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643节

  在南边,水流分布极广,骑兵在这边冲不开,战舰就代表了此处的最强力量,谁的战船多,谁的战舰大,那谁说话就算数。

  华皎看向了左右的众人,这些人的面色大多惶恐。

  这些人里,只有曹庆,钱明,潘智虔,鲁闲,席慧略等少数几个人才是他真正的亲信心腹,而其余大多,都只是惧怕他的武力而已。

  华皎自己的身份,难以将他们聚集起来,为自己所用。

  他手里是有一股强悍的水军,但是要跟陈国主力舰队相比,那还是差了点。

  陈国有八艘狴犴号这个级别的五杆五层大楼船,虽然说他们不可能都给派过来跟自己打,但是只要派三艘过来,就够自己受的,寻常战舰在这种大船面前,毫无还手之力,直接被拍死。

  华皎脑海里思索着当下的对策。

  皇帝又派了人过来,告诉他先前是自己太急了,让他继续去筹备那金翅舰,不必着急。

  华皎心里顿时明白,皇帝这是要对自己下手了。

  他不能等到皇帝下手之后再去动手,必须要先下手!!

  华皎放下了手里的酒盏,脸色格外的肃穆。

  “诸位。”

  “文皇帝曾对我们有天大恩德,当初他病重,以为太子年幼,便将大位传与陈顼。”

  “不曾想,陈顼此人,竟是这般凶残,他先是残杀了文皇帝的故臣,又谋害了太子,如今,他是准备对我们下死手。”

  “如此君王,实在不在意让我们效忠。”

  “我准备派出使者前往梁国,请求归顺梁国,击破陈顼和他的军队,共襄大义,诸位意下如何啊?”

  华皎所说的这个梁国,就是如今在北周控制下的小梁国,城池少,地盘少,外交军事大权都由周人帮忙打理,就是个傀儡小国。

  说什么投奔梁国,那是说的好听,实际上就是投周而已。

  这一刻,众人顿时哗然,议论纷纷。

  有人迅速起身,脸色通红,那人指着华皎,怒气冲冲的骂道:“华皎!你当初也是深受文皇帝大恩!文皇帝将其位让与陛下,乃是为了保全社稷,你如今却想要勾结周人,出卖社稷,却口口声声说是为了什么文皇帝?你这般小人,也配谈什么大义吗?”

  华皎脸色铁青,“老匹夫,你收了那陈顼什么好处?安敢放肆!来人啊!”

  两个侍卫冲上来,抓住了那大臣,就往一旁拖,那大臣也不怕,依旧是破口大骂,直到被刺穿了肚子,丢出船外,他的声音方才消失了。

  华皎看向了其余众人,“当下大事在我,不能不从。”

  曹庆急忙起身,这家伙身材矮小,眼里却闪着一股精光,是华皎的心腹之一,他开口说道:“主公所言极是,我们这些人都是文皇帝之臣,无论如何,陈顼都是容不下我们的,那所谓战舰,不过是个理由而已,当下四周都没有什么战事,各地都在休养生息,他忽然下令催促我们缴纳战舰,这是为什么?他拿战舰做什么?”

  “这就是他的理由而已,诸位,这是以战舰为理由来谋害我们呢!”

  听到曹庆的话,周围的几个大臣若有所思。

  曹庆这才看向了华皎,又说道:“不过,主公,这投奔梁国的事情,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哦?”

  华皎倒是不会觉得自己这位心腹会反对自己,故而也没怎么生气,反问道:“若是不归顺,那就要我们自己起身,除却湘巴,其余各地的官员将军们,能服我吗?”

  曹庆笑了起来,“主公,当下并非是服不服从的问题,而是为我们找个道路。”

  “这梁国,绝非是什么好去处,周国,看似强悍,可在北方,却是连长安都要守不住了,如今投奔周国,往后只怕又要颠沛流离,四处逃亡。”

  “咱们不如去投汉!”

