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654节

  但是,坐在这里,简直就是如坐针毡!!!

  他麾下的士卒正在被王琳杀害,而他却要坐在这里搞什么庆功宴?!

  黄法氍是三人里最稳重的一个,他负责都城周围的防御工作,压力大概是没那两人那么大。

  但是这次华皎逃走,那么多战船落在敌人的手里,黄法氍同样不好受,若是自己走的再快一些,是不是就能击败华皎,将那些战船给留下来呢?

  陈顼大概也看出三位将军的心情不是很好,并没有强行要求他们跟着自己一同欢乐。

  就在群臣吃着酒,吟着诗,听着曲,欣赏美人的时候,忽听一人喧噪了起来。

  “庆的是什么功?!”

  “做的是什么事?!”

  “取酒来!”

  原来是徐度吃醉了酒,拉着为他倒酒的侍卫,大声叫骂。

  “粮草和军械不够也就罢了,怎么连天杀的酒水都不够了?难道连酒水都拿出去供养佛祖了吗?!他怎么就撑不死?!”

  这热闹的氛围顿时死寂,群臣们脸色惶恐,不敢言语。

  陈顼的脸色顿了顿,却还是没有发作。

  “徐老将军吃醉了酒,先送他回家去吧。”

  经过了这么个插曲,这气氛却是热闹不起来了,等到宴会结束,陈顼留下了黄法氍跟淳于量两人,让其余人全部离开。

  他们换了地方,陈顼方才并没有吃酒,这两人也很清醒。

  三人坐在了别殿,陈顼这才长叹了一声。

  “非是朕好享受,实在是如今需要一场胜利.华皎叛变,建康也不太平,有许多文皇帝的故臣,来往又再次频繁。”

  “朕实在没有办法。”

  陈顼看向了淳于量,“将军,这淮水师,朕不是不愿意救,是来不及救了,粮草本就不足,若是此刻再发水军往北,就是能赶到,王琳也早就回水寨了,到时候他有当地的汉军助阵,水军如何能胜?若是不能胜,如此大军,就这么一去一回,又该耗费多少?”

  “先前为了出征,朕已经从民间征了一次粮,百姓已经很苦了,实在不愿意再去征收一次.还望将军能理解。”

  淳于量的嘴唇抖了抖,也没说话。

  其实,对比这个时代的诸多皇帝们,考虑他们做人的平均值,陈顼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手了,除了好佛以及对儿子纵容之外,就找不出其他的毛病,在治下多次推行仁政,继续了文皇帝陈蒨的政策,没有破坏,作为一个接班人,还算不错,至少不搞变态的游戏,不胡乱杀人。

  不过,也就只有这些了,比起宇文邕和刘桃子,他就差了太远,或许陈蒨可以比一比,但是陈顼就完全不行了。

  淳于量是个极为聪明的人,很善于观察局势,虽然对陈顼有些不满,却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摇着头,叹息道:“这都是我的过错,我以为敌人是想夺城,不曾想敌人竟是要夺船,王琳竟有这般胆魄,他那水军,连十艘金翅舰都凑不出来,竟然敢来打淮水师”

  陈顼此刻反而是安慰了起来,“将军,这王琳向来是胆大包天,过去在南国,他做出了多少骇人听闻的事情?你没有猜到他的用意,这也不能怪罪于将军,这般歹毒之人,往往只有最凶恶的小人才能看出他的用意来”

  黄法氍此刻忽开口打断了陈顼的安慰,“陛下,往后要怎么办?”

  “嗯?”

  陈顼不是很明白。

  黄法氍却认真的说道:“当下我们两面对敌。”

  “周人得了华皎以及麾下的水军,汉人得了淮水师的数艘战船。”

  “这两国往后都不会消停的,周人从西,汉人从北,两面夹攻,我们该怎么办?”

  陈顼瞬间就沉默了。

  如此过了一会,他反问道:“你们二位觉得该怎么办?”

  淳于量即刻回答道:“陛下,应当继续开水利,囤积粮草,驻重兵以险要,北挡汉刀,西拒周马.”

  淳于量以极快的语速说了些很寻常的话,陈顼听了直点头,而后他又看向了黄法氍。

  黄法氍的表情比淳于量要淡定的许多,一点都不亢奋。

  “陛下,或许该与刘桃子结盟。”

  “什么?!”

  陈顼大吃一惊,他不可置信的说道:“王琳如今还在围攻我们的水军,敌人的骑兵就在两淮来回穿梭,黄将军却觉得我们该与北胡联手??”

  “臣正是这个意思。”

  “当下若要用兵,陈国非周汉两家之敌,过去能联手周人来抗衡汉人,当下也能联手汉人来对抗周人。”

  “刘桃子当下新得许多领地,接下来定然是不会轻易出征,而周人却在想着要尽快将失去的领地补充回来,周人不敢急着对汉人下手,那就会对我们下手此时,该与刘桃子联手来抵挡周人了。”

  “至于往后,又得看那时的局势而后判断。”

  陈顼正迟疑着,忽有侍卫快步冲进了屋内,那侍卫一脸的惊恐,一头跪在陈顼面前。

  这人正是方才护送徐度返回的侍卫头子。

  他跪在陈顼面前,当即哭了起来。

  “陛下,吾等方才带徐将军上车,而后送到府前,停车之后发现,徐将军已经去了.”

  “什么?!”

