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459节
唯有挑拨北司群宦关系,再利用南衙力量,他才有可能扳倒王宗实。
想到这里,李漼渐渐沉下心思,而南边的捷报也在此时送抵了南衙。
“高千里倒是不愧为良将,竟然能遏制兵力三倍于己的段宗榜。”
“没错,这段宗榜也算南蛮名将,却不想在千里手下两度吃亏。”
“如此看来,即便丢失总州也无妨,若是南蛮每夺一城都需要付出如此死伤,那他们连戎州都拿不下,便要尽丧男丁了。”
“哈哈哈……”
南衙之中,笑声不断。
这笑声来源于白敏中、裴休及蒋伸三人。
面对高骈再创佳绩,三人这些日子里压抑的情绪得到了释放。
三人压抑的来源,并非是南边的战事,而是来自于皇帝的巡游。
在年初定下的巡游中,皇帝的出巡人数应该不超过三万,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如今不仅时间超过了大半个月,就连巡游的队伍规模远超此前所说的三万人,甚至可以说翻了一番。
如此多的人马出巡,每日消耗钱粮多达数千贯,更别提皇帝还喜欢犒赏伶人、乐工。
这一个半月的出巡还没结束,度支却已经支出了三十万贯。
这笔钱若是丢到南边的战事上,都足够高骈再募一万兵马了。
如此局面,三人怎么能不压抑,怎么能不头疼?
好在高骈的捷报让三人舒缓了一口气,但这口气也没能舒缓太久。
“相公……”
一名舍人从外走入堂内,来到白敏中耳畔低声说出了王宗实试图更换夏侯孜的事情。
闻言,白敏中微微皱眉。
尽管他也想换掉夏侯孜,但那也是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
如今清溪关之战如火如荼,这种时候换下夏侯孜,换上杨复恭,且不说杨复恭能不能服众,单说临阵换将就是大忌。
“真是荒唐……”
白敏中眉头紧皱,随即将王宗实的事情告诉了裴休和蒋伸。
二人听后,面上脸色也并不好看,但碍于王宗实实力,只能皱眉思考如何阻止此事。
“夏侯使相虽有过错,却不至于阵上裁换。”
“此时,我会与至尊说清楚的。”
白敏中眼见两人不敢出头,当即便站了出来,而裴休与蒋伸听后也纷纷支持道:
“白相此言倒是说到了我二人心间,届时我三人当共进退。”
“是极……”
面对裴休和蒋伸的态度,白敏中也十分满意。
相比较令狐綯、崔铉等人,裴休和蒋伸这两种人反倒容易相处,也更容易办事。
“对了,此次高千里奏表中提及向陇右采买马匹一事,希望朝廷拨钱继续采买马匹,不知白相如何看待?”
蒋伸拿起奏表,想看看白敏中是什么态度。
对此,白敏中先是皱眉,而后又舒展道:“陇右势大则朝廷衰弱。”
“按理来说,理应遏制陇右发展,但如今南边战火纷飞,不宜节外生枝。”
“若是从关内道和河东采买马匹,其价远高于陇右,倒不如便宜他,算是安抚。”
“是极……”裴休与蒋伸先后点头附和,他们也认为不该节外生枝。
以朝廷钱粮,三次加税后又加盐铁茶酒等杂项,这才勉强让朝廷度支平衡。
眼下南边战火支出甚大,若是再在陇右点燃战火,实非明智之举。
“既然如此,那就调拨二十万钱帛供东川采买马匹所用吧。”
裴休做出决定,白敏中与蒋伸也先后点头认可下来。
不多时,经三省裁定的诏书便送往了北边的奉先县。
高骈是王宗实的人,想来王宗实见到这份诏书后,不仅不会反对,反而会十分支持。
有了这批钱粮,高骈也应该能守住戎州了……
第295章 英雄当出
“段宗榜在干什么,为何迟迟拿不下戎州?!”