  曹庆清了清嗓子,认真的说道:“周国在南边经营多年,其荆州水军,便有五杆大船三艘,如今还在不断的打造,往后不知能打造出多少来,至于金翅舰,我预测至少也有八十艘不止。”

  “但是汉国就不同了,他们的骑兵虽然厉害,但是水军就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我听说陈国的水军一路杀到光州附近,劫掠商船,他们都无法出兵抗衡。”

  “五杆大船是一艘都没有,就是连金翅舰,我都不知道他们有没有。”

  “其水军都是些小船快船,根本不值一提。”

  “若是能以此等战舰,带上湘巴的这些造船大师,一路去投奔汉国,汉王绝对不会吝啬对我们的封赏,便是国公王爵,或许都能得到。”

  曹庆的言语里充斥着对汉王的崇拜。

  主要是这个男人太猛了,无论是在南还是在北,都是连战连胜,是当下公认的第一名将。

  正好人家也正缺水军,一筹莫展,要是能将这些东西给人送过去,他都不敢想象自己这一伙人能在汉国享受到什么待遇。

  果然,曹庆这番提议,顿时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

  对啊,若是非要给自己找个主子,为什么不去找个更厉害点的呢?

  华皎却皱起了眉头,他迟疑了起来。

  说实话,华皎心里并没有要争夺陈国天下的想法,哪怕是有,也只是一点点的,他现在举兵更多的是为了自保,不然也不会去投奔外国。

  但是,麾下所说的也有道理啊。

  那汉王英雄人物,自己平时也多有听闻。

  他问道:“曹君说的是不错,可是,我们距离汉国极远,一边是周人,一边是梁人,一边是陈人汉王虽英雄,麾下却无舰队可用,不能前来支援,我们如何能到他那边去呢?”

  曹庆急忙说道:“主公,我们可以先走江水到夏口,而后走北归水到北江州,再走谷水到汝南!!只要能到达北江附近,汉国的骑兵就能前来护航!汝南就更是汉国的领地了!”

  他说着,又准备来画出舆图,众人都颇为重视。

  就在此刻,忽有人冷冷说道:“曹君这是连舆图都准备好了啊。”

  华皎转头一看,开口之人乃是另外一个心腹钱明。

  钱明幽幽的看着曹庆,又看向了华皎,感慨道:“都说曹公向来忠诚,我过去还多有不信,当下算是真正相信了。”

  曹庆脸色一变“你这是什么意思?是说我出卖主公吗?”

  “不,不,只是觉得曹公十分忠诚!!”

  钱明看向了华皎,极为认真的说道:“我听闻,曹将军最初不过是在乡野靠狩猎为生的野人,后来遇到王琳,受到他的提拔,成为其心腹大将,后来王琳被击破,跑到北边,曹将军这才被擒获,而后跟了主公。”

  “没想到啊,这么多年过去了,曹将军对自己的故主还是念念不忘。”

  “这哪里是去投奔汉国?这不是要去投奔王琳吗?”

  “主公,当初王琳在南边作乱的时候,您可是领兵去参与过讨伐的,现在王琳在独孤契害真的麾下担任将军,名列五虎,坐镇一方,若是落在他的手里,我们又是什么下场呢?哦,对了,曹将军是不会有什么的,毕竟是老相识了。”

  曹庆脸色通红,额头青筋暴起,他嘶吼着跳起来,只一下,就将钱明打倒在地,周围几个将军急忙上前,将两人给分开。

  钱明坐起来,揉了揉自己肿起来的眼眶,冷笑着看向曹庆,“不愧是野人出身,就是不知礼,当着主公面前,还敢如此.”

  “够了!!”

  华皎此刻暴怒,他阴沉着脸,也不再询问投奔汉国的事情,直接开口说道:“我意已决,不必多言,明日就派遣使者前往,正式请求梁国出兵援助!”

  “我们领着其余兵力,收复周围的诸多水军,趁着敌人不曾反应过来,扩大自己的势力!”

