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625节

  他开口问道:“将军,咱毕竟只是地方军而已,还是灵州军,当下分出军吏来接手城池,就已经有些说不过去了,这若是再下令去治理.是不是不太妥当?”

  “地方将军,是不许插手地方事的.”

  “那怎么办??”

  斛律羡一脸的无奈,“咱刺史跑出去打仗去了,你说我还能怎么办?”

  “是要等刺史打完仗回来操办?还是要等庙堂安排的官员到达?”

  “那得多久啊。”

  那副将挠了挠头,“话是这么说,将军,要不您先派人将文书送到高刺史手里,等高刺史的回信.”

  斛律羡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送个信倒是可以,要等书信回来再做事就算了。”

  “先办着吧。”

  “我不是寻常的将领,我外戚也!”

  “当这外戚不就是盼着能借着身份‘胡作非为’吗?要是这点事都不敢做,我这外戚岂不是白当了?”

  几个军官闻言只是苦笑。

  外戚不应该更在意这种事情吗?

  但是斛律羡的心思很坚决,主要是春种即将开始,夏州和银州各地又新入手,若是不能做主,除掉那些潜伏起来的蛀虫,尽快的得到百姓们的信任,发动他们去耕作,那今年的秋季对汉国来说就太难熬了,要救济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斛律羡不管别人的看法,将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写了个文书,送往高长恭,而后即刻下令各地,按着自己的命令来做。

  斛律羡第一步就是要干那些专业鱼肉百姓为生的大族。

  大族跟豪强不一样,豪强家里一般都是以吏为主,占据地方上的下层,接手一些大族不屑去做的生意。

  大族就是那种真正有官员,有太守乃至大臣级别的传承多年的大宗族。

  并非所有的大族都是坏东西,但是大多都不怎么样,至于豪强,这是一个贬称,被称为豪强的,就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无论是大族还是豪强,他们只能在规则之内说话,看看齐国就知道了,什么狗屁大族,遇到老鲜卑大气都不敢喘,就因为对方不讲规则。

  周国的这些人也是,在汉军进来之前,按着规则,他们是无人敢撼动的,可当军队杀进来之后,他们那点手段,实在是拿不出来。

  各地的军吏带上了驻军,开始清查搜刮。

  地方上鼓励百姓们揭发,同时又将那些俘虏带出来,询问地方的肮脏事。

  这些被抓起来的恶官恶吏,对地方上的事情门清。

  斛律羡在那些新得土地上掀起了一场清洗,要在新官员到来之前,将地方上冲洗得干干净净的。

  果然,地方上出现了动乱,发现汉军开始追查,那些暂时低头哈腰的人也露出了獠牙,准备逃离,或者夺城。

  只是,他们那点甲胄,奴仆,弓弩,拿来对付百姓绰绰有余,但是要对上汉军,差了太多。

  各地都因为汉军的‘暴行’而震动。

  良善之家,哭声不绝,大善之家,鸡犬不留。

  宇文邕不敢直接下手的寺庙,在斛律羡这里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么一搜,搜出来的东西都能让斛律羡移不开双眼。

  周国的寺庙极其富裕,比大族还富有,不必缴纳税赋的这帮人,想出了最先进的理念来收割黔首,各类的暗室和密道之中,藏着数不清的粮食和钱财。

  随着一颗颗人头落地,这些沾满了血污的粮食被找出来。

  最可恨的是,其中很多粮食,被堆放了太久,堆放的时间超出了几年,这粮食就不能吃了。

  斛律羡不明白他们的用意,他们有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却就这么放起来,任由粮食腐败,损坏,也不肯稍微降低些自己的欲望,更不愿意拿出一点点来救济周围的百姓。

  斛律羡做的事情颇为顺利,愈发的得心应手。

  在斛律羡施展拳脚,在各地推行了一系列的仁政,极大的降低了过去周人的负担之后,达奚武死掉了。

  各地被赦免了授田,消除了那连年暴增的税赋,看着欺辱鱼肉自己的豪强们被抓起来砍掉的百姓们,很乐意去点燃烽火,禀告贼人的最近位置。

  达奚武的肉体是被斛律光所毁灭的,而他这类人的根,却是由斛律羡所杀。

第409章 不可貌相

  延州。

  连绵不断的周国军营横着立在此处,左右近百里。

  营帐处处挂着白幡,站在此处的士卒们脸上都有悲色。

  一队人马沿着官路到达了此处。

  为首者正是杨素。

  杨素披着甲,领着身后千余骑士,终于是来到了前线。

  杨素身后这些人,乃是杨素父亲所留给他的兵马,周国所施行的军府制,容易滋生军头,而军头的权力和士卒甚至是可以继承下去的。

  周国经常出现父亲死掉之后儿子来接替其兵权的情况。

  这其实是一个挺危险的事情。

  杨素在长安挨了打,而后被下令到宇文宪这里,去跟汉军作战。

  可他如今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杨素身体强壮,棍棒也不能轻易伤到他。

  骑士们低着头,跟在他的身后,没有人敢与他正视。

  在他们得知情况,要跟杨素去出征的时候,这些老卒们的心里多少还有些轻视。

  就算是自家老将军的儿子,也只是个毛头小子而已,说不上不尊重,但是至少不会完全信服。

  但是这么一路走过来,杨素就成功让他们低头了。

  杨素在行军的过程之中,下达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军令,例如改变他们的驻守位置,下令改变守夜放哨的人选等等。

