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第162节

  慕容龙城道:“算是有吧。”

  王家家主微微点头:“王家确实和太湖参合庄慕容氏有所姻亲,但那是老朽当年糊涂,一念之差下为之,将女儿七娘嫁给了慕容博。”

  “这么说……你就是慕容复的外公了?”慕容龙城蹙眉说道。

  “不错。”王家家主点头。

  “为何不再来往?当初为何又下嫁女儿给慕容博?”慕容龙城道。

  “为何下嫁……实在是那时猪油蒙了心,不说也罢,至于不来往一则是老朽后悔了这门亲事,二则是那慕容复所行所为老朽看不惯而已,七娘已不在世,断了心中清净。”

  似乎说了又似乎什么都没说,慕容龙城冷笑一声,看来这里面还有些隐情,但这不是他关心的,他关心的是慕容延钊是谁。

  “我与你打听你一个人,你若知晓,莫做隐瞒,否则老夫不管你什么官宦不官宦的世家,这满府之下,恐怕不够老夫一只手杀。”

  王家家主笑了笑,叹气道:“我也老迈,没学过甚么武功,半只脚踏进棺材,不比先生精神矍铄,先生若是打听人的话,断然没有隐瞒不说的道理。”

  言下之意自是我不怕死,打听家事不太想说,若非家事全都可以告诉你。

  慕容龙城冷哼一声:“我不问你家之事,你家既然与参合庄慕容氏有亲,我问问你可否知道一个叫做慕容延钊的人。”

  王家家主闻言古井无波的面容忽然一愕,随后道:“先生问慕容延钊?”

  慕容龙城见状心中立刻肯定,对方认得慕容延钊,他道:“慕容延钊可是参合庄之人?”

  王驾家主眼神中有些狐疑,片刻才道:“慕容延钊与参合庄的慕容氏确实有些关系,算是同宗远亲,但并非参合庄之人。”

  慕容龙城闻言点头,果然是同一个慕容,不过对方说并非参合庄之人,还是有些出乎意料,想来是另外一支慕容氏,所以族书之上才未记其名字,就不知是从族书上谁人那里分了家出去。

  不过按照道理来说,即便是分出的也要录上这一支的人员名字,就不晓得是其后断了来往,还是别的什么缘故,没有收录慕容延钊这支慕容族人。

  “此人有何事情说法?”慕容龙城道。

  王家家主微微摇头道:“没想先生竟然问的这人,本来不打算说刚才的家事,但先生问起慕容延钊来,却又不能不说了。”

  慕容龙城眯眼道:“此话怎讲?”

  王家家主苦笑一声:“当初老朽就是为了攀附慕容延钊家族,才将女儿下嫁给了慕容博,谁知道那参合庄的慕容家虽然与慕容延钊那支有亲,却全无什么来往,形同陌路。”

  “攀附?”慕容龙城疑惑道:“你王家身为官宦世家,何谈攀附二字,那慕容延钊……”

  “先生既与慕容家有关,难道真的不知?”王家家主看慕容龙城一脸茫然神情,不由道:“慕容延钊那一支家族与参合庄不同,供身朝堂,位高权重,老朽当年正因如此才嫁了女儿,谁知两处没有联络,对我王家子弟全无什么帮助。”

  慕容龙城闻言眉头紧皱,他心中能想起慕容延钊这个名字,显然是对方令自己记忆极度深刻,可眼前老者却说两者没有来往,形同陌路,那是在自己假死被下葬之后,参合庄才与对方逐渐断了联系的吗?

