”
魏收就令人将他带到隔壁休息,自己则是送走了魏长贤,而后再大摇大摆的去见李文师。
汉国的庙堂,争斗也并非是没有。
而跟过去的老鲜卑和老大族的争斗不同,如今的争斗却变成了新旧之争。
有路,田,崔等人为首的元老派,又有邺城这些摘桃派。
过去老鲜卑跟老大族争夺利益,老大族被按着打,而当下刘桃子强势崛起,胡汉之别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至少在明面上,这不再是礼仪冲突的点,毕竟汉国内的老鲜卑们不是军头,也当不了军头,跟朝臣就没有什么好争夺的东西了,除非是跟刘桃子争.但是这个难度更大,不推荐。
元老跟新来的冲突在变革问题上。
元老们跟随刘桃子的时日较长,普遍年轻,对原先的社稷大事更加的不满,有着很强烈的改革意愿。
他们希望能改变前朝的所有陋习,将事情做的彻底。
而新来的这些人,他们希望能保持过去的秩序,勿要大刀阔斧,他们还能继续享受。
也不好说谁对谁错,毕竟两派都是在为社稷效力,都有功劳。
祖珽在新老之中都算是较为另类的,特立独行,而且跟大多数人都过不去。
可总体之上,他还是偏向元老更多,他主张进行许多的变革,改变齐国所留下的陋习和恶政。
齐国有很多摆不上台面的陋习,就例如大族们互相举荐的这件事,我推荐你的子弟,你推荐我的弟子,彼此交换,大家共同进步,这玩意传承悠久
魏收缓缓走到了书房。
李文师来回踱步,正等着他,看到魏收走进来,他急忙行礼拜见。
“好了,好了,何以多礼?”
魏收坐下来,看着神色慌张的李文师,“出了什么事?怎么如此着急?”
“今日祖珽前来中书台”
李文师赶忙将所发生的事情如实的告知了对方。
魏收越听,脸色就越是阴沉。
“这厮是故意的。”
“前不久,这厮召集群臣,说要完全罢免举荐之制”
“这受举荐者又不是不用考核,若是没有举荐,如何能为国家选出优秀的人才呢?”
“偏偏这厮不这么想,他咬死举荐乃是陋政,所受举荐者能被网开一面,得到特殊照顾,通过考试的几率是十成十的,暗示我们私下里作弊”
“他还打算让政绩考核脱离地方,总归吏部太守居然不能评论县令的政绩了?岂有此理!”
“我跟着几个贤人当面训斥了他,没想到啊,这厮的报复来的如此之快!”
李文师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的吗?
魏收站起身来,眯着双眼,“你不必担心,你是我所举荐的人,祖珽想这么打我的脸,呵,还没这么容易!”
“他自以为栽赃陷害就能罢免一个中书官员?”
“且等着吧.等着吧。”
魏收的眼神闪烁起来,脑海里顿时有了许多想法,他猛地看向了李文师,眼神无比的明亮。
“这是对付祖珽的好机会啊!”
“陛下是绝对不会允许祖珽如此胡作非为,过去他就因为做事违背律法而受到责罚,这次无辜罢免官员,更是重罪!!”
“若是我们能以此为由”
“文师.得让你受些委屈了,你且先勿要反驳,祖珽要罢免你,那就让他罢免,我来联系众人找个合适的时候.”
两人低声攀谈了起来。
平城铁厂。
祖珽坐在上位,手里端着酒壶,对着嘴,喉咙一动一动,那酒水就这么不断的灌进他的嘴里,又从嘴角流出来,半个身体都已经被酒水给弄湿了。
此刻,屋内的门窗紧闭,点了烛火。
共计有十六个人,小心翼翼的跪坐在祖珽的两边,看着祖珽大口吃酒,都是忍不住的拍手叫好。
“祖公好酒量!”
“好酒量啊!!”
“不愧是祖公啊!!”
而此刻聚集的这十六人,就是当下北方各个大型铁厂的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