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第173节
看着两人进去了房内,慕容复看向秦伯,秦伯正将杀好的鱼清洗,也不瞅他,此刻倒好似真不认得他了一般。
片刻之后,两人出来,就听周砚道:“我做事向来不愿拖拉,现在就往那逍遥子所在之处,将他擒来好了。”
公冶黑虎道:“如此最好,若是神剑宫早行出手,哪里会有这般多的波折,我带路引周护法前往。”
周砚点头,公冶黑虎望着秦伯:“老伯且好好烹鱼,等我回来庆功,自还有钱财赐予。”
随后他又看慕容复:“小子好生待着,回来还有话问你。”
慕容复不知二人去哪里,要做什么,只好陪笑称是,公冶黑虎点头,随后带着周砚出庄而走。
见两人离开不见身影,慕容复急忙对秦伯道:“秦伯,庄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其他人都哪里去了?”
秦伯抬头,看他道:“你是哪个?”
慕容复闻言一愣,怒道:“我是哪个,我自然是你家公子,你说我是哪个!”
秦伯上下打量他,缓缓摇着脑袋:“我不认得你,你不要趁着没有人在,就蒙骗于我,公子早便带阿朱姑娘离开了,只怕以后再也不会回来了……”
慕容复闻言目瞪口呆:“老秦,你看仔细了我是谁,少要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带阿朱走了?”
秦伯慢慢地道:“我说的又不是你,说的是公子,你这人为何要冒充公子之名呢?莫非有什么企图,图谋不轨想要占了参合庄吗?”
慕容复气道:“你看清楚了,我是慕容复,是你家公子,你真是老糊涂了!”
秦伯又看了他几眼,再次摇了摇头,喃喃地道:“我不认得你,你心术不正,想要鸠占鹊巢,我必然不会让你得逞的……”
他说着,抱起鱼盆往东厨方向走去,慕容复瞧他背影,气得咬牙切齿,身体不住颤抖。
约莫一个多时辰后,就听外面传来衣袂快速破空之声,公冶黑虎恍如一道黑箭射进了庄中。
他到了房前不声不响径直往屋内走,慕容复没看到周砚,不由纳闷问道:“前辈,周前辈去哪里了?”
公冶黑虎瞅他一眼,脸色难看,进入房中“砰”地一下关闭了木门,再无半点声息……
第239章 监国
东京城,燕王府中,赵倜正与黄裳对坐饮茶。
小黄寞则在一旁同大雕戏耍,他如今和大雕混熟,大雕许它触碰,但他却总想骑上雕身,雕不高兴掀翻他几次,他乐此不疲,两个滚打到一起。
黄裳见状气道:“没见我与王驾说话?还不一边儿玩去。”
赵倜笑道:“无妨,莫管他们,黄学士继续说好了。”
黄裳道:“这孽子真是气死下官了,下官说到哪里了……对了,下官如今观看经书愈多,想要汇众家之长,集撰一部出来。”
赵倜点头:“集撰一部,当有偏倚,不然道经浩如烟海,工程浩大,只凭黄学士自己,恐怕皓首穷经都未必能够实现。”
正常发展,黄裳编撰万寿道藏乃是受赵佶所命,前后历经八年时间,合数名官员,各地道士,足足几百人一起,方才完成。
如今他想一个人编经书出来,没有朝堂支持,没人从旁协助,若不有所侧重,那就是到死也不见得达成。
“王驾,下官想过这点,所以下官……”黄裳思索道:“决定侧重内丹修行之法。”
赵倜笑道:“内丹外丹,不过是从法门上将丹道修行分成两半,同样也是不计其数,车载斗量。”
黄裳道:“下官琢磨集撰内丹的内雷之法。”
赵倜看着他道:“虽然又细分了一些,但依旧不少,不过却未必不能行了,林灵素的神霄道也专修雷法,内外皆有,你可参考参考。”
“神霄道……”黄裳犹豫道:“下官觉得此人夸夸其谈,行事浮而不实,似无真正本领,不过是想借此敛财博名。”
赵倜微微摇头:“这人武功不错,你既然是想自悟武学,不妨看看他神霄道编的那些经书。”
“王驾,他武功很好吗?”黄裳讶异道:“莫非也是从道家经书之中感悟出来?”