  王家家主又道:“老朽那时因为王家子弟正处青黄不接,没有良才美玉,才心急失智将七娘嫁给慕容博,事后心悔却也于事无补,七娘生病离世,看那慕容复行事乖离,便传下话来,与参合庄断去了一切关系。”

  “慕容延钊居然做官,是什么官职……”慕容龙城思索道。

  王家家主眼中露出回想,边想边道:“他追随本朝开国太祖,南征北战,戎马一生,是大宋的开国功勋。”

  “曾任节度使、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司,管半数大宋禁军,自他之后,点检再不设置,两司三衙的最高官职,就改为都指挥使了。”

  “他又任过当朝的枢密副使、检校太尉等重要官职,备受太祖皇帝信任重用,死后追赠中书令,封……河南王。”

  河南王?!慕容龙城闻言不由双眉扬起,这慕容延钊居然死后封王,慕容家既有这等人物,参合庄为何又会与其断了联系?

  而自己当时与这慕容延钊有过什么重要交集,竟然心中念念不忘,记忆丢失,百般寻找,却先想到他这个名字?

  “慕容延钊的胞弟慕容延卿同样掌军,官至虎捷军都指挥使。”王家家主缓缓说道。

  “哦?”慕容龙城一怔,谱书之上同样也没有这个名字。

  王家家主继续道:“慕容延钊次子慕容德丰,曾知镇州、贝州、瀛洲等地,孙子慕容惟素,官至殿内承制,乃天子近臣。”

  “他的侄子,慕容延卿的儿子慕容德琛曾知宪州,右监门卫大将军,此官正三品,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同样是天子近臣。”

  “正因为如此,老朽那时觉得虽然河南王已经去世,但他孙子侄子尚在,都是能于御前说得上话的,才利令智昏将女儿嫁去了参合庄,毕竟参合庄的慕容家与河南王有亲之事,苏州本地皆知,且家产也够多,足以丰衣足食,可谁想……唉。”

  慕容龙城越听越是心中疑惑,实在想不出自己会和慕容延钊有过什么往来,这支既然初时就从龙这一朝的太祖皇帝,自己怎么可能与对方有所关系?

  他半天才道:“你刚才说不与参合庄来往,除了自己判断失误外,还言慕容复行事乖离,又为何意?”

  王家家主露出一丝不可觉察的笑容,稍稍放低声音道:“慕容家乃是几百年前的燕国皇室后裔,慕容复几岁时来我这里,便言将来要复兴燕国,他名字里的这个复字就是慕容博寓意所给取的。

  “我曾劝说过女儿,但女儿却不在意,后来女儿去世之后,我听说慕容复勾连水贼,又广结绿林,不知想要干什么,你说……我还敢和这样心有逆意的外孙来往吗?”

  燕国?慕容龙城此刻闻言不由心中就是一阵骚动,不知为何,这两个字仿佛有魔力一样,在脑海之内越来越响亮,最后仿佛都要炸开一般,叫他头痛欲裂,感觉到这两个字无比重要,甚至比他的生命都要重要。

  他强自忍耐道:“我看如今天下似乎清平,世间繁华,燕国大抵已是数百年前之事,那慕容博慕容复何故还会有此念?”

  “这谁知道呢……”王家家主道:“或者是异想天开罢了,鬼迷心窍而已。”

  “你……将那些朝代的事情都说与我听听。”慕容龙城脑中燕国两个字不停打转,似乎据这两个字马上就要想起些什么来,却又抓不住其间重点。

  “原来你竟连这些都不知道。”王家家主摇了摇头:“我便说与你听听吧,那慕容家的燕国已经是极远的事情,而且当时也并非什么大国,不过割据一方……”

  慕容龙城闻言并未恼怒,神情急促道:“速速说来。”

  王家家主一点点说起,足足说了近乎小半个时辰,方才说完,只见慕容龙城的脸色在不停的变化,到最后已是青白二色交织,周身劲气环绕,桌上的瓷壶瓷杯承受不住,竟然“砰”地一声炸裂而碎。

  慕容龙城缓慢站起身形,仿佛身上负了一座大山,步履沉重无比,向外面走去。

  王家家主瞅他出门,微微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看来你也是姓慕容的啊……”

  慕容龙城出了王家,在街上漫无目的行走,这时夜空乌云笼罩,忽然闪电在上方划过。

  他抬头看了一眼天空,猛地加快了速度,朝着城门处飞掠而去,他如一支离弦之箭,快速令人发指,风驰电掣,根本叫那些军兵难以反应,就冲上了城头,然后向城外无尽黑暗之中跳去。

