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202节

  忽的,嘈杂声吸引了朱雀大街上所有人的注意,就连王景之他们也停下了脚步。

  不过当王景之看见闹事者竟然是神策军和摆摊的摊贩时,他立马皱眉催促道:“别看了,先去找常侍!”

  “是……”将士们虽然应下,心里却在为不能看热闹而遗憾。

  王景之催促着他们,并非是因为事情紧急,而是因为他知道如今神策军的脾性。

  现实的神策军,与族中长辈所说的神策军,简直是两种不同的存在。

  在河西口口相传的故事中,神策军是拱卫至尊的精锐,长安在他们的维持下,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景象。

  可是在现实,神策军却充斥着许多官勋子弟及豪强子弟。

  这群人在神策军中滥竽充数暂且不提,欺压盘剥百姓的手段令人眼花缭乱。

  王景之上次随张议潭来长安后不久,便得知了神策军的脾性,为此恍惚了好几天。

  此等画面若是被归义军的将士们亲眼所见,恐怕会闹出些事情来,所以王景之才催促他们赶路。

  他带着遗憾的将士们来到了东市附近的平康坊,寻找张议潭门楣的时候,向这十余名将士解释道:

  “这长安不比其他地方,除了张常侍的府邸我们可以走这乌头门,其它的乌头门最好避远点,那些都是京城高官的门楣,触了门楣,还得让我去赎你们。”

  “那我们去其它坊市要怎么去?”

  将士们询问着王景之,王景之也耐心解释道:“走坊市的大门,京中三品以下的官员都要走坊门。”

  “三品才能开门楣啊?!”听到这话,将士们不免咋舌。

  要知道即便是王景之,也不过是正六品的长史罢了。

  “在这长安城,行事最好小心些,这地方丢个砖头,兴许都能砸个七品官。”

  “好了,我们到了……”

  王景之话音落下,众人这才发现他们来到了一座乌头门前。

  乌头门的门楣极高,门前插十二支长戟,以此彰显地位。

  王景之走上台阶叩响大门,不多时便有人将大门打开。

  一个十余岁的少年人伸出头来,在见到归义军的将士时十分迷糊,可在看清王景之面容后,立马惊喜道:“王主薄?!”

  “呵呵,常侍在吗?”

  见到熟悉的面孔,王景之笑容灿烂,而少年人立马将两扇门打开,边行动边说道:“常侍在正堂和高都虞品茶,您来的刚好。”

  “这就好。”听见张议潭在府中,王景之松了一口气,随后侧过身子道:

  “小孟明,安排弟兄们去休息,准备些饭食,我去与常侍报捷。”

  “报捷?!”孟明闻言惊喜:“哪里大捷了?!”

  “凉州、会州、兰州三处大捷。”

  王景之没有遮掩,笑着告诉孟明,随后示意他安置将士们,自己则走入了府内。

  不多时,他便穿过院子与长廊,来到了府中正堂处,并隔着十余步,见到了正在品茶的张议潭和一名浅绯袍官员。

  “常侍!”

  王景之隔着老远便作揖走来,而被熟悉声音叫唤的张议潭也侧过头来,好奇声音出处。

  只是当他瞧见王景之后,他立马站了起来。

  “夫之,你怎么来了?!”

  张议潭十分惊喜,毕竟距离王景之他们上次离去,还不到一年。

  面对张议潭的询问,王景之则是看了一眼浅绯袍官员,恭敬作揖。

  张议潭反应过来,连忙解释道:“这是右神策军都虞侯高骈,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说出来。”

  “高都虞……”王景之行礼作揖,高骈也回了一礼:“唤我表字千里便可。”

  “是……”王景之倒是没想到这长相端正的高骈竟然如此平易近人,加上张议潭说不用回避,他立马就知道了高骈的身份。

  显然,这是朝廷派来监视他们举动的人。

  想到这里,王景之便没有藏着掖着,深吸一口气后沉声道:

  “河陇大捷,凉州、会州、兰州三州收复!”

第150章 离心离德

  “河陇大捷,凉州、会州、兰州三州收复!”

  府内,当王景之将三州收复的消息交代而出后,张议潭及高骈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三州收复了?这……这怎么会这么快?!”

  张议潭在惊讶过后狂喜起来,但紧接着又好奇起了为何三州收复速度如此之快。

  高骈心里十分惊讶,可一想到近来会州吐蕃十分老实,心里不免认同了几分。

  兰州吐蕃衰亡,对于他们被收复,高骈并不惊讶,但凉州和会州的吐蕃可是如日中天,竟然也被归义军消灭了,这就让他感到诧异了。

  “常侍,您不知道我们走后的河西到底有多精彩……”

