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 第615节
宇文宪说着,就将舆图摆在了达奚武的面前,跟他认真的询问各地的情况,宇文宪了解这片区域,但是并没有达奚武这般了解。
“此处能饮马?”
“此处有密林?”
宇文宪一一询问,而后记下达奚武的话。
达奚武越说越是无力,声音也越来越弱。
宇文宪看起来倒是信心十足,斗志满满,他有信心能像过去的高长恭那样,将敌人后方弄得一团糟,让他们也尝尝这滋味。
达奚武茫然的看着面前的年轻人,伸出手摸了摸自己圆滚滚的肚子。
“老将军,您看,从此处”
“不必了。”
达奚武忽开口打断了宇文宪。
宇文宪有些惊愕,达奚武却看向了他,“齐国公,你领着大军跟随国公汇合。”
“我来带着骑兵去袭击他们的后方。”
“啊?”
“老.”
“齐国公,我比你更熟悉延州,夏州,甚至是银州这些地方,我过去都待过。”
“当初我多次领着骑兵袭击齐人,胜利的次数也不少。”
“若论过错,敌人是从我这里渡河的,造成这一切的元凶是我。”
“要弥补,也当是我来弥补才对。”
宇文宪一时间说不出话来,达奚武的眼神却变得坦荡,“说起来,齐国公跟其余宗室都不太一样。”
“如果是我去见杨坚,说要带着他去反攻,他是不会同意的。”
“齐国公去了,他们就不敢反对了。”
“我们都做自己所擅长的事情吧。”
宇文宪猛地起身,朝着达奚武再次行礼大拜。
这次,达奚武却没有再避开,他低声说道:“只有一件事,想要告知齐国公。”
“老将军且说。”
“老夫已经上了年纪,此战凶恶,不敢先预料成功,若是我战死在前线,还希望齐国公能帮一帮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
“我的长子震,勇猛无敌,跟我不一样,这家伙读过很多书,也知道安定民生的办法,是个能用的,次子比他差了点,但是也算是勉强能作战,若是我战死了,就怕有人会为难我那两个孩子,还希望你能多美言几句。”
宇文宪心头一颤,急忙说道:“我回去之后就会召集大军,进行反攻,老将军绝对不会出事!”
达奚武笑了笑,没有在意。
次日,两人当即分兵,宇文宪带着主力军队往丹州方向,绕开姚雄的骑兵,再与杨坚等人合兵。
而达奚武则是领着少量的精锐骑兵,同样绕开了驻扎在对面的高长恭大军,袭击其后方。
高长恭很快就发现了敌人的动向。
敌人的主力撤退,这对汉国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他们即刻进行收缩,开始控制周边的郡县,得趁着敌人的反攻开始之前,在前线建立属于他们的防线,将敌人抵御在外头。
至于逃窜进来的达奚武,则是由斛律光来解决。
他是最擅长追击的。
姚雄领着大军杀来,一路冲到了延州。
他看了远处那破败如同废墟的周国军营,戍镇上高高竖起的汉军旗帜。
他举起了手里的矛,脸色通红,青筋暴起,声音嘶哑。
“此大汉车骑大将军暴显之计也!!!!”
第403章 潜龙在渊
密林围绕的小路上,达奚武领着精骑,全速狂奔。
达奚武已经年近七十了。
对这么一个老将而言,领着骑兵进行长途奔涉,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达奚武能听到自己胸腔传来的剧烈嘶鸣声,他的耳朵疼得厉害,发红发胀,似乎有什么东西要从耳朵里钻出来,他想要抚摸,可越碰越疼。
他的呼吸变得杂乱,带着一股杂音,喉咙里像是堵住了什么东西,连带着头也疼的厉害。
这头疼的也不是同一个位置,时而是前额,时而是后,忽然又转移到侧部。
可他依旧是冲在最前头,不敢放慢速度,连带着他身边的骑士们,也是如此,全力狂奔。
自从他们离开延州北上,也有一段时日了。
这次袭击并不顺利,斛律光这条疯狗死死咬在他们的身后,怎么都不松开,达奚武尝试了许多办法,也没能摆脱。
天色渐渐昏暗,达奚武这才敢放慢速度,穿过密林,来到了一处平坡,远处隐隐能看到些群山的轮廓,达奚武就让众人停下来,在此处休息。
骑士们不敢点太多篝火,即便是休息的时候,也是分出了三百余人,守在四周。
达奚武坐在篝火前,头晕眼花。
他太累了。
这年纪,就不是领着骑士们冲锋的年纪。
可他没有别的办法。
姚雄是从他眼前跑过去的,若是按着宇文宪的主意,自己后撤,让宇文宪领着小姑军队冲上去.
