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第183节

  狼好歹还能取得一些材料使用,这玩意却没任何用途,别说耶律端庆,就是普通辽兵也没有吃这东西的。

  耶律端庆刚想开口叫扔掉,但一想怎么也算猎物,颇有些打碎牙往肚子里咽的感觉,低声道:“收起来吧。”

  此刻两支队伍在草地上越跑越远,大大小小的猎物打了不少,却多是赵倜所射,耶律端庆不过是兔鼠三两只,大一点的狐狸都没有一个。

  有时哪怕同一时间发现猎物,他也抢不过赵倜,对方箭总比他快上那么一分,让他吃惊之余心中不由阵阵发慌。

  就在这时,天上忽然传来唳鸣之音,出现了鹰类飞禽。

  耶律端庆急忙抬头,却看是一只草鹰从远处飞了过来,这种鹰不大,可也算做猛禽,能够捕捉寻常飞鸟,若是小点的兔子也能抓获。

  他急忙举弓瞄去,那鹰尚没到头顶,距离还有些远,他在心中暗暗预判飞行轨迹,只待进入差不多的范围,便直接射下。

  但就在这时,只听得“砰”地一声弓弦弹震响动,然后一枚箭矢快若闪电向天上射去。

  耶律端庆不由一愣,就看那箭不但速度快得无以伦比,而且续力极足,判断简直精准不差分毫,直接射中了远处飞来的草鹰。

  那鹰在空中几乎没有半点挣扎,就跌落了下来。

  他立刻望向赵倜,赵倜扬了扬手上长弓,笑道:“耶律将军,五石的弓可是要比三石的射程远上许多啊。”

  耶律端庆面色铁青,射程远些倒没什么,只是没想到对方预判如此准确,这和打地上野兽可不同,判断要更加精细才行。

  此刻宋军全部高呼起来,诸将个个神情兴奋,原本以为赵倜是为了面子接这比试,没想到不但能开五石的弓,居然还能如此远的距离射飞禽下来,简直叫人不敢相信。

  章楶在马上行礼道:“王驾神乎其技,下官真心佩服!”

  吕惠卿抱拳道:“王驾文武双全,如此远的距离箭击长空,射下飞鹰,实乃罕见,下官当填词一首,以做传颂纪念。”

  诸将齐声道:“王驾文武双全,属下们佩服五体投地!”

  赵倜摆了摆手,语气谦谦道:“不过一只小鹰罢了,不值得什么,且莫要传颂了,好似本王过于炫耀一般,对了,耶律将军……”

  耶律端庆猛吸一口气,挤出几分笑容:“燕王何事?”

  赵倜道:“耶律将军那边也别叫人传颂了,区区一只鹰而已,何足道哉。”

  耶律端庆闻言肩膀不住颤抖,半天才道:“燕王放心,我辽国儿郎不会传宋国之事。”

  赵倜点了点头,眼睛扫过那些辽将和辽兵,笑眯眯地道:“一只小鹰自不足提,若是接下来本王射了雕鹰,该说还是要说的,草原之上不都不言能射雕者当为英雄吗。”

  辽国众人个个气得暗咬牙关,但看了眼他手上的长弓,又不仅目光闪烁,隐含畏惧,那可是五石重弓啊,哪怕就算铠甲在身,只恐一箭震也要将人震死了。

  赵倜道:“此刻天色还早,耶律将军继续,说不定将军也有机会射得什么禽物。”

  耶律端庆道:“自然,此处天高地阔,怎会被燕王独占鳌头呢。”

  说着,他策马向前方奔去,两支队伍在草原上驰骋。

  这时空中的飞鸟多了起来,但多是寻常禽种,并未看到鹰雕之属,耶律端庆不由心急,那些斑鸠沙鸡山鸦之类,打了也是不作数的,要比较的乃是猛禽。

  就在将至中午的时候,忽然从西北方向飞来一只兀鹰,兀鹰就是鹫鹰,又名座山雕。

  这种雕类一般都是群体活动,不知为何竟然落单,兀鹰体型很大,在空中极其明显,远不是刚才的草鹰能够相比。

  耶律端庆见状不由大喜,这种鹰大,哪怕远些也好判断飞向,三石的弓虽然和五石相差不少,可实际上在射空时未必有多少分别,除非实在过于遥远,但此刻显然并非高进云层,急忙举弓就射。

  但便在同时,就听一旁赵倜那里也是弓弦声动,他急忙瞅去,不由两只眼睛瞪得滚圆起来。

  他的一箭是先发,但对方的一箭紧随他的箭而去,仗着五石弓弹速更快,居然将他的那支箭给顶落了下去。

  这还不算,赵倜竟是一起射出二箭,一箭顶掉了他的箭,另外一箭依旧直奔高空。

  就听赵倜道:“双箭齐发,不外如是乎。”

  耶律端庆急忙抄弓想要补箭,却听天上一声惨鸣,那兀鹰已经自半空张落。

  他立刻道:“燕王,此为何意?”