  一声巨雷震耳欲聋响起,紧随着大雨瓢泼而下,慕容龙城在雨中身影飞奔,寂寥飘渺,没有任何方向。

  他忽然一声长啸,充满悲愤,似乎胸中无尽的痛苦此刻发出:“慕容延钊,狗贼害我误我,误我慕容氏的帝业,我势要将你碎尸万段,啊啊啊……”

  这时,他已经想起来了一切,全部的记忆,当年发生的所有事情……

第227章 少年子弟江湖老,春花秋月何时了

  慕容龙城不停奔去,身形恍如星驰电射,只有一道暗影虚无缥缈般地闪烁。

  不知过了多久,已经不再有雨,又不知过了多久,天边已经放出亮光。

  他终于停下,身上那种生与死交替的气质变幻莫测,仿佛不受控制,彻底紊乱一般,他神色狞恶,有如修罗恶魔,再无飘飘欲仙的高人形貌。

  当年的事情一幕幕自眼前流淌而过,慕容彦超、慕容延钊、慕容延卿、石敬瑭、刘知远、刘承祐、郭威、柴荣、赵大、李煜、耶律德光、段思聪、萧思温、高怀德、潘美……

  山海观、月行天、萨满教、长春谷,神鹫宫、昆吾山、开封无忧墓……

  还有……

  慕容龙城缓缓闭上双目,两行清泪无声滑落。

  慕容家在经历了前、后、南、西、北、五度建立燕国,五度又灭亡后,再也不复起。

  而战乱纷纷,五度建国,其间血脉也彻底复杂混乱,本就是鲜卑少族,亲伦杂淆,事实上宗谱已经极不准确了。

  灭与建之间,数条宗脉虽然都执皇族名义,事实上已经无法验证到底是不是真正后嗣血脉,各自执宗谱,都以王族后裔称呼。

  其中尤其北燕皇帝慕容云,本是高姓,为高句丽人后裔,并非鲜卑,乃后燕皇帝慕容宝的养子,而后燕再遭冯跋发起政变,推翻慕容云,自立为帝,仍沿用燕国国号,都与真正的鲜卑慕容无关了。

  而自慕容燕国彻底亡国之后,非但王族,就是寻常鲜卑也在战乱之中死去许多,白云苍狗,沧海桑田,时光轮转不休,至唐末时只剩三家慕容氏还执燕国皇族后裔之名。

  三家初时,都为五代十国春秋中,后唐的官员将领。

  其中慕容彦超在后唐后晋交替间,累迁四州刺史,石敬瑭取代后唐为后晋,称帝死后,慕容彦超同母异父兄长刘知远被后晋续帝怀疑,在太原起兵,建立后汉,慕容彦超率兵投靠,为节度使。

  慕容延钊的父亲慕容章,则是后唐开州刺史,刘之远建立后汉,在太原起兵之后,慕容章举门投靠,其子慕容延钊则成为枢密使郭威的门下。

  他的父亲慕容昭光则为后唐明宗李嗣源时候的侍中,石敬瑭以晋代唐,同样归顺,刘之远太原起兵,建立后汉,又投靠去了后汉。

  自此,三家慕容同事后唐、后晋,又一起归了后汉刘之远。

  投靠刘之远的原因,除了后晋石敬瑭死后,其继位人义子石重贵不能服众,更因为其猜忌众将,无法平衡,五代其时将臣都乃桀骜不驯之辈,于是纷纷倒戈。

  三家那时广有联络,无论数百年下来,血脉是否还属确实,但都姓氏慕容,都执鲜卑慕容祖谱,索迹久远往上,自然互相称作族人。

  其中慕容彦超当世之时,曾有为鲜卑西迁吐谷浑那一脉的说法,但也执有族谱,称做同族,是时慕容血脉不昌,就算吐谷浑也是同一个先祖,所以并无其他无谓考量,都为一族,暗中为复兴大燕准备。