皇帝会怎么想呢?
你个老匹夫自己跑掉,却让我弟弟去冲锋?
自己会不会被处死且不好说,但是自己这一家,往后就要开始享受韦孝宽级待遇了。
达奚武虽然也受到一定忌惮,但是他的儿子达奚震,却很受宇文邕的喜爱,宇文邕上位之后,多次封赏他的儿子,隐隐有要让他儿子来接替自己执掌大军的意思。
都已经快七十岁了,便是死,也不能害了孩子。
达奚武望着面前的篝火,有些失魂落魄。
都怪自己活的太久了。
宇文宪还是太过年轻,他觉得有高长恭的胆魄,就可以去效仿高长恭了。
倏然不知,高长恭敢领着骑兵奔袭,是因为这般有人支持他,尽管周国大将们都不太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是如今汉国的名声就是比周国要好。
韦孝宽上任之后,这边的人还在成批成批的往汉国跑。
周与伪齐在边塞上的往来本就频繁,百姓们彼此沾亲带故的,汉取代齐之后,更是如此,汉国的贸易环境,生存环境,都不是周国所能比的。
开国许多年,当初开国精英们所推行的许多仁政,在此时都已经发展出了诸多的恶政。
光一个均田制,这个过去让成千上万人活下来的仁政,此刻就变成了压榨百姓的一大利器,均出来的耕地是越来越多,妇人肚子里的孩子都没有落地,身上就多出了四十亩的田税。
群臣们打着为民做主的旗帜,将均田四十亩变成六十亩,而后七十亩.一路飞涨,涨的不是百姓的耕地,涨的是应缴纳的税赋!!
大族勋贵们渐渐做强,又利用这些制度来为自己谋利。
整个周国都走向了一个更加奇怪的道路。
他们已经不是‘越鲜卑化鲜卑人越少’了,现在是‘越授田百姓越没田’。
账户上的耕地跟实际上的耕地根本对不上号,继承其位置的帝国,便出现了账本上良田无数,实际上十室九空,皇帝看着那账单,大喜过望,百姓们原来有这么多耕地,原来产粮这么多!那就不能闲着!
该修的运河修起来,该打的不该打的仗打起来,税赋不能那么轻了,加起来!该用的徭役,都用起来!
而后他就没了,留了个‘罪在当代,恶在千秋’的名号,被后世代代人所唾弃。
这罪恶在此刻就已经生长出来,宇文邕想要改变的也是这个。
因此,高长恭领兵前来,处处都能找到支持他的人而达奚武呢?
达奚老头不觉得能有什么成效。
延州,广安县。
城墙上挂着汉国大旗,有士卒盯着外头,低声攀谈。
城内倒是冷清许多,看不到多少出门的百姓。
有军吏正快步走在街道上,大声的宣读安民告示。
其官署位于城南靠近城墙的位置,与其他城池很是不同。
此刻的官署格外忙碌,官吏们进进出出,高长恭大胆的赦免了一批没有什么恶名的旧吏来暂时为官府做事,清查当地的户籍,耕地等等资料。
当姚雄领着诸军官们大步走进内屋的时候,高长恭一点都不像是个武将。
他穿着官服,坐在人堆里,左右放满了各类的文书,许多小吏正在禀告工作。
看到姚雄等人走进来,高长恭很是激动,他赶忙站起身来,让小吏们暂时退下,自己则是上前与姚雄相见。
“姚将军!”
“高君!!”
两人许久不见,此刻都颇为激动,就这么握住对方的手,两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姚将军这次可是名扬天下了,强渡龙门,三攻长安,几破援军,又从后包抄,让宇文宪仓皇逃走当真天下名将!”
姚雄脸一红,急忙摇头,“我这不算是什么,根本就没遇到什么强敌,不过是趁着敌人没有防备而已,倒是高刺史,以少胜多,先后击破敌人数个国公,从夏州一路杀到延州,勇猛无敌,当真是天下名将!!”
两人就这么吹捧了几句。
姚雄身边的高延宗却忍不住清了清嗓子。
这里还有个呢!!
高长恭瞥向了他,而后拉住姚雄的手,“我弟顽劣,随同将军出征,没招惹什么麻烦吧?”
姚雄哈哈大笑,“哪里的话,延宗奋战必先,勇猛无敌,周人之中,无一人能与他交手,若是没有他,我只怕都过不了龙门!”
姚雄对着高延宗一顿吹捧,高延宗的脸色顿时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