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379节

  “索勋这个反复的小人,也不会有什么外援。”

  “杜噶支肯定会去争抢距离白亭海最近的姑臧和昌松。”

  “既然如此,我们就南下占据番和与嘉麟。”

  “只要能抢占这两个县的熟地,部落就能安心繁衍人丁了!”

  耕地资源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极为重要的资源。

  甘州回鹘西迁十余年,但由于缺少农具和丰富的开荒、积肥手段,白亭海四周虽说开垦了上万亩耕地,产出却很低。

  每年七八千石的产出,只能保障贵族及其亲眷能稳定获取谷物,其它的甲兵和部众只能食用奶制品。

  前些年唐廷开放粮食与铁器,这才让甘州回鹘不再担心吃饭的问题。

  虽然通过走私能保障谷物摄入,但这种不稳定的买卖,始终让回鹘众人心里不安稳。

  如果能得到番和、嘉麟的二十余万亩耕地,以及城内的一些工匠,那甘州回鹘便能就此稳定下来,能够不断繁衍壮大。

  正因如此,面对称勒的这番言论,帐内所有都督都抱胸行礼,以示认同。

  “好!”

  称勒缓缓点头,目光看向都督之一的庞特勒。

  “庞特勒,你带着你本部八千部众留守居延海,其余十七部随我南下。”

  “是!”庞特勒没有反对,哪怕他知道称勒是在打压自己。

  见状,众人纷纷起身,号召部众拔营南下。

  身为都督之一,未来甘州回鹘大汗的黠利在经过庞特勒身旁时,还略带嘲弄的开口道:

  “庞特勒,我会在番和给你留几千亩熟地的。”

  “那就多谢你了。”庞特勒也不生气,轻笑回应后,便看着黠利与众人离开。

  他独自走出牙帐,不多时便见到了自己麾下的两名将军。

  “都督,他们都说我们留守,其它部落南下,是真的还是假的?!”

  “都督,我们干嘛要留守这种寒冷的地方?!”

  两名将军莽撞询问,庞特勒并不着急,而是颔首道:“先回去牙帐再说。”

  见状,两名将军保护着他返回牙帐,而此时牙帐内已经聚集了八名千户。

  “先坐下!”

  他招呼众人入座,随后在众人入座后才开口道:

  “这群人让我们留守,以为南下是抢便宜。”

  “他们莫不是忘记了,凉州的南边还有刘继隆!”

  庞特勒话音落下,一名将军见状开口道:

  “可是洪池岭和乌鞘岭被大雪遮蔽,凉州想要出兵,就需要绕道会州。”

  “等刘继隆反应过来,他们早就带兵拿下凉州了。”

  “是啊,即便不能占据凉州,也能掳掠凉州人口。”

  另一名将军附和起来,其余千户也纷纷点头。

  对于她们来说,凉州的人口也是种宝贵资源,但这也是对他们而言。

  “你们在意凉州人口,刘继隆可未必在意。”

  庞特勒缓缓开口,众人面面相觑,并不懂他这话什么意思。

  见状,庞特勒也没有解释,只是对众人说道:

  “等着吧,这次南下的那些部落肯定讨不了好。”

  “等他们损兵折将回来时,我们就会成为最强盛的那一部!”

第252章 后知后觉

  “加急!都滚开!!”

  大中十二年十一月十二,当轻骑进入长安,带来的却不仅仅是凉州的消息,而是凉、会、秦、灵、盐等数州的加急。

  无数加急摆在李忱案头,每一份都份量沉重。

  “混账……”

  望着这些加急所写的内容,李忱咬牙切齿,但面色依旧如常。

  满朝文武,谁都能乱,唯独他不能自乱阵脚。

  想到这里,他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宣政殿上文武百官。

  “河西观察使索勋奏表加急,驻凉州五千赤水军兵变作乱,劫掠凉州各县仓库,举兵东进。”

  “会州刺史张直方奏表加急,五千赤水军绕过会州,进入灵州。”

  “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节度唐持奏表加急,叛军拥骑三千,步卒二千,初五渡鸣沙,初十已入盐州,朔方军请援。”

  “叛将王守文、吴煨奏表河西防御使索勋苛待兵将,欺诈戍兵,二将无奈,率兵东归回乡。”

  李忱把这一件件加急的奏表内容给大致说了出来,百官闻言,面面相觑。

  三千精骑,两千步卒,这放在任何一处地方,都是不小的战力了。

  整个天下,除了陇右、河西、幽州、成德四镇外,其它藩镇也很难说能独自凑足那么多精骑。

  当然,这其中并不包括带着几千精骑南下的高骈。

  “陛下,赤水军将士思乡情切,故此举兵东归,其情可解,不如招抚后将其放归家乡?”

