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695节

  许多胡商聚集在这里,正激烈的跟驻守在此处的军士们争吵了起来。

  长安沦陷,地方大乱,尤其是这些边塞之地,更是如此。

  随着一道道戒备的命令传达下来,地方的军士和小吏们顿时就嗅到了发财的好机会。

  长安沦陷,最惶恐的只有真正的官员们,至于那些吏,士卒,农夫,商贾,他们并非是那么的在意这件事。

  商贾们急着要进城,他们的商品不能放太久,有些商品放久了就会坏掉,要尽快卖掉。

  士卒们拽住这些商贾,他们想多捞点钱,正好贵人们说要严加防备,怎么防备是他们说了算,趁机多捞点钱。

  小吏站在人群里,眼神寻找着合作的对象,这些吏大多都是本地出身,想找几个商贾成为自家的合作对象,往后可以偷偷贩卖点庙堂禁止的东西。

  农夫站在路边,看着被封锁起来的道路,心里只是默默的担心春种的时日会不会被耽误。

  对于长安所发生的事情,他们或许知道一些,但是,却也没有那么的在意。

  只有在官署之内,这才是众人所畅谈的话题。

  郡官署之内,郭太守坐在上位,郡县的官员军官们坐在两侧,大家正在激烈的谈论着长安的事情。

  “理当出兵!岂能迟疑?!”

  有县令开口说道:“吾等食君禄,当报国恩,如今正是时机!我认为理当开武库,聚粮草,发重兵以解长安之危急!”

  有人当即反驳:“尚且没有勤王的诏令,岂能就这么领兵入京?”

  “长安都被攻陷了,哪里还能等得到诏令?此刻不能去救援天子,岂不是成了忘恩负义之贼吗?”

  众人开始了争吵。

  当下的官员们分成了四个派,一派主张出兵长安,一派主张坚守不出,一派主张封锁道路,一派主张治所后移。

  官署内变得混乱无比,大家吵的面红耳赤,看不出半点贵人的仪表。

  郭太守只是待了片刻,便觉得烦躁,丢下了这些人,出来散心。

  其主簿跟着他一同走了出来。

  “官员们的想法,你是怎么看的?”

  太守忽开口问道。

  主簿一脸的淡然,“道貌岸然,实则别有私心。”

  “哦?”

  “提议要出兵的,不是贪图军功,就是想要趁着出兵的名义,私开武库,盗取军械粮草,顺势掌管军旅,若是庙堂衰弱,便可领兵起事”

  “提议坚守的,不是担心武库和粮库的真实情况被暴露,就是怕死不愿意与敌人交战”

  “封锁道路的,呵,外头那些商贾们早已被他们所盯上。”

  “提议要移治所的,更是所图极大,或是想要带着军队逃亡远处,做大事”

  “可他们所想的都不重要,如今刺史在陇西,此处大事皆在您的治下,您是怎么想的呢?”

  郭太守停下来,眼里有些纠结,欲言又止。

  如此沉默了许久,他方才问道:“你觉得我该怎么办呢?”

  主簿没有丝毫的迟疑,他赶忙说道:“郭公,当下的局势,已经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大周要灭亡了,陛下自上位之后,何曾对我们施以恩德,今日夺走我们的耕地,明日让我们释放家里的佃户,您更是从合州被贬到这种地方来担任太守我们又何必跟着他去一同赴死呢?汉国击破长安,其势诚不可阻挡,郭公何不归顺天命呢?”

  “什么?!”

  太守吓了一跳,他惊愕的看着主簿,“你要我投汉??”

  “你可知刘桃子是什么样的人?陛下对我们虽然苛刻,却不曾杀害,可落在刘桃子的手里,安能幸免?过去有许多人从东边跑过来,都是与我们一样的贤人,刘桃子对他们赶尽杀绝.”

  “郭公,过去与当下岂能一样呢?”

  主簿急忙说道:“过去刘桃子要建立自己的家业,对这些外人自然是要赶尽杀绝,可现在刘桃子志在大一统,天下各地尚且没有平定,怎么会杀先降者?若是杀了最先来归降的人,往后谁还敢降他?便是击破了大周,各地的刺史太守依旧要与他对抗,他急着要大一统,怎么会做这般糊涂的事情呢?”

  “我以为,当下归顺汉国,是最好的时机,汉王定然不会杀害先降者,公为武威避开战乱,保护了十余万百姓,便是这个功劳,也足以在汉王身边立足了,汉王便是往后不敢再提拔重用,也绝对不会杀害,汉王是个讲信义的人,天下皆知,郭公又何以惧怕呢?”

  听到主簿的话,郭太守脸色大变。

  “我以心腹待汝,汝岂敢叛我?!”

  “你是早与汉人勾结,想要说服我受降是吗?!”

  主簿大惊失色,即刻跪拜在了太守的面前。

  “公对我恩重如山,我岂敢如此?”

  “我这些话,都是真心实意!”

  “当下敌人攻破了长安,其大军就在灵夏二地,灵州距离我们又有多远呢?”

