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411节

  只是他的三年备战,却如笑话般未曾上榜。

  正因如此,他才会如此颓废,即便面对杨信的招揽,他也兴致缺缺。

  “某此间思绪紊乱,参军之事容后再议吧。”

  “如今河南道兵灾混乱,某只想回家看看阿耶与耶耶,确定他们平安无事,然后在其膝前尽孝。”

  “好!”杨信也不扫兴,当即说道:

  “既然思绪紊乱,那就喝酒清醒清醒,我可是答应了陈瑛那厮要好好招待你,可不能让他觉得我怠慢了你。”

  “走!去杨柳阁,点十个小娘子为你助助兴!”

第269章 擒二汗王

  三月,在唐廷派遣崔铉节制兵马南下围剿裘甫的时候,裘甫也并未坐以待毙。

  三月二十四日,裘甫率领麾下起义军三万,对浙东其余各县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势。

  起义军兵分三路,不到十日时间,先后攻克衢州、婺州(金华)、余姚、慈溪等处。

  起义军所到之处,贪官污吏皆斩、义军开放官仓,以此平抑粮价,是以浙东百姓,皆以裘甫为首。

  由于国库空虚,李忱下令淮南节度使崔铉自筹钱粮。

  不过由于去年七月的水患,淮南道眼下也是饥民遍地,根本筹集不到钱粮。

  正因如此,崔铉只能从两浙之地募集钱粮,而两浙之地常年为朝廷盘剥,百姓早就苦不堪言。

  一时间,两浙之地百姓逃亡,群盗四起,拥护裘甫的起义军日渐增多。

  与此同时,河南道的裴休聚兵六万强攻濮州,王守文坚守濮州数县。

  两处战乱,极大牵制了唐廷的精力,以至于唐廷无力向西。

  莫要说凉州,便是陇右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正因如此,刘继隆率军从容包围凉州大半个月,杜噶支几次投降,都被刘继隆所拒。

  不是刘继隆不想接受投降,而是杜噶支根本没有投降的诚意。

  “哼,这厮还想在白亭海继续放牧,莫不是觉得,我与那索勋水平相当?”

  四月初二,姑臧城外搭起了数以万计的帐篷,从广武迁徙而来的百姓正在进行春耕。

  刘继隆站在官道旁,远远眺望姑臧城,手里还拿着杜噶支的投降书。

  杜噶支愿意投降刘继隆,但前提条件是刘继隆准许他率部北上白亭海放牧。

  为此,杜噶支愿意每年向陇右都督府上缴三千匹马,五千头牛。

  “杀了他,城内的牧群也是我的!”

  刘继隆合上投降书,头也不回的递给了身旁的窦斌。

  窦斌接过后作揖道:“节帅,南边十几个山谷都找遍了,应该没有其它牧群了。”

  “此役光是南边的俘获,便有四十余万牧群,这些胡杂的牧群还真多!”

  窦斌咽了咽口水,刘继隆则是看向那些从广武迁徙而来的百姓。

  “稍后你派人去问问义山,凉州城外的耕地耕种如何了?”

  在他交代的同时,窦斌作揖道:“李刺史刚才与末将说过,凉州六十四万余亩耕地,已然耕种大半。”

  “都护府那边有消息传来,五月之前,应该还有三千多剑南道移民会迁入凉州。”

  “此外,都护府起运二十万石粮秣,运抵十九万三千六百五十四石。”

  “眼下凉州有汉口二万四千三百五十七,胡番四万二千一百六十一。”

  偌大凉州,仅剩六万多人口。

  若是算上姑臧城内的那十万嗢末人口,数量便达到了十六万,比凉州鼎盛时还多出五万余口。

  不过这大半个月里,张昶不断用面粉与火药包引燃城内建筑,死难者恐怕不少。

  城内还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恐怕连杜噶支都回答不了。

  “告诉张昶,继续用投石机进攻,没有我的军令,不得使用火药包爆破城墙!”

  “末将领命!”

  刘继隆交代过后,便继续指挥起了姑臧城外的一万多汉口春种。

  与此同时,姑臧城东的阵地上,张昶却带着三千甲兵不断操作投石机进攻。

  摆在他们眼前的,不再是夯土包砖的雄伟城墙,而是墙砖垮塌七八,裸露夯土的废墟。

  从南到北,二里长的城墙垮塌二十余处,小的一两丈,大的五六丈。

  尽管各处豁口还有一丈左右的墙根,但只要刘继隆同意使用火药包,张昶有信心在半个时辰内将城墙炸开。

  不过他得到的军令是围着打,因此他便没有着急攻城。

  他与窦斌二人,一个负责打,一个负责围。

  在他们的围打之下,城内的杜噶支突围数十次而不得出,先后四次请降被拒。

  “唏律律……”

  当窦斌骑马返回城西并来到阵前,张昶下意识问道:“节帅怎么说?”

