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第718节

  “怎么能劝说我去投降贼人呢?我与独孤契害真,势不两立!”

  “高君往后勿要再说这样的话!”

  高颎低头称是。

  宇文宪说完了这些,又重重的长叹了一声。

  “今日,有大臣来劝说我,说应当早些让殿下登基”

  “这不是大王所期待的吗?大王又何必叹息呢?”

  宇文宪直接了当的说道:“卿勿要再挖苦了,今日来见我的人有三个,这三人都是跟着太子一同回来的,我看他们的言语,绝非是为了使天下太平,只是为了从龙之功耳,当下汉贼虽放了太子殿下,声称要和睦相处,但是我看他们的兵马频繁调动,各地都发现了运输粮草的队伍,我觉得,明年秋后,他们就会大举进攻!!”

  高颎听着宇文宪的话,忽苦笑了起来。

  “非也。”

  “不是明年秋后,是今年秋后就会动手,现在他们的大军大概就已经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宇文宪一愣,“敌人已经连着打了很久,内部疲敝,安有余力再攻?”

  “机密在他们之手,各地粮草清清楚楚,这是其一,急送太子回朝,这是其二,刘桃子欲问鼎天下,而自古以来,大一统者当以速战,若吾等站稳巴蜀,只需两位悍将,领五六万精锐,便守得坚关,敌人非数倍难以进,这是其三!当下各地尚不遵号令,将军们彼此分离,互不能来援,士气低落,军械粮草运输断绝,贼寇四起,正是大周最虚弱之时,这是其四!”

  “那刘桃子本身便是能征之将,如何能错过这般时机?便是耗尽国力,也非得是以快来攻,绝不会迟疑!”

  宇文宪脸色大变,“何不早言?!”

  “说了又能如何呢?”

  “大王怀疑我贪图从龙之功!我若是早早说贼人猛攻,大王不会相信,只觉得这是我找出理由,来劝说大王行非人臣之事,到时候岂不是又要挨了军杖?”

  宇文宪坐不住了,迅速站起身来,“我这就召集诸将”

  “无用之举!”

  高颎一同起身,打断了宇文宪。

  他肃穆的说道:“大王!抵御敌人的关键在于内部的和谐,当今连一城尚且不和,众人各怀鬼胎,又怎么能要求天下各地齐心协力,来对抗外贼呢?!”

  “大王莫不是觉得,有外敌前来,众人就能放下成见,一同对外?”

  “大王或许是这么想的,但是对小人来说,外敌也不过是增加自己权势的机会与筹码而已!”

  “他们哪里会在意天下的得失!只想着一户之利!”

  高颎的语速越来越快,他大声说道:“大王,当下要成就大事,唯有三个办法!”

  宇文宪也是上头了,脸色通红,神色激动。

  “你说!”

  “唯杀!抚!摄而已!”

  “杀,是杀那些妄怀从龙之功,欲坏国家大事者!如随行前来的那些官员,如杨素这个狗东西,殿下到来之后,为何先为杨素谋官?这必定是杨素在其面前颠倒是非!”

  “这些奸贼,若不能杀尽,则不能抵外强!”

  “抚!是要安抚那些中立之臣,宗室,如尉迟迥,他在巴蜀有大名望,且此人一心为国,为了天下大事能暂时抛弃个人的荣辱!如杨坚,此人坚韧不拔,大王过去怀疑他有异心,可此人与刘桃子有着杀父之仇,他为人有谋略,能知人善用,况且还是外戚,若是能拉拢过来,能成为暂时抵挡强敌的援手!”

  “摄!乃是立太子为帝,而以大王摄朝政!”

  “太子年幼无知,大王怀仁义之心,不愿争夺,可也不能让那些奸贼们蛊惑太子,使其破坏大事,故而,请大王即刻让太子登基上位,而后以大冢宰行君王之实,将太子藏于深宫,安排亲信,不许与外接触,再挟天子以令各地不臣,使其一心对外,抵御强敌!”

  “到时候,大王提拔贤能,坐镇各地,安抚民生,屯田养桑,招募兵甲,加固城池,外和陈国,以待天下有变!”

  “大王正值壮年,大有可为!若往后上天垂青,能使社稷幽而复明!则大王还政与天子,隐居一方,臣愿跟随!”

  宇文宪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气。

  他看向了高颎。

  “要让我做宇文护吗?”

  “若当初无宇文护,大周还能传到今日吗?为了社稷和大业,做宇文护又何妨?!”

  “太子回来之后便开口请辞,这件事其实也好,若是拖延到日后再爆发,尤其是交战时爆发,大周定亡!这种事,越快解决越是稳妥!”

  “请大王勿要再迟疑!”

  宇文宪的身躯微微颤抖着,他的手握住了腰间的剑柄。

  “好。”

  “继父兄之志,安定天下,身死且无有惧!”

