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15节

  渡过甘州河,便是吐蕃的地盘了,倘若有番骑发起袭击,那他们这二百多人不消片刻就得身首异处。

  唯有穿戴甲胄,结阵接引河西大军,才能让他们立于不败之地。

  很快,窸窸窣窣的甲片声不断响起,倒是吐蕃的骑兵一如既往的没敢出城阻击沙州大军。

  伴随甲胄穿戴整齐,十三团二百余人着甲结阵,为河西的人马打下了牢固的渡河基础。

  见状,河西的沙州将士们也开始了渡河。

  马匹、粮秣、马车……

  河西的兵卒护卫着这些重要的物资,将它们一点点的运送到河东地界。

  三千七百多人的队伍从午时忙碌到未时,耗费一个时辰,这才将物资全数运抵河东。

  之后为挽马穿戴缰绳,将物资放上马车又花费了大半个时辰,等大军能够行军时,却已经是申时(15点)了。

  没有时间耽搁,大军如刘继隆预料般北上。

  一个时辰后,天际边出现了一抹土黄色,而中军也传来了扎营的军令。

  大战在即,刘继隆脑中没想太多东西,现在的他只想好好睡一觉。

  随着营盘搭建,他带着第三伙的人埋锅造饭,吃饱喝足后便休息了。

  不过这一夜,也只有他能睡得舒心,第三伙的其它人要么激动得睡不着,要么就是忐忑的无法入睡。

  好在刘继隆的鼾声影响了他们,不多时众人的眼皮就开始发酸,最后不知不觉陷入了睡梦中。

  与此同时,张掖城却灯火通明,全力准备守城物资。

  西北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酷热无比,到了夜晚便透露出寒意。

  站在营门处,身披披风的张议潮眺望天际边的那抹火光,久久无言。

  忽的,他身后响起了脚步声。

  不必回头,光从脚步声,他便知道了来人是自己的那个侄儿。

  “叔父还不睡吗?”

  披着披风的张淮深走到张议潮身侧,与他一同看向张掖城。

  张议潮摇了摇头,沉吟片刻后才开口:“张掖钱粮充沛,若是城内番贼殊死抵抗,我们也讨不得便宜。”

  “叔父放心,明日侄儿率部攻城,必然先登!”

  张淮深安慰着张议潮,同时对他作揖道:“您这半个月都没好好休息过了,劳烦听侄儿一声劝,今夜好好休息吧。”

  “唉……”

  张议潮长叹一声:“若是淮铨、淮鼎他们能有你一半懂事,我也就放心了。”

  他所说之人,是他的儿子张淮铨、张淮鼎。

  张淮铨才干平平,张怀鼎志大才疏,这两人都不能接替自己,唯有侄子张淮深有能力接替自己。

  不过张淮深始终是自己的侄子,而非儿子,所以他哪怕有心让张淮深接替自己,却也要面对不小的困难。

  正因如此,他这次东征才会带上张淮深,才会示意张淮深在攻取甘州时要取得功劳。

  唯有这样,张淮深才能累积功劳,才能服众。

  “张掖城高二丈,基厚二丈六,顶高一丈六,四座城门皆高大坚固,而城内不缺水源。”

  “我等若是围城,除柴薪外,番贼皆不缺。”

  张议潮对张淮深交代着:“明日攻城,即便无法克复此城,你也要打出声势,莫要输了索、李等人。”

  索忠顗、李恩等人的心思,叔侄二人十分清楚。

  张议潮昨日既然答应了论功行赏,那么沙州各豪强子弟都会在接下来几天卯足了劲的表现自己。

  倘若张淮深的功劳不能服众,那从大局着想,张议潮也无法将甘州交给他管理。

  “叔父放心,明日克此城者,必张氏也!”

  张淮深做出承诺,张议潮见状颔首,随之转身朝营垒内走去。

  张淮深护送张议潮返回大帐休息,自己则是在十三团的牙帐内磨了一晚上的长刀。

  待天色渐渐明亮,横亘在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城也暴露在了沙州大军的兵锋下。

  甘州六千余户百姓,有近七成居住张掖城内,故此城池规模比起敦煌、常乐、酒泉等城要大了一倍不止。

  其城南北八百余步,东西六百余步,可容纳上万户百姓生活其中。

  在城外,沿着张掖城护城河向外,大片被焚毁的耕地将地皮裸露出来。

  显然,为了不让沙州军队获得任何一丝粮秣,张掖的吐蕃守城将领做事十分决绝,竟然在盛夏便焚毁了城外所有农作物。

  从张掖城护城河向外十余里的农田作物,都遭到了焚毁。

  如此一来,哪怕张议潮他们能攻克张掖,也将面临一个艰难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养活张掖城内上万百姓。

  “番贼……”

  望着眼前的场景,凡是出营的将士,无不咬牙切齿,哪怕是休息了一夜的张议潮,脸色也阴沉的足以滴水……

  “节儿,看看这些汉奴,现在恐怕已经气得发抖了吧,哈哈!”