  王景之被张议潭拉着走入正堂坐下,将他们跟随张议潭报捷长安后的事情娓娓道来。

  他从刘继隆三次东略凉州,前后杀番人上万,甲首四千,攻破番和开始说起,而这些事情都是他在番和时,从酒居延口中了解到的事情。

  光是刘继隆三次东略,甲首四千的战果,便让张议潭和高骈都为之动容起来。

  要知道大唐对平夏部、南山部党项的战事才结束不到两年,而两部党项不过三万帐,甲兵不过万余,轻骑不过数万。

  面对他们的袭扰,大唐派出了宰相白敏中节制数万兵马,耗费八个月才把两部打服,直到如今还在招抚他们。

  饶是如此正常战事,也不过才杀俘万余人,甲首不到三千罢了。

  眼下张淮深、刘继隆以不到五千甲兵,便杀败凉州吐蕃万余人,甲首四千。

  此等功绩若是放在唐军平定党项的过程中,恐怕此二人都要获封县公了。

  “还有……”

  不等二人回过神来,王景之继续说起了河西的事情。

  今年开春过后,张淮深、刘继隆二人领兵出焉支山,收复凉州、会州、兰州等三州之地,杀、俘番兵近两万,获甲一万三千余件。

  这前后加起来,可以说是大唐自韦皋十路伐番以来,对吐蕃作战最大战果。

  要知道韦皋在战后所获的可是进拜检校司徒,兼中书令,进封爵位南康郡王,并得到了德宗亲自撰写《南康郡王韦皋纪功碑铭》的殊荣。

  想到这里,高骈倒吸了一口凉气,心想若是朝廷知道这些事情,恐怕就不好安排了。

  “好好好……”

  张议潭连说了三声好,随后激动地起身,来回渡步道:“凭此功绩,足以向朝廷请表河西节度使旌节了!”

  张议潭这般说着,旁边的高骈虽然也浮现喜色,可心底却担忧了起来。

  他比张议潭和王景之更加清楚,朝廷并不想赐予河西节度使旌节,更不想在河陇地区培养出一个强藩。

  只是归义军收复凉会兰三州之地的功劳不能忽视,必须想办法安抚他们才是,万一惹恼他们,引得他们作乱就不好了。

  这般想着,高骈有些坐不住了,同时也笑着对王景之询问道:“三州收复,萧关路阻自此不再,不知张归义(归义军节度使)何时收复陇西,打通朝廷向河西的五条官道?”

  高骈说罢,旁边的张议潭便明白了他的心思,不由眼神隐晦提醒了王景之。

  王景之见状,只能暗叹张议潭身处的环境不妙,但却还是如实道:

  “节度使曾说河西久不遇安,如今好不容易河西太平,理应休养生息。”

  “加之伊州纳职、沙州南部的昆仑山,以及居延海的甘州回鹘,凉州白亭海的嗢末杜部等各方胡虏觊觎凉州,因此安民保境才是当下该做的事情。”

  “至于陇西……”王景之顿了顿,随后才道:

  “节度使命我来长安报捷,同时请表河西节度使旌节,另外为张淮深、索勋、李仪中及刘继隆等人请表。”

  “请表?”高骈愣了愣,显然没想到归义军都获得了如此大的功劳,仅仅只是向朝廷请表节度使旌节。

  若是按照河朔三镇和两淮的藩镇性格,立下如此战功,不仅要拿下节度使旌节,还要向朝廷索要钱粮。

  但凡朝廷不同意,他们轻则逐出朝廷派遣的节度使和观察使,重则作乱一方。

  张议潮既没有索要钱粮,也没有武力威胁,反而老老实实的请表节度使旌节。

  这种作为,让高骈有些吃不准。

  他不知道张议潮是真的表里如一,还是暗藏祸心。

  毕竟当下局面如此,如张议潮这种白手起家,收复失地的藩镇,正常来说不会那么好说话才对。

  “不知张归义准备为张淮深他们请表何等官职?”

  高骈试图问出张议潮潜藏的“祸心”,王景之却也不遮掩,光明正大的交代道:

  “节度使希望表张凉州为甘凉刺史、河西防御使。”

  “请表刘继隆河临渭三州节度使或河临渭三州防御使,兼兰州观察使。”

  “请表索勋为会宁军节度使,会州刺史兼防御使。”

  “请表李仪中为广武军节度使,兰州刺史兼防御使。”

  “请表……”

  王景之将张议潮的请表都说了出来,毕竟高骈是朝廷派来监视的人,从他的表情也可以看出朝廷对此的态度。

  只是高骈听后面色平静,让人看不出他的想法。

  在王景之说完后,高骈才颔首道:

  “凭此功绩,这些事情都不难,稍许我去通禀宫里人,不出意外的话,张常侍明日就可以上朝请表了。”

  “多谢高都虞!”张议潭与王景之连忙作揖,高骈也笑着摇头:

  “张沙州劳苦功高,为朝廷收复失地,这些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既然没有别的事,那我先回府,随后派人通禀宫里了。”

  客套话说完,高骈便着急把消息带往宫中。

  见状,张议潭与王景之也亲自送高骈离开,直到高骈走出乌头门,上了马车后,二人还遥遥作揖:“高都虞慢走!”

首节 上一节 202/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