  赵倜淡然道:“既是比试,当然可以拦截对方箭矢。”

  耶律端庆哼了一声,心中焦急,此刻已经中午,对方猎下了两只猛禽,自己若还不追上,只怕到晚上结束之时就输了此场狩猎。

  他立刻拍马往别处寻找,赵倜轻轻一笑,随即带人跟上。

  就在片刻之后,只见天边飞过来几只草原雕,此雕也大,但却甚为灵敏,知道躲避下方袭击,平时不好射猎。

  耶律端庆这时弓弦也搭了双箭,他也能两箭齐发,但准头却是有些差,不过此刻也顾不及那么多,一是怕赵倜会拦截他,一是天上雕多,想着怎么都能射下一只来。

  就在他两箭射出之后,便看三道银光追随而去,“啪啪”两声响,他刚刚射出的两支羽箭全被撞落在地,那两支追上的箭也随之坠落,唯有一道银光冲上天际,正中一只草原雕,将那雕射下。

  耶律端庆目瞪口呆,看向赵倜,赵倜笑道:“耶律将军难道忘记了,除了双箭齐发之外,可还有一弓三箭呢!”

  耶律端庆脸色已经有些发黑,后面辽军纷纷低语,一弓三箭的箭技他们只闻听过,从未见过,此时都心中震惊无比。

  “一弓三箭,王驾真乃神箭啊!”章楶在一旁道。

  “不错,就是神箭,王驾箭技这般高超,恐天下罕有人能够匹敌。”吕惠卿也道。

  众将个个脸色涨红,尤其刘仲武,这时望着赵倜的眼神无比崇拜,他擅长弓箭,向来自认弓法精通,可此刻却不由心内自惭,暗道自家的弓箭和王驾比起来简直就是天上地下,萤火与皓月一般的差距。

  耶律端庆一声不吭,这个时候心中愈发急迫,这比试他可和耶律洪基打了包票必赢,若是输了,真不知过后如何与对方交待。

  不过一想起赵倜开始要赌两座军司,又要赌西夏国土,不由背后沁出一层冷汗,他确实没有那么大的权利,不过真有权利恐怕就敢赌上弥娥川军司之地了,到时输了,可就真死无葬身之地,全家都跟着遭殃。

  他心中有些着慌,打马继续往前寻找,这此刻已经到了下午,草原上暖风熏人,天空变得稀有鸟雀。

  可越是这样他越急,对方已经猎了三只,自己一只没有,如果不能在太阳落山前追上对方,那此次比试就算败北了。

  这个时候想要期待再射上四只五只有些不切实际,只期望能来一只更强大的雕鹰,以此一只压过对方三只,或者怎么也得射一个,不至于输的太难看了。

  可无论怎么寻找,天上都没什么禽鸟,两队人马在草原之上迂回,似乎不会再有什么收获。

  但就在太阳已经向西坠去之时,忽然天边有一道影子飞来,这影子也是极大,竟然是一只金雕,翅膀在斜阳之下闪着灿灿金色光芒。

  耶律端庆顿时大喜,金雕凶猛,射下来就算还是不赢,也瞧瞧能不能赖个平手,即便输了也不算太难堪。

  他急忙抓过一把箭连珠射去,心中也顾不得其它,为了防备赵倜拦截,才使用连珠手法,但这种手法其实很难准确。

  毕竟雕在天空飞动,连珠箭从第二箭之后几乎不做怎么瞄准,全凭感觉而射,可那金雕岂是易与之物,听得弓弦声音,便侧翅往旁闪去,后面连发的箭便是连根雕毛都没有碰到。

  这时雕飞已远,就看突起一道银光追随而去,快得如同流火一般,一声高亢惨烈的雕啼传来,天空远处的影子向下坠落。

  耶律端庆顿时面如死灰颜色,比试已然再无挽回余地。

  赵倜此刻微微一笑,道:“耶律将军,还不认输吗?”

  耶律端庆呆呆地望了一眼夕阳,微闭双目,缓缓道:“燕王殿下好算计,当初在上京狩猎隐藏本领,却叫我大辽诸人不察……”

  赵倜道:“何来隐藏之说,本王不是取得了大雕吗,等若那次秋狩第一,只不过怎么拿的大雕你们没有看见罢了……”

  耶律端庆苦笑道:“原来如此,是我没想到此间关节,这次确实在下输了,燕王可进军二十里,我大辽必然不会有所举动。”

  赵倜点了点头:“如此便好,不过二十里土地,想来辽国不会出尔反尔,背定败约。”

  耶律端庆道:“府印约书我已送去上京,陛下这时已该看到,何来出尔反尔,在下……也要回一趟上京,去请罪了。”