赵倜道:“这却不知了,或许有关,但既然专擅雷道,内外雷皆有,黄学士不妨他山之石,以为参详。”
“下官明白了。”黄裳道:“多谢王驾提点。”
赵倜笑了笑,看着他悠悠道:“黄学士的路还要自己走,本王其实帮不上什么忙的。”
他说着起身,出去亭外,冲大雕招了招手。
大雕晃晃悠悠,似走似跳,奔了过来,赵倜将小黄寞抱上雕身,然后轻轻一拍,雕跑出几丈后竟然直接飞起。
小黄寞在雕身上只觉得“忽忽悠悠”脑袋一阵发晕,下一刻仔细看去,已经是几层房高,不由兴奋得一阵高声大叫……
转眼秋去冬来,天气渐渐寒冷,东京飘下了第一场雪。
整座京城银装素裹,粉妆玉砌,景色清新脱俗,叫人看了不胜欣喜愉悦,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洁白的雪景洗涤一空。
朝上这时也接到了来自陇右的捷报,熙河大军已经将青唐城四周障碍全部扫空,团团围困,估计不久便将拿下这座高原明珠。
其间赵倜前往军狱看过慕容龙城数次,却都一点动静没有,也不知他什么时候方能醒转过来。
城外的军马依然日日操训,有的军队已经轮到了
渐渐时间又过去一些,已经进入了腊月,赵倜这日在府中沐房练功,原本外面就是天寒地冻,里面又有幻阴真气鼓荡,更加如同冰窖一般冷寒。
两只小蚕却无比欢喜雀跃,在沐房之内来往穿梭,仿佛两道白光,不见具体身形。
阿朱小脸冻得通红,抱着水晶瓶,看着赵倜在水池之中变成了一大块冰坨,眼睛眨也不眨。
赵倜在冰中道:“还不回房去,若冻出病来,还得我来医治。”
阿朱道:“冰蚕会吸走寒意,不会得病。”
赵倜不再言语,继续行功,如今他幻阴真气已经在十二层楼第一层来往自如,内力愈发深厚。
而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如今也窥得了门径,这门功法份属至阳,乃为极阳攒气之功。
而这门功法需要吸饮鲜血,是因为修炼者全身布满真气,气为阳,血为阴,气太多而血相对不足,会导致阳盛阴虚,为了调和阴阳,童姥选择了吸饮鲜血这种极端的方式。
但赵倜不须如此,他本来修炼的就多为至阴功法,都不须动用幻阴经,只用寒冰真气便可以调和长春功的阳气,修炼起来比童姥简直快上十数倍。
至于这门功法最大缺陷,每三十年返老孩童,功力全失,在他这里也不算什么。
所谓还童,是容貌身形恢复至初炼功法有成之时。
童姥六岁练功,八九岁有成,所以她是回复到八九岁时候的形貌。
而后来她已经摸到门径,能逆转此事,却被李秋水吓了一下,走火入魔,才一直停在那时的身材不变。
而若三十年后,赵倜经历此事,也是返回成眼下模样,不会向前向后多上半分。
至于功力全失的事情,在他这里也并不存在,他可不是只修炼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一门功法,这门内功全失,还有其它。
就算此功霸道,到时可能会压制其它功法,但幻阴经能够幻化经脉,隐藏旁的功力,骗过它也就是了。
待天色将晚的时候,赵倜练功完毕,阿朱取来衣物换上,随后出了沐房,往堂中吃饭。
接下又过去几日,就在小年之时,陇右的战报再次到了,青唐城已经夺取。
这日朝会足足议了一天,赵煦兴奋无比,传下数道圣旨,赏赐前方有功帅将,随后把对西夏用兵之事提上朝堂。
众臣都对此没有太多异议,毕竟就在上个月西夏又骚扰环庆路边境,杀了人抢了东西跑走。
但是对兴多少兵,如何制定作战步奏,是闪电之击,是大军压境,还是堡寨推进,层层吞之,却存在了不少矛盾,朝臣分成几伙,彼此争论不休,直到天黑也没有个章程,最后赵煦只好罢朝。
不过赵倜却没有走,和赵煦出了紫宸殿,前往御书房坐下。
赵煦此刻兴奋之意犹未消散,道:“燕王以为如何?对西夏哪种用兵最佳?”
