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184节

  悉多虞让一名甲兵将匣子传下去,首当其冲的就是悉论钦。

  “额啊!这……”

  悉论钦被匣子吓了一跳,坐在他身旁的厝本见状伸手稳住了他,而那甲兵也端着匣子来到了他的面前。

  “这……这……”

  厝本被匣子内的东西吓得说不出话来,甲兵也继续传阅着匣子。

  不多时,所有人都看到了匣子中的物体,所有人面如白纸。

  匣子内装的不是别的,正是尚摩陵的首级。

  纵横凉州十余年的尚摩陵,就这样被归义军割了首级,这让所有人都震撼不已。

  “都看到了吧……”

  悉多虞深吸一口气道:“姑臧已经被攻破,城内三千多精骑、甲兵被杀的杀,俘的俘,就连尚摩陵、折逋罗都被刘继隆所杀。”

  “眼下,张淮深、刘继隆二人正统帅上万大军在城外等着我的消息。”

  “我们若是投降,张淮深愿意给予我们草场和牧群,散勋来渡过余生。”

  “若是不愿意……”

  悉多虞扫视众人一眼,唏嘘道:“那这就是我们的下场了。”

  他话音落下,众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他们本以为悉多虞是逃回来的,却不想悉多虞是被放回来劝降的。

  只是他带来的震撼确实太大,诸将原本就有投降的心思,经他这么一吓,这心思是愈发坚定了。

  厝本和哲多悉别看向悉论钦,可悉论钦还沉浸在尚摩陵那被斩下的首级画面中,久久不曾回神。

  “悉论钦,降了吧。”

  悉多虞对悉论钦交代道:“张淮深答应给我正三品的散勋,传到你手上是正四品。”

  “此外,投降者的家财也不会被充公,牧群可以带走三成。”

  “虽说我也觉得可惜,但我军确实不是张淮深、刘继隆的对手。”

  “现在投降,还能保住下半生的富贵,如果要抵抗,那……”

  悉多虞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众人都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尚摩陵和折逋罗都被杀了,他们这群人又能倔强到哪去?

  这么想着,厝本试探性询问道:“不知道我们是什么散勋?”

  “东本正三品、都护正五品、节儿正六品、小节儿正七品、百户正八品,百户以下不册封……”

  悉多虞随之又解释了这些评级的待遇,例如最末的百户将领到正八品宣节校尉的散勋。

  宣节校尉的待遇是年俸六十七石,职田二百五十亩、永业田二百亩,合计四百五十亩。

  六十七石的年俸加四百五十亩的耕地,这个待遇立马就让衙门内的百户们心动了。

  他们虽然也有牧群,可左右不过几百只罢了,马匹耕牛也不过几头几匹,俸禄一年也就八十石,耕地更是只有二三百亩。

  虽说要让出七成牧群,可换来的却是四百五十亩耕地,而且还不用过刀头舔血的日子。

  想到这样的日子,百户们面面相觑,显然都已经心动了。

  张淮深给出的投降待遇,总的来说是惠利中、底层,损害高层。

  不过高层为了活命,只能弃车保帅。

  “阿爹……我不甘心啊!”

  悉论钦回过神来,不甘道:“城外十几万亩耕地,就这样让出去了?”

  “还有我们的牧群,那也有好几万,一下子都要让出去?”

  “不然呢?”悉多虞已经看出了衙门内局势,知道百户们支持自己,因此借助呵斥悉论钦来呵斥那些试图顽抗的人。

  “尚摩陵和折逋罗都死了,城外的唐军从番和杀来,左右不过死伤几百人,而五千多甲兵都投的投、死的死……”

  “你们想要顽抗,难不成是想要自己身死,妻女被奴役吗?”

  悉多虞一番话,立马就把动摇的不少小节儿和节儿给劝住了。

  虽说他们有上千亩耕地、牧群,可也得有命享受才行。

  被夺走大半土地和七成牧群,总比人死了,妻女还为奴作婢要好。

  “东本,我们愿意投降。”

  “东本,我们也是……”

  一时间,他们改换了称呼,纷纷称呼悉多虞为东本,而悉多虞见状也颔首道:

  “张淮深给了我一夜的时间,你们现在回去召集城中兵卒上交甲胄、军械存至武库中。”

  “是!”诸将闻言纷纷起身离去,厝本也是其中一员。

  在他们走后,衙门内只剩下了悉多虞、悉论钦和哲多悉别。

  见状,悉多虞又遣散了衙门中的甲兵,随后与二人交代道:

  “张淮深给了我们一夜时间,你们现在立马召集亲信,将官仓中的粮食搬去自家后院!”