  赵倜看了他几息,笑道:“耶律将军保重,想来辽帝不会因为区区二十里地便责备你的。”

  耶律端庆摇了摇头,道了一声希望如此,然后拨转了坐骑,带着无精打采的辽兵辽将向弥娥川回归。

  赵倜看着对方一行队伍消失,这才下令返往兀剌海城。

  他在兀剌海城又住了七日,颁布军事军令,遣派人员调往,安置各方事宜。

  待七日之后,各事完毕,赵倜点起部分人马,带着周侗四人,直奔兴庆府兴州而去。

第252章 南寻王庭

  兴州,城北,西夏王宫。

  这座王宫并非十分宏阔,然而建造却极奢华,金碧辉映,雕栏玉砌,富丽堂皇。

  原本王宫里面存有无数金银珠宝,各色不菲器物,都是西夏立国前后,百余年的积攒珍藏。

  但如今却是空空如也,金银宝物都已不在,只剩下日常生活用度的一些东西,不过这些东西皆是值钱材料打造,看起来赏心悦目。

  赵煦返回东京时,将西夏的国库还有王宫中所藏搬走,以弥补这次大宋的战损。

  此番大战,把大宋五路伐夏后的积攒险些打光,若是没有西夏这些国库宫中财物补充,那么哪怕拿下河曲之地,朝上也要穷困潦倒一段漫长日子了。

  这般大的灭国之战若全无半点收获,那么无论胜负,都会直接将一个国家拖至贫穷地步。

  但真若丝毫预判的利益都没有,除非昏了头,或者深仇大恨涉及存亡,不打不行,一国帝王方会下令开启这种规模的战争。

  对西夏的灭国之战,正因为早有了判断可以弥补军损消耗,所以满朝大臣才没有反对,若真是打极为贫瘠,无有钱财收益的地方,那么朝臣也不会赞成开启战端。

  此刻王宫最前方的一排殿宇已经改为大宋西北宣抚司,军兵昂首挺胸,盔甲闪光,红缨在手。

  赵倜就住在王宫之中,这倒没有什么,西夏在大宋眼内也不过是外王,而且大宋在元昊的时候就给对方去帝号,封的国主。

  赵倜本身是一品亲王,赵煦既然敢叫他总督西北诸事,总领军政之权,那放着现成的西夏王宫不住,反而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王行王事,并非逾矩,大臣们也道不出什么子午卯酉,赵煦若是怀疑他,会有方方面面的理由,只谨慎所居所住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赵倜用了半月时间整合西夏政务,西夏的官员路份极杂,党项人、契丹人、汉人、回鹘人,甚至还有西边的大食人。

  几乎所有官员都行降事,哪怕党项的嵬名皇室也不例外。

  没有什么忠贞不屈,宁死不降,愿以心昭日月,愿以身殉国,不过这也符合西夏的一贯作风,不论当初的李继迁,还是后来建国的李元昊,都是说降就降,对此向来无半点面红耳赤。

  人还是要用的,尤其一些掌管民生的大臣,赵煦虽然留下一些从朝中带来的官员,但却远远不够。

  这些官员自是能力出众,可一来人数不足,二来对西夏原本的情形政事不够了解,需要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熟练对待各种事务。

  赵倜捡一些降官中口碑还算清廉的提拔任命,对一些虽然投降了,但审查后发现是奸佞之辈,歹诈贪墨之徒的就直接杀了,然后抄家将财产都搬进宣抚司中。

  本来这样不太符合纳降的章程,毕竟算是前国之事,不好此刻降了还问罪过,但谁叫赵煦把钱拿得一点不剩呢,总得想办法取得些周转度日。

  而且所杀都是有民怨的,张了榜单告示,兴州城内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至于提拔所用的降官是何族类,却没有过于区别对待,而事实上累年为西夏卖命做事的汉人,未必此刻就比党项人契丹人可靠。

  大小梁太后都是汉人,但下令边境开战,抢夺烧杀却眼睛都不眨一下,宋军西军中部分帅将就是党项人和吐蕃人,但忠心程度却都不二。

  这样将所有官员司职之事处置完毕,又详细书写,奏折送往东京之后,赵倜终于松下口气来。

  不过兴州城以及各地的军管并未完全取消,这个还要持续一阵子,毕竟国度更替,改旗易帜,要有一段维护沉淀的时间。

  这天下午处理完政务,他在王宫之中信步走动,看阿朱和兰剑正拿着花锄在花园中种花。

  两人望他过来,放下锄头擦拭汗水,上前见礼。

  阿朱道:“殿下,奴婢从东京带过来不少花种,和兰儿妹妹种上一些,这边阳光充足,估计不久便会长成开放。”

  赵倜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一事,道:“你二人收拾下,我带你们出去一个地方。”

首节 上一节 183/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大秦异姓王,开局结拜始皇帝

下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