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475节

  他顾不得白敏中是否有话要与子嗣交代,连忙握住白敏中的手:“白相公?”

  在李漼的呼唤声中,白敏中渐渐睁开了眼睛。

  当他瞧见面前之人不是自己的子女,而是皇帝李漼时,他眼底闪过失望。

  只是很快,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子女。

  或许自己可以用死前的这点时间,为自己的子女谋个好的未来……

  “陛下……”

  白敏中仿佛回光返照般,紧握李漼的手。

  李漼见状急忙道:“白相公放心,朕已经去请太医前来,你……”

  “陛下……”白敏中摇着头打断李漼的话,呼吸急促道:“陛下若是有问题需要问臣,还请快些……臣恐怕……”

  他说话断断续续,这让李漼的心悬了起来,也不敢再伪装了。

  “白相,如今朝中仅有两位相公,均年岁已高。”

  “朕自知不是雄才大略之主,还需能臣辅佐,劳请白相公指点。”

  李漼倒是很有自知之明,而这也让白敏中有些欣慰。

  相比较城府极深的先帝,如今的这位皇帝尽管贪玩享乐,但起码对臣子还算开诚布公。

  思绪间,白敏中脑中也渐渐浮现几个人名。

  “陛下,毕諴毕存之可用…徐商徐义声可用…刘瞻刘几之可用……高骈高千里……王式王小年……皆可用……”

  他说出了五个人名,其中不乏有与他不对付人,但他都一一举荐了。

  因为他十分清楚,他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婿无法在仕途走得长久,唯有靠自己死前积德才能保全性命。

  “还有吗?”

  李漼有些着急,而白敏中闻言不由哑笑……

  如今的朝堂,由于世家把控科举,庶族难以出头,满朝官员近六成都是世家出身,余者三成为大庶族,剩一成为小庶族。

  世家和大庶族的人很少,但官位就那么多。

  他们宁愿拔擢自家平庸的孩子,也不会选拔小庶族中的有才之士。

  天下不是没有人才,只是无法为皇帝所用。

  如今的大唐,明明民间人才济济可庙堂上却多为庸碌之辈。

  这一切,白敏中都十分清楚,可他却做不了什么。

  放在三十年前,他白敏中也不过是庸碌之辈,而今却成了皇帝倚重的肱股之臣,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思绪如此,白敏中只觉得过往记忆不断倒退,昔年记忆中那些意气风发的人物,都重新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李德裕、令狐楚、柳公权、白居易、刘禹锡、牛僧孺、元稹……

  随着这些人物相继出现,白敏中的手渐渐无力松开。

  “白相公?”

  李漼感觉到了白敏中的手渐渐无力,表情也凝固下来,不由的着急呼唤。

  只是任凭他如何呼唤,白敏中都无法回答了。

  “陛下,白相公他……”

  旁边的医官还想说什么,可李漼却松开了白敏中的手,缓缓站了起来。

  他阴沉着脸向外走去,而白家人见他走出来,也先后朝着屋内涌去。

  不多时,他身后传来了嚎啕哭声,而李漼也走出了白府,坐上了御驾。

  “大家……”

  田允恭敬行礼,李漼则是冷淡道:“回宫。”

  “是……”田允应下,随后吩咐神策军摆驾回宫。

  御驾摇晃,李漼却在心头回想白敏中所提的那五人。

  王式和高骈不用多说,二人的表现有目共睹,文能治理地方,武能御敌境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是资历过于浅薄。

  毕諴、徐商、刘瞻三人倒是年龄资历都够了,可以调来京中,接替白敏中留下的位置。

  想到这里,李漼舒缓口气,只觉得自己总算把要事敲定了。

  他作为皇帝,不一定要雄才大略,只要能选材善用就行。

  有白敏中提供的这五个人,加上裴休和蒋伸两人,这七人维持几年太平不成问题。

  想到这里,李漼倒也觉得自己刚才剥夺白敏中与子孙交代遗言的行为有些不好,于是看向田允道:

  “白相公家中有几子几女,其子其婿分别担任何职?”

