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442节
“是!”王重任应下,当即派人前去询问。
待安排好一切后,他这才回头询问高骈:“节帅,若是塘兵的话,是否代表段宗榜开始撤退了?”
“没错。”高骈颔首:
“若是塘兵,顶多放出十里就足够,毕竟我朝在矩州东南方向没有实力较强的军镇。”
“而今南蛮将塘兵放出矩州四十里外,只能说明段宗榜开始撤军,就是不知道他距离矩州还有多远。”
他伸出手在地图上比划丈量,随后沉着道:
“从播州到矩州不过二百三十里,以其蛮兵速度,最快也需要三日才能抵达。”
“若是段宗榜已经来到矩州,那我们只能依托十里外的乌蛮水(南明河)列阵。”
“若是段宗榜还未抵达,我们连夜渡水前往清州县,截断他们退路!”
高骈思绪间,已经想好了一套令他们立于不败之地的办法。
“我军只有五千,而敌军三万,这么做是否有些托大?”
王重任有些紧张,高骈却很自信:
“区区南蛮,五千兵马足以破其六师!”
在他的自信下,岭南军向着南边的矩州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南边发现敌军的军情也送回了矩州城内。
段榜成得知消息,当即往播州送去军情,同时率军三千出城,向南边乌蛮水疾驰而去。
时值黄昏,率先抵达乌蛮水的是岭南军,而乌蛮水北岸已经聚集了百余名岭南军塘骑。
在他们的四周还躺着数十具塘兵尸体,显然是经过一场恶战才抢占的河岸。
“精骑先随我渡河!”
高骈已经换身甲胄,振臂一呼后,率领两千余精骑开始渡河。
犹如已是中秋,乌蛮水的水位虽然高,但高不过五尺,而且塘骑已经布置了渡索,所以精骑只需要沿着渡索渡河就行。
不多时,数千番汉精骑渡过乌蛮水,而北方也传来了刺耳的哨声。
“哔哔——”
“反应过来了?”
高骈穿上了拧干的衣袍,将甲胄擦干后穿上。
不多时,北边出现数十名塘骑南下,高骈平静看着他们来到自己阵前。
“节帅,南蛮三千余人出矩州南下,距此地不过五里!”
负责塘骑的蔺茹真将前来汇报,高骈听后笑道:
“区区三千蛮兵也敢来造次,张璘、蔺茹真将……”
“末将在!”二将作揖。
“你二人率两千精骑出击,把这三千人吃下!”
“末将领命!”
在高骈的军令下,张璘与蔺茹真将策马出击,刚刚渡过乌蛮水的两千余精骑中也分出了两千精骑,留下七百余精骑。
在他们走后,后军的步卒和民夫、塘骑开始渡河。
从乌蛮水北上矩州,这条道路沿途丘陵山丘不少,但相比较黔中大部分地形来说,此地已经能称得上“平原”二字了。
两千精骑疾驰向北,不多时便在三里外与段榜成的三千蛮兵碰上。
虽是蛮兵,但得益于南诏的国力,这三千蛮兵尽数披上了扎甲,刀枪弓弩具有。
“列阵!!”
随着段榜成开口,不等两千精骑靠近,三千蛮兵便列起了圆阵。
两千步卒稳住阵脚,而一千步卒舍弃刀枪,换上了弓弩。
“百步下马,换步弓放箭,等我破阵!”
张璘成长许多,但依旧桀骜。
毕竟他自出道以来,除了在刘继隆手下没能讨好外,其余不论是讨平党项,亦或者是平定湖南、岭南叛军,都没有吃过瘪。
现实告诉他,刘继隆那般人物是异类,而他依旧是骑将中的佼佼者。
蔺茹真将依旧沉稳,他率一千余精骑降低马速,在蛮军百步外驻足下马。
精骑尽数更换步弓,挽弓开始朝着蛮军军阵放箭,而蛮军同样。
一时间,双方箭如雨下,而张璘率领五百精骑在四周打转,如头狼窥探,一旦蛮军阵脚松乱便主动出击。
箭矢碰撞,最后落入阵中。
由于缺少骑兵,段榜成麾下三千蛮兵较为被动,不敢主动出击,生怕被张璘所率五百精骑盯到破绽后破阵。
箭雨干扰下,蛮兵阵中还是不免一顿骚乱。
张璘脾气火爆,眼见蛮军迟迟不乱,当即就有些沉不住气了。
他率领五百精骑策马来到蔺茹真将身旁:“以我两千精骑,抵近面突蛮贼,还怕破不了阵?!”