  “汉王自从起兵以来,如杨忠段韶吴明彻等人都先后败在他的手里,无人能挡,若是他领兵前来,太守能拦得住他吗?”

  “若是不能,到那个时候再去投降,还来得及吗?”

  主簿说的颇为诚恳,声音都在颤抖,他不断擦拭着自己的眼泪,委屈的看着自家太守,那忠心耿耿的模样十分真切。

  看到他这个样子,太守也不由得有些迟疑起来。

  “起来吧!”

  听到这句话,主簿方才赶忙起身,再次弯腰低头的跟在太守身边。

  郭太守轻轻抚摸着胡须,“你说的也有些道理,只是,我初来乍到,诸多官员,未必都敬服我,况且,这凉州大军,也不听我的啊”

  主簿急忙起身,咧嘴笑了起来。

  他看了看周围,“我愿意为您来办成这件事!”

  “哦?”

  “我料定汉人定然已经出兵,得在他们到来之前完成这件事,您以为呢?”

  太守点点头,他心里大概能猜到,自家主簿定然是与汉人有勾结的,否则不敢如此硬气的说出汉军即将到来的话。

  但是,事情到了如今的地步,他有没有勾结汉军已经不重要了,如何保全自己以及家族的性命,那才是最重要的。

  武威的诸多官员们在商谈之后,太守认为,应当集中各地的兵力,在前线囤积粮草物资,而后等待长安的诏令。

  他要求各地的官员们前来武威,商谈对敌之策。

  同时,他又以太守的身份下令,让各县都开始为出征而进行准备。

  周围的诸多郡县,再次陷入了争执之中。

  不过,也有官员选择领命前来。

  一时间,武威的官员们越聚越多。

  郭太守再次于官署内设宴,与国内诸多贤才们商谈对敌的策略。

  官署内外大门敞开,许多奴仆聚集在各个门口,迎接前来的贵客。

  两院之内都格外的热闹,走过去的时候都能闻到里头那酒肉的香味。

  宴会设立在后堂,以显重视。

  郭太守坐在上位,其余诸多官员们,按着其官职和资历,坐在了两侧,彼此之间都拉开了距离,堂内还算是开阔,有奴仆进进出出,为众人准备各类的吃食,还有乐师舞女,尽管还不曾开始表演,可早已引得众人侧目。

  官员们一个接着一个,鱼贯而入。

  整个后堂也渐渐变得充实起来,没有了空下来的座位。

  上一次只是武威郡的官员们聚集在一起商谈大事,而这一次,参与宴席的人不只是武威之官,周围郡县的,戍镇的,兵府的,各处的官员都有。

  众人还不曾表露出心里的惶恐,依旧是谈笑风生,贵人风范。

  就在众人差不多到齐之后,郭太守终于清了清嗓子,看向了众人。

  “诸位都是我武威的贵客,既到了我这里,我这里好酒好肉招待,皆不必拘束!”

  郭太守看向了左右,举起了酒盏,风度翩翩。

  众人纷纷与他对饮。

  而后,郭太守感慨了一下当今庙堂的情况,说了说各地的混乱,众人长吁短叹,气氛又变得悲凉了许多。

  郭太守反反复复的说起这些话,也不入正题,看起来说了许多,实际上一句都不涉及召集他们前来要做的事情。

  众人听了许久,心里也就渐渐有些烦躁了。

  终于,在郭太守第四次讲述起长安的情况时,有官员忍不住打断了他。

  “太守,长安的情况如何,吾等也不是不知道,您这次召集我们前来,称有克敌救国之策,不知是有什么计策啊?”

  郭太守看向了门口。

  主簿尚且不曾出现,郭太守笑了笑,低声说道:“召集诸位前来,自然是为了克敌救国,但是这种大事,岂能是由我一人而断呢?我过去召集部下,商谈这件事,大家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有人提议”

  就在太守继续糊弄的时候,官署内外的人却开始行动了起来。

  那些奴仆们进了两院,取出了兵器,披上了甲,而后开始行动起来。

  郭太守正说着废话,再抬头一看,主簿却已经出现在了门口。

  郭太守忽停下来。

  “而以我之见。”

  “大周已然不能救,汉王实贤良,大一统之雄主也,诸位何不随我归顺?!”

  先前太守说话的时候,众人还是一脸的淡然,听的昏昏欲睡,可太守忽夹杂了这么一句,众人瞬间惊醒。

  方才那位打断了太守的官员,此刻瞪圆了双眼,猛地跳起身来。

  “郭进你是要谋反吗?!”

  “来人啊!!”

  还不等他高呼,主簿率先冲进了屋内,郭太守的家中私奴壮丁,此刻纷纷带着武器冲进了官署,几张强弩直接对准了众人。

  那人还在惊愕之中,主簿便一剑刺向了他,那人腹部中剑,哀嚎着倒下。

  事发突然,众人惊愕。

  主簿大声喊道:“汉军将至!勿动!!”

  宴会之内,顿时死寂,官员们都僵硬在原地,不知所措。

  郭进起身,看向了众人,“诸位,陛下已经驾崩了!”

首节 上一节 695/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