  宣政殿内,很快便响起了招降服软的奏言。

  对此,李忱也在第一时间想过,但他紧接着又反应过来,赤水军作乱和其他牙兵作乱可不同。

  其它牙兵在南边作乱,还能以天高皇帝远做借口,但赤水军可是在凉州作乱,还作势要穿过京西北八镇防区。

  如果真让赤水军成功,那岂不是说明京西北八镇防御形同虚设吗?

  如果朝廷以这种形象出现在其它藩镇面前,那这些藩镇会不会升起别的心思?

  想到这里,李忱脸色一黑,而令狐綯也很快猜到了上意,当即开口遏制道:

  “荒唐,赤水军此举如同谋逆,倘若不加以制止,那各镇戍兵,日后恐怕都将以思乡情切为由,胡乱哗变归乡!”

  “正是!”萧邺也附和道:

  “朝廷已经拨下十余万贯钱帛犒赏赤水军,然赤水军领了钱帛还不死心,竟然劫掠凉州各县仓库,还想要东归郓州?”

  “朝廷若是置之不理,到时候天下戍兵有样学样,天下岂不是乱成一锅粥了?”

  二人话音落下,夏侯孜跟着站出来作揖道:

  “陛下,贼兵虽号称精骑三千,但凉州军马早就被安西张副都护带走西征,即便留下不少军马,数量也不会多。”

  “依臣之见,贼兵所谓精骑,恐怕是以乘马、挽马充作军马,以此壮大声势,威吓各镇。”

  “臣以为,可调秦陇天雄军、泾原军、凤翔军、邠宁军围剿叛军,断不可如其愿!”

  “此外,当命朔方军、天德军、振武军、会宁军、鄜坊军、夏绥军严防死守,坚壁清野,不给叛军一点补给的可能!”

  夏侯孜提议围剿的诸镇,兵力基本都在一万以上,而防守的诸镇,兵力都在一万以下。

  显然,他也担心让兵力弱小的诸镇出击遭到重创后,容易守不住各州县城池。

  正因如此,他才会建议调四个兵力过万的大镇主动出击。

  只是对此,李忱却有些犹豫不定。

  “调集如此多兵马,朝廷府库中钱粮是否足够?”

  闻言,夏侯孜作揖行礼道:“秋粮刚刚征收入库,眼下府库中钱粮尚有六十万可挪用。”

  “陛下!”萧邺闻言继续作揖开口道:

  “臣以为,可征召党项平夏部拓跋乾晖南下驰援。”

  萧邺话音落下,不少河东出身的官员,也纷纷奏表:

  “陛下,臣举荐云州守捉使朱邪赤心!”

  “陛下,沙陀素强,朱邪赤心麾下数千精骑强横无比,区区叛军,轻易可平!”

  打仗就有军功,有军功就可以擢升。

  面对皇帝决心对五千叛军用兵的想法,群臣纷纷提出建议,都试图分一杯羹。

  此情此景,李忱也渐渐放松下来,但末了还是看向庙堂一角。

  “张司徒以为如何?”

  李忱询问起了张议潮,这让群臣纷纷安静下来。

  对此,身穿紫袍的张议潮皱眉站了出来,声音沉稳给人一种安全感。

  “陛下,臣对平夏部、沙陀部并不了解,不过凉州马匹众多,即便是乘马,也好过关内的军马。”

  “加之王守文、吴煨所部三千郓州老卒在凉州驻扎六年,精通骑射,思乡情切。”

  “臣以为,二人麾下五千人中,有两千人皆为关内道籍贯。”

  “眼下不应着急围剿,而是应该等那两千关内道籍贯的戍兵离队,随后再举兵围剿。”

  张议潮的提议没有问题,不过他让李忱等待,这就让李忱有些不舒服了。

  叛军在关内道横行,晚一天围剿,就会让一些藩镇以为朝廷无力节制。

  正因如此,对于这五千叛军,李忱的是半点都不想等待。

  他微微颔首,随后缓缓开口道:“同平章事夏侯孜,充邠宁、夏绥、朔方、党项等处节度观察、招讨等使,即日领旨出征平叛!”

  “臣接旨,上千万岁寿……”

  夏侯孜没想到平叛的事情落到自己的肩头,但他也没当回事。

  只要京西北八镇配合,加之党项平夏部出兵,他不怕灭了王守文这五千人。

首节 上一节 379/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