  有人表示质疑,杨素就即刻以违背军令为由杀死了对方,丝毫不讲情面。

  哪怕对方哭诉着讲述自己过去跟杨素父亲的交情,杨素也不为所动。

  众人惊恐,想要逃离。

  杨素却又开始封赏那些完成自己命令的军士们。

  他将临行时带出来的许多钱财都分发给这些人,并且明确的告知他们:有功者赏,有过者罚。

  当他们来到前线的时候,众人对杨素已经是服服帖帖的,再也没有人敢轻视他了。

  在杨素的眼里,百姓不是活着的生命,是一行行数字,是工具,是牛马。

  而士卒们,同样是如此。

  不过,他不会苛刻的对待这些数字们,处置公正,而且能带着数字们去获得更大的价值和胜利,数字们也就愿意跟随他了。

  杨素盯着远处那些吊丧所用的旗帜,眼神阴冷,又暗自摇了摇头。

  当他来到军营门口的时候,两个甲士挡在了他的面前。

  杨素拿出了过所,让甲士们查看,而后冷冷的问道:“齐国公人在何处?”

  甲士带着杨素往军营里走,他的麾下是不能进来的,只能在外头等着。

  杨素跟着两个甲士走进帐内,看到有两人正在低声谈论着什么。

  宇文宪坐在上位,而贺若弼站在他的身边。

  此时,两人停止交谈,都盯着杨素看去。

  杨素本来就是狂妄的性格,在族人被杀之后,他就更没什么怕的了,迎着两人的目光,他也不惧怕,反而是瞪着那两人猛看。

  贺若弼只是看了几眼,就移开了眼神,没什么好在意的。

  宇文宪倒是越看越惊讶,他过去是见过杨素的,当初他想过将天下的英才都收入麾下,那时杨素也在他的考察范围之中,只可惜,来不及下手,皇帝就下令不许再收人为自己用。

  宇文宪听过杨素的名声,知道这人有多厉害。

  而前不久兄长送来书信,宇文邕在书信里也提到了这个人,宇文邕表示,这是块璞玉,就是有点太傲,想法太大,而经验严重不足。

  他希望宇文宪能带上他多磨砺,给他安排些劳累的差事,让他尽快成长起来。

  从书信里,宇文宪发现了兄长对此人的重视,对他本人也就更加的好奇。

  “杨素.过去我在长安的时候,听人说,你有万夫不挡之勇,能骑着马左右射强弓,怎么最后却干起了文书吏?”

  杨素先是朝着宇文宪行礼拜见,而后他才说道:“骑马射箭不过能为十人敌,百人敌,而读书能作万人敌,十万人敌。”

  宇文宪笑了笑,“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你有当万人敌的本事吗?”

  面对宇文宪的质疑,杨素只是平静的回道:“愿为先锋。”

  宇文宪示意他坐下来,而后又让贺若弼也入座。

  看着左右的两个年轻人,宇文宪的脸上却再次出现了悲伤。

  “前线传回消息,郑国公战死了,斛律光追上了他,郑国公领军死战,连杀了十余人力竭被擒,斛律光让他投降,他破口大骂,撞破了斛律光的鼻子,而后被斛律光所杀”

  “当今前线便只剩下了我们这些晚辈。”

  在谁都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周国正在悄悄的进行换代。

  老一辈的将军们老的老,死的死,如今还在活跃的越来越少。

  而以宇文宪为主的年轻将军们正在缓慢的崛起。

  杨素这才知道为什么阵前挂了白旗。

  他有些冷酷的说道:“郑国公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战事之所以沦落到如今这地步,郑国公是扯不开干系的,敌人就从他的眼皮底下渡河,打乱了我们的全部部署。”

  “若是他安然回去,只怕是晚节不保,陛下就是不杀他,也会处罚他的。”

  “如今战死在前线,保全了名声,陛下也不忍心责怪。”

  宇文宪喃喃道:“怎么能这么说啊.”

  杨素却又紧接着说道:“国公,当下不是该想这些事情的时候。”

  “现在该想怎么去击破高长恭,夺回夏州。”

  听到杨素的话,不远处的贺若弼噗嗤一笑。

  杨素缓缓瞥向了他,“君何以发笑?”

首节 上一节 625/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