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418节

  “罪将朱淮,参见使相!”

  “参见使相……”

  望着前来投降的三人,裴休笑着抚须道:“此次官军能收复濮阳,朱使君功不可没啊。”

  “朱使君?”朱淮错愕抬头,却见裴休笑道:

  “朱使君诛杀王守文、吴煨有功,老夫已经向朝廷请表尔为河中隰(xí)州刺史。”

  朱淮本就是隰州人,如今得知自己即将成为隰州刺史,几乎隐藏不住心中高兴。

  “多谢使相!某日后定当为使相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朱淮将腹中为数不多的学识搜刮出来,只为换得裴休欣赏。

  裴休眼底闪过寒芒,显然是想到了王守文和吴煨这两个人的下场。

  但他隐藏的很好,慈善笑着说道:“我已在帐中设宴,劳请朱使君及几位将军共往。”

  “是!”朱淮激动带着几名叛军将领走入帐内,而帐内也并未有什么埋伏。

  席间推杯换盏,本就高兴的朱淮,很快便酒兴上头,被众人灌醉。

  裴休令人将其送往营中一帐内休息,随后留下没怎么被灌酒的叛军将领。

  眼见朱淮走了,裴休这才放下酒杯,惋惜说道:

  “诸位高义,老夫在此敬诸位一杯!”

  几名将领本就是胡人和平民出身,哪里懂得什么礼节,当下只能双手端起酒杯回敬。

  “朝廷的旨意不日便来,诸位好好享受这几日吧,日后恐怕……唉!”

  裴休这话让众人忍不住发颤,其中一人着急问道:“使相这是作甚?”

  “嗯?”裴休佯装不解,皱眉道:

  “不是诸位承担罪刑,以此推举朱使君为首功吗?”

  “什么罪刑?”

  “对啊,我们不是一起杀的王守文和吴煨吗?”

  “使相不封赏我们也就罢了,为何要让我等承担罪刑?”

  “我?”面对诸将指责,裴休指了指自己,一脸茫然,随后拿出一封书信道:

  “这不是诸位所说的吗?”

  书信被兵卒传给诸将,尽管诸将中识字的并不多,但还是有那么一两个识字的。

  将书信接过后,他们这才得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是朱淮在投降书上做了手脚,将造反的罪名都推到了他们头上,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无辜之人。

  正因如此,朱淮才得到了使君的官位,而他们不仅什么都没有,还要被论罪流放黔中。

  得知情况,众人纷纷喊冤:

  “使相,我等届是被叛军裹挟,不得已参军的。”

  “没错,反倒是这朱淮才是主动投军,并在河中骗杀官军!”

  “使相明鉴啊!”

  众人七嘴八舌说着,裴休也从原本的不明所以,变成了勃然大怒。

  “混账!这朱淮竟然欺瞒我等,着实可恶!”

  他掀翻桌案,怒骂过后,脸色又变得踌躇,眉头紧皱道:

  “可是请表已经发往长安,这……”

  “使相!”

  诸将闻言纷纷跪下作揖:“请使相救我等一命啊!”

  见状,裴休迟疑后叹气道:“老夫也无可奈何,诸位……这……唉!”

  诸将瞧他这般模样,顿时心凉了半截。

  “使相,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忽的,站在裴休身后的一名儒生站了出来,看其地位,应该是裴休麾下幕僚。

  诸将闻言,眼睛闪过精光,期盼看向他。

  裴休闻言也是错愕道:“还有什么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幕僚停顿片刻,紧接着扫视几位将领,末了才道:“死无对证!”

  “这……这是什么说法?”

  几名将领明显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幕僚无奈,只能解释道:

  “诸位只需要统一证词,言朱淮是作乱元凶之一,准备诈降突围,随后被诸位镇压,如此便能解释前番请表了。”

  “不仅如此,诸位也能洗刷冤屈,甚至能得到官职……”

  相比较前面那句话,后面这句话更让几人动心。

  几人对视一眼,纷纷看向裴休,随后下跪作揖道:“今夜劳请使相出手帮助我等!”

  “老夫……这……”

  裴休支支吾吾,仿佛没有主意的小老头般。

  众人无奈,只能将目光聚集幕僚身上。

  幕僚见状,当即开口道:“今夜我与使相将前往濮阳城内休息,此间事情,我等也是明天才知晓的。”

  众人眼前一亮,而裴休见状也急忙离开了帐篷。

  裴休走后,诸将齐聚一处,只需眼神对视,便了解对方想法。

  他们沉默走向朱淮休息的牙帐,帐帘掀开后,榻上的朱淮还呢喃了几句,随后紧了紧被子。

  待到他感觉不对,缓缓睁开眼睛时,几名将领已经将他围到中间。

  “你们干嘛!”

  “狗东西,竟然敢骗我们!”

  “按住他!”

  “你们干什么?!”

  朱淮语气带着惊恐,而几名将领却手脚并用将他按住,最后在朱淮绝望的目光中,一人举起斧头,朝他狠狠劈下。

  “噗嗤……”

  猩红的鲜血溅满帐篷,帐篷不远处的裴休见状颔首,随之转身离去。

第273章 大变之前

  “王守文被平?”

  大中十三年七月二十八日,当马公儒得知王守文、吴煨之乱得以讨平后,他脸上并未出现高兴的表情。

  此刻的他站在紫宸殿偏殿外,而殿内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药味。

  马公儒走入偏殿内,而殿内站立着所有北司的高官。

  龙榻前,太医李元伯等人将龙榻包围,似乎在检查皇帝病情。

  马公儒走入龙榻左侧队伍,来到左首位站立,与他面对面的是神策左军中尉王宗实。

  从王宗实往后数去,分别是左军副使亓元实,宣徽北院使齐元简。

  与三人面对的,则是枢密使马公儒、枢密使王归长,宣徽南院使王居方、右军中尉王茂玄等四人。

  众人对视之余,殿外传来脚步声,随后便是唱礼声。

  “夔王殿下求见陛下……”

  “让四郎进来吧。”

  龙榻传来声音,尽管很虚弱,但那依旧是皇帝的声音。

  闻言,马公儒几人脸上闪过欣喜,随后派出王居方前去传谕。

  王宗实三人脸上表情难看,只能看着王居方将夔王李滋带入殿内。

  与此同时,李元伯等人也走出了龙榻。

  当几人走出,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不得不趴在榻上,背部隆起数个指甲盖大小的小包。

  这些小包隆肿发红,致使李忱不得躺下休息,只能趴着。

  “阿耶!”

  瞧见这场景,李滋不仅没有回避,反而哭泣着上前,跪在李忱榻前。

  “四郎莫哭……”

  李忱脸色苍白,即便如此,还是安慰着李滋。

  “李太医,陛下这是……”

  马公儒等人一拥而上,将李元伯等人包围询问。

  李元伯表情凝重,这让众人心里不停打鼓。

  “陛下这是因外感风湿火毒,使湿热火毒内蕴,造成内脏积热,气血凝滞,营卫不和,邪阻肌肤而发的背疽……”

  “背疽?!”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于众人而言,背疽如同绝症了命好的能多活几个月,命差的也不过十天半个月。

  对此,李元伯沉声道:“陛下的背疽红肿发痛,若是不加以抑制,必然生脓。”

  “届时脓肿而破,外邪必然入体,陛下……”

  李元伯没敢继续往下说,只能说道:

  “如今之计,唯有催发背疽,以快刀掘出疽种,方有生机。”

首节 上一节 418/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