  张掖南城门楼上,一名身穿将领甲胄的三旬干瘦吐蕃人嘲笑着城外的沙州军。

  在他身旁,一个身材魁梧,官职更高的吐蕃人则是没有放松警惕,而是沉声道:“就是这支叛军杀了卜勃他们。”

  “可他们看上去很普通。”三旬将领摸了摸自己没有多少胡子的下巴。

  “总之还是得小心应对,毕竟他们的人数是我们的倍数。”

  魁梧将领说罢,当下转身对身后的将领、官员们吩咐道:

  “盯紧城内的人,如果有人敢叛乱,全家斩首,邻里断足!”

  “是!!”诸多官员将领先后应下,那魁梧将领也将目光放到了城外。

  在他的目光注视下,沙州军队一分为四,驱赶挽马拉拽一些攻城器械的零件开始向张掖其余城门赶去。

  城外,张议潮也在对诸将做着最后的部署。

  “与昨日议事结果一致,李恩你们三人率部攻北城,索忠顗你们四人率部攻西城,淮深你和淮溶率部攻东城,我主攻南城!”

  “驻守甘州的节儿是开元年间吐蕃大相路达札的后人达扎鲁布,他几次镇压回纥的作乱,不容小觑。”

  “尔等攻城若不利,暂且撤下,稍作休整复攻城,万万不可热血上头,可曾明了?”

  张议潮最后交代着,而他口中的节儿是吐蕃在河西占领区设置的一种军职。

  吐蕃占领河西后,在河西设有乞利本(即万户长,相当于唐朝节度使),乞利本下设置节儿,即千户长,掌管着一州全权。

  节儿的下属官员有小节儿、将头等官员,正常来说节儿治下军队在千人左右,不过甘州是河西人口大州,自然不可一概而论。

  吐蕃在甘州驻扎四千人,不过其中一千人被张议潮全歼于福禄城内,故此只剩下三千人。

  以城头旌旗判断,驻扎在张掖城内的番兵不会低于两千人。

  以不到两千人去进攻两千人驻守的城池,这难度不言而喻。

  可即便如此,张议潮身后却早已没有了退路。

  只有拿下甘州二城,他才能在河西组织起一条防线。

  念头落下,张议潮沉着目光,扫视了一眼张淮深他们。

  “攻城!”

第20章 金戈铁马

  “呜呜——”

  “咚咚咚……”

  金戈铁马、号角长鸣。

  辽阔的河西走廊上,伴随着沙州的号角吹响,擂鼓作鸣,其声震撼四野,回荡于苍穹之下。

  刺眼的阳光照耀在沉重的扎甲上,反射出点点璀璨,一千九百余名沙州军士仿若铁流,分成四股,驱赶马车,缓缓逼近张掖城池。

  张掖南门楼前方,张议潮手执长刀,矗立巢车之上,眼神坚定。

  此刻,不管是城内还是城外,张掖城上空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危险的气息。

  城墙上,数百名重甲番兵严阵以待,还有一千多名身穿锁子甲的番兵正在驱使壮丁烧煮金汁,准备檑木等守城器材。

  战场的气氛十分凝重,让人难以呼吸。

  面对这种场景,即便是经历过战事的沙州军士也不免呼吸沉重。

  或许正因为他们经历过战事,所以导致他们在看到守城番兵时,便清楚了自己的对手并非是先前收复瓜、沙、肃三州的酒囊饭袋。

  那明晃晃一排的吐蕃扎甲,足以说明他们的实力。

  “止步!”

  军令声通过奔走的旗兵传递,十三团及十二团两团人马,最终将脚步停在了张掖东城外。

  刘继隆抬头,眺望那看上去便十分高大的城墙。

  张掖番兵不曾在护城河对岸设置营垒,但他们却在城门处设置了营垒。

  尽管那营垒不大,仅仅能容纳百余人。

  可有了这个营垒,就代表城内的吐蕃骑兵随时可以出城骚扰他们。

  刘继隆握紧了手中的长枪,手也不自觉搭在了腰间的钝兵上。

  “伙长……”

  身后传来声音,刘继隆转头看去,只见昨夜还十分激动的张昶、赵迁等人,如今脸上都挂上了紧张之色。

  “放心跟着我。”刘继隆回头看向张掖城,声音无比沉重:“我答应了带你们回家!”

  “呜呜呜——”

  阵前,张淮深眺望不足二百步的张掖东门,手抓紧了腰间的刀柄。

  “淮深?”旁边一名二十出头的青年校尉开口,他是张淮深的族兄张淮溶。

首节 上一节 15/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