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581节

  出了市,城内也依旧很拥挤。

  马车在大路上也不敢走的太快,外头那喧闹的声音就不曾中断过。

  祖珽还是很开心的。

  “陛下,今年各地大丰收,就以目前这完成秋收总结的四个州的情况来看,我们终于不必再从外头弄粮食了哈哈哈,应当是能存下来不少,可以作为出征所用!”

  “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刘桃子虽然没有说话,但是脸色也还算不错,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

  高浟的重农主义在当下还是很实用的,北方并非是像乱世那般天天作战,但是其情况比古代战乱后的乱世都要惨烈,沉重的徭役弄得十室九空,耕地荒芜,城池变成废墟,州越来越多,县越来越少,齐国的耕地面积从天保五年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消失,这情况一直持续到高演,有所缓和,而后再次迅速下降。

  人口更是如此,光是冀州,之前的测量结果就显示十年之内少了四五万户人口,那可是户啊!

  高涨的是那些失去耕地的无业游民的数量,是各地的盗贼数量,是粮食和各类必需品的价格。

  也难怪高浟一心扑在农业上,整个河北都一块挨饿,军队都养不活,分心搞别的就是死,官府耗费了不少的精力,努力恢复河北的农桑,步步安稳了当地的民生。

  接下来是以农来带出工,而后再用工来滋润商,再让商来反哺农和工,一个大循环完成之后,北方基本就稳了。

  他们一路来到了大将军府,祖珽和高延宗方才停了下来。

  高延宗还想继续跟着进去,祖珽却拉住他,跟刘桃子告别。

  府内也颇为热闹。

  人来人往的,随着刘桃子坐稳江山之后,他的‘亲戚’就越来越多了。

  最先就是刘成彩。

  刘成彩是怀朔的一个小军头,也是最早投奔刘桃子的人,而刘桃枝到来之后才发现,这位原来是刘桃子的族叔.

  还有张家的那些人。

  刘桃子的两个舅父,二舅父因为原先的不作为被罢免,到现在都没能再当上官,整日读书,不再出门。

  倒是大舅父,如今在尚书台任职,也不是因为他是刘桃子的亲戚,他本身也确实有才干,而且当初送勇士营,也算是有功劳的。

  刘桃子对这些亲戚们不是那么的在意,直接返回了自己的寝屋。

  刘桃子正换着衣裳,斛律婠就走了进来,她蹑手蹑脚的走到了刘桃子的身边,两人相处了很久,她也不再是那么的害羞了。

  她做贼似的走到刘桃子的身边,看了看周围,低声说道:“夫君,方才又有人来求官了,说是本家亲戚,也是夫君的族叔,给拿了许多礼物”

  “叫什么?”

  “叫刘成器.”

  “好,知道了。”

  刘桃子猛地披上了衣,低头看向一旁的斛律婠。

  “你回去再探。”

  “若有消息,及时前来禀告。”

  “勿要让那老头干预庙堂之政,若是他开口给谁许诺官职,便将那人记下来.”

  斛律婠茫然的眨巴着双眼,迟疑了片刻,“唯?”

第383章 他已经死了

  汉,汲县。

  县城之外,是连绵不绝的耕地。

  此处乃是大平原,跟黎阳郡相连,土地肥沃,是那种只要让人耕作,就一定能长出好庄稼的好地方。

  今年是个丰收之年,官道两旁,堆放着许多的谷物。

  百姓们耕作了整整一年,如今终于也到了收获的时候,格外的忙碌。

  有老农靠在了驴车边,手里拿着水袋,笑呵呵的看着自家儿子将谷子搬上车。

  驴车渐渐变得沉重,车轮都压进了泥地之中。

  老农那布满丘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好啊,交了税,也够全家吃到明年的.我看,还能新置办一套过冬的衣裳。”

  他几个儿子累的浑身是汗。

  可他们并不觉得劳累,也不抱怨,各个都是傻笑了起来,收获的季节,无论做多少都不会觉得累,每一次弯腰和每一次用力都是值得的。

  “你们是生在了好时候啊。”

  老农感慨着。

  正忙碌着,远处却忽出现了嘹亮的马蹄声,众人也不惧怕,继续忙自己的,唯独老农,探出头来,眺望着远处。

  一支骑兵出现在了官道上,皆是官兵打扮。

  他们有十余人,披轻甲,纵马飞奔,脸色凝重。

  看着道路两旁正在忙碌的农民,他们大声高呼了起来。

  “贼兵将至!!跑!!跑进城内!!”