四月中旬,在南衙北司将钱帛资源倒向高骈的同时,清溪关外的祐世隆却躁动了起来。
他原本的计划是他率军拖住西川主力,以段宗榜、杨缉思突袭拿下戎州。
结果突袭打成了拉锯,而且还打得很不好看。
要知道段宗榜和杨缉思在当年可是横扫骠国、真腊的存在,如今却打得拖拖拉拉,死伤惨重。
这样的过程和结果,着实让祐世隆难以接受。
如果不能趁夏秋两季拿下戎州,那等到冬季大雪降临,战事又要往后拖一年。
尽管大礼的底蕴依旧雄厚,但也禁不起这样消耗。
更何况这么打,打到最后把戎州打成一片白地,还得花费心思休养生息,这并不符合他的预期。
“陛下,那高骈也是唐军之中善战的良将,并不好对付。”
“没错,从他前几次用兵也能看出其不好对付,更何况总州依山傍水,城小而高,并不好攻打。”
牙帐内,范脆些与赵诺眉不断为段宗榜等人解释,以此来安抚祐世隆。
祐世隆虽然早慧,但毕竟年轻。
不过十八岁的年纪,正是沉不住气的时候。
在国与国这样的大事上,可不因为气小而失大。
“算了!”祐世隆皱眉摆手,随后起身正气道:
“既然他们拿不下戎州,那便由朕拿下清溪关!”
祐世隆沉着说道:“即日起,朕将亲自坐镇前线。”
“此外,命董成从望蛮、金齿等处征召三万蛮兵驰援清平官,不得有误!”
“臣等领旨……”范脆些与赵诺眉先后行礼应下,而快马也在将祐世隆的圣旨发往后方的阳苴咩城。
翌日,祐世隆亲自坐镇前线,大礼军队因此士气如虹,原本已经带有颓势的攻势再度激昂,蛮兵如潮水般汹涌而去。
清溪关内外,战火连天,尸横遍野,这座昔日的雄关俨然成了一座绞肉机,不断吞噬着大礼蛮军与西川唐军的性命。
“杀!!”
“嘭嘭嘭——”
夏侯孜仿佛苍老了好几岁,即便他躲在关内,并未站在城关上,但也能从那声势震天的喊杀声中感受到大礼军队的高昂士气。
“使相,我军投石机还有多久能修建好!”
甲胄染血的杨复恭走入城关内的临时衙门,夏侯孜闻言心中沉重。
“三十台投石机还在制作,最多三日便能摆上城关,但清溪关内官道近一里范围,已经没有合适的树木来制作投石机了……”
战争无疑是残酷的,近一年的拉锯,清溪关通往大渡河这近五十里官道两侧的成料树木都被砍伐殆尽。
尤其是靠近清溪关十余里范围的树木更是被砍伐一空,整座山都光秃秃的。
不止是关内如此,关外也是如此。
大礼与大唐这十余万军队、民夫所消耗的柴火难以计数。
每一天都需要砍伐上百亩树林,才能满足两军的消耗。
战事持续了近半年,四周山林也被砍伐了近半年。
“关内还有多少兵马?”
夏侯孜目光看向杨复恭,杨复恭沉着道:“马军不足三千,骡军不足五千。”
“多余的三千余匹马、骡,已经驱赶返回眉州,在眉州就地募兵了。”
战争持续一年有余,昔年白敏中苦心经营的马、骡、精骑等家底,如今已被战争一点点耗尽。
西川兵马虽有四万余众,可如今阵没沙场的不少于一万。
夏侯孜手中还剩八千骡马军和两千精骑,北边虽然还有两万六千余众兵马,但其中六千驻守西线的维、雅二州。
另外,北边的文扶翼三州也留有五千精锐。
排除这两万多兵马,剩下万余兵众都不堪重用,留守西川尚且有余,拿来守城,恐怕朝入驻,夕破城池。
“我欲返回眉州募兵,不知凭借手中兵马,你能守住清溪关多久?”
夏侯孜询问起杨复恭,杨复恭闻言愕然,但还是思考道:“若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最少能坚守半载。”
“不可……”夏侯孜摇头打断他,同时解释道:
“黎州兵马仅存此处,若是清溪关不可守,你还需留兵驻守通望、廓清两处城池。”
“即便凭借大渡河之险,也需留兵五千。”
“这……”杨复恭没想到夏侯孜竟然有那么高的要求,脸色不免难看起来。
沉思片刻,他最后才沉着道:“最少三个月……”
“三个月吗?”夏侯孜嘴里犯苦,如今四月中旬,三个月后也不过七月中旬。
如此一来,他还需要增兵驻守大渡河防线,以免祐世隆攻入大渡河北岸的黎州腹地。
“两个月后,我会调兵五千驰援你,但精骑我需要带走。”
夏侯孜不是在与杨复恭商量,这点杨复恭也清楚。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