  陈顼晕乎了一下,如遇雷击,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而后,他又悲痛的哭了起来。

  “失我良将!”

  “天厌弃乎?”

第428章 刘桃子是个忠厚人啊

  建康江口。

  那位侍中袁宪再一次出来接客了。

  这次的架势比之前迎接大僧时的都要大,整个江口已经不许任何船只靠近了,水面上有水军开路巡视,陆地上也是有大量的士卒们正在驱赶人群,设立戒备。

  光是前来负责助阵的校尉就超出了二十余人。

  陈国挑选出了最为精锐的陆战部队,将他们排列在江口码头的两旁,这些士卒们个个高大,披坚执锐,为了能给汉国展示一下自己的军备实力,袁宪也是豁出去了。

  他们从各处拼凑,甚至是临时借调,让这支精锐的披甲率达到了七八成,而且其中许多都是勇猛的军官。

  这几千人看起来还真的是有模有样,看起来气势不凡。

  真正的大头还是在水面上,陈国人出动了数艘巨舰,就这么守卫在江口两旁,周围那金翅舰之类的更是不计其数,这才是真的有震慑力。

  袁宪站在码头,焦急的等待着。

  他奉命来此迎接汉国的使者。

  在华皎带着船只投了周,王琳带着水军偷了家之后,陈国迫切的希望能改变如此恶劣的外交环境,正好汉国也有如此打算,淳于量到达前线之时,汉国已经退兵了,而让淳于量没有想到的是,王琳主动归还了俘虏,又主动撤离了淮水的几个水寨,将其还给陈军。

  当然,船只是不可能归还的,尤其是盖天舰,那是打死都不可能给的。

  但是王琳毕竟是释放出了善意,淳于量将这个消息告知给自家皇帝之后,陈顼即刻表示可以与汉人和谈。

  最后决定由汉国派遣使者前来建康,跟陈国商谈双方往后联手的诸事。

  陈顼对这件事还是极为看重的,生怕周人闹事,派遣了许多军士来保护汉国使者的安全。

  陈与汉要联手,周人肯定不会无动于衷,若是搞个刺杀,汉使死在陈,那可就出大问题了。

  袁宪等待了许久,也不见有船只前来,心里愈发的焦急。

  这局势变幻实在是太快了,前不久,自家才跟周人联手来对付汉人,此刻,又要跟汉人联手来对付周人。

  周围几个官员此刻也是有些不安。

  “袁公,我听闻独刘天王出身边塞,他这麾下使者,能说雅言吗?”

  袁宪瞥了些这帮国内名士,没有回答他们的蠢问题。

  这帮所谓名士,平日里高谈阔论,可实际上却不曾去过北面,总是会将北面的人想象成茹毛饮血的胡人,齐国还好,过去有过往来,刘桃子因为籍贯,以及麾下的作风,更是被这帮人当成纯胡人,就是那种穿着皮毛手里拿着骨头棒子的。

  袁宪也不知道为什么皇帝要安排这种‘名士’来跟自己一同迎接,不过,当下陈国礼部这方面,也大多都是这种名士,无人可用。

  跟着陈霸先和陈蒨的文武大臣们许多都不在了,陈国也开始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文官这方面,能拿得出手的王佐大臣实在没有几个,治理的政策依旧是按着陈蒨时期的来进行,只是执行者的素质在降低,导致成效也在降低。

  袁宪清了清嗓子,认真的说道:“汉国使者前来,是为了大事,诸位都不可对其无礼。”

  “我迎接主使,诸位迎接其余众人,这件事关系到陈国往后之命脉,万万不可骄横!不可怠慢!”

  “另外,也不要被他们所轻视。”

  袁宪也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还得给这些负责迎接的官员们讲述这些最基础的东西。

  众人都听的较为认真。

  他们在这里又等候了许久,汉国的船只终于出现在了远处。

  汉国这次派遣了一艘金翅舰来护送其使者,而这艘战舰周围,则都是陈国的护卫舰来跟随。

  看到汉国那艘破破烂烂的金翅舰,又看到其周围的那些高大坚固的陈国战舰,岸上的官员们面有喜色。

  我们赢!

  袁宪领着左右往前走了几步,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

  大船停靠,使者们很快就走了出来。

  带头的有两个人。

  主使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发色灰白,神色憔悴,而副使要年轻许多,身强力壮,武夫模样。

  双方行礼相见。

  “魏公。”

  袁宪低头行礼,对方在到来之前,就曾发过书信,告知了使者的人员名单,这带头的使者,正是汉国大臣魏收,而副使,是陈国的老熟人了,过去曾代替齐国出使过陈国的高道豁,除了他们,还有一十七人随从,各个都是不凡的人物。

  魏收回了个礼。

  他因为先前的铁官案受了刑,考虑到他年纪太大,没有让他真的去矿场干苦力,只是罢免为白身。

  这老头向来是个闲不住的,家里人都劝他待在家里写书研究学问,就别再往庙堂凑了,可他就是不听。

  在家里的时候,老魏头搞了大量的创作,研究前魏和前齐的各项制度,针对过去的太学和如今的学室,写了几篇学室里供给学子们学习的纲要,又将这些上表给庙堂,而后,他又拿出了自己的藏书,无偿的送给庙堂,觉得可以抄写分发,以助天下求学之士。

  魏收如此迫切的再三表达自己的想法,正好汉国与陈国准备议和,刘桃子就安排魏收来负责这件事。

首节 上一节 654/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