第469章 乱,平

  大散关。

  此刻,关内一片混乱,军士们叫嚷着,通往关墙的路都几乎被堵塞,不断的有士卒冲上关墙,有人引燃了烽火,黑烟滚滚。

  关外,汉军压境。

  刘桃子骑着战马,位于中军位置。

  浩浩荡荡的数万大军铺展开来,整个官道几十里都被汉军所占据。

  军士们分成了很多的阵,整齐的排列开来。

  就看到将军们骑着战马,披着重甲,连胯下的战马都是披着甲的,而士卒们就簇拥在这些将军们的周围,在诸多小方阵之中,位于四周的那些军士,清一色的披甲。

  这披甲率是肉眼可见的夸张,放眼望去,似是人人披甲,甲胄闪烁着寒光,黑压压的一大片,关墙的军官们脸都吓白了。

  一杆杆的旗帜位于大军之中,各类的将旗彼此交织,犹如树林一般密集。

  周人对汉军的大规模进攻尚且一无所知,可尽管如此,大散关这样的地方,那也是重中之重,作为挺进汉中的门户,此处是有大军把守的。

  坐镇在此处的将军,乃是庸国公王谦。

  没错,他就是当初被斛律光所射杀的王雄之子。

  在王雄战死之后,庙堂给予了许多追封,同时对这位王雄的儿子也有许多的赏赐,为了安抚人心,庙堂在让他继承庸国公的爵位之后,进位柱国大将军,统帅军队,坐镇一方。

  此时,王谦看着远处这忽然出现的汉国大军,神色呆滞。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汉军出现在这里,先前不是还说敌人兵力不足,只有数千人在各地来回劫掠吗?

  怎么这一眨眼,数千人就变成了数万人??看这架势,这数万人也不止,后方还有军队在赶来,这是汉国主力大军直接杀过来了?

  王谦本人并无才干,做官当将都只是因为他父亲,到目前为止,这位柱国大将军是一场仗都没打过。

  从此也能看出周国官职的弊端,或者说,齐国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过去的北人大官不只是能继承父亲的爵位,还能继承官职,继承军队,这就很糟糕了。

  爵位世袭,这倒是没什么,但是军队和官职也如此,实在是说不过去,明面上的律法禁止这样的行为,但是这样的事情却又频频发生。

  武人们过于强势,或许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王谦的爵位和官职最高。

  在长安被击破之后,他领着军队前往勤王,半路上又被宇文宪叫停,让他以自己的官职和爵位收复那些勤王军队,入住大散关,控制周围的区域,在此处布防,给往后的退路一个保障。

  王谦就按着他的命令,积极的收各地军队,而后驻扎在大散关附近,加固关卡,控制进出,也算是立下了功劳。

  等到宇文宪返回汉中之后,又上表为他请功,从柱国大将军封为上柱国。

  让他正式看守汉中门户。

  宇文宪麾下的能人倒是有许多,可他们大多年轻,不可能让诸将军们臣服,没有王谦这样的官职和爵位,容易造成分离。

  地方上认不认他这个朝廷,得看这里的主将认不认。

  “将军!”

  “应当趁着敌人的大军还不曾到齐,出兵袭击!!”

  此时,已经有军官开始为王谦献策了。

  王谦听到这句话,人都懵了。

  “出兵??”

  “我军士气低落,敌人士气高涨,我看敌人阵中,似乎还有天子大纛,刘桃子定在,这如何能出兵进攻?!”

  王谦的才能很一般,但是为人非常的谨慎。

  这大概也是宇文宪放心让他驻守在此处的原因。

  王谦当即做出了部署,全力死守,绝不出城,向身后求援!!

  “咚!!咚!!咚!!”

  汉国的战鼓声响起。

  只见汉军阵中,有车载着大鼓,这些战鼓分布在其军队各处,足足有数百张之多,鼓士赤裸着上身,露出了一身精壮的肌肉,手持大槌,此刻开始疯狂的捶打起来,这数百张大鼓同时发声,犹如惊雷,汉军军士们士气高涨,纷纷吼了起来!!

  关上周军,无比的惊骇。

  当汉军这边的天子大纛缓缓往前,足以让关上的守军发现的时候,连军官们都开始感到惧怕。

  刘桃子来了!!!

  “杀!!!”

  刘桃子举起了手里的长剑,对准了散关。

  这些方阵渐渐分开,军匠们推着提前准备好的攻城器械开始前进。

  那一排排的抛车位于军阵之中。

  “轰~~~”

  祖珽这些时日里是耗费精力打量了很多攻城器械,这些抛车的精准度其实很低,往往都射不到目标,破坏力也没有日后的火炮那么强大,遇到太过坚固的城墙,就一筹莫展!

  但是,这玩意确实是打击士气的必备武器,当抛车发出雷鸣声,一块块巨大的石头朝着自己的方向飞来,有的砸中地面,有的砸中墙壁,有的就落在自己面前,飞石碎块横飞,这对守军来说,简直是巨大的打击。

  王谦都被吓了一跳,在几个军官的护送下急忙后退。

  他脸色苍白,嘴里不断的念叨着:“怎么这么多.怎么这么多.”

  也不知道他所说的多是甲胄多,还是战鼓多,或者是抛车多。

  进攻还不曾开始,抛车便先狂轰滥炸了许久,这一次几乎是将石头都给用光了,也不知他们轰了多久。

  而后,云梯车,冲车,云梯,木盾车,诸多攻城器械同时往前,甲士们举起大盾,开始进行保护,而弓弩手们在不断的靠前,努力的进行压制。

  城墙上的守军这才开始发动反击。

首节 上一节 718/7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单机南北朝

下一篇:淞沪:永不言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