  “老样子!”窦斌翻身下马,走到张昶身旁后,拿起桌上的竹筒便将其打开,痛快地喝了口凉茶。

  “还是这凉茶好喝啊!”

  窦斌擦了擦嘴,笑呵呵看向张昶:“此役过后,张头威望又要拔高了。”

  “这种话日后就别说了。”张昶皱眉打断他,窦斌见状也识趣闭上了嘴。

  尽管刘继隆在禁止在都护府内搞山头主义,但军队中的关系十分复杂,不是那么容易纠正的。

  张昶、陈靖崇、李骥、耿明、马成等五人跟随刘继隆最早,但能形成山头的,只有张昶、陈靖崇和李骥这三个老人。

  除此之外,便是尚铎罗、高进达这两人。

  耿明、马成虽然各自坐镇河州与成州这两处重要的地方,但并没有形成山头。

  前者的耿明将军政与生活分开,即便有人想要依附他,他也会果断闭门谢客。

  后者的马成倒是有这个心思,但马成能力不足,加上其五十有四的年纪,跟随他的将领并不多。

  相比较之下,李骥、张昶、陈靖崇都曾独领一军,张昶更是最早跟随刘继隆的将领。

  正因如此,不少人都在走张昶的门路,而张昶倒也没有像耿明那样闭门谢客。

  对于老熟人、老部下,他还是能帮就帮。

  窦斌是张昶的老部下,所以他才会提前祝贺张昶。

  不过见到张昶不喜,他自然不会继续吹捧,而是改变话题,与张昶聊起了以前的事情。

  在二人闲聊之余,姑臧城内的杜噶支也在漫长的等待中心灰意冷。

  四月初十,姑臧城被包围的第三十七天,杜噶支终于认命。

  他不再提出任何条件,而是选择了直接投降。

  尽管城内还有数万部众和十数万牛羊,但他们的牧草及豆料已经吃完,继续坚持也撑不了多久了。

  相比较死守到最后,杜噶支宁愿拿着手头这为数不多的筹码,给自己换一个好的未来。

  “嗢末杜部头人……杜噶支,向陇右大都护请降!”

  初十正午,杜噶支赤膊上身,背负荆条,口衔铜钱向陇右军投降。

  刘继隆赶来时,他已经跪了两刻钟的时间,土地都被跪出了两个浅坑。

  刘继隆瞥了一眼,不知道感叹土地太软,还是他的膝盖太硬。

  “起来吧。”

  刘继隆在马背上示意他起身,杜噶支见状在嗢末部几名都督的搀扶下起身。

  几名都督为他解绑荆条,披上衣服,而刘继隆则是开口道:

  “我会请表朝廷,敕封你为休屠县男,领从五品上骑都尉,赐宕州宅邸一座,田五百亩,牛百头,羊千只。”

  “你的几个儿子和投降的都督们,也会得到从六品上飞骑尉的勋位,各有院落一座,田百亩,牛二十头,羊百只。”

  杜噶支毕竟投降了,而且刘继隆也需要用他来安抚嗢末人,所以给个爵位和散阶是必须的。

  宕州那地方最适合用来监视人,把他们集中宕州安置,也比较方便监视。

  相比较投降带来的牛羊,那点俸禄和田亩牛羊的赏赐,根本不值一提。

  “大都护仁德,末将拜谢大都护!”

  尽管心里恨不得杀了刘继隆,但现实中,杜噶支却不得不向刘继隆下跪,并表现得心悦诚服。

  不止是他,就连嗢末的那十余名都督,以及杜噶支的十几名孩子也是同样。

  对此,刘继隆继续说道:“对了,称勒也被俘了,你若是有时间,倒是可以去说降他。”

  话音落下,刘继隆不顾他们反应,调转马头便离开了城门。

  杜噶支等人愕然,他们没想到称勒被刘继隆俘虏了。

  如今回鹘虽然被黠戛斯和大唐打得西逃,但放在其他地方,回鹘依旧是一股巨无霸的势力。

  甘州回鹘、安西回鹘、庭州回鹘、西州回鹘……

  四支回鹘之一的甘州回鹘大汗就这样被俘,也难怪称勒不愿意投降。

  他要是投降,那就相当于给其他回鹘诸部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

  日后刘继隆对其他几部回鹘用兵时,另外几部的头人都会因为他称勒而觉得“投降刘继隆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有人开头,后面的人就能有样学样了。

  杜噶支暗叹刘继隆手段歹毒,但又不免叹气想到,若非刘继隆手段如此,他们恐怕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刚才刘继隆许诺的那些待遇了。

  尽管那些待遇与他们曾经的地位相比不值一提,但败军之将,又有什么资格提待遇呢?

  杜噶支的那口心气被刘继隆打压下去了,不止是他,其余嗢末将领皆是如此。

首节 上一节 411/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