赵倜道:“臣的意思还与上次相同,取得陇右是要行大军四方压境之战,一举奏功,不然真若打闪电一击,或者堡寨推进,也不用拿下陇右了。”
赵煦点头道:“闪电之战难以实现,至于堡寨之法虽然稳扎稳打,但越是缓慢越容易生变,毕竟还要防备辽国插手,而朕……也不想等那么久的时间了。”
赵倜道:“既然如此,陛下心中可有具体部署?”
赵煦笑着说道:“自然是有的,此番必要倾西军将官全力,比先皇五路伐夏更要多重布置,前车之鉴,断然不会叫那时的错漏再次重演。”
赵倜思索道:“臣以为,此事当慎,毕竟百密一疏,下西夏的功劳远比下青唐大上无数倍,如无合适人选平衡压制,难免内斗再生,西夏之事,并非杨戬等无威望者能够制衡。”
赵煦微微沉默几息,然后道:“朕已经想好了统领诸军之人,这般大事,官高未必得行,功高也未必服众,名留青史之下,只怕个个怀揣心意,不服眼红,难以从中协调,不保各怀心事。”
赵倜道:“正是如此,陛下既然已经想好人选,不知要派何人为帅宣抚?带领西军悍将强兵?”
赵煦看着赵倜,缓缓说道:“燕王觉得朕如何?”
赵倜闻言双眉扬起,之前从陇右回到京城见赵煦,赵煦就说想要出外走走,看看外方世界,又言当年太宗真宗御驾亲征,十分羡慕,没想并非只是说说罢了,居然真要御驾亲征。
他站起来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可,陛下万金之身,坐不垂堂,哪里好外出亲征?”
赵煦道:“有何不好的,太宗真宗都能做,朕又有何不能?何况……二位先皇败了,朕却未必会败。”
赵倜看着赵煦神情间一丝寂寥,隐隐还有兴奋与跃跃欲试,不由再道:“陛下,虽说大军攻伐西夏,朝中可以拖延辽国,叫其未必于边境擅动,但总不保齐一,陛下若在朝还好,陛下若不坐镇京师,则不一定能够拖辽国得住。”
赵煦微微一笑,道:“这有何难,朕御驾亲征,燕王监国便是。”
监国!赵倜闻言微微一怔,眉头攒起,刚想开口就听赵煦继续道:“燕王监国,朕自放心,即便辽国因朕不在,于边境威胁恐吓,燕王难道就没有应对之法吗?就算对峙而去,又奈予何?”
赵倜吸了口气,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臣……拒之。”
赵煦看了看他,摇头道:“燕王拒也无用,朕意已决,年后大朝会便会下旨,朕乏了,燕王也回去歇息吧。”
他说着打了个哈欠,起身从御书房后门而出,转瞬不见了踪影。
赵倜在书房中半晌不动,谭稹走过来道:“王驾,圣意已决,还请王驾回吧。”
赵倜微垂双目,缓缓吸了一口气,方才向外走去,神情之间无比凝重。
第240章 开封府尹,东京留守
转瞬到了腊月二十七,东京城中一派喜庆气氛。
今年不同往夕,朝廷对外用兵,开疆拓土,足足打下了一块相当于大半个西夏的地盘。
虽然这种事情于百姓无甚实际利益,甚至打仗还会劳民伤财,但国强则民壮,民壮则国威,乃是相辅相成之事。
朝廷统御六极,八方来朝,番辖诸国,百姓腰杆也会硬,说话也更有底气,出门去到外夷之处也少人敢欺负,于是纷纷奔走相告,年货都多买了两贯钱的。
青唐陇右地理位置狭长,但面积却不小,北接西夏,西临高昌回鹘,南连吐蕃诸邦,甚至西南还有一角和喀喇汗接壤。
那一角是四国之地,拿下陇右,于大宋来说并非只是开疆拓土那么简单,有很大的战略意义。
而且正北绵长的边境线那面就是西夏,如此西夏原本的地域利好尽失,人口稀少兵源不足的劣势,在这一刻凸显。
辽国是南面部分和大宋相交,吐蕃则是东面,原本西夏是东南边境和大宋西北五路相对。
但如今就变成了东南、正南、西南三面都与大宋相连,整个西夏大半国土被宋环绕,地缘优势荡然无存。
此刻杨戬还没有回来,与熙河诸将在青唐城和最西的节占城布置防御,毕竟这一战不止打了吐蕃唃厮啰政权,将一些杂牌回鹘,九姓鞑靼也都灭掉或者驱逐。
上一篇:我,大秦异姓王,开局结拜始皇帝
下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