  “回大家,白相公有三子二女,其子婿皆无较高官职。”

  田允毕恭毕敬回应了李漼的问题,而李漼听后也颔首沉默,片刻后才道:

  “回去后你去查查,看看能不能拔擢他们,能拔擢就拔擢,最好还是授予闲职。”

  “是……”

  李漼很清楚,白敏中昔日在朝堂上树敌多少,又给子孙留了多少麻烦。

  如今他倒是病卒了,但子女却还要活在世上。

  倘若几个子婿有足够的才能,他不相信白敏中会不授予他们官职。

  既然几人官职都不高,这说明他们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和才能。

  面对这种人,授予他们有实权的官职不是帮他们,反而是害他们。

  如果要帮他们,便应该安排一些权力不大的官职便可。

  事实证明,李漼没有想错。

  他刚刚返回大明宫后不久,整个长安便得知了宰相白敏中病故的消息。

  树倒猕猴散……

  昔日依附白敏中的许多官员纷纷划清界限,不与白氏子弟有所来往。

  白敏中利用权力而得罪的那些官员则是纷纷在其死后开始了清算,各类奏表如雪花般飞入咸宁宫。

  几日时间过去,弹劾白敏中的奏表依旧没有停下。

  李漼看得头疼,干脆召来了南衙北司的几位宰相。

  “近来弹劾白相公之奏表如飞雪不绝,朕心甚寒……”

  “白相公虽有滥用权柄之罪,然其为六朝老臣,朕不忍追究,此事理应作罢。”

  咸宁宫金台上,李漼难得露出了认真之色,王宗实、亓元实、齐元简及裴休、蒋伸等人面面相觑,纷纷作揖行礼。

  见状,李漼满意点头,随后看向裴休道:“白相公谥号,便交由裴相与百官主持吧。”

  “臣领旨……”裴休恭敬应下,而李漼也看向了王宗实等人。

  “王内相以为如何?”

  “臣以为,陛下此举圣明!”

  面对李漼的询问,年纪渐长的王宗实也懒得掺和这些事情中了。

  如今的他,只是想着享受几年,随后将权力交接给齐元简、亓元实、杨玄阶、杨玄冀等人。

  晚年树敌太多,这对他日后的悠然生活十分不利。

  “如此甚好……”

  李漼微微颔首,对王宗实的表现十分满意,随后看向众人:“既然诸卿毫无异议,那便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上千万岁寿……”

  三刻钟的议事时限依旧没有被打破,哪怕是白敏中病卒,也无法干扰李漼玩乐的心思。

  是夜,他仍旧在咸宁宫中召开了数百名伶人、乐工的宴会。

  对于如今的大唐来说,他的这番举动,无疑损耗了大唐本就不多的国力。

  只是相较于历朝历代那些喜欢折腾的皇帝来说,只是喜欢设宴和赏赐的李漼,似乎并非不可接受。

  正在走向下坡的大唐,不必担心这种喜欢游玩的皇帝,反而需要担心那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的皇帝。

  李漼的举动,虽然不符合大部分臣子所期盼的圣明君王,却也算不上昏庸之徒……

第304章 速通戎州

  “铛…铛…铛……”

  咸通三年二月初,经过大半个月的讨论,随着长安晨钟作响,许多试图清算白敏中的官员终于认清了现实。

  他们不再追求清算白敏中,改在白敏中的谥号上动手脚。

  太常博士曹邺认为白敏中“病不坚退,驱逐谏臣,怙威肆行”,给他定谥号为丑。

  曹邺的这番言论,赢得了无数官员的认可,而李漼为了将事情了结,也最终同意了这个请求。

  就这样,作为白居易从弟,昔日大唐宰相、太原郡公加中书令与司徒的白敏中,便以恶谥“丑”,载入史书之中。

  与此同时,白敏中的三子二婿也得到了一些闲散的官职。

  长子白征复被拔擢为秘书省著作郎,二子白崇儒被拔擢至秘书省校书郎,三子白可久被拔擢为京兆府参军,女婿皇甫炜……

  李漼这一手松,一手严的做法,既让白敏中昔日的政敌满意,也补偿了白敏中的子嗣,可谓皆大欢喜。

  至少站在他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局面让他很满意。

  因此在封赏了白氏子弟后,李漼便不再改动,前宣武军节度使毕諴也正式入朝为相。

  不过在他解决白敏中身后事的时候,沉浸一整个冬季的西南前线却又重新燃起了战火。

  “杀!!”

  “放!”

首节 上一节 475/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