  “跑!!”

  “跑!!!”

  骑士大声嘶吼着,并没有放慢速度,一路从众人的身边飞奔而过,沿路沉浸在丰收喜悦之中的百姓们忽然梦碎。

  老农的脸先是惊愕,而后是绝望,不甘,悲痛。

  可他还是最快反应过来的那个,他看向了左右的众人,“跑!!!”

  那几个后生还有些纠结,“父亲,这么多的粮食”

  “跑!!”

  老农嘶吼了起来,道路两旁传出了许多惊呼声,哭喊声。

  众人丢下了粮食,丢下了农具,只是背负着家里的老人,头也不回的朝着城池的方向狂奔而去,有的则是驾车逃离,神色惶恐,孩童们无助的哭嚎起来。

  老农被儿子背起来,脸色呆滞。

  难得盼来了好天气,难得盼来了太平,盼来了明主

  众人哭嚎着逃离,明亮的天空之中缓缓出现了乌云,遮挡了耀眼的光芒。

  地面微微颤抖起来,片刻之后,数不清的骑士出现在了远处的官道上。

  他们打出了齐,段等旗帜。

  段韶披着甲,手持长矛,走在大军的最前头。

  他看向了正前方。

  那连绵不绝的耕地,散发出丰收的味道,成堆的粮食堆满在了路边。

  平坦开阔的道路一路延伸到远处的城池。

  他们一行人站在高处,阳光洒在他们的半个身子上,段韶的脸在光与暗之中交织,神色呆滞。

  段韶直勾勾的盯着面前的一切。

  此处那成片的耕地,宽阔的道路,皆与他治下的河南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他领兵离开金墉城的时候,所看到的是成堆的尸体,村庄冒着滚滚黑烟,数不清的人造灾民游荡在各地,吃掉所看到的一切东西。

  两处截然不同的对比让段韶很不舒服。

  他说不出这是为什么,可他就是不舒服。

  两旁的军官们此刻却是高呼了起来,他们的眼里满是贪婪,盯着远处那些粮食,哈哈大笑。

  “当真是丰收!”

  “好丰收!!”

  “大司马!!”

  众人皆看向了段韶,段韶板着脸,很是不悦。

  “我多次下令,不能惊醒敌人,要袭击敌人.可你们是怎么做的?敌人已经发现了我们杀来,还有什么颜面在此大呼小叫?!”

  那几个军官有些无奈,“大司马,这也怪不得我们啊,沿路的贼人太警觉了,根本没办法不惊动他们.”

  “大司马,我们还是尽快动手吧,不能给敌人准备的时日啊!”

  将领们连连催促。

  段韶的胸口开始起伏,他的脑海之中,此刻更是一片混乱,浑身炽热,心里是别样的压抑。

  他猛地举起了手里的长矛,对准了面前的江山。

  “杀!!”

  骑士们高呼着发动了进攻,战马飞奔而去,直接杀向了耕地之中,有人冲向了道路边的民居。

  不知是谁人的杰作,耕地之上冒出了惊天的火光。

  他们无法带走太多的粮食,得不到,那就毁掉。

  他们此番前来,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的摧毁敌人的一切。

  乌云彻底遮挡了天空。

  众人背着光,身上再也看不到半点的光。

  喊杀声四起。

  县城之中,守军们不断的冲上城墙,弓弩对准了外头,等不及所有的百姓进城,城门就开始关闭。

  县令不安的大声吼叫着,诸多官吏们围绕在他的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冲上城墙。

  城内已经乱作了一团,哀鸿遍野。

  段韶的眼眸里,反映着冲天的火光。

  他就这么纵马往前,有几个来不及逃走的农人被抓了起来,腿脚不便的老农无法跑得过战马。

  “说!秋仓在城池的哪个方向?!”

首节 上一节 581/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