  “唯!!”

  众人急忙低头。

  只有曹庆,此刻脸上写满了不甘,他侧着头,看向了不远处的钱明。

  正好,此刻钱明看向他的眼里带着些挑衅,明晃晃的鄙夷之色。

  曹庆险些再次失控。

  华皎最终还是决定走原来的路,他以钱明为使者,前往梁国的都城江陵,亲自向他们表达自己的归顺之意。

  实际上,华皎跟周人并非是初次来往。

  在不久以前,华皎就在私下里派人来商量过一些事情,这也是周国为什么忽然对南边调兵遣将的原因。

  华皎的话语,让整个周国都格外的心动。

  城池可以不要,人可以不要,但是他妈的战舰要拿啊!!

  作为陈国最大的造船中心之一,湘巴以围绕着洞庭湖的优势,每年都为陈国提供大量的战舰和主舰,若是能将这里的储备给拿到,若是能将这里的造船厂给拿到那实在是太振奋人心了。

  江陵城还是一如既往的繁华与平静。

  在其他几个国家打的死去活来,一片狼藉的时候,这里倒是一副世外桃源的模样。

  人来人往,城门和城墙上的军队也比较少,城内的几个商肆也颇为热闹。

  钱明坐在车里,打量着周围的情景,都有些恍惚,似是见到了当初那最繁华模样的大梁。

  过去萧菩萨还在的时候,梁国一度繁华到了极点,对比北方,堪称是人间天国,可惜,这并没能持续太久。

  他摇了摇头,赶忙让自己清醒过来,继续想着稍后见到皇帝时要说的话。

  宋齐梁陈。

  就在北方的鲜卑魏一分为二,宇文泰与高欢在东西魏各自称雄的时候,南边其实也发生了诸多精彩的事情。

  北边多禽兽,南边也是丝毫不逊色,刘裕所建的刘宋,其后代的表现与北齐几个皇帝平分秋色,一时瑜亮!

  而后的南齐,也好不了多少,格外短命梁国倒是太平过一段时日,但是因为萧菩萨种种让人感到困惑的操作,导致侯景之乱,最后由陈霸先与陈蒨来收拾残局。

  如今这个小一号的梁国,实际上是北周的前身,也就是西魏所扶持的,当初其开国皇帝萧詧,因为无法面对强敌,选择跟宇文泰低头,宇文泰大喜过望,就让杨忠来救,杨忠到了,那问题自然就是解决了,这位皇帝也就坐稳了位置,从此成为了东魏的藩属国,后来西魏变成了周,小梁国的皇帝也从初代目萧詧变成了二代目萧岿。

  钱明被士卒们护送,一路来到了皇城。

  国家虽小,却也是五脏俱全,该有的东西都有,都不缺。

  他们甚至有自己的年号,就是他们这个年号不太吉利,竟然叫天保。

  钱明在其元殿拜见了皇帝萧岿。

  萧岿的年纪并不大,看起来也就二十余岁,他的穿着很是普通,脸色温和,对钱明也很是客气,让他入座。

  这位小国皇帝名声还是非常不错的,他为人仁慈,简朴,宽厚,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也不喜欢玩游戏,算是个不错的人。

  钱明当即说起了自己的来意。

  求援。

  萧岿也不惊讶,认认真真的听对方说完。

  “华将军要归顺梁国,这是天大的好事,朕现在就下令,册封他为司空,其余诸将官,皆有赏赐。”

  萧岿先是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而后又说道:“至于出兵之事,非朕所能断。”

  还不等钱明开口,萧岿即刻说道:“不过,都城内正有一人,你可以与他相见,当面叙述。”

  萧岿随即下令,将人给请进来。

  钱明不再跟这个皇帝多说什么,皇帝也不跟他说话,氛围格外的沉默。

  如此过了片刻,就听到外头响起了甲胄碰撞的声音。

首节 上一节 643/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