“这……”蔺茹真将有些犹豫,毕竟在南边可不好找马。
若是死伤了太多马匹,即便胜了,也与惨胜相差不多。
“我还是去请节帅,让节帅派步卒破阵吧!”
蔺茹真将思量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去请步卒破阵。
即便张璘再怎么瞪眼,他也没有松口。
无奈,张璘只能派出精骑前去传信。
与此同时,渡过乌蛮水的步卒也不少了。
高骈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张璘派出精骑抵达前,便提前派梁缵率一千步卒北上破阵。
张璘所派精骑见状,当即随从步卒前来。
一刻钟后,一千步卒乘骑挽马前来,抵达战场后便下马列阵。
“梁三郎,速速破阵!”
张璘眼见来人是梁缵,当即吆喝了起来。
梁缵也没有耽误,率一千马步兵结阵压上。
“向北慢慢挪动阵脚!”
蛮军之中的段榜成也察觉不妙,在岭南马步兵隔着老远下马的同时,便下令向北撤退。
半盏茶后,梁缵所率马步兵结阵压上,蔺茹真将当即下令拾取地上箭矢。
张璘率五百精骑为梁缵压阵,三千蛮兵被压得节节后退。
他们向北后撤不到十里,不少蛮兵便已经气喘吁吁,阵脚紊乱。
相比较他们,梁缵及张璘所部却依旧体力充沛,而他们等的就是这个时机。
“呜呜呜——”
第286章 老谋深算
“动手!”
“呜呜呜——”
矩州城南十余里外,梁缵抓住机会,当即吹响号角,一千马步兵当即结雁形阵发起冲锋。
“稳住阵脚!”
蛮军中,大纛下的段榜成头皮发麻,连忙指挥大军稳住阵脚。
蛮军纷纷停下脚步,试图稳住阵脚。
但与此同时,梁缵所率一千岭南马步兵趁机压上,如矛头与他们撞在一起。
双方死伤者无数,蛮兵为了填补豁口,不断向正南方向增派人手,以至于左右两侧防守薄弱。
张璘见状,也顾不得等待蔺茹真将,当即率领五百精骑发起突击。
“杀!!”
五百精骑势如破竹,直接从侧翼进攻蛮军。
百余名精骑张弓搭箭,瞄准蛮军面颊、小腿等暴露的地方面突放箭。
不过二十余步的距离,箭矢在瞬息间射穿第一批甲兵的面颊,蛮兵栽倒甚众。
二排及三排甲兵及时持枪填补,但张璘也没有莽撞冲击,而是吹哨撤退。
待他撤离,他又继续吹响号角,进行二次面突。
一时间,面突中箭倒下者甚众,加上正南方向的梁缵所部不断进攻,蛮军阵脚岌岌可危。
“呜呜呜——”
南方再度响起号角,蔺茹真将所部一千四百余精骑杀来。
他们绕过正南方向的主战场,来到蛮军右侧,与张璘所部形成左右夹击。
相比较张璘所部,蔺茹真将所部的番兵更多,经验更足。
他们看出了蛮军舍弃弓弩而持刀枪后,当即慢慢悠悠的开始靠近,抵近后放箭面突。
这样可以节省马力,对敌军造成更大的杀伤。
当然,这种站桩式的打法并不好看,但十分实用。
至少从阵上来看,几乎每个呼吸都有数十名蛮兵因为面部重箭而倒下。
一盏茶后,蛮兵的阵型已经十分薄弱,不得不缩小阵型。
只是段榜成这么做后,蔺茹真将所部精骑能面突到的蛮军也更多了。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