  后来刘知远死,其子刘承祐继位,年号乾祐。

  乾祐元年之时,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相继起兵造反,朝廷屡次派兵讨伐,均无功而返。

  这时后汉风雨飘摇,刘承祐派枢密使郭威亲自出征,郭威连败三家,杀李守贞,降赵思绾、王景崇,使得后汉转危为安,接着移师北伐,大败契丹,进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河北诸州郡皆听郭威节制。

  此刻刘承祐已对郭威等有功将领十分猜疑,暗中召令诸亲信节度杀郭威、王峻、王殷等先朝旧将势力。

  结果走漏风声,郭威用手下计策,反宣旨意,称刘承祐令其杀那些亲信诸将,就此起兵。

  乾祐三年,刘承祐将郭威在开封的所有家眷全部杀死,包括郭威的长辈子女,当时后汉的都城乃为开封,称做汴州。

  郭威得知,悲痛欲绝,带军马杀向汴州。

  此刻慕容彦超、慕容昭光两脉皆在开封汴州,而慕容延钊一脉则在郭威手下,无奈三方彼此暗中通信,定了两头下注的决策。

  再往后,郭威大军势如破竹,率军渡黄河,七里坡大捷,直下开封,假意拥戴刘氏宗室为帝,接着突报契丹南侵,率军北上,途径澶州时候,士兵发动兵变,郭威黄袍加身,返回开封,废除刘氏,夺得国政。

  郭威称帝,国号大周,年号广顺,定都开封汴州,是为后周太祖。

  之前慕容彦超坐镇兖州节度使,曾奉命援救开封,但大败而归,郭威称帝后,他考虑既然慕容家已经两头下注,不如假意朝贡,暗中招兵买马,储蓄钱粮,联络了刘氏宗族在太原建立的北汉和江南的南唐,打算一起反周。

  后周广顺二年五月,太祖郭威亲征兖州,不接受城中投降,兖州兵败城破,慕容彦超与妻子投井而死。

  至于慕容龙城这脉,在后汉刘承祐开封城破之时,族人便陆续逃离,前往兖州投奔了慕容延钊。

  慕容龙城此时只有三十来岁,受慕容彦超所派联络南唐,结果兖州城破,慕容彦超死,他带着部分从兖州逃出的族人,便留在了南唐之内,在太湖之上建了参合庄生活。

  而他依旧不断在为了复国大燕做准备,虽然慕容彦超的一脉已经失败,但胜在两头下注,慕容延钊取得了郭威的信任,做了亲信的官职。

  随后的岁月中,慕容龙城游走江湖,行遍天下,结交豪强绿林,倚仗一身武功,几乎没有遇到对手。

  他去过契丹,往过青唐河曲,到过回鹘天山,行过吐蕃雪原,走过大理洱海,进入过南方的十万大山。

  他在北汉游说,在契丹萨满教中见过大祭师,他在南唐韩熙载府中做了门客,在江湖之上吟风啸月。

  他到过许多或名震天下,或隐秘无比的地方。

  天下武学七大秘地山海观、月行天、长春谷,神鹫宫、昆吾山、萨满教,开封无忧墓,他去过近半之数。

  然而这全都是为了复燕国寻找机会,与做准备。

  他认得了许多人,李煜、耶律德光、萧思温、光护王、母坚王、段思聪、李彝殷、王昭,长春子,月行僧,逍遥王,还有她……

  一想到她,慕容龙城的神色渐渐平静了下来,气质之间全是死意,此刻矗立原野山下,仿佛枯朽之木,无了一点点生机。

  随着太阳逐渐拔高,到了正南方向,他方才身形动了动,就像僵了无数年的尸体,生硬得仿佛不知道要如何动作。

  他往西方走去,身影萧瑟,再无那种威猛之势,反而尽是无精打采的颓唐和不知所措。

首节 上一节 162/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大秦异姓王,开局结拜始皇帝

下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