  闻言,悉论钦和哲多悉别眼前一亮,可哲多悉别还是皱眉道:“我们搬走了,他们不会以此为借口来抄家吧?”

  “不会!”悉多虞摇头道:“张淮深也是给我机会,只要别搬太多,搬个几千石不成问题。”

  “是!”得了肯定,哲多悉别也就不犹豫了。

  他起身向外走去,准备去召集自己的亲信,把自己和悉论钦的院子及衙门后院的空房装满粮食。

  装满这些空房,左右也不过几千上万石粮食罢了,而官仓之中还有足够城中百姓吃一年多的粮食,张淮深见了也不会说什么。

  很快,天色彻底变黑,而这一夜,许多人都辗转难眠。

  收复昌松后,摆在甘凉归义军这个圈子面前的事情十分复杂。

  张淮深的威望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张议潮并驾齐驱。

  刘继隆不得不出走,索勋也将前往会州。

  当这些消息传回敦煌,那群家伙就如闻到味的豺狼般,一拥而上,而张淮深可以阻止,却无法阻止。

  凉州十余万人口,治理他们所需的直白不是一个小数目。

  刘继隆虽然把山丹军留给了张淮深,可山丹军兵卒的学习时间太短,他们根本治理不好凉州。

  凉州是这个道理,河西也是这个道理。

  正是因为如此,张淮深需要面对那些虫豸,张议潮也需要容忍他们,因为没有他们,这对叔侄就拉不出足够多的读书人。

  正是因为如此,张议潮才会觉得刘继隆想走的那条路太困难,太不现实。

  培养平民子弟读书来治理民生,这在这个时代的人听来,简直与天方夜谭差不多。

  只是他们都不相信,刘继隆却偏要做!

  “窸窸窣窣……”

  “刺史。”

  卯时,天色还未彻底变亮前,刘继隆的牙帐外响起马成的声音。

  “进来吧!”

  刘继隆的声音传出,马成也掀开了帐帘,随后愕然道:“您没休息?”

  在马成的眼前,刘继隆身穿甲胄,披着披风坐在案几后,显然没有休息。

  “没有,等会再休息吧……”

  刘继隆深吸一口气,继续低着头书写:“收复昌松后,给我们停留的时间不多了。”

  “我对拿下兰州并不担心,但对于往后的治理却十分担心。”

  “陇西没有那么多读书人给我们,我也不想和敦煌的那群家伙同流合污,所以我得找些自己人才行。”

  “自己人……”马成呢喃着上前,却见刘继隆不是在练字,而是在文册上书写文章。

  马成识字还是刘继隆教的,算起来不过两年时间,对刘继隆所写的许多文字并不了解。

  “您是在写什么?”

  马成好奇询问,又道:“这上面的字,我怎么好多都不认识?”

  “你不认识才正常。”刘继隆把毛笔放在一旁,吹干墨迹后合上文册。

  算上他手中的这本文册,桌上一共有五本文册。

  “这五本书里的内容,日后你们都要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依赖那些家伙的问题。”

  他将五本书册整理好,小心翼翼的放进了箱子里。

  “你来找我干嘛?”

  做完这一切,他想起来了马成来的目的,而马成也连忙作揖道:

  “昌松城来消息了,小张节度使传令大军拔营,驻跸昌松。”

  “好……”

  刘继隆起身整理了一下着装,洗了把脸后与马成走了出去。

  帐外,兵卒们已经起床穿戴甲胄,准备前往昌松吃饭。

  刘继隆翻身上马,策马走出营盘,在官道旁等待着。

  虽是春季,西北的风却依旧是那么刚劲、猛烈。

  马成、张昶等人齐聚刘继隆身后,斛斯光持着“刘”字旌旗站在众人身后。

  西风吹响旌旗,营盘整军出门,往昌松去。

  索勋、李仪中、张淮深等人先后路过他们眼前,随后驻足。

  他们看刘继隆的眼神复杂,而刘继隆却笑容如常。

  拿下昌松之后,他便可以做自己,不用再迎合所有